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单刀(上)
镇北军在祥通三十三年这一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征兵,一次是在春季,第二次紧接着就是夏季的征兵,听说是春季征兵的数量达不到原本的要求,当年大汉镇北军的第一批老兵已经临近退伍,所以接下来有很多空缺下来的位置,不光是那些前线上的主力军,更有那些后勤部队的许多位置空了出来。
大汉其实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朝代,曾经的朝代不管多少年,不管国家多么富庶,有一件事情都是不变的,男子的兵役,不论老弱,都要在他们人生之中成为一段他们难忘的回忆。
主要也是因为在这片大地之上,战乱一直不断,天下的大势便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光是外族入侵,亦是有内乱的时候,只要是国家有难,男子们,上至六七十,下至十四五,都要放下手中的农务,抄起家伙,然后赶赴战场,为国家出生入死。
保家卫国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历来真正能够打胜仗的军队,或者说国家,都是相当重视自身军队的建设,军士们的待遇都极好,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才敢于抛头颅洒热血,身前是他们面临的敌人,身后就是他们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他们倒下了,死去的便是他们最亲的亲人们。
但是到了大汉,尤其是最近百年的时候,除了最早的几百年,后世称其为汉初时分,那是这片大地百废待兴的时候,正巧还遇到了匈奴这个民族在草原上迅速的崛起,所以别看大汉真正击败了暴秦,重新统一了这片大地,实际上,汉初所沿用的兵役制度,一直是秦朝的那一套。
秦朝的兵役制度严苛无比,但是实际上回报也是相当的高,这是所有平民第一次真正拥有的向上进阶的机会,也就是所有人都拥有获得爵位的机会,实际上不失为一种激励制度。
为了与匈奴人对抗,在那个时代,大汉诞生出了不知道多少良将,最有名的两位,当然是冠军侯还有卫大将军……两位北击匈奴,算是真正为大汉的稳定以及疆土的扩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至于即使是到了几百年后的如今,两位将军的事迹也经常会被拿出,作为激励将士们的事迹。
毕竟,这两位才是真正的起于微末之中的平民百姓。
但是后来就不一样了,慢慢的,大汉稳定下来,匈奴被汉人赶至了北方,实际上早在秦时,匈奴人就被大秦两位将军给几乎灭族,一直逃到了现如今北匈奴所在的地方还要以北千里的冰原之上。
那段时间才是匈奴人最难熬的一段历史,以至于他们甚至丢掉了他们民族的文字,因为当年掌握了这个民族文字的那些匈奴学者由于钻研学术,掌握着大部分的知识,疏于自身的锻炼,体质难以与那些以放牧为生的普通匈奴人。
匈奴本就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知识储备相当的偏,学者们的地位一般都很高,所以过着与普通人完全不同的富裕生活,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后来与秦人对抗失败之后,被人直接赶至了极北的冰原之上,因为体质的差异,那些掌握了族群真正知识体系的学者们,几乎因为那种极端的天气而死绝。
消灭一个族群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他们的文化,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所以匈奴人为什么在骨子里害怕秦人,一提到秦字,他们甚至要将那个已经逝去千年的朝代与他们的战神,至高神相比较。
卷土重来之后,后来再次战败,被大汉先后两位将军击败,匈奴人展现了远远比之前更强的适应能力,靠着各种游击的战术,真正的算是盘踞在了这草原之上。
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几乎失去了弹性,所以原本刻在他们骨子里的那种叫做团结的东西,似乎也因为文化的缺失而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所以在那之后,匈奴陷入了长久的分裂局面,从此汉也迎来了发展最为平稳的一段时间,尽管发展有快慢,但是总体的进程一直都是向前的。
所以因为这样的局面,大汉的兵役制度就没有必要按照当年的国情,继续仿制大秦的兵役制度,和平年代总要有和平年代合适的制度嘛,没有战争,但是依然会有政治上的各种改革,比较有名的便是一位儒生的出现,他的出现算是真正将儒家从历史的夹缝之中重新拎出,放到了台面之上。
他详细了阐述了儒家是应该如何治国,那时的大汉已经遵循着汉初时的休养生息政策百年之久,人民飞速增长的物质生活和那种无为而治的政策已经不再相匹配,帝王深感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制衡。
