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大俞重才, 所谓风流才子,并非对男子的诋毁,反倒是一番赞美之言,今日太子这番话许是有些风流不羁及狂妄不羁了些, 可是太子的这番言论,实则风流在表,内里展露无疑的意气风发这才是太子这番话真正的意图, 当然, 大俞建国数百年, 是整个历史上跨时最长,存在最久的朝代,且大俞如今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无论在军事还是国力上,都足矣在这整片大陆上傲视群雄,确实有张扬自大的资格。
所谓乱世出英雄。
而太平盛世下才会滋养出一位位人比花娇的美人儿来。
与其说是自傲自负, 到不如是一种对朝堂, 对皇室、对整个大俞踌躇满志的一种自信表现所在。
果然, 太子话音一落,只见在场所有的小娘子一个个娇羞不已,却纷纷一脸跃跃欲试了起来。
端阳郡主笑着附和道:“果然,还是太子表哥出的题新颖别致,如此, 那咱们今日便来一场比美大赛吧。”
说罢, 端阳郡主当即抬眼瞧了身旁的金琳一眼, 金琳会意,微微抬手,只见立马便有小厮排队上前,每人手中举着一方梨花木,七八个小厮齐齐忙活,不过眨眼间,就在不远处的水榭之中搭建一方诺大的方形梨花木制展台,不多时,又有人将两盏屏风抬过来,分别设在展台首位两处,而早已有准备多时的丫头婆子上前将一应笔墨纸砚奉上,端阳便起身,领着一群千金小姐们一路前往水榭的游廊上,边观赏着水榭两岸的花海,边作诗,边谈笑风生。
作诗的主题仍是百花,却要借花喻人,也就意味着这喻人的对象,可以是凭空幻想出来的人,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既可喻人,也可喻己,试想一番,今日哪个的佳作若是有幸得了魁首,而那人描绘赞美的对象如若是今日这作诗宴上活生生的人,那么,这首诗,这诗里赞颂的美人儿,毫无疑问,将会在整个京城名声大噪起来,这也是为何自太子那个题目定下后,所有人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的原因了。
只见这会儿三五成群,各自交好的好友纷纷抱团聚在一块儿争相讨论。
楼瑾欢向来是端阳郡主跟前最得力的跟班,她恨不得时时刻刻黏在端阳身边才好,这会儿自然是围在端阳身边一脸讨好道:“牡丹乃百花之首,这满园子里,也唯有牡丹一花堪堪衬得上郡主的姿容,不过自去年那卫绾以一首‘牡丹行’夺得了魁首,今年我倒是有心想以此花为题,可是想到卫绾前头珠玉在前,倒是不知该如何提笔了。”
楼瑾欢讪笑道。
端阳淡淡挑眉道:“这园子里奇花异草举不胜数,有的是选择。”
这时,宁芃芃也凑了过来,微微挽着端阳的胳膊,亲近问道:“郡主,可想好了选题不曾?”
端阳对宁芃芃的态度要比楼瑾欢亲近不少,只沉吟了片刻,她还没想好该选何花,以花喻人,重点是在最后一个人字,这般想着,忽而抬眼往整个游廊下四处扫了扫,只见三三两两所有人都在簇拥在一块争相讨论,各类各样的美人儿全部齐聚一堂,未免令人挑花了眼。
就在她微微蹙眉,转身暗自琢磨之际,忽而目光一抬,只恰好无意间瞧见远处湖畔的堤岸上站着一位白衣飘飘如谪仙般飘飘欲仙的郎君身影,对方身姿如松,气质如竹,身姿清秀又修长,此刻,正立在一方垂柳下,对方怀里举着一柄折扇,风儿拂过他的脸面,将他头顶白色的发带轻轻掠起,虽然隔得太远,看不清对方的具体面相,可是那股超尘出俗、超凡脱俗的气质却令人挪不开眼。
端阳郡主一时微微呆愣在原地。
而另外一边,卫绾跟相国府的奚乐瑶在一起,奚乐瑶淡淡笑着道:“今年跟去年的选题相似,不过又似乎要比去年的更难,难的倒不是选题,而是在年复一年的选题中写出新意,令人见之忘俗才是能耐。”
卫绾闻言,跟着点了点头,道:“姐姐说的极是。”顿了顿,想了想,忽而又道:“其实去年还是姐姐在旁提点,我才侥幸冒了尖,不然,我哪里有幸能够在众多满腹诗书中的千金小姐们之中脱颖而出,其实姐姐理应才是背后真正的魁首才是。”
说着,只忽然间提笔,双手递送给了乐奚瑶,道:“其实姐姐若是参与的话,今年的魁首定然会是姐姐的。”
卫绾一脸期待的看着乐奚瑶。
乐奚瑶盯着眼前的毛笔,定定的看了一阵,忽而伸手接了过来,却是转身将毛笔在手中掉了个头重新摆放在了笔架上,忽而将食指放在了嘴边,冲卫绾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不多时,只朝着卫绾眨眼笑了笑道:“我便不凑这个热闹了。”
卫绾闻言,双目闪了闪,不多时,只冲乐奚瑶无奈的耸了耸肩,二人之间似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只相视一笑,各自无奈。
而卫姮、卫娴等人,她们年纪小,不爱凑这热闹,只三三两两簇在一旁的亭子里,吃些果子,交些朋友,聊些趣事儿,自有自的去处。
至于卫臻跟方静姝二人,此时此刻则坐在屏风旁的护栏处吹着风,赏着胡里的鲤鱼,两人似乎对诗宴都没什么兴致,不过,方静姝是被端阳郡主特意相邀而来的,不参与的话,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卫臻想了想,道:“既然人来都来了,姐姐不若还是过去作一首罢,哪怕随便写写也好过日后落人柄舌的好。”
方静姝淡淡蹙眉,踟蹰了一阵,看向卫臻道:“臻儿不若一道?”
