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7章 准许屠城
孟柯和孟樟的话倒是提醒了孟栎,之前孟栎也一直在犹豫魏军的强大,万一这一仗打输了怎么办,他们孟家辛苦耕耘了几十年的势力可就面临着烟消云散的危机。
但孟柯和孟樟这么一说,倒是让孟栎有些如释重负,是啊,以前自己光考虑失败以后怎么办,越想压力越大。
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如果他们和魏军的交战失败了,只需要化整为零,往深山老林之中一藏,魏军就算是搜遍了南中,也休想把夷人给挖出来。
要知道南中的大部分的地区可都是未开化的烟瘴之地,狼虫虎豹出没,毒蛇毒虫横行,许多地方都是生命禁区,人类几乎无法踏足,蛮人深知南中的地理,他们可以藏身到这些禁区的边缘,而魏军一旦追来,他们不知这些死亡禁区的厉害,很可能一头就会扎进去,落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所以对于夷人来说,打了败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放弃现有的山寨,躲过更为偏僻荒芜的地方去,反正魏军也不可能在南中久留,只要他们一撤兵,南中便又是他们孟家的天下。
三人之中,唯一持反对态度的只有老二孟楠,于是孟栎对他是好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毕竟这是关于孟家的大事,他们兄弟四人必须保持一致才行,就算是其他三人联合行事,将孟楠撇在一边也能成事,但孟栎可不想因为这件事而造成兄弟失和。
既然老大开口了,孟楠也不好拒绝,虽然自从他们的老爹孟获去世之后,兄弟四人明面上是分了家的,各自把持着一块地盘,但对外一致的原则却是他们当初分家时就曾立下过的誓言,而且老大孟栎做为长子,无论地位还是声望都是在他们兄弟之上的,孟楠三人也是听从于孟栎的号令。
更何况孟栎这次表现的极为高风亮节,明明只有三个太守职位,他主动地予以让贤,将三个太守全部让给了弟弟们,等于是把好处全部拱手相让,而自己却是一无所获。
就凭这一点,孟栎也足以能得到兄弟们的拥戴了。
孟楠虽然考虑的比其他人多,不太乐意趟这趟浑水,但也架不住兄弟们的苦劝,最后也只好答应下来。
兄弟四人达成一致之后,别的事情就好说了,孟栎让其他三兄弟即刻回归本寨,点起本部人马,同时召集依附于他们的那些中小部落,然后赶往滇池一带,进行会师,所有军队都统一由孟栎来指挥调度。
虽然孟氏四兄弟这边达成了一致,但现在依然还存在着一个问题,他们的直系嫡系人马并不太多,更多的势力是依附于他们的那些中小部落,虽然每个小部落人数并不太多,但几十上百个部落加起来,那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目。
所以孟氏想要对抗魏军,单凭他们的嫡系势力是不够的,必须要召集那些各寨的寨主各洞的洞主,所有的蛮夷一族齐上阵,才能凑齐十万大军,才有对抗魏国大军的资本。
孟栎深知,他们兄弟之间可以采用协商的办法来解决,但对于那些中小部落,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对于那些受过魏军迫害的部落来说,倒是巴不得孟氏出兵为他们讨还公道的。
但对于那些没有和魏军产生利害冲突的部落,却未必肯出兵,如果孟家以强势压迫他们出兵,这些部落之中的大多数恐怕也是会屈服的。
可真如果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些酋帅未必肯卖力气,就算出工也不会出力,只有许诺给他们一些好处,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地来卖命。
什么样的好处才能让这些酋帅为之动心呢?
孟栎当然也好好地考虑一样,给他们一些金银财宝的话,似乎诱惑力有些不足,毕竟对于一直处于深山老林之中的这些部落,金银财宝这类的东西远不如吃得用的东西来得实惠,更何况,给少了不抵事,给多了孟栎也肉痛,本身孟栎寨子里面的宝物也是有限的,他还得时不时向蜀国朝廷进行上贡。
这么多的部落,真要逐一分发的话,孟栎再多的家当也是经不起折腾的。
孟栎思忖了半晌,顿时是有了一个主意,按照他的计划,这次蛮兵集结之后要兵分两路,一路围攻滇池,一路围攻贲古,只要拿下这两城之后,孟栎许诺下来,屠城三日,能杀多少人,能抢多少东西,各凭本事,抢的东西,不管是财物还是奴隶,皆归各人所有。
消息刚一传出,蛮夷诸部就沸腾了,再怎么说城里都要比他们部落富庶的多,而且这可不仅仅是听说,许多夷人还曾经到过滇池城里,亲眼见识过滇池城的繁华。
当时他们也只有羡慕的份,毕竟汉夷分治,他们是没有资格在汉人聚集的县城里久留的,但那些城里面的灯红酒绿,依然给这些山寨里过着枯燥乏味生活的夷民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印象。
现在孟栎发号施令,只要他们能攻下滇池,就允许他们屠城劫掠三日,这样的好事,简直是让他们两眼发光,估计这些夷人入城之后,能把滇池城内的每一块砖都扒光了。
尽管说这些城池先前都是蜀国的地盘,城内的百姓也是蜀国百姓,但孟栎现在却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为了激励和鼓舞士气,为了让这些夷兵更卖力,也只有屠城这个办法了。
屠城这办法可不是孟栎首创的,而是古以有之,历来领军者为了激励鼓舞士气,常常会纵容手下的军队进行屠城,而一座富庶的城池,在那些攻城士兵的眼中,就是一块肥肉,只要有足够的好处,他们自然是倍加努力。
孟栎的这道命令很快地就传遍了整个南中,各个部落是群情激昂,纷纷地加入到了孟氏的队伍之中,人流越汇越多,很快就达到了孟栎所希望的十万之众。
