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自可留,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力士稳稳站着, 身子纹丝不动受了她的礼,颔首温言。
  “咱们打小儿的情分,岂可由着旁人挑三窝四。”
  说起从前, 便是惹了她的委屈出来。
  惠妃嘴角一扁, 低声道,“阿瞒若还记得从前情分,今日何用阿兄走一趟。”
  李隆基与武骊珠这点儿官司打了几十年不腻, 高力士早已见惯, 只觉好笑。
  “杂家多此一举。其实娘娘这尊真佛镇在宫里, 旁人哪入的了那一位的眼?”
  “那可不一定!”
  “娘娘放心,今日杨氏已过了诸位皇子的明路,再没有偷偷送进宫的道理。”
  惠妃眼皮一跳, 娇声叱骂, “王洛卿那个狗奴,阿兄几时肯替我除了他?”
  高力士连声笑道, “不忙不忙。”自飘然而去。
  排云馆内, 惠妃既去, 诸人皆如散了缰绳辔头的野马,哗哗啦啦散开。寿王与哥哥们生疏, 摆出生人勿近模样,自寻了殿内一角捧了梨浆闲坐。
  十六王宅的宫人皆受内侍省辖制,并非各府私奴, 自长史起, 见贴不近寿王身边,便都顾着趋奉在惠妃跟前有脸面的郯王妃、忠王妃, 不意冷落了太子。
  鄂王、光王一向与太子和睦, 见薛氏扭着脸不理人, 下人们又一团热火围着旁人,便拉了太子站在廊下说笑。
  郯王已有三十二三岁,与行二的太子年龄相近,小时候彼此作伴情分极深。
  后来赵丽妃宠眷深厚,性情也一日比一日骄横,凌驾于王皇后及刘华妃之上。待确立储君后,太子越发自以为骄矜,不肯跟无宠的长兄往来。
  不过郯王忠厚,并不以为意。加之太子雅好丹青书画,郯王喜欢游猎歌舞,更疏远了些。
  这当下郯王看薛氏独个儿坐着,黄黄脸儿颇可怜,便好意向她劝慰。
  “弟妹休做糊涂想头,阿娘言语刻薄些,忍得过一时就好,待此事过了,咱们自在府中乐咱们的,谁也管不着。”
  薛氏干巴巴应道,“多谢大伯开解。”
  郯王妃看见了,心里酸酸的,故意隔着人扯开嗓子喊。
  “大郎,人家是太子妃!跟咱们不是一个牌名儿上的人物。咱们起早贪黑进宫去给娘娘请安,她可从来不来。偷得好些空儿,遭两句话寸寸也是该。你还替她操心。”
  郯王妃虽是长嫂,因郯王不受宠爱的缘故,亲事做的随意,门户颇低微,在妯娌之间落个垫底。当年薛氏曾无意在人前提起,遭她嫉恨多年。这几年惠妃声势日壮,郯王妃巴结得力,在薛氏面前渐渐也抖了起来。薛氏嘴笨,十句回不出一句,常吃亏。
  英芙笑着打岔。
  “大嫂说笑话儿呢,二嫂还当是真的。”
  郯王也不爱与惠妃亲近,私心里倒是喜欢薛氏做派,一甩袖子骂道,“管天管地!你还管老子喝酒放屁!”
  他是个粗人,在家也爱走下三路。背着人郯王妃忍得,今日各家亲眷都在,郯王妃自谓在惠妃跟前说得上话,比郯王腰杆子还硬些,如何吞得下污糟气,丢下英芙便叉腰与郯王对骂起来。
  薛氏坐在当中,苦着脸只当不闻。
  郯王夫妇成婚十余年,知根知底,最知道针往哪处扎能出血。郯王妃见骂了半日似隔靴搔痒全无效果,越发气恨,扬手操起薛氏案几上的桑叶饮漱口,边翻着白眼冷笑。
  “我婆婆在世时连个六仪之位都没挣上去呢,你能耐,你替她求个追封的后位呀?!冲我撒什么邪火儿!”