卫臻听了,立马往护栏出一靠,忙不迭摆了摆手,将脑袋晃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忙不迭道:“我才不去,一听到作诗就脑壳疼。”
方静姝无奈笑着道:“我教你。”
卫臻依然摇头晃脑,道:“别别别,君子不强人所难,换作旁的,无论什么,我都陪你,就这个···姐姐还是饶了我吧。”
正说着,忽而见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娘子朝着卫臻她们方向而来了,两个小娘子年纪不大,其中一个走到方静姝跟前,冲她道:“方小娘子的兄长是咱们名动大俞的大才子,想来方小娘子定然也是个满腹诗书的,我这里刚作了一首诗,实在有些拿不出手,可否劳烦小娘子替我指点一二?”
小娘子一脸羞涩的看着方静姝。
方静姝是个面冷心热的,面上瞧着清冷,导致有不少人想要与她寒暄,却每每见到她神色寡淡后纷纷退却,这会儿对方一脸希冀的看着她,方静姝有些不好拒绝,只看了卫臻一眼,卫臻立马送她一个“快去快去吧”的眼神,方静姝只得跟着那个小娘子一道去了。
两人走后,剩余那个亦是笑着卫臻冲卫臻道:“听说你是卫家六娘子的妹妹?卫家六娘子满腹才情,去年更是凭借一首‘牡丹行’夺得诗宴的魁首,你是她的妹妹,应当耳濡目染,定然也是个厉害的,不若咱俩合力,共做一首如何?”
小娘子目光直直的盯着卫臻,显然是瞧上她这张脸了。
卫臻有些无奈,又觉得好笑,良久,只作一脸为难道:“我也想,可是···那什么,请问诗该怎么作啊?”
卫臻一脸迷茫的看着对方。
对方闻言愣了愣,不多时,直接朝着卫臻甩了甩手里的帕子,一言不发的走掉了。
留下卫臻一人倚靠在了湖边,百无聊赖的喂着鱼儿,心里只盼着这个无聊的作诗宴赶紧结束,她好跟方姐姐一道去花园子里逛逛,难得来到郡主府一趟,不好好欣赏这一方美景,岂不白跑一趟?
远处,凉亭里,有一小丫鬟也将笔墨纸砚送了来,辕文德见太子立在亭角,静静地朝着游廊处望去,只亲自将笔墨纸砚送到了太子跟前,笑着道:“瞧瞧,一片兴致高昂啊,殿下要不要也跟着作个乐?”
