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1章 诘问
步协向步玑询问了陆抗的行踪,步玑据实以告,由于陆抗的军队处于江南那边,暂时还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不过事先陆抗有令在先,荆州各地的吴军,都受姜维的节制。
但朱乔对陆抗的这道命令是置若罔闻,声称除非陆抗亲自下令,否则他是不会承认这种模棱两可的命令的。
步玑也是很无奈,那怕他据理力争,朱乔态度都还是十分的强硬,对姜维的命令毫不理睬,除了一昧死守江陵之外,对魏军的渡江行动都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不得以姜维才率领蜀军前来公安,阻击魏军。
步协坐镇西陵多年,在军事上也是一把好手,稍作了解之后,他就对江陵的形势有了一个大体的判断。
如今魏军水陆三路大军直指江陵,而江陵虽为荆州治所,但地形条件并不利于作战,死守江陵的想法完全是愚不可及的,姜维退守西陵的计划其实正合步协的心意,朱乔拒不应命,完全是误国误军,害人害己。
步协告诉姜维,杜预的五万魏军就在他的身后,相隔最多也就是三四日的路程,也就是说三四天之后,另一支规模庞大的魏军就会出现在这儿,死守公安防线肯定是不行的,一旦陷入到魏军前后的夹击之中,或恐有全军覆灭之险。
姜维也表示坚守公安江防现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他正准备要撤军呢,正好赶上步协率军前来,既然魏军主力很快将会从云梦泽袭来,那这里便不可久留,撤军自然是必须的。
只是他们这边一撤,江陵那边便再无屏障,到时魏军两路夹击,江陵危在旦夕,可以朱乔的态度,想要劝说他撤离江陵,却是很难。
步协当即道:“此事交给在下处理便是,只是希望姜大将军能将魏军拖延一两日,给江陵军民一点撤离的时间。”
姜维表示这个没问题,如果步协真得能解决江陵的问题,那便是善莫大焉,毕竟江陵还有两万多人的军队以及无数粮秣物资,就算是将来坚守西陵,这些兵员和物资也是不可或缺的。
步协也不敢再多做停留,和姜维谈妥了具体的撤军事宜之后,他便率领着麾下的人马离开了,直奔江陵城而去。
大敌当前,江陵城的防御戒备自然是提高到了最高的等级,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之上,布满了荷枪张弩的吴军士兵,他们看到了一支人马由东南而至,也不知是敌是友,尽皆大骇,急报于太守朱乔。
朱乔立刻登上城头观看,原本以为是蜀军或魏军,但行至近前,却发现这支军队却是身穿吴军的军服,打着吴军的旗号,朱乔不禁纳闷了,这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军队呀?
正在他疑惑之际,却见队中闪出一将,径直来到了城下,大声喝道:“朱乔何在?”
朱乔定睛一看,这不是西陵都督步协吗,慌忙下令打开城门,亲自出城去迎接。
步协扫了他一眼,冷冷地道:“朱太守好大的官威呀,就连本督至此,都吃了你的闭门羹。”
朱乔连忙是满脸堆着笑道:“误会误会,卑职如何敢挡步都督的驾,只是魏军将至,城防紧急,故而才紧闭城门,请都督恕罪。”
步协冷笑一声道:“朱太守就连大将军的军令都置若罔闻,又如何瞧得起本督?只怕朱太守在江陵是安逸的久了,不把任何人都放在眼里了。”
朱乔脸色不禁陡然一变,看了看步协身边的步玑,暗想这肯定是步玑这小子在他老子面前告了自己的黑状,难怪步协说话会如此的阴阳怪气了。
先前朱乔确实有些看轻步玑,他一个小小的校尉,拿个鸡毛当令箭,颐气指使的,朱乔堂堂一个太守,就连荆州牧施绩在的时候,也要给他三分薄面的,朱乔当然不会把步玑放在眼里。
但步玑虽然是只一个校尉,但他却有很硬气的后台,现在步协可不就出面了吗,步协虽然是西陵都督,并不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朱乔在步协的面前,也确实硬气不起来。
朱乔陪着笑道:“步都督说笑了,下官岂敢违抗大将军的军令,都是误会,都是误会。”
“误会?”步协依旧是冷若冰霜,“朱太守看得看不起本督倒也无所谓,只是大敌当前,凡事须以大局为重,如今魏国大军来袭,江陵城危在旦夕,大家更应当是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可朱太守却是一意孤行,置江陵军民于险地而不顾,你又当如何解释?”
朱乔一听,立刻是大喊道:“冤枉,步都督,这事你可是冤枉下官,下官刚一听到魏军袭的消息之后,就已经下令全城戒备,不敢有丝毫懈怠,下官更是日夜在城中巡视,片刻无歇,此事有身边的军士作证,步都督不信的话可以将他们传唤前来,下官句句实言,绝无隐瞒。”
步协冷哼了一声,道:“朱太守,你真以为凭着你手中的那点兵马,真能挡得住魏国的十万大军吗?”
朱乔慷然道:“下官奉命镇守江陵,自是万死不辞,就算不能力敌,也要誓与江陵共存亡!”
步协道:“大将军有令在先,各地兵马,一律接受蜀国大将军姜维的节制与调度,你为何要抗命不遵?”
