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轻声细语却让天下侧耳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百一十六章 轻声细语却让天下侧耳1
  “我们动用了四万工匠,我打算分段施工,先用这些力量修建君上的居所,君上不用担心,两年之后,君上就可以搬迁到这座宫殿里,然后慢慢的看着这座宫殿一点点的成型”,赵武慢悠悠的说。
  此时的赵武已经过了中年,大权在握的他已经像叔向描述的那样,说话总是细声细气,慢条斯理,但他作为霸主国第一执政说出的话,哪怕用轻声细语,也令整个世界侧耳倾听。
  晋平公情绪激动,他牵着赵武的手,急切的说:“花园啊,阿父的府邸花团锦簇,我最欣赏阿父的植物园,这座宫殿建成后,阿父能否也移植一些树木,让这里花开不断。”
  赵武想了想,回身对叔向说:“看来我们要催促工匠们赶工了,君上大婚的仪式,最好在这座宫殿里举行。”
  叔向作为一个正统的春秋人,他还不习惯赵武的“赤字经济”做法。从他心里,对这座耗费晋国国力,极尽奢华的宫殿充满了抵触感,但赵武的做法确实刺激了大灾之后晋国的经济,晋国百年的积蓄拿出来,建造这座宫殿巨量的采购,使得国内百姓都不用为钱财发愁,因为巨量投资的刺激,在这个大灾之年里,百姓的生活似乎比平常的年景还要好,这既让叔向觉得不可思议,也让叔向对老师的经营手法高山仰止。
  因此,叔向虽然满肚子的不愿意,但赵武以命令形式下达的任务,还是认真地保证说:“老师请放心,我一定催促工匠,在今年夏完成主建筑群,剩下的,不妨让工匠们精雕细琢,慢慢来。”
  这一年春,晋国越发像一个大工地了,虒祁宫的修建是其中一项。
  除此之外,赵武还动用国家投资力量,四处修建道路以及水利设施,另外,去年赵武的改革使得井田制开始崩溃,新的农田以私人田地为主,武士与自由民有了私有财产,虽然在大灾之年,但依靠国家力量的带动,许多人置办了昂贵的农具,水车、新式铁铲、铁锄、铁犁,以及与马耕技术配套的新农具开始普及。
  在这种情况下,晋国的农夫焕发出更甚于以往百倍的生产热情,许多农人全家老小齐上阵,奔波在田间地头,而武士们则竭力收购奴隶,因为劳动力紧张,导致许多武士不得不放下身段,把腰中的宝剑摘下来放在家中,换上了锄头与铁铲。
  民间的劳动热情焕发起来,晋国的大贵族也都没有闲着,他们以远超往年数倍的勤奋,忙着应付排山倒海涌来的行政事务——盟会过后是国君的大婚。各国诸侯奔回国后,立刻开始准备陪嫁以及贺礼,使者往来于道,晋国公卿迎来送往,连晚上都不得休闲。
  这时候,卫献公在诸侯的关注下,终于回国了,但他回国后马上觉得不快乐——晋平公的大婚,以及卫国赠嫁事宜,卫献公本来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恭顺,狠狠拍一拍霸主的马匹,但没想到,他蹲在宫殿里,啥事都没管,被释放的执政宁喜已经快手快脚,把什么事情都安排的非常妥帖。
  “君权神授,神灵授予我的权力,还不够凑屁的?与伯君通婚这样的大事,本来应该由我这个国君做主的,但宁喜也不征询一下我的意见,就把啥事都办好了,真令人郁闷”,卫献公抱怨说,停了一下,他又补充:“神授予我的权力,宁喜也敢越权使用,他难道不敬鬼神吗?”
  卫国国君这话儿,如果让宁喜知道了,他会嗤之以鼻,并反驳说:“你这厮当初回国的时候,像哈巴狗一样的告诉我:国家大事由我做主,你只管祭祀祖先。如今我把什么事都给你安排妥当了,让你只管享受国君的待遇,喝着小酒,用mba知识管理自己的二奶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但卫献公说话的对象是公孙免余。公孙免余既然是一名公孙,他当然要维护君权,所以他对卫献公说:“君上不用烦恼,臣请求允许,前往宁喜府上,按春秋礼仪狠狠的斥责他。”
  卫献公快乐的怂恿:“赶紧,别耽误时间。”
  公孙免余出了宫城,没敢耽误,直接赶到宁喜府上,责备宁喜说:“我听说晋国君主聘嫁的事情,执政已经安排妥当了,这样的国家大事,依据礼节,执政是不是应该征求君上的许可?”
