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 第1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来的小孩子也闹着父母去吃糖、吃冰棍。乡下的小孩子也惯会看眼色的,要搁平时可不敢提出这种要求,也就今天喜庆日子,家长们会纵容点。
  待到下半晌,一群人回到了村里,也没有再下地,难得早早地就休息了。
  周念夏回到房间,回忆起这段日子与人同住一屋的拘束和兜里的钱票,才终于想起了之前的念头。
  念头一起顿时就压不下来了,好不容易等到天黑,周念夏避开舍友,悄悄的从自己存货里取出半斤红糖,就想着去请钱队长撮合下住宿的事情。
  见了周念夏提了礼上门,钱队长家的热情的开了门,周念夏从她脸上一瞥而过,便知道这也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妇人。
  待借过周念夏手里的红糖,钱队长家的神色间更多了几分欢迎,倒是钱队长神色淡淡的问周念夏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周念夏将自己的顾虑和希望在村里人家借住的意思表达了一下,并请钱队长给帮忙介绍一下合适的人家、居中说和一下。
  钱队长低头沉思起来,一旁的钱队长家的倒是过来拿手捅了捅自己男人,眼色使得不要太明显,钱队长家眉头也隐隐皱了起来。
  周念夏顿时心就提了起来,这关系到她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条件,可不能大意了。
  钱队长思索再三,最后给周念夏提了村里三家合适的,钱队长家的在一旁补充着这几户人家的条件和现状,周念夏听了一时间也打定不了主意,钱队长也不催她,只说让她回去想好再来。
  周念夏想着这事的重要性,觉得自己还是找人再打听一下为好,便也就先回去了。
  接下来几天,周念夏一边找老知青们打听这几家的情况,一边在下地的同时不着痕迹的从村里人嘴里套话,甚至悄悄的去和这家几人接触了一下,这才从中选了一家合适的,探了下其口风。
  主意已定,周念夏便打算去和钱队长家尽快确定下来。
  没办法,分粮的日子就在眼前,若是不赶早搬了,这粮食混在一起就更分不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今天就这么多,大家凑合着看哈。
  作为半个农村人,还记得小时候6月天给亲戚家割稻子的痛苦,那个热,农民伯伯是真辛苦。
  照例求收藏、求评论,小天使们也动动手收藏下作者咩。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蒙蒙/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章 抛夫弃子女知青5
  想着分粮的日子近在眼前,周念夏的心绪就不由有点着急。
  钱队长推荐的三家,大面上来看都是合适的人家。
  这三家里,一家是村里钱大牛家,家里有三儿一女,前面两个儿子已经结了婚,只剩下小儿子小女儿还单着,优点嘛,就是他们家经济条件好、也有空屋子,钱大牛夫妇也是好性子的,周念夏不用太担心自己会被搜刮,缺点就是人多、事也多。
  第二家是村里马大花家,是一个寡妇带着一儿一女在生活,两个孩子年龄还小、家里全靠马寡妇一个人,所以家里条件不太好,马寡妇性子也有点难对付。优点则是家里正好有三间屋,马寡妇和女儿一间,小儿子一间,周念夏去了就有自己单独的一间房,缺点自然就是过去了也不好自个单独开小灶。