朱乔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步协此来居然是要给姜维出头的,连忙解释道:“步都督,你何需听姜维的一面之辞,大将军现在沓无音讯,他又怎么能知道江陵的具体情况,姜维一来江陵,不分青红皂白,未与魏军接战一场,就提出要放弃江陵,这不光是下官,就是江陵诸将士,也是难以接受的。下官认为,蜀人居心叵测,一直暗怀不轨之心,江陵重镇,又岂能轻弃之?所以下官才会断然拒绝了他的命令,下官一心只为朝廷,固守江陵,更是无半点私心,还望步都督明查。”
但朱乔对陆抗的这道命令是置若罔闻,声称除非陆抗亲自下令,否则他是不会承认这种模棱两可的命令的。
步玑也是很无奈,那怕他据理力争,朱乔态度都还是十分的强硬,对姜维的命令毫不理睬,除了一昧死守江陵之外,对魏军的渡江行动都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不得以姜维才率领蜀军前来公安,阻击魏军。
步协坐镇西陵多年,在军事上也是一把好手,稍作了解之后,他就对江陵的形势有了一个大体的判断。
如今魏军水陆三路大军直指江陵,而江陵虽为荆州治所,但地形条件并不利于作战,死守江陵的想法完全是愚不可及的,姜维退守西陵的计划其实正合步协的心意,朱乔拒不应命,完全是误国误军,害人害己。
步协告诉姜维,杜预的五万魏军就在他的身后,相隔最多也就是三四日的路程,也就是说三四天之后,另一支规模庞大的魏军就会出现在这儿,死守公安防线肯定是不行的,一旦陷入到魏军前后的夹击之中,或恐有全军覆灭之险。
姜维也表示坚守公安江防现在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他正准备要撤军呢,正好赶上步协率军前来,既然魏军主力很快将会从云梦泽袭来,那这里便不可久留,撤军自然是必须的。
只是他们这边一撤,江陵那边便再无屏障,到时魏军两路夹击,江陵危在旦夕,可以朱乔的态度,想要劝说他撤离江陵,却是很难。
步协当即道:“此事交给在下处理便是,只是希望姜大将军能将魏军拖延一两日,给江陵军民一点撤离的时间。”
姜维表示这个没问题,如果步协真得能解决江陵的问题,那便是善莫大焉,毕竟江陵还有两万多人的军队以及无数粮秣物资,就算是将来坚守西陵,这些兵员和物资也是不可或缺的。
步协也不敢再多做停留,和姜维谈妥了具体的撤军事宜之后,他便率领着麾下的人马离开了,直奔江陵城而去。
大敌当前,江陵城的防御戒备自然是提高到了最高的等级,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城头之上,布满了荷枪张弩的吴军士兵,他们看到了一支人马由东南而至,也不知是敌是友,尽皆大骇,急报于太守朱乔。
朱乔立刻登上城头观看,原本以为是蜀军或魏军,但行至近前,却发现这支军队却是身穿吴军的军服,打着吴军的旗号,朱乔不禁纳闷了,这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军队呀?
正在他疑惑之际,却见队中闪出一将,径直来到了城下,大声喝道:“朱乔何在?”
朱乔定睛一看,这不是西陵都督步协吗,慌忙下令打开城门,亲自出城去迎接。
步协扫了他一眼,冷冷地道:“朱太守好大的官威呀,就连本督至此,都吃了你的闭门羹。”
朱乔连忙是满脸堆着笑道:“误会误会,卑职如何敢挡步都督的驾,只是魏军将至,城防紧急,故而才紧闭城门,请都督恕罪。”
步协冷笑一声道:“朱太守就连大将军的军令都置若罔闻,又如何瞧得起本督?只怕朱太守在江陵是安逸的久了,不把任何人都放在眼里了。”
朱乔脸色不禁陡然一变,看了看步协身边的步玑,暗想这肯定是步玑这小子在他老子面前告了自己的黑状,难怪步协说话会如此的阴阳怪气了。
先前朱乔确实有些看轻步玑,他一个小小的校尉,拿个鸡毛当令箭,颐气指使的,朱乔堂堂一个太守,就连荆州牧施绩在的时候,也要给他三分薄面的,朱乔当然不会把步玑放在眼里。
但步玑虽然是只一个校尉,但他却有很硬气的后台,现在步协可不就出面了吗,步协虽然是西陵都督,并不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但官大一级压死人,朱乔在步协的面前,也确实硬气不起来。
朱乔陪着笑道:“步都督说笑了,下官岂敢违抗大将军的军令,都是误会,都是误会。”
“误会?”步协依旧是冷若冰霜,“朱太守看得看不起本督倒也无所谓,只是大敌当前,凡事须以大局为重,如今魏国大军来袭,江陵城危在旦夕,大家更应当是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可朱太守却是一意孤行,置江陵军民于险地而不顾,你又当如何解释?”
朱乔一听,立刻是大喊道:“冤枉,步都督,这事你可是冤枉下官,下官刚一听到魏军袭的消息之后,就已经下令全城戒备,不敢有丝毫懈怠,下官更是日夜在城中巡视,片刻无歇,此事有身边的军士作证,步都督不信的话可以将他们传唤前来,下官句句实言,绝无隐瞒。”
步协冷哼了一声,道:“朱太守,你真以为凭着你手中的那点兵马,真能挡得住魏国的十万大军吗?”
朱乔慷然道:“下官奉命镇守江陵,自是万死不辞,就算不能力敌,也要誓与江陵共存亡!”
步协道:“大将军有令在先,各地兵马,一律接受蜀国大将军姜维的节制与调度,你为何要抗命不遵?”
朱乔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步协此来居然是要给姜维出头的,连忙解释道:“步都督,你何需听姜维的一面之辞,大将军现在沓无音讯,他又怎么能知道江陵的具体情况,姜维一来江陵,不分青红皂白,未与魏军接战一场,就提出要放弃江陵,这不光是下官,就是江陵诸将士,也是难以接受的。下官认为,蜀人居心叵测,一直暗怀不轨之心,江陵重镇,又岂能轻弃之?所以下官才会断然拒绝了他的命令,下官一心只为朝廷,固守江陵,更是无半点私心,还望步都督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