后来的年代有了一种说法,是说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国,而这种说法的源头大致便是在那时开始的。
由于他的提倡,当时的天子采纳了他的各种建议,将儒生重新带到了朝堂之上,事实其实也是证明,儒家虽在乱世不能够兼善天下,但是确实在盛世之时,最为合适的一种学说。
由于儒生重新进入了历史的舞台,那本属于法家的一套制度,包括兵役制度,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兵役制度放宽,因为大汉人口基数在,从此国家的征兵只在必要时进行,由国家进行调控,总体的军队的数量要受到控制,而且对于征兵的人的素质也有了细致的要求,比如身高体重,还有家庭状况一类的情况。
男子不用再在生下来之后就要注定要在某段时间,应国家的号召,毫无准备的便登上战场。
男子服兵役的最小年龄被拔高,以十六岁为基准,以下的男子不做要求,上限也有了一个明确的限制,以五十五岁为顶。
男子的身体素质不过关不会做要求,具体的细化标准每过一段时间都会登出最新的要求。
比如身高不足七尺六寸的,或者体重不到一百三十斤……各种非常详细的标准,大汉今后的每一次征兵都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测量时间……每个男子在十六岁时都会有一次大汉各地方集体组织的体测,十六岁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年龄,很多男子的发育停止便在这个时候,所以一次测试之后,男子的身体素质便会被分成三六九等,具体的称呼应该是一等预备,二等预备,三等预备,还有不合格,从高到低排列。
一等与二等算得上是在十六岁那个年龄就已经达到了征兵的最低标准,尤其是一等,甚至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这算是一种相当完善的兵役福利。
而三等则是拥有参军的资格,但是实际上应该不会被分到真正作战的资格,一般都是地方军,或者是边境的后勤部队……
而不合格自然就是不合格。
这些年轻男子的参军与否实际上也是看当时的实际情况,不是说你是一等的预备,便要被强制参军,实际上是在国家做了要求之后,比如说镇北军的征兵,要求是所有一等预备都要参加,这就是只有在战时才会有的一种征兵,毕竟家国存亡在前,已经不是什么区别对待的时候了,这时所有的一等预备的男子都会直接准备参战,而此时,镇北军也会开放征兵的门户,再面向全国各地,发出征兵的请求,只要是有意向的,都可以再次进行一次体测。
这当然是为了防止那种现象:一个人在十六岁之后加紧了锻炼,然后靠着后天的努力,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这种人依然是有参军的机会,这时的体测就不是靠着定量的限制比如身高和体重来限制参军了,而是要靠着各种方面综合的测试,得出一个合理的评估,再来选择兵源。
相当复杂的一种制度,但是事实上,在实行了这样的兵役制度之后,才是真正的解放了大汉众多行业的限制,比如……农业,如果务农有方,自然可以经营更多地土地,然后获得更高的地位以及更多地财富,这时就不用担心兵役的限制……
再说工商业,大汉的工业比如纺织或者是冶炼……很多的工业规模其实都很小,主要也是因为如果不是国家的支持,寻常人很少会有那种将工业需要的基础集齐的机会。
但是大汉的商业由于……怎么说呢……环境的影响:比较和平和安逸的生存环境,让商业的发展相当繁荣,商人的地位自然也是大大的提高。
大汉对于士农工商其实都是一视同仁的,虽说农业是大汉真正的经济大头,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商业以及工业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年曾经环境限制,可以说是众多帝王励精图治的结果吧,许多很有远见的政策都在这段和平的时代颁布,给了商业以及工业发展的机会。
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可以再也不受兵役以及徭役的束缚,可以真正的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大施拳脚,只能说是治国有方,大汉的统治者真正看到了让国家长久发展的关键。
提到了徭役,其实徭役也是与兵役实行相同的一套标准。
徭役的真正待遇是普通的工作难以企及的,当然后来有些时候,因为某些人的私欲,比如贪官污吏的压迫等等……徭役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实际上硬性的规定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徭工获得的报酬都是有着详细的规定的。