说着,将托盘往太子跟前一递。
太子微微挑眉,忽而抬眼,目光朝着人群中那一抹淡蓝色遥遥望去,只定定的盯着瞧了一阵,忽而随手拿起了毛笔,淡淡笑着道:“也好。”
说着,直接提笔,来到了凉亭里的石桌前,正要动笔时,又再次抬眼朝着游廊中瞧去,这次,却见那抹淡蓝色隐秘在人群之中,令人瞧不真切,太子的目光不由四处搜寻,忽而见屏风一角坐着一道朦朦胧胧的娇小身影的剪影,对方趴在护栏处,一只白嫩的手伸出护栏,正翘着小拇指往湖里撒弄着什么,从对方细小的手腕处露出一截淡绿色的袖口,太子目光微微一顿,不多时,就着那道隐隐灼灼的剪影,一首诗不假思索的跃然纸上——
碧水锣裙一色裁,人面桃花两边开。
隐秘池中避不见,惊鸿一瞥失魂间。
(改自《采莲曲》)
恰逢笔刚落下,正好那道影影绰绰的身影从屏风后头探了出来,惊鸿一瞥间,太子手中的毛笔轻轻一颤,一地浓重的墨水滴落在纸上,太子双眼用力一眯,不多时,只微微抿着嘴,飞快的将桌上的纸哗啦一扯,扔到了地上,像是什么烫手之物似的。
所谓乱世出英雄。
而太平盛世下才会滋养出一位位人比花娇的美人儿来。
与其说是自傲自负, 到不如是一种对朝堂, 对皇室、对整个大俞踌躇满志的一种自信表现所在。
果然, 太子话音一落,只见在场所有的小娘子一个个娇羞不已,却纷纷一脸跃跃欲试了起来。
端阳郡主笑着附和道:“果然,还是太子表哥出的题新颖别致,如此, 那咱们今日便来一场比美大赛吧。”
说罢, 端阳郡主当即抬眼瞧了身旁的金琳一眼, 金琳会意,微微抬手,只见立马便有小厮排队上前,每人手中举着一方梨花木,七八个小厮齐齐忙活,不过眨眼间,就在不远处的水榭之中搭建一方诺大的方形梨花木制展台,不多时,又有人将两盏屏风抬过来,分别设在展台首位两处,而早已有准备多时的丫头婆子上前将一应笔墨纸砚奉上,端阳便起身,领着一群千金小姐们一路前往水榭的游廊上,边观赏着水榭两岸的花海,边作诗,边谈笑风生。
作诗的主题仍是百花,却要借花喻人,也就意味着这喻人的对象,可以是凭空幻想出来的人,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既可喻人,也可喻己,试想一番,今日哪个的佳作若是有幸得了魁首,而那人描绘赞美的对象如若是今日这作诗宴上活生生的人,那么,这首诗,这诗里赞颂的美人儿,毫无疑问,将会在整个京城名声大噪起来,这也是为何自太子那个题目定下后,所有人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的原因了。
只见这会儿三五成群,各自交好的好友纷纷抱团聚在一块儿争相讨论。
楼瑾欢向来是端阳郡主跟前最得力的跟班,她恨不得时时刻刻黏在端阳身边才好,这会儿自然是围在端阳身边一脸讨好道:“牡丹乃百花之首,这满园子里,也唯有牡丹一花堪堪衬得上郡主的姿容,不过自去年那卫绾以一首‘牡丹行’夺得了魁首,今年我倒是有心想以此花为题,可是想到卫绾前头珠玉在前,倒是不知该如何提笔了。”
楼瑾欢讪笑道。
端阳淡淡挑眉道:“这园子里奇花异草举不胜数,有的是选择。”
这时,宁芃芃也凑了过来,微微挽着端阳的胳膊,亲近问道:“郡主,可想好了选题不曾?”
端阳对宁芃芃的态度要比楼瑾欢亲近不少,只沉吟了片刻,她还没想好该选何花,以花喻人,重点是在最后一个人字,这般想着,忽而抬眼往整个游廊下四处扫了扫,只见三三两两所有人都在簇拥在一块争相讨论,各类各样的美人儿全部齐聚一堂,未免令人挑花了眼。
就在她微微蹙眉,转身暗自琢磨之际,忽而目光一抬,只恰好无意间瞧见远处湖畔的堤岸上站着一位白衣飘飘如谪仙般飘飘欲仙的郎君身影,对方身姿如松,气质如竹,身姿清秀又修长,此刻,正立在一方垂柳下,对方怀里举着一柄折扇,风儿拂过他的脸面,将他头顶白色的发带轻轻掠起,虽然隔得太远,看不清对方的具体面相,可是那股超尘出俗、超凡脱俗的气质却令人挪不开眼。
端阳郡主一时微微呆愣在原地。
而另外一边,卫绾跟相国府的奚乐瑶在一起,奚乐瑶淡淡笑着道:“今年跟去年的选题相似,不过又似乎要比去年的更难,难的倒不是选题,而是在年复一年的选题中写出新意,令人见之忘俗才是能耐。”
卫绾闻言,跟着点了点头,道:“姐姐说的极是。”顿了顿,想了想,忽而又道:“其实去年还是姐姐在旁提点,我才侥幸冒了尖,不然,我哪里有幸能够在众多满腹诗书中的千金小姐们之中脱颖而出,其实姐姐理应才是背后真正的魁首才是。”
说着,只忽然间提笔,双手递送给了乐奚瑶,道:“其实姐姐若是参与的话,今年的魁首定然会是姐姐的。”
卫绾一脸期待的看着乐奚瑶。
乐奚瑶盯着眼前的毛笔,定定的看了一阵,忽而伸手接了过来,却是转身将毛笔在手中掉了个头重新摆放在了笔架上,忽而将食指放在了嘴边,冲卫绾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不多时,只朝着卫绾眨眼笑了笑道:“我便不凑这个热闹了。”
卫绾闻言,双目闪了闪,不多时,只冲乐奚瑶无奈的耸了耸肩,二人之间似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只相视一笑,各自无奈。
而卫姮、卫娴等人,她们年纪小,不爱凑这热闹,只三三两两簇在一旁的亭子里,吃些果子,交些朋友,聊些趣事儿,自有自的去处。
至于卫臻跟方静姝二人,此时此刻则坐在屏风旁的护栏处吹着风,赏着胡里的鲤鱼,两人似乎对诗宴都没什么兴致,不过,方静姝是被端阳郡主特意相邀而来的,不参与的话,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卫臻想了想,道:“既然人来都来了,姐姐不若还是过去作一首罢,哪怕随便写写也好过日后落人柄舌的好。”
方静姝淡淡蹙眉,踟蹰了一阵,看向卫臻道:“臻儿不若一道?”
