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技术交换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经过两次转机,飞机降落在佛罗里达州的时候,胡海涛好像将这些东西都忘了。
  机场就在海岸线旁,碧海蓝天和椰子树实在是震惊了胡海涛的感官,张逸夫经历过东京的考验,好歹好一些。
  “在这样的地方开会啊?”胡海涛透过机舱窗户望出去,咽了口吐沫。
  “嗨,这些组织的会议,每年都想着方的找舒服地方,开两天会玩两天。”张逸夫摆手笑道,“胡院长等着吧,今后这样的机会非常多。”
  “别这么说……咱们可是带着任务来的。”胡海涛强行镇定。
  “这地方其实适合旅游,咱们俩大老爷们儿来可惜了。”张逸夫笑着帮胡海涛一起取下了行李,“走吧,先租辆车。”
  按照国际会议惯例,tc95会议组织方并没有安排接送,只是负责酒店接待安排,交通还要自己搞定。
  胡海涛着实有些慌,自己好歹也出过两次国,怎么现在搞得跟小犊子似的,还是因为团里人太少了,一个团长一个团员,虚。
  机场出站口附近,张逸夫找到了租车公司的窗口,拿出国内换好的成叠美元,轻松随意拿到了车钥匙,领着胡海涛小朋友找到了停车场内对号的福特汽车,装上行李。那年头我们还没加入wto,国内还没有外资银行,也没有visa卡、银联卡什么的,出国都要带上一沓旅行支票和大把的美元现金。
  “张总经常出国?”胡海涛惊讶道,可很快他也觉得没必要问了,之前人家一直在北漠,年龄摆在这里,撑死了也就出过两三次吧。
  “哪有,挺简单的,自然一点就可以了。”张逸夫坐上驾驶位,开始熟悉这辆车子。
  “你有美国驾照?”
  “国内可以办手续申请一下,很简单。”
  “那些美元……,都得记账啊。”
  “胡院长……放心吧。”张逸夫无奈道,“你就这么想,一般出国对方没有接待的情况下,是不是就找一个企业的人一起去,让企业出钱负责衣食住行?”
  “偶尔是这样……”
  “你就当我是企业的人,恒电负责这个团的接待好了。”张逸夫说着拿出地图研究起来,“应该不远,走吧。”
  一路顺风顺水到达酒店。胡海涛是没见过张逸夫这样的人,怎么看都像是成天出去玩的富家子弟才对。公务出国都是有人安排,自己不用操心,培养不出来什么境外生活能力,张逸夫却是一幅久经沙场的样子。
  两个人终究有两个人好的好处,酒店搞定后晚上喝个小酒,街上溜达溜达没人管也挺有意思。胡海涛起初不适应张逸夫的这种大方,后来习惯后才觉得爽,然而依然三五句不离“任务”二字,也算经受住了考验。
  次日晨,酒店会议室,全会正式召开,二人这才见到了tc95委员会的众人。
  大家显然也都是抱着游山玩水心态来的,除了日本委员外表情都十分轻松,说破天也就这么不到二十个人,例行年会,抱团聊天。
  可喜的是,施罗德正是现任的tc95主席,怪不得可以把张逸夫他们临时塞进来。
  会议开始,头半天几乎没张逸夫什么事,大家讨论的都是头一年的工作推进情况,做总结做展望。其实作为电科院副院长,胡海涛的英语水平还是不错的,这个不错是指专业英语的读和写,听么马马虎虎,说这一项就差多了,几乎不敢张嘴。张逸夫时不时给胡海涛翻译一下,胡海涛也提不出什么意见,对于张逸夫来说大家可能是一个水平线上的,但现在的胡海涛还没能耐参与议题。
  午餐的时候,施罗德友善地拉着副主席与张胡二人坐在一起。
  副主席是位日本人,隶属于日本某个标准化研究机构,言语谨慎,没太多恭维也没什么敌意。
  谈话中,施罗德透露了下午将讨论行波技术研究的事情,希望张逸夫公布一些成果,大家共同交流。
  张逸夫满口答应,他本人也希望在交流中有所收获。
  日本副主席话不多,很快先吃完微笑离席。这会儿施罗德才悄悄对张逸夫说:“你们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成果,我们自然不会就这么榨出来,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在某种层面上大家展开技术合作。”
  “怎么说?”张逸夫问道。
  施罗德也不绕弯子,直接说道:“你们有转让共享行波算法技术的可能?”