不久前大汉第一位异姓王的出现,使得天下震动,人们在震惊的同时,实际上因为地域的限制,蜀地一向都是一个发展相当不平衡的地区,就拿益州为例,整个州七成以上的工业、商业、甚至农业的中心都在成都城附近极小的区域内堆积着,益州人口的五成被成都城所占据,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叫做集聚效益的说法。
成都城本就拥有难以想象的资源,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集聚,因为这样的集聚有利大家的经济效益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人多的地方好赚钱,大家都是这样想,所以原来不平衡的现象只会更加不平衡。
但是在蜀王府建成之后,尽管那位大汉第一任的蜀王依然相当的神秘,很少在人们面前公开露面,但是一条又一条的可以看得见的文件从那蜀王府中递出,实际上已经是很好的刺激了蜀地的发展。
具体的操作相当的广泛且复杂。
但是大汉的徭役刺激效应在其中其实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徭役制度的存在,只要是出工,便会有工钱拿,这是所有人都清清楚楚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你不坑他们,等价的交换劳动,他们自然愿意为你出工。
蜀王在蜀地各州之内都批下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比如水利设施,灌溉农田用的大坝,还有各种翻新城墙,翻新老旧的城区,扩建……
这些工作当然都需要人们来做,因为徭役制度的丰厚报酬,所以大量的地方民众得到了工作,其实蜀地很多地方都是很难发展农业的,所以导致了大汉的商业相当高的繁盛,但是也因为没有人从事农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钱赚,更没有钱去改造土地,也因为没有人耕地,所以地方上更没有多余的紫金去改造土地,去刺激农业,毕竟你不能让人们饿死吧。
所以这个时候,配合着蜀王的各种政策,地方上顺势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人们最近总是在谈论秦王在秦地所颁下的各种刺激农业的法令与措施,对其评价都极高,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蜀地,其实个地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相似的推动了。
只要是投入了资金,农人开垦了荒田那就是属于自己的,然后地方上官府还会专门奖励那些开垦多的人农具,甚至耕牛。
你看,所有人都富了起来,你只能是佩服那些朝堂上舞文弄墨的儒生们,他们的确有这个本事。
大汉其实是一个相当独特的朝代,曾经的朝代不管多少年,不管国家多么富庶,有一件事情都是不变的,男子的兵役,不论老弱,都要在他们人生之中成为一段他们难忘的回忆。
主要也是因为在这片大地之上,战乱一直不断,天下的大势便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光是外族入侵,亦是有内乱的时候,只要是国家有难,男子们,上至六七十,下至十四五,都要放下手中的农务,抄起家伙,然后赶赴战场,为国家出生入死。
保家卫国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历来真正能够打胜仗的军队,或者说国家,都是相当重视自身军队的建设,军士们的待遇都极好,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才敢于抛头颅洒热血,身前是他们面临的敌人,身后就是他们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他们倒下了,死去的便是他们最亲的亲人们。
但是到了大汉,尤其是最近百年的时候,除了最早的几百年,后世称其为汉初时分,那是这片大地百废待兴的时候,正巧还遇到了匈奴这个民族在草原上迅速的崛起,所以别看大汉真正击败了暴秦,重新统一了这片大地,实际上,汉初所沿用的兵役制度,一直是秦朝的那一套。
秦朝的兵役制度严苛无比,但是实际上回报也是相当的高,这是所有平民第一次真正拥有的向上进阶的机会,也就是所有人都拥有获得爵位的机会,实际上不失为一种激励制度。
为了与匈奴人对抗,在那个时代,大汉诞生出了不知道多少良将,最有名的两位,当然是冠军侯还有卫大将军……两位北击匈奴,算是真正为大汉的稳定以及疆土的扩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至于即使是到了几百年后的如今,两位将军的事迹也经常会被拿出,作为激励将士们的事迹。
毕竟,这两位才是真正的起于微末之中的平民百姓。
但是后来就不一样了,慢慢的,大汉稳定下来,匈奴被汉人赶至了北方,实际上早在秦时,匈奴人就被大秦两位将军给几乎灭族,一直逃到了现如今北匈奴所在的地方还要以北千里的冰原之上。