  还有一家是丁二顺家,老两口就一个去参军的儿子,家里足有四间房,老两口条件好,唯一的不好就是村里很多有闺女的人家都盯着他们家儿子,周念夏要是去了怕是要经受村里大部分适龄闺女及她们母亲的注目了。
  三家其实都有好有坏,周念夏首先排除了丁二顺家,这种相处起来尴尬又易惹来争议,她没有心思应付村里那群八卦大妈们的口舌。且她如果没记错,这家儿子在书中可算是一个男配,在女主穿越过来后也又一段缘分。周念夏没打算刻意避着男女主,可也不想自己主动送上门去。
  接着,周念夏就在钱大牛家和马大花家犯了难,想了一天才想到去现场接触一下的办法来,近距离了解下他们性子,就当自己租房前先挑一下舍友了。
  这一接触,周念夏立马做出了决定。
  无他,钱大牛家人多且未分家,大的纠纷没有,表面看着还好,可是婆婆不强势、就导致底下两个儿媳妇性子比较难缠,周念夏怕自己进去了有的热闹。
  这么一来,还不如选择人少事少的马寡妇家,补贴点就补贴点吧。以她短时间的接触,以及钱队长能推荐她家就说明马寡妇的性子不全是村里传的那样,想来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吧。
  主意既已打定,周念夏就打算赶早和钱队长说明下,趁着这段日子空闲搬进去。
  只是去钱队长家总要带点东西,上次半斤红糖是她最后的库存。于是周念夏便又只能请了半天假,去供销社又买了斤糖,这下就花光了她全部的糖票。
  在这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红糖是绝对的金贵东西,周念夏也心疼,可没办法,要想马儿跑,就得马吃草不是。钱队长家当队里队长的,一般小东西怕是还看不上呢。
  当天晚上,周念夏便又避开众人去了钱队长家,将自己的选择告诉了钱队长并请他做个中人。
  钱队长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过两天有闲的时候,就去马寡妇家先提一提这事,让周念夏回去安心等消息。
  周念夏出门的时候,正巧撞上一个人,貌似是钱队长家小儿子——钱建军家来,不同于钱队长家其余人的忠厚勤恳,钱家这小儿子自小就不像钱家人的性子—因为被家里娇惯着,一向最是顽劣。
  在这个家家户户拿公分当宝的时代,钱建军是难得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年青小伙子。钱队长对这个小儿子也是无奈,他一教训婆娘就出来护着,久而久之这小子性子就定型了,唯一好的一点就是有眼色劲没闯什么祸,没沾上二流子的名号。
  一旁的钱建军,趁着父母唠嗑赶紧回了自己房间,溜之大吉了。至于那个女知青,和他有什么关系。
  等周念夏一出门,钱队长家的就凑到钱队长面前:“当家的,你说现在这小姑娘怎么想的,条件好的大牛家和丁家不选,偏选个穷的,马寡妇那是好说话的人嘛?你刚刚怎么不劝劝?”
  钱队长脸立时就黑了下来,他婆娘是典型的干活卖力却不动脑子。人家周知青选中马寡妇家,显然就是为了个清净,他劝什么?马寡妇家除了条件差点也没什么不好,到时周知青再贴补点住宿费、伙食费,马寡妇不得捧着她啊。再者说了,若周知青听了他的劝,后面出现矛盾不得由他来担着吗,真是一个蠢婆娘!
  钱队长家的听了尴尬一笑,却仍不死八卦的心,继续说道,那你想好怎么和马寡妇说了吗?
