第177章 下雪啦
“姑奶奶,谢谢您,俺再也不怕冻耳朵了。”智慧姐年年冻耳朵,又疼又痒的,非常难受。
妈妈摸着围巾,问姥姥:“妈,我咋摸着和开司米毛线差不多,就是粗了些。”
姥姥也说不清楚,只好把对胜男舅妈的话又说了一遍。农历的十一月二十是冬至,俗话说:冬至前后,冻破石头。从十一月初八开始,连着两个阴天。初十早上,鹅毛大雪飘了下来。
悠悠睡的迷迷糊糊,听见姥姥说:“下雪了,下雪了。”
她飞快地穿好衣服,趴到窗户上一看。哇!好美啊!外面的院子里一片雪白。
姥姥刚打开院门,大舅就给悠悠兄妹送来三双草鞋。是用玉米棒子内皮做的,底子有二公分厚。鞋帮也较厚,外面用笔记本的塑料皮包着,内里覆着一层棉花。
河滩里不种玉米,不过堤外的村庄种。玉米棒子的内皮,妇女们用来做草鞋,冬天踏雪的时候穿。
大舅妈每年都给娘家要些玉米皮,给家里的孩子们做草鞋。
悠悠穿上草鞋,轻巧又暖和,比后世的雪地靴还舒服。趁姥姥没注意,赶紧跑出去,欣赏那美丽的景色。
雪仍然在下,雪花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落在树姑娘身上,树姑娘好像披上了洁白的婚纱;落在房子上,房子好像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大帽子;落满了整个大地,大地就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世界变得洁白无暇。
悠悠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爸妈身上披着围裙,正在扫雪。听见悠悠的声音,一齐楞了,转过头来,看着悠悠。妈妈惊讶的大声问道:“悠悠,这又是在哪学的。”
悠悠顿感凌乱,满腔的豪情随雪飘落,无语的翻了个白眼,这两口子真煞风景,没看到本小姐诗兴大发吗。
这问的什么啊,一代伟人的名作,在这个时代,普及率多高啊,虽说咱年龄小了些,也不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
没好气的回答:“忘了,反正听人读过。”
爸爸高兴了:“我闺女就是聪明,随我。”
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一片又一片的雪花漫天飞舞,悠悠伸出手,接住几片雪花,想数数它有几个瓣,可小雪花一眨眼就化成晶莹剔透的露珠儿,冰凉冰凉的。
悠悠踏着爸妈扫出来的小道,往外走了几步,不一会儿,全身就落满了雪,成了一个雪人。姥姥赶紧把她拽进屋里,给她拍打干净身上的雪花。
迪迪在炕上急得大喊大叫:“姥姥,给我穿衣服,我也出去玩。”手上紧紧拽着昊昊的衣角,不让他出去。
昊昊也着急,跟着喊:“姥姥,您快点来。”
姥姥给迪迪穿上衣服,“可以玩雪喽!”昊昊欢呼着。
“弟弟,我们玩雪去!”悠悠迫不及待地跟着哥哥跑出去。迪迪出门就往嘴里塞了一口雪,立马又吐了出来。
悠悠看的笑弯了腰。“甜不?”