那段时间才是匈奴人最难熬的一段历史,以至于他们甚至丢掉了他们民族的文字,因为当年掌握了这个民族文字的那些匈奴学者由于钻研学术,掌握着大部分的知识,疏于自身的锻炼,体质难以与那些以放牧为生的普通匈奴人。
匈奴本就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知识储备相当的偏,学者们的地位一般都很高,所以过着与普通人完全不同的富裕生活,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后来与秦人对抗失败之后,被人直接赶至了极北的冰原之上,因为体质的差异,那些掌握了族群真正知识体系的学者们,几乎因为那种极端的天气而死绝。
消灭一个族群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他们的文化,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所以匈奴人为什么在骨子里害怕秦人,一提到秦字,他们甚至要将那个已经逝去千年的朝代与他们的战神,至高神相比较。
卷土重来之后,后来再次战败,被大汉先后两位将军击败,匈奴人展现了远远比之前更强的适应能力,靠着各种游击的战术,真正的算是盘踞在了这草原之上。
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几乎失去了弹性,所以原本刻在他们骨子里的那种叫做团结的东西,似乎也因为文化的缺失而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所以在那之后,匈奴陷入了长久的分裂局面,从此汉也迎来了发展最为平稳的一段时间,尽管发展有快慢,但是总体的进程一直都是向前的。
所以因为这样的局面,大汉的兵役制度就没有必要按照当年的国情,继续仿制大秦的兵役制度,和平年代总要有和平年代合适的制度嘛,没有战争,但是依然会有政治上的各种改革,比较有名的便是一位儒生的出现,他的出现算是真正将儒家从历史的夹缝之中重新拎出,放到了台面之上。
他详细了阐述了儒家是应该如何治国,那时的大汉已经遵循着汉初时的休养生息政策百年之久,人民飞速增长的物质生活和那种无为而治的政策已经不再相匹配,帝王深感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制衡。
后来的年代有了一种说法,是说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国,而这种说法的源头大致便是在那时开始的。
由于他的提倡,当时的天子采纳了他的各种建议,将儒生重新带到了朝堂之上,事实其实也是证明,儒家虽在乱世不能够兼善天下,但是确实在盛世之时,最为合适的一种学说。
由于儒生重新进入了历史的舞台,那本属于法家的一套制度,包括兵役制度,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兵役制度放宽,因为大汉人口基数在,从此国家的征兵只在必要时进行,由国家进行调控,总体的军队的数量要受到控制,而且对于征兵的人的素质也有了细致的要求,比如身高体重,还有家庭状况一类的情况。
男子不用再在生下来之后就要注定要在某段时间,应国家的号召,毫无准备的便登上战场。
男子服兵役的最小年龄被拔高,以十六岁为基准,以下的男子不做要求,上限也有了一个明确的限制,以五十五岁为顶。
男子的身体素质不过关不会做要求,具体的细化标准每过一段时间都会登出最新的要求。
比如身高不足七尺六寸的,或者体重不到一百三十斤……各种非常详细的标准,大汉今后的每一次征兵都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测量时间……每个男子在十六岁时都会有一次大汉各地方集体组织的体测,十六岁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年龄,很多男子的发育停止便在这个时候,所以一次测试之后,男子的身体素质便会被分成三六九等,具体的称呼应该是一等预备,二等预备,三等预备,还有不合格,从高到低排列。
一等与二等算得上是在十六岁那个年龄就已经达到了征兵的最低标准,尤其是一等,甚至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这算是一种相当完善的兵役福利。
而三等则是拥有参军的资格,但是实际上应该不会被分到真正作战的资格,一般都是地方军,或者是边境的后勤部队……
而不合格自然就是不合格。
这些年轻男子的参军与否实际上也是看当时的实际情况,不是说你是一等的预备,便要被强制参军,实际上是在国家做了要求之后,比如说镇北军的征兵,要求是所有一等预备都要参加,这就是只有在战时才会有的一种征兵,毕竟家国存亡在前,已经不是什么区别对待的时候了,这时所有的一等预备的男子都会直接准备参战,而此时,镇北军也会开放征兵的门户,再面向全国各地,发出征兵的请求,只要是有意向的,都可以再次进行一次体测。