  “可能自然是有的,只是这个东西太关键了。”
  “是的,我明白。我与公司交流过,作为西门子,如果行波技术切实可行的话,我能争取到50万美元的技术转让资金。”
  张逸夫哑然失笑。
  施罗德脸色有些发红:“是的我明白,这太少了。但我们公司目前对于微机保护没那么重视,这个市场对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能争取到这个金额已经很不易了。”
  “谢谢你,施罗德,但这个可能几乎变成不可能了。”
  “换一种方式,一些技术上的交换呢?”施罗德抬了抬眼镜,“我知道恒电正在搞自动化,我们的热控技术是顶尖成熟的。”
  “具体一些。”张逸夫略微心动,“我希望得到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和汽机电液控制系统相关的硬件技术。”
  “这太多了……”施罗德瞪大眼睛说道,“行波确实是微机保护领域的一次突破,但这毕竟是微机保护,而fss和deh实在是太核心了。”
  “我也明白,这要求太高。”张逸夫对这个结果也不意外,“但现阶段,我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可以交换的技术。”
  “稍微调整一下。”施罗德苦恼地比划道,“数据采集系统怎么样?这个我可以争取一下。”
  “这部分我们已经做好了。”
  “我们的系统是经过5年以上运行考验的。”
  “算了,施罗德。”张逸夫摆手道,“咱们谈不拢的。”
  “哎……”施罗德也摘下眼镜叹了口气,“那这样,如果你们有合作意向的话,希望率先考虑一下西门子。”
  “一定。”
  聊了几句,施罗德也走了,胡海涛这才问张逸夫哥俩儿嘀嘀咕咕半天说什么呢。
  “他想要走我们的行波技术,但不舍得出大价钱。”
  “怎么说?”
  “胡院长……”张逸夫尴尬道,“这其实……也算是商业机密了吧?”
  “对不起对不起。”胡海涛尴尬道,“我是太着急了,想找一块敲门砖,总觉得你是干部,不是企业家。”
  “哈哈。”
  “是这样……”胡海涛尴尬道,“实际上我个人也有任务,电科院这边,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尝试成为tc95的国内对口单位。现在提倡与国际接轨,我们需要得到iec的认可。”
  “这不难,下午差不多的时候你提出来,我来争取。中国市场这么大,他们应该有同样的诉求。”
  “但愿吧。”
  下午开会,一开始就提出了行波的事情,由张逸夫向大家介绍共享。
  没有ppt的时代,开会很麻烦啊。张逸夫只得对着自己准备的讲稿,天马行空聊了一通行波计算,大量笔墨集中在效果上,突出行波的好处,至于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几乎撇开不谈。
  这导致听过之后,有专家发出了质疑之声,你们真的是用的行波么?你们真的做成这次突破了么?
  没等张逸夫说话,施罗德很快澄清这件事,表明试验的时候自己在场,当时的表现只能用行波来解释。
  于是更多的人,像当时的施罗德一样,希望张逸夫分享一些东西。
  张逸夫感觉简直是被一群技术流氓盯上了,好不容易研究点东西出来,你们不要这样吧。
  这种技术交流性质的会议就是这样,谁都得拿点东西出来,又怕拿多了吃亏。
  等等……这好像是标准化会议。
  张逸夫及时转移话题,回到了tc95的新标准上来,表示这与中国的新标准有诸多相似之处,关于这一点我们胡院长有话说。
  胡海涛终于被张逸夫介绍出来,开始长篇阐述中国新标准的立足点和意义所在,国际标准在中国范围内并不具有普适性,希望能在一些环节上提出更高要求,考虑一下中国的应用市场,等等。张逸夫只捡重点和重要的东西翻译,提高效率。
  关于这一点,大家都有所保留,最终还是施罗德接过话题,认为在现在微机发展迅速的环境下,标准确实可以拔高一下,更何况866a已经完全满足了新标准。
  此语一出,立刻召来了潮水般的反对,大家不方便对那次的试验结果表示质疑,只知道己方的产品是肯定不满足这个标准的,得给时间。
  下午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扯皮中度过,最终只决议了很小的细节。
  会议安排有三天,后面还有的扯。
  当晚,胡海涛在酒店喝着闷酒,与张逸夫倾诉,为今的话语权太小了,尤其是自己,连语言上都有障碍,若不是张逸夫撑场面,真不知来干什么的。
  张逸夫安慰他,凡事都有第一次,慢慢来,自己已经摸清状况了,很快会参与到后面的扯皮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