  宁喜不满的翻了个白眼:“你也知道这是‘国家大事’?——君上回国的时候曾跟我有约定,公子鲜(子鲜)是这个约定的见证人,我费心竭力,不让君上为国事忧心,不过是履行了当初对君上的承诺,怎么,谁不满意?是公室子弟不满意,还是子鲜不满意?”
  宁喜这番话让公孙免余无话可说,他愤恨的离开宁喜的府上,一路走一路心想:“我是公孙,我一个公孙代表国君跟你说话,难道这还不够凑屁的,你竟然拿话噎我,看来你是想找死了。”
  公孙免余的愤恨,以及卫献公的恼怒,让他们都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信诺。
  公孙免余拂袖而归,气愤地对献公说道:“宁喜无礼甚矣,何不拘而杀之?”
  卫献公面有惭色,很不好意思的对公孙免余说道:“若非宁氏,寡人无以复国,以前寡人归国前跟宁喜约定:‘政由宁氏,寡人唯主祭祀而已’,如今我怎么可以背弃当初的诺言呢?……这世界以成败论英雄,我言而无信,胜利了大家不介意我的言而无信,如果失败了,那不是白白留下失信的恶名?”
  公孙免余听了,一声冷笑:“君上信任我,让我去谴责宁喜,知遇之恩,无以为报,臣请以家丁攻讨宁喜,事成则归于君,不谐则臣独当之,吾君暂且假作不知,可也。”
  卫献公想了想,爽快的答应了:“好啊,这是你个人的主张,事情成功了,你一定把国政大权交还寡人……嗯,万一你失败了,我可什么都不承认,你这是个人行为,与寡人无关啊。”
  公孙免余回答:“一定成功!宁喜被晋国拘持一年多,重新掌权之后,得力家将都不在身边,他还自以为身在国都之内安全无比,从不防备有人突然攻击他——臣手下有三十名家将,假借拜访宁喜再度劝说他,这三十人足够杀宁喜了。”
  卫献公不放心,又反复叮咛:“卿当谨慎行事,万一事情不成功,后果你都要承担下来,可不要拖累了寡人。”
  公孙免余点头称是,随后告别献公回府而去。
  稍后,公孙免余回到自己的府第,召来宗弟公孙无地和公孙臣共谋其事,二人都表示赞同,并愿担任前驱。
  也是这宁喜该死,这时候恰逢宁喜在府中安排春宴,庆贺自己脱离晋国人的监禁。他压根没想到公孙免余会因为他的拒绝而产生怨恨,所以还宽容的派人邀请公孙无地和公孙臣赴宴。于是,这二人就率领家丁奔宁府而去,乘其不备,全力攻打宁氏。
  战斗进行当中,卫国大夫右宰谷听说宁府有贼,急忙过来探问消息,公孙免余先将右宰谷斩于门下。宁喜听说右宰谷来救援,开启了大门,公孙免余率兵一拥而入,宁府上下登时大乱。
  宁喜不知就里,急忙问道:“贼人在哪里?怎么会有乱贼,在白日、于国都中,攻击执政的府邸?”
  公孙免余冲了出来,得意洋洋的说:“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有我存在,就代表了全卫国的人都反对你,你问什么盗贼的姓名——盗贼是举国之人!”
  宁喜见事不对头,转身向后堂奔走。公孙免余穷追不舍,宁喜绕着廊柱转了三匝躲避,身中两剑,死于柱下。
  事后,公孙免余认为自己如果因此事被卫献公重用,不免让人以为他出于个人功利而怂恿卫献公违背承诺,所以他拒绝了卫献公的封赏……但他请求卫献公封赏自己的兄弟,重用自家的家主——当然,后半段事实,书写历史时刻意省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