于是孟栎兵分两路,自己和孟楠一路,攻打滇池,孟柯和孟樟一路,攻打贲古。
但孟柯和孟樟这么一说,倒是让孟栎有些如释重负,是啊,以前自己光考虑失败以后怎么办,越想压力越大。
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如果他们和魏军的交战失败了,只需要化整为零,往深山老林之中一藏,魏军就算是搜遍了南中,也休想把夷人给挖出来。
要知道南中的大部分的地区可都是未开化的烟瘴之地,狼虫虎豹出没,毒蛇毒虫横行,许多地方都是生命禁区,人类几乎无法踏足,蛮人深知南中的地理,他们可以藏身到这些禁区的边缘,而魏军一旦追来,他们不知这些死亡禁区的厉害,很可能一头就会扎进去,落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所以对于夷人来说,打了败仗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放弃现有的山寨,躲过更为偏僻荒芜的地方去,反正魏军也不可能在南中久留,只要他们一撤兵,南中便又是他们孟家的天下。
三人之中,唯一持反对态度的只有老二孟楠,于是孟栎对他是好一番苦口婆心地劝说,毕竟这是关于孟家的大事,他们兄弟四人必须保持一致才行,就算是其他三人联合行事,将孟楠撇在一边也能成事,但孟栎可不想因为这件事而造成兄弟失和。
既然老大开口了,孟楠也不好拒绝,虽然自从他们的老爹孟获去世之后,兄弟四人明面上是分了家的,各自把持着一块地盘,但对外一致的原则却是他们当初分家时就曾立下过的誓言,而且老大孟栎做为长子,无论地位还是声望都是在他们兄弟之上的,孟楠三人也是听从于孟栎的号令。
更何况孟栎这次表现的极为高风亮节,明明只有三个太守职位,他主动地予以让贤,将三个太守全部让给了弟弟们,等于是把好处全部拱手相让,而自己却是一无所获。
就凭这一点,孟栎也足以能得到兄弟们的拥戴了。
孟楠虽然考虑的比其他人多,不太乐意趟这趟浑水,但也架不住兄弟们的苦劝,最后也只好答应下来。
兄弟四人达成一致之后,别的事情就好说了,孟栎让其他三兄弟即刻回归本寨,点起本部人马,同时召集依附于他们的那些中小部落,然后赶往滇池一带,进行会师,所有军队都统一由孟栎来指挥调度。
虽然孟氏四兄弟这边达成了一致,但现在依然还存在着一个问题,他们的直系嫡系人马并不太多,更多的势力是依附于他们的那些中小部落,虽然每个小部落人数并不太多,但几十上百个部落加起来,那也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数目。
所以孟氏想要对抗魏军,单凭他们的嫡系势力是不够的,必须要召集那些各寨的寨主各洞的洞主,所有的蛮夷一族齐上阵,才能凑齐十万大军,才有对抗魏国大军的资本。
孟栎深知,他们兄弟之间可以采用协商的办法来解决,但对于那些中小部落,这个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对于那些受过魏军迫害的部落来说,倒是巴不得孟氏出兵为他们讨还公道的。
但对于那些没有和魏军产生利害冲突的部落,却未必肯出兵,如果孟家以强势压迫他们出兵,这些部落之中的大多数恐怕也是会屈服的。
可真如果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些酋帅未必肯卖力气,就算出工也不会出力,只有许诺给他们一些好处,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地来卖命。
什么样的好处才能让这些酋帅为之动心呢?
孟栎当然也好好地考虑一样,给他们一些金银财宝的话,似乎诱惑力有些不足,毕竟对于一直处于深山老林之中的这些部落,金银财宝这类的东西远不如吃得用的东西来得实惠,更何况,给少了不抵事,给多了孟栎也肉痛,本身孟栎寨子里面的宝物也是有限的,他还得时不时向蜀国朝廷进行上贡。
这么多的部落,真要逐一分发的话,孟栎再多的家当也是经不起折腾的。
孟栎思忖了半晌,顿时是有了一个主意,按照他的计划,这次蛮兵集结之后要兵分两路,一路围攻滇池,一路围攻贲古,只要拿下这两城之后,孟栎许诺下来,屠城三日,能杀多少人,能抢多少东西,各凭本事,抢的东西,不管是财物还是奴隶,皆归各人所有。
消息刚一传出,蛮夷诸部就沸腾了,再怎么说城里都要比他们部落富庶的多,而且这可不仅仅是听说,许多夷人还曾经到过滇池城里,亲眼见识过滇池城的繁华。
当时他们也只有羡慕的份,毕竟汉夷分治,他们是没有资格在汉人聚集的县城里久留的,但那些城里面的灯红酒绿,依然给这些山寨里过着枯燥乏味生活的夷民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印象。
现在孟栎发号施令,只要他们能攻下滇池,就允许他们屠城劫掠三日,这样的好事,简直是让他们两眼发光,估计这些夷人入城之后,能把滇池城内的每一块砖都扒光了。
尽管说这些城池先前都是蜀国的地盘,城内的百姓也是蜀国百姓,但孟栎现在却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为了激励和鼓舞士气,为了让这些夷兵更卖力,也只有屠城这个办法了。
屠城这办法可不是孟栎首创的,而是古以有之,历来领军者为了激励鼓舞士气,常常会纵容手下的军队进行屠城,而一座富庶的城池,在那些攻城士兵的眼中,就是一块肥肉,只要有足够的好处,他们自然是倍加努力。
孟栎的这道命令很快地就传遍了整个南中,各个部落是群情激昂,纷纷地加入到了孟氏的队伍之中,人流越汇越多,很快就达到了孟栎所希望的十万之众。
于是孟栎兵分两路,自己和孟楠一路,攻打滇池,孟柯和孟樟一路,攻打贲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