迪迪砸吧下嘴。“不甜也不咸。”说着还跑着。
悠悠在后面跟着他,“我给你破个谜语:像糖不是糖,像盐不是盐,不甜也不咸。”
迪迪张口就来:“这个好猜,是雪。”
昊昊打头,兄妹仨都顶着个包袱皮,沿着爸妈扫出来的路,跑到大街上看热闹。
走出大门,就看见村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像在童话世界里一样。村外的护村林,枝条全部变成了白色,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大街上真热闹,大人扫雪,孩子们跟在后面跑着玩。也不怕冷,用手捏个雪球,就在大街上打起雪仗来。
一个雪球飞过来,一个雪球飞过去。手里没准头,扔到了大人的身上,被呵斥几句,还是接着扔。
孩子们高兴地在雪地上蹦啊,跳啊。不管天气多么冷,雪下得多么大,孩子们冒着严寒,玩得可开心了!雪把这个世界装扮得十分美丽,雪也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没人组织也不记工分,家家都出来扫雪。一个早上,就把大街扫了一遍。
雪下得越来越大,犹如鹅毛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使大地都变得白雪皑皑。
扫过的地方,很快又落了一层。大伙都说: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好,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最让悠悠开眼界的是揣孩子的,不会跑的孩子,被大人揣在身前的怀里。外面用半大的被子包着,用一根长长的带子,上下绑了好几圈。孩子上身穿着小棉袄,头上戴着老虎帽,兴奋地东张西望。
揣孩子的不只是妇女,还有男人。冬天男的没活计,妇女得做衣服做饭做家务,男人就得揣孩子。更加令人惊奇的是,他们怀里揣着孩子,手上拿把扫帚,跟着人们扫大街。
大舅妈做的草鞋是真好。暖和还隔水,悠悠踩了一早上雪,鞋里一点也没湿,还挺暖和。
舅姥爷穿着他的羊毛军大衣,下面是军用棉裤。脚上穿了一双军用大头鞋,鞋底较厚,是黑色橡胶的,这是爱军舅舅给他的。
整个鞋面都是土黄色的翻毛牛皮,鞋腰是绿色的帆布,鞋腰较深,可以塞到裤腿里。大头鞋的里面是柔软的绵羊毛,穿着超暖和。
舅姥爷一米八多的个子,身材魁梧,穿着一身绿军装,尽管一身的伤痛,他时刻都挺直着腰板,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形象。
大伙看着他,都非常羡慕。“韩书记,您这双鞋是新的吧,爱军真孝顺,这都第几双了。”
没等舅姥爷搭话,爱国舅舅就接过去:“俺家老二过年带回来的新鞋,原来的那双在俺脚上,还真暖和。”
妈妈摸着围巾,问姥姥:“妈,我咋摸着和开司米毛线差不多,就是粗了些。”
姥姥也说不清楚,只好把对胜男舅妈的话又说了一遍。农历的十一月二十是冬至,俗话说:冬至前后,冻破石头。从十一月初八开始,连着两个阴天。初十早上,鹅毛大雪飘了下来。
悠悠睡的迷迷糊糊,听见姥姥说:“下雪了,下雪了。”
她飞快地穿好衣服,趴到窗户上一看。哇!好美啊!外面的院子里一片雪白。
姥姥刚打开院门,大舅就给悠悠兄妹送来三双草鞋。是用玉米棒子内皮做的,底子有二公分厚。鞋帮也较厚,外面用笔记本的塑料皮包着,内里覆着一层棉花。
河滩里不种玉米,不过堤外的村庄种。玉米棒子的内皮,妇女们用来做草鞋,冬天踏雪的时候穿。
大舅妈每年都给娘家要些玉米皮,给家里的孩子们做草鞋。
悠悠穿上草鞋,轻巧又暖和,比后世的雪地靴还舒服。趁姥姥没注意,赶紧跑出去,欣赏那美丽的景色。
雪仍然在下,雪花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落在树姑娘身上,树姑娘好像披上了洁白的婚纱;落在房子上,房子好像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大帽子;落满了整个大地,大地就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世界变得洁白无暇。
悠悠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爸妈身上披着围裙,正在扫雪。听见悠悠的声音,一齐楞了,转过头来,看着悠悠。妈妈惊讶的大声问道:“悠悠,这又是在哪学的。”
悠悠顿感凌乱,满腔的豪情随雪飘落,无语的翻了个白眼,这两口子真煞风景,没看到本小姐诗兴大发吗。
这问的什么啊,一代伟人的名作,在这个时代,普及率多高啊,虽说咱年龄小了些,也不值得这么大惊小怪的。
没好气的回答:“忘了,反正听人读过。”
爸爸高兴了:“我闺女就是聪明,随我。”
鹅毛般的大雪从天而降,一片又一片的雪花漫天飞舞,悠悠伸出手,接住几片雪花,想数数它有几个瓣,可小雪花一眨眼就化成晶莹剔透的露珠儿,冰凉冰凉的。
悠悠踏着爸妈扫出来的小道,往外走了几步,不一会儿,全身就落满了雪,成了一个雪人。姥姥赶紧把她拽进屋里,给她拍打干净身上的雪花。
迪迪在炕上急得大喊大叫:“姥姥,给我穿衣服,我也出去玩。”手上紧紧拽着昊昊的衣角,不让他出去。
昊昊也着急,跟着喊:“姥姥,您快点来。”
姥姥给迪迪穿上衣服,“可以玩雪喽!”昊昊欢呼着。
“弟弟,我们玩雪去!”悠悠迫不及待地跟着哥哥跑出去。迪迪出门就往嘴里塞了一口雪,立马又吐了出来。
悠悠看的笑弯了腰。“甜不?”
