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7章 筹建水军
“石亭之战打得不错,一举全歼了吴军七万余人,加上淮南诸战场之胜利,吴国这次损失兵马多达十几万人,他们的国本算是动摇喽。”曹亮刚刚读过了羊祜派人递送来的奏章,心情愉悦地道。
桓范道:“唯一漏算的是柴桑的陆抗,如果没有他的驰援,孙綝的三万人马根本就没有机会逃脱,有些可惜,否则依陛下的计划,这次在淮南全歼孙綝的人马,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曹亮呵呵一笑,道:“左相的胃口也太大了一点吧,这次如不是张统的劲骑营打得十分的出色,在石亭成功阻击了吴军,也不会获得如此大胜。”
桓范微微颔首道:“张统确实打得不错,劲骑营伤亡也极是惨重,全营上下,损失了一万多人,陛下就应当予以嘉奖之。”
曹亮道:“这个自然,提升张统为平南将军,中军团副都督,顶替王濬的职务,所有幸存的军官,一律官升一级,所有阵亡的将士,按双倍给予抚恤。”
一战就从营将晋升为军团副都督,张统恐怕是魏军之中撺升最快的将军了,要知道张统也是刚刚调任的劲骑将军,而劲骑营在魏军的战斗序列之中,向来也算不是是什么主力,但张统的运气实在是好,刚刚上任就捞了一个如此大的功劳,一下子就攀升到了一个令所有人都艳羡的位置上。
当然,张统能获得如此的殊荣,也是他用命拼出来的,石亭阻击战,张统用一万五千人,骑兵当做步兵来用,拼了一天一夜,成功地将吴军十万人马死死地挡在了石亭,为魏军主力赶到赢得了时间。
劲骑营十折其七,可见当时的战斗状况有多少的惨烈,能够从战斗之中幸存下来的,那全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真得非常不容易。
张统得以晋升,此战他是功不可没,劲骑营虽然快打光了,但对于一个有着完善的预备役制定的军队来说,劲骑营会很快重新得到补充,恢复编制,而所有的活下来的那些军官将领,也都将晋升一级,只是那些死难者,他们将会永远地长眠在了石亭。
曹亮的这些安排,桓范大多没有什么意见,唯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曹亮安排张统来顶替王濬的职务,让桓范是大为不解,此役王濬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表现,但领军作战,依然是中规中矩,曹亮为何会撤他的职?
面对一脸的疑惑的桓范,曹亮微微一笑,道:“左相想得太多了,朕之所以安排张统接替王濬,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而是对王濬另有重用。”
淮南之战后,曹亮很快地将会开启渡江作战,而想要渡江,没有战船,没有水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所以曹亮在洛阳之时,就已经开始谋划筹建水军的事了。
要知道,水军对于魏国来讲,多少年来就没有一个成建制的规模,在荆州和淮南,魏军虽然有一些战船,但和吴军的水军相比,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要说以魏国的国力和军力,打造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军,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赤壁之战的教训告诉魏人,生活习性的不同,让北方的这群旱鸭子,想要越过长江这道天堑,几乎是困难重重的。
所以多年以来,魏国在淮南也仅仅维持着一种防御的态势,从来也没有谋求什么更大的图谋,只要能击退吴军的进攻,魏军就会收兵罢战,班师回朝。
而曹亮的心思不同,此番的淮南之战,他可不仅仅只是击败吴军就足矣,而是谋着更大的一盘棋,打过长江去,平定全天下。
所以这次的淮南之战,开启的是曹亮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没有水军怎么办,建!没有战船怎么办,造!仗打到了这个份上,曹亮就不会再退缩半步了。
至于水军都督和副都督,曹亮倒是有两个合适的人选,第一个当然是王濬了,虽然没有人知道王濬有着这样的才能,但曹亮清楚,历史上王濬可是西晋灭吴的第一功臣,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有他来担任水军都督,曹亮便可以大为放心的。
副都督的人选,曹亮也已经确定了,那就是吴国的降将孙壹,孙壹是吴国宗室,是吕据、滕胤的妻兄,孙綝诛杀吕据滕胤的时候,孙壹担任镇军将军,驻守夏口,因为担心孙綝会迫害自己,孙壹便率部千余人投奔了魏国。
当时的魏帝曹髦以及司马师对孙壹的投降大为兴奋,加封孙壹为车骑将军,封其为江夏侯,地位荣宠。
后来司马氏败亡,孙壹在长安时向曹亮投降,车骑将军是做不成了,但江夏侯的位置却保留了下来,爵禄标准没有降低。
尽管孙壹降魏之后,一直担任高官,但这也仅仅是一些虚衔,毕竟司马师也不会真将车骑将军的领军实权交给他,而曹亮此时却另有打算。
孙壹虽然算不得什么赫赫名将,但他长年在江东领军,并且担任镇军将军夏口督,对于水军的事务应当是十分熟悉的,而魏军正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曹亮拟让孙壹来担会水军副都督,协助王濬筹建水军。
水军的筹建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确实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曹亮不光启用孙壹为副都督,而且还将任用一些吴军的降将来担任各舰队的副职,并会挑选一些吴兵来担任水手。