  马寡妇家的虽被人们这么称呼,可其实是实打实的嫁入钱家、成了钱家人,一族人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前他也是没有办法,现在有了机会帮助改善改善,也是一件好事不是。
  钱队长也在心里揣摩,一件好事他就得从头到尾都给他办好了咯。只是马寡妇向来招村里人闲言碎语,他一个人去肯定不行,还是得先让老婆子去递个话儿。等确定下来,再叫上村会计,一次性把事情和帐定下来才好,省的以后又扯皮。
  如此,又是对着自家婆娘一阵言语,钱队长家的忙应了下来。
  第二日地头,钱队长家的按钱队长说的,将事情经过一一讲给马寡妇听,也没敢多说些有的没的,只让马寡妇考虑考虑。
  马寡妇这天就边干活边思量这件事来,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没办法,她一个女人就是再能干,养两个孩子还是过得苦巴巴的。要是来个知青,不说能沾多少光,起码住宿费是白赚的。如此,不到中午下工,马寡妇就找到了钱队长家的,说自己愿意。
  钱队长家的听了自是乐呵呵,就说晚上钱队长就和村里会计、周知青一起过去,把这事敲定下来,马寡妇自是无异议。
  于是晚上,在钱队长和会计的见证下,周念夏就和马寡妇签了一份协议,约定周念夏每个月要给多少住宿费,伙食费看实际情况另算,等等。
  等周念夏回到知青宿舍,同屋两个人都有些好奇,周念夏也没隐瞒,只说一间屋三个人住还是太挤了,自己就出钱在村里人家借住,也给她们腾出点地儿。
  两个女知青听了都有点诧异,可周念夏话说的好听,事情对她们也有好处,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第二天早上饭桌上,这件事就被全体知青知晓了,新知青们倒是没什么,几个老知青神色就有点难看,可到底没有理由阻止,只得自个生闷气。
  这些都影响不了周念夏马上要有自己屋子的好心情,一整天都笑眯眯的,一到下工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过去了。空屋子昨天马寡妇已经连夜打扫好了。知青点个人物品还算分的很开,就是粮食混在一起,不过周念夏也没有多要,只要了不到自己分量的那份。
  于是,知青点的人那点小心思倒也因此消失了。
  真搬到了马寡妇家,周念夏才真正体会出独居的好处来。看着出现在眼前的20斤大米,周念夏算是松了口气,有这点添补,她一时倒是不用太过于担心了。
  其实就周念夏本意来说,她是不想动用系统赋予的能力和物质的,容易被人察觉不说、还不利于自己本身成长,她以后总要回到现实世界生活,还是当一个老老实实的普通人就好,不过日子真到了困难时候,她也没那么傻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今天出门坐车,晕车晕的晕晕乎乎,现在脑子一团浆糊了
  第27章 抛夫弃子女知青6
  短短时间,周念夏就适应了在马寡妇家的日子。马寡妇整天忙着赚公分和自留地的活,一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家里两个小孩子也是懂事的,加上周念夏伙食好,偶尔也会大方分两个孩子一些,故而马寡妇也是难得的和气对人。所以周念夏的小日子可算是过得乐滋滋。
  时间过得很快,又过了半个月,村人和知青们期待已久的分粮终于到来了。
  至于为什么拖了那么久,自然是会计和钱队长在对账,这一年一家多少公分、能分多少粮食,都得算的清清楚楚,不能出现一点差错。
  当然,他们的辛苦也没有白费,表现出来的就是村里没有一个人对分到手的粮食数量提出质疑的。
  要知道,不只是队里会计在记账,每一个心里有成算的家庭当家的,都有一本自家单独的帐,一年多少公分,村里收了多少了粮食,也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一点差错都得出大问题。
  当然,热闹还是有的,不外乎讨论今年年成好公分值钱,亦或是互相之间比较得了多少粮再互相吹捧几句,再嫌弃一番那些偷奸耍滑的,最后再恭维一下大队领导的公正公平与华国日子越过越好的感慨。
  与村人这边热闹截然相反的,则是知青这边。
  作为下乡的城里人,不说个个都娇生惯养,可也绝对没有干过像村里农活这么累的,即使平时使出满身的劲也比不上自小做惯了的村里人,公分自然不多。
  因此所有知青们分到手的粮食都不太好看,铁定是不够撑到下次分粮的。实际上,能不饿肚子的,基本都是有城里家人补贴的。就是分下来的钱,还得扣一部分下来,作为知青院子的使用费用,日子过得不得不道一声艰难。
  周念夏分来的粮食自然也不够她吃的,不过幸好还有从家里带来的粮票,加上那20斤大米撑着,不行换成粗粮,是绝对撑好一段时间了,一时倒也不用太担,不说其他,周大哥过两年肯定要结婚,到时就是周家父母还愿意这么补贴,新来的嫂子能乐意?