迪迪砸吧下嘴。“不甜也不咸。”说着还跑着。
悠悠在后面跟着他,“我给你破个谜语:像糖不是糖,像盐不是盐,不甜也不咸。”
迪迪张口就来:“这个好猜,是雪。”
昊昊打头,兄妹仨都顶着个包袱皮,沿着爸妈扫出来的路,跑到大街上看热闹。
走出大门,就看见村子里白茫茫的一片,像在童话世界里一样。村外的护村林,枝条全部变成了白色,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大街上真热闹,大人扫雪,孩子们跟在后面跑着玩。也不怕冷,用手捏个雪球,就在大街上打起雪仗来。
一个雪球飞过来,一个雪球飞过去。手里没准头,扔到了大人的身上,被呵斥几句,还是接着扔。
孩子们高兴地在雪地上蹦啊,跳啊。不管天气多么冷,雪下得多么大,孩子们冒着严寒,玩得可开心了!雪把这个世界装扮得十分美丽,雪也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没人组织也不记工分,家家都出来扫雪。一个早上,就把大街扫了一遍。
雪下得越来越大,犹如鹅毛从天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使大地都变得白雪皑皑。
扫过的地方,很快又落了一层。大伙都说:今年的第一场雪下得好,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丰收的好年景。
最让悠悠开眼界的是揣孩子的,不会跑的孩子,被大人揣在身前的怀里。外面用半大的被子包着,用一根长长的带子,上下绑了好几圈。孩子上身穿着小棉袄,头上戴着老虎帽,兴奋地东张西望。
揣孩子的不只是妇女,还有男人。冬天男的没活计,妇女得做衣服做饭做家务,男人就得揣孩子。更加令人惊奇的是,他们怀里揣着孩子,手上拿把扫帚,跟着人们扫大街。
大舅妈做的草鞋是真好。暖和还隔水,悠悠踩了一早上雪,鞋里一点也没湿,还挺暖和。
舅姥爷穿着他的羊毛军大衣,下面是军用棉裤。脚上穿了一双军用大头鞋,鞋底较厚,是黑色橡胶的,这是爱军舅舅给他的。
整个鞋面都是土黄色的翻毛牛皮,鞋腰是绿色的帆布,鞋腰较深,可以塞到裤腿里。大头鞋的里面是柔软的绵羊毛,穿着超暖和。
舅姥爷一米八多的个子,身材魁梧,穿着一身绿军装,尽管一身的伤痛,他时刻都挺直着腰板,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形象。
大伙看着他,都非常羡慕。“韩书记,您这双鞋是新的吧,爱军真孝顺,这都第几双了。”
没等舅姥爷搭话,爱国舅舅就接过去:“俺家老二过年带回来的新鞋,原来的那双在俺脚上,还真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