  郯王生母刘氏从前在临淄王府没有品级,因生育长子有功,圣人初登基时封了美人。开元十三年因出宫开府,接连封了十多位亲王,连带着给各位生母晋级,才加封了婕妤。
  诸亲王之中,除开忠王生母被人彻底遗忘外,就数刘氏的品级最低微。至于后头华妃的位份,还是去世前三个儿子跪在榻前哭求出来的。
  刘华妃死在开元十四年,在场的诸位亲王都记事儿了,提起来不免替郯王难堪。要说为皇室开枝散叶,本朝数刘华妃功劳最大,足足养活三个儿子,比惠妃还多。可是圣人就是不喜欢她,华妃之位空悬了十多年,死到临头才给。
  郯王站着吃了两盏酒,本来顾虑满屋子弟弟、弟妹,不好意思动粗,却听王妃骂的不堪,连乌糟旧事都翻出来说嘴,不免心头火起,扬手把琉璃盏扔了出去。
  他常年游猎之人,不比太子斯文,咣当一声砸落了七八步开外棣王妃的钗头凤,吓得她面上一滞,扯开嘴角放声大哭。
  郯王妃见状撸起窄袖,抬脚想从薛氏案上跨过,又被排行小的仪王妃、颖王妃扯住。
  他们夫妻吵得热闹,杨太夫人随着众人乱劝了两句,与相熟的光王妃寒暄了两句,便提着裙角悠悠晃了出来。
  夫妻兄弟吵架打架,甚至以命相搏,她在李家宫廷出入了四十年,早看腻了。长安城的权力中心从太极宫转移到大明宫,又到兴庆宫,杨家就是个不倒翁。
  倒是如今,全家只有不贴心的长子杨慎怡还做着个不大不小的官儿。
  要想延续杨家世代荣耀,单指望咸宜是不行的,幸亏她还有一颗棋子可走。
  天时晴朗,杜若站在水边,碧蓝如洗的天空中细碎云朵密布,像小猫沾了满爪面粉踩过一匹蓝布,留下深深浅浅的白印。
  沿湖四面曲桥,梁柱上描金五彩,精巧华丽,雕花窗格上蒙着碧色窗纱,被暖风吹得四下通开。新出壳的鸳鸯在浅滩处扑腾,随老鸟学习泳姿。几只白鹤优雅立于水间交颈梳理丰满羽毛,悠然自得,十分恩爱。
  一株樱花横逸而出,泰半临水,花朵繁密簇拥,挤挤挨挨。风过颤颤轻摇,轻薄如缭绫的小巧花瓣翩翩飘落,染得水上芬芳娇艳。
  斯情斯景如堕画中,她看得入神,想再踏前两步,忽见树下绣榻上坐着个年轻郎君,勾肩垂头,露出半张面孔,头戴赤金簪冠,身上簇新的赤红夹暗金团花圆领袍鲜艳夺目,腰上围着金玉带。
  这般装束,不是亲王也有三品官。
  杜若不敢惹事,抱了头就想悄悄从旁侧小道退下去。
  偏太夫人自排云馆溜溜达达走来,一路东张西望,堵了退路。杜若左右张看,只得钻到太湖石后。两丛生发兴旺的含笑修剪成人高,正好挡了她。
  太夫人一露面,那人便站起身,恰背对着杜若,语调温煦,垂头喊了声。
  “舅外祖母安好。”
  杜若认得太夫人。
  她的同学杨子佩与杨子矜都是太夫人的孙女。
  眼前这人唤太夫人‘舅外祖母’,杜若凝神细算了算辈分,便明白他是跟着惠妃在喊。也就是说,他是位皇子。
  杜若顿时吓的倒抽了一口冷气,偷听皇子说话,该当何罪。
  她揣度着不如即刻请罪认罚,抬眼时恰风起,他站在樱花之下,肩背挺拔,姿态潇洒,一袭赤红圆领袍衫上泛着点点织金,洁白盈透的花瓣随风旋落拂在肩头,恰恰擦过肩上几缕发丝。
  杜若不由得挑唇一笑,竟舍不得动了。
  先皇后王氏无子,而惠妃并未封后,故而诸位皇子都是庶子。
  若按礼制,皇子们只应当承认太原王氏是母家亲眷,可是他随着惠妃称呼太夫人,就等于尊惠妃为嫡母。虽与礼法不合,但杨家是惠妃的舅家,他尊奉惠妃,杨家面上也有光。
  杜若暗想,他倒是会做顺水人情。
  果然,太夫人听到这句称呼,满意的点了点头,才以外命妇身份向皇子行礼,半中间就被他拦了。
  太夫人含蓄地露出笑意,慈爱地道,“三郎是个懂礼数的孩子。”
  杜若微微蹙眉,啊,原来这便是忠王李玙,英芙的夫君。
  便听李玙道,“方才娘娘往后堂去了,舅外祖母想是少来王府,走迷了道儿,我带您过去。”
  太夫人忙摆手。
  “这儿风景好,咱祖孙俩难得见面,不如散散。”
  她掸了掸绣榻上的落英,先坐了。
  杜若听得狐疑,不明白太夫人这句‘祖孙俩’从何说起。
  圣人李隆基和王皇后都不是杨家的亲戚,从太夫人语意来听,显然也不是指李玙刚刚承认的惠妃。
  杜若心中一动。
  ——难道,
  忠王的生母姓杨么?