  周念夏知道必须要早做打算,而村里的机会并不多,镇上工作是不用指望了,基本能进去的都是有门路的,她一个外乡人也不指望。而唯一的机会就在明年秋天。队里开办的小学就是个很好的机会,故而她对老师的名额势在必得。
  不过周念夏可没有原主那么蠢,她会靠自己的实力当上村学老师,让大家都心服口服。
  刚好,原主下乡前高一刚读完,在这个时代水平也不低了,好好复习一阵是很有希望的。
  于是,在又一次去公社时,周念夏就又寄了一封信回去,让家里把她的高中课本寄过来。
  当然,若是能将周大哥的高二、高三课本都寄来就更好了。
  周大哥作为男孩子,读书比原主早,前两年顶周母班时正好高三毕业,算得上高学历了。可无奈这个阶段的华国并不怎么看重学历,读再多书也无用。
  可周念夏知道国家的建设总需要知识的力量来支撑,等度过这个难关,后面就是知识人发光发热的时候了。
  到时她可得提醒周家大哥提前复习,好赶上第一届高考恢复的好时机,至于眼前,还是自己的复习备考更加重要。
  =====
  且不说周家那边如何反应,周念夏这边却是很快收到了课本以及一堆钱票并家里人的一封信,对女儿的疼爱无需言语缀叙。周念夏不由再次感慨原主的不珍惜。
  自从课本寄到,周念夏就开始了白天上工、晚上看书的充实生活。
  好在已经搬出来,之前在知青宿舍的很多集体活动已经没有了,就连做饭大部分时候也由马寡妇代劳,周念夏的日子整体而言轻松了不少。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春节,因为是下乡的第一年,几个新知青都没有得到探亲假,倒是老知青里的一个姑娘回去了。
  身处异地他乡,作为知青团体中的一员,周念夏多少有点抱团取暖的感觉,故而这个新年是和知青们一起过的。
  这档口,知青们这边冷冷清清,村里人却热闹喜庆,知青和当地人间的鸿沟愈加明显,也不怪知青们都想着回城,实在是人离乡贱。
  周念夏计算着日子,翻年已经是68年了,离回城还有整整8年时间,到时她都已经27岁了,要么想办法提前回城,要么只能在这钱家村落户生根了。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未来,可显然不止周念夏这么想。知青宿舍里老知青中有两个女知青,都有点这种想法,女生总是比男生青春短,熬不起的,唯一还倔强的可能就是仅剩的城里人的骄傲了,可日子都这样了,同个村里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这么想着,周念夏在隔天从知青宿舍回家时,又再次遇上了钱家那小儿子。
  说起来,这是他们第二次撞见了,可能是因为刚有了这种心思,周念夏在看向对方时,就没有了第一次的淡定,反而有点不为人知的小尴尬,好在对方没注意,径自走出去了。
  周念夏不知道的是,钱建军出去后,在墙角处停下捂住了心口。
  他觉得自己现在有点怪,遇见这位周知青心里就有点微微的涩,又有点微微的喜悦,似是早已认识一般,可这又怎么可能呢,他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轻轻嗤笑一声,钱建军迈开步子走远。
  周念夏进门,遇见马寡妇和两个孩子在院子里才知道,钱建军是过来给马寡妇送米粮的,虽然氏族一说已不再兴盛,可同根同源的总是要比旁人亲近些,所以自从马寡妇当家的去了,钱队长每年年节就会差小儿子给她家送点米粮,这么多年从来没变过。
  周念夏微微诧异又有点暖心,遇见这样好心的队长也是她的幸运了。
  年关一过,地里的活计又开始多了起来,撒秧、除草、施肥,处处盎然春意的乡下田园风光也无法让周念夏打起精神了,繁忙的体力活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连晚上的看书学习都暂时抛开了,每日沾床就睡。
  周念夏这时才知道,去年的活只能算是开胃菜。
  直到有一天,周念夏如常来到惯常分给她的那一块地里活计,竟发现进度蓦地猛往前拔了一截。注意到的不止有周念夏,因为知青们分到的田地都是连在一块儿的,大家基本都心里有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