这当然是为了防止那种现象:一个人在十六岁之后加紧了锻炼,然后靠着后天的努力,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这种人依然是有参军的机会,这时的体测就不是靠着定量的限制比如身高和体重来限制参军了,而是要靠着各种方面综合的测试,得出一个合理的评估,再来选择兵源。
相当复杂的一种制度,但是事实上,在实行了这样的兵役制度之后,才是真正的解放了大汉众多行业的限制,比如……农业,如果务农有方,自然可以经营更多地土地,然后获得更高的地位以及更多地财富,这时就不用担心兵役的限制……
再说工商业,大汉的工业比如纺织或者是冶炼……很多的工业规模其实都很小,主要也是因为如果不是国家的支持,寻常人很少会有那种将工业需要的基础集齐的机会。
但是大汉的商业由于……怎么说呢……环境的影响:比较和平和安逸的生存环境,让商业的发展相当繁荣,商人的地位自然也是大大的提高。
大汉对于士农工商其实都是一视同仁的,虽说农业是大汉真正的经济大头,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商业以及工业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当年曾经环境限制,可以说是众多帝王励精图治的结果吧,许多很有远见的政策都在这段和平的时代颁布,给了商业以及工业发展的机会。
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可以再也不受兵役以及徭役的束缚,可以真正的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大施拳脚,只能说是治国有方,大汉的统治者真正看到了让国家长久发展的关键。
提到了徭役,其实徭役也是与兵役实行相同的一套标准。
徭役的真正待遇是普通的工作难以企及的,当然后来有些时候,因为某些人的私欲,比如贪官污吏的压迫等等……徭役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实际上硬性的规定上,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徭工获得的报酬都是有着详细的规定的。
不久前大汉第一位异姓王的出现,使得天下震动,人们在震惊的同时,实际上因为地域的限制,蜀地一向都是一个发展相当不平衡的地区,就拿益州为例,整个州七成以上的工业、商业、甚至农业的中心都在成都城附近极小的区域内堆积着,益州人口的五成被成都城所占据,其实就是因为一个叫做集聚效益的说法。
成都城本就拥有难以想象的资源,所以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集聚,因为这样的集聚有利大家的经济效益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人多的地方好赚钱,大家都是这样想,所以原来不平衡的现象只会更加不平衡。
但是在蜀王府建成之后,尽管那位大汉第一任的蜀王依然相当的神秘,很少在人们面前公开露面,但是一条又一条的可以看得见的文件从那蜀王府中递出,实际上已经是很好的刺激了蜀地的发展。
具体的操作相当的广泛且复杂。
但是大汉的徭役刺激效应在其中其实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徭役制度的存在,只要是出工,便会有工钱拿,这是所有人都清清楚楚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你不坑他们,等价的交换劳动,他们自然愿意为你出工。
蜀王在蜀地各州之内都批下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比如水利设施,灌溉农田用的大坝,还有各种翻新城墙,翻新老旧的城区,扩建……
这些工作当然都需要人们来做,因为徭役制度的丰厚报酬,所以大量的地方民众得到了工作,其实蜀地很多地方都是很难发展农业的,所以导致了大汉的商业相当高的繁盛,但是也因为没有人从事农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没有钱赚,更没有钱去改造土地,也因为没有人耕地,所以地方上更没有多余的紫金去改造土地,去刺激农业,毕竟你不能让人们饿死吧。
所以这个时候,配合着蜀王的各种政策,地方上顺势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人们最近总是在谈论秦王在秦地所颁下的各种刺激农业的法令与措施,对其评价都极高,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蜀地,其实个地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相似的推动了。
只要是投入了资金,农人开垦了荒田那就是属于自己的,然后地方上官府还会专门奖励那些开垦多的人农具,甚至耕牛。
你看,所有人都富了起来,你只能是佩服那些朝堂上舞文弄墨的儒生们,他们的确有这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