  这却奇怪,弘农杨氏是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族中如果有女子入宫伴驾,即便是庶出旁支之女,品级应该也不低。
  可是从没听说过本朝有姓杨的妃嫔啊。
  而且,不管这位杨氏品级如何,太夫人这般称呼都属僭越,既越过了李玙名义上的嫡母王氏,又忽略了眼下内廷事实上的主母惠妃。
  杜若隐约有些明白了。
  今日太夫人恐怕是特意找到这里与李玙攀扯情分的。
  可是看李玙的反应,只怕是想敬而远之。
  她不由得盯住了李玙的背影,只见他垂眸沉思了片刻,微微侧头,见无内侍、宫人在侧,才为难地轻声回答。
  “阿娘走了多年,玙实是不记得了。”
  他的态度过于冷淡,显见得与杨家形同陌路,并没有什么‘祖孙’情分。
  太夫人也听出他颇有怨怼之意,便叹了口气。
  “三郎怨,我也无话可说。莹娘性子安静,不得圣人喜爱,咱们家在京外混了几年,累她吃苦了。”
  李玙只垂着脸不应。
  “你也这么大了,又生在帝王家,外祖当年有什么为难处,想来你也能明白。”
  李玙径自负手而立,风过处,落英缤纷,洒在他的肩头,红地碎花,别有情致。他伸手拂过,却还是沾了满身。
  “往事已矣,不知舅外祖母今日寻玙何事?”
  太夫人已垂垂老矣,舔着脸殷殷恳求,李玙却还是坚持不肯改口。
  杜若在暗处听着,倒觉得心有戚戚。如今她虽已屈服,情愿为家族争一把恩宠,但何尝不想如李玙这般口能对心,不用虚与委蛇。
  太夫人呵呵笑了两声,只得也站了起来,掏出帕子抹了抹嘴角。
  “今日应选诸女,不知三郎可有瞧得上的。”
  李玙淡然道,“方才殿内娘娘也问,玙不是说了么,想求个绝色。”
  太夫人眼珠一转,笑道,“韦英芙端庄贤淑,听闻待庶子们也好,是个贤惠人儿。要叫外祖说,女色不过区区小节,男儿大丈夫,倒是事业要紧。”
  李玙凝神听了,露出不解神色。
  “阿耶广有天下,福庇四海,万事挑于一肩。我们做儿孙的唯有承欢膝下而已。不知舅外祖母所说事业,是指何事?”
  自两汉以降,历朝惯例,皇帝都在确定储君后将其他成年皇子送往京外就藩。
  独本朝,则天皇后已不准皇子随意出京。待圣人登基,连王府也不许自行修建,而是通通豢养在一处。以至所谓亲王者,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任事,活生生养出一群废物。
  从前则天皇后临朝,政局不稳,三五七年一场政变,人人自危,故而上位者提防皇子情有可原。如今圣人坐稳天下二十几年,无兄弟父子可争锋,独享尊荣,权势已极,仍然这般戒备,朝野之间多得是不堪议论。
  政事微妙,人人避而不谈,李玙大喇喇说出来,倒堵得太夫人难以继续。
  杜若无暇细想,只见李玙怡然自得,自腰间摸了一柄玉笛出来把玩,随口道,“听闻宁王府中有一柄紫玉笛极是难得,玙打算隔日上门去会会。”
  宁王李成器是圣人的长兄,曾做过太子,后来将储位让给圣人。李家人都爱好曲乐舞蹈,宁王的笛子据传与李龟年不相上下。
  李玙分明顾左右而言他,可惜太夫人性子执拗,有九牛拉不回头的固执。
  “韦氏大方,不像寻常女人专盯着夫君房内,比太子妃薛氏强得多了。我瞧她必是个能容人的。”
  李玙漫声应道,“英芙甚好。”
  他只做闲聊样子,招得太夫人心里急切起来。
  “我们家子佩,论起来是你正经表妹,虽说容色不及杨氏、杜氏,出身却不寻常。你是圣人的三子,身份高贵,娶妾侍怎可挑些出身不明的女子?或者小官之女,于你有何助益?我们家好歹是惠妃的舅家,你纳了子佩,她哥哥杨洄尚了咸宜,大家关起门来一家亲。往后圣人有什么好事儿能落下你?”
  杜若听得心头一跳,太夫人竟有意将子佩献给忠王做妾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