只不过水军真正的要害位置,都是掌握在魏军自己的手中,新降之人,其心不固,毕竟除了孙壹之外,其他人的家小,可都是在江东的,如果将水军的大部分权力都并给降将的话,到时候他们变节投降,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水军,恐怕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所以曹亮自然要防患于未然,建立了水军,自然要将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桓范道:“唯一漏算的是柴桑的陆抗,如果没有他的驰援,孙綝的三万人马根本就没有机会逃脱,有些可惜,否则依陛下的计划,这次在淮南全歼孙綝的人马,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曹亮呵呵一笑,道:“左相的胃口也太大了一点吧,这次如不是张统的劲骑营打得十分的出色,在石亭成功阻击了吴军,也不会获得如此大胜。”
桓范微微颔首道:“张统确实打得不错,劲骑营伤亡也极是惨重,全营上下,损失了一万多人,陛下就应当予以嘉奖之。”
曹亮道:“这个自然,提升张统为平南将军,中军团副都督,顶替王濬的职务,所有幸存的军官,一律官升一级,所有阵亡的将士,按双倍给予抚恤。”
一战就从营将晋升为军团副都督,张统恐怕是魏军之中撺升最快的将军了,要知道张统也是刚刚调任的劲骑将军,而劲骑营在魏军的战斗序列之中,向来也算不是是什么主力,但张统的运气实在是好,刚刚上任就捞了一个如此大的功劳,一下子就攀升到了一个令所有人都艳羡的位置上。
当然,张统能获得如此的殊荣,也是他用命拼出来的,石亭阻击战,张统用一万五千人,骑兵当做步兵来用,拼了一天一夜,成功地将吴军十万人马死死地挡在了石亭,为魏军主力赶到赢得了时间。
劲骑营十折其七,可见当时的战斗状况有多少的惨烈,能够从战斗之中幸存下来的,那全是得到了上天的眷顾,真得非常不容易。
张统得以晋升,此战他是功不可没,劲骑营虽然快打光了,但对于一个有着完善的预备役制定的军队来说,劲骑营会很快重新得到补充,恢复编制,而所有的活下来的那些军官将领,也都将晋升一级,只是那些死难者,他们将会永远地长眠在了石亭。
曹亮的这些安排,桓范大多没有什么意见,唯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曹亮安排张统来顶替王濬的职务,让桓范是大为不解,此役王濬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表现,但领军作战,依然是中规中矩,曹亮为何会撤他的职?
面对一脸的疑惑的桓范,曹亮微微一笑,道:“左相想得太多了,朕之所以安排张统接替王濬,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而是对王濬另有重用。”
淮南之战后,曹亮很快地将会开启渡江作战,而想要渡江,没有战船,没有水军,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所以曹亮在洛阳之时,就已经开始谋划筹建水军的事了。
要知道,水军对于魏国来讲,多少年来就没有一个成建制的规模,在荆州和淮南,魏军虽然有一些战船,但和吴军的水军相比,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要说以魏国的国力和军力,打造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军,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赤壁之战的教训告诉魏人,生活习性的不同,让北方的这群旱鸭子,想要越过长江这道天堑,几乎是困难重重的。
所以多年以来,魏国在淮南也仅仅维持着一种防御的态势,从来也没有谋求什么更大的图谋,只要能击退吴军的进攻,魏军就会收兵罢战,班师回朝。
而曹亮的心思不同,此番的淮南之战,他可不仅仅只是击败吴军就足矣,而是谋着更大的一盘棋,打过长江去,平定全天下。
所以这次的淮南之战,开启的是曹亮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没有水军怎么办,建!没有战船怎么办,造!仗打到了这个份上,曹亮就不会再退缩半步了。
至于水军都督和副都督,曹亮倒是有两个合适的人选,第一个当然是王濬了,虽然没有人知道王濬有着这样的才能,但曹亮清楚,历史上王濬可是西晋灭吴的第一功臣,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有他来担任水军都督,曹亮便可以大为放心的。
副都督的人选,曹亮也已经确定了,那就是吴国的降将孙壹,孙壹是吴国宗室,是吕据、滕胤的妻兄,孙綝诛杀吕据滕胤的时候,孙壹担任镇军将军,驻守夏口,因为担心孙綝会迫害自己,孙壹便率部千余人投奔了魏国。
当时的魏帝曹髦以及司马师对孙壹的投降大为兴奋,加封孙壹为车骑将军,封其为江夏侯,地位荣宠。
后来司马氏败亡,孙壹在长安时向曹亮投降,车骑将军是做不成了,但江夏侯的位置却保留了下来,爵禄标准没有降低。
尽管孙壹降魏之后,一直担任高官,但这也仅仅是一些虚衔,毕竟司马师也不会真将车骑将军的领军实权交给他,而曹亮此时却另有打算。
孙壹虽然算不得什么赫赫名将,但他长年在江东领军,并且担任镇军将军夏口督,对于水军的事务应当是十分熟悉的,而魏军正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曹亮拟让孙壹来担会水军副都督,协助王濬筹建水军。
水军的筹建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确实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
曹亮不光启用孙壹为副都督,而且还将任用一些吴军的降将来担任各舰队的副职,并会挑选一些吴兵来担任水手。
只不过水军真正的要害位置,都是掌握在魏军自己的手中,新降之人,其心不固,毕竟除了孙壹之外,其他人的家小,可都是在江东的,如果将水军的大部分权力都并给降将的话,到时候他们变节投降,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水军,恐怕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所以曹亮自然要防患于未然,建立了水军,自然要将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