卫臻听了,立马往护栏出一靠,忙不迭摆了摆手,将脑袋晃得跟个拨浪鼓似的,忙不迭道:“我才不去,一听到作诗就脑壳疼。”
方静姝无奈笑着道:“我教你。”
卫臻依然摇头晃脑,道:“别别别,君子不强人所难,换作旁的,无论什么,我都陪你,就这个···姐姐还是饶了我吧。”
正说着,忽而见两个十三四岁的小娘子朝着卫臻她们方向而来了,两个小娘子年纪不大,其中一个走到方静姝跟前,冲她道:“方小娘子的兄长是咱们名动大俞的大才子,想来方小娘子定然也是个满腹诗书的,我这里刚作了一首诗,实在有些拿不出手,可否劳烦小娘子替我指点一二?”
小娘子一脸羞涩的看着方静姝。
方静姝是个面冷心热的,面上瞧着清冷,导致有不少人想要与她寒暄,却每每见到她神色寡淡后纷纷退却,这会儿对方一脸希冀的看着她,方静姝有些不好拒绝,只看了卫臻一眼,卫臻立马送她一个“快去快去吧”的眼神,方静姝只得跟着那个小娘子一道去了。
两人走后,剩余那个亦是笑着卫臻冲卫臻道:“听说你是卫家六娘子的妹妹?卫家六娘子满腹才情,去年更是凭借一首‘牡丹行’夺得诗宴的魁首,你是她的妹妹,应当耳濡目染,定然也是个厉害的,不若咱俩合力,共做一首如何?”
小娘子目光直直的盯着卫臻,显然是瞧上她这张脸了。
卫臻有些无奈,又觉得好笑,良久,只作一脸为难道:“我也想,可是···那什么,请问诗该怎么作啊?”
卫臻一脸迷茫的看着对方。
对方闻言愣了愣,不多时,直接朝着卫臻甩了甩手里的帕子,一言不发的走掉了。
留下卫臻一人倚靠在了湖边,百无聊赖的喂着鱼儿,心里只盼着这个无聊的作诗宴赶紧结束,她好跟方姐姐一道去花园子里逛逛,难得来到郡主府一趟,不好好欣赏这一方美景,岂不白跑一趟?
远处,凉亭里,有一小丫鬟也将笔墨纸砚送了来,辕文德见太子立在亭角,静静地朝着游廊处望去,只亲自将笔墨纸砚送到了太子跟前,笑着道:“瞧瞧,一片兴致高昂啊,殿下要不要也跟着作个乐?”
说着,将托盘往太子跟前一递。
太子微微挑眉,忽而抬眼,目光朝着人群中那一抹淡蓝色遥遥望去,只定定的盯着瞧了一阵,忽而随手拿起了毛笔,淡淡笑着道:“也好。”
说着,直接提笔,来到了凉亭里的石桌前,正要动笔时,又再次抬眼朝着游廊中瞧去,这次,却见那抹淡蓝色隐秘在人群之中,令人瞧不真切,太子的目光不由四处搜寻,忽而见屏风一角坐着一道朦朦胧胧的娇小身影的剪影,对方趴在护栏处,一只白嫩的手伸出护栏,正翘着小拇指往湖里撒弄着什么,从对方细小的手腕处露出一截淡绿色的袖口,太子目光微微一顿,不多时,就着那道隐隐灼灼的剪影,一首诗不假思索的跃然纸上——
碧水锣裙一色裁,人面桃花两边开。
隐秘池中避不见,惊鸿一瞥失魂间。
(改自《采莲曲》)
恰逢笔刚落下,正好那道影影绰绰的身影从屏风后头探了出来,惊鸿一瞥间,太子手中的毛笔轻轻一颤,一地浓重的墨水滴落在纸上,太子双眼用力一眯,不多时,只微微抿着嘴,飞快的将桌上的纸哗啦一扯,扔到了地上,像是什么烫手之物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