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水患
春至,姜国整个冬季积累的雪也开始融化。
这个季节,也是所有人都头疼的季节。
积雪融化,汇入贯穿整个姜国的婆娑河中,叫姜国面临最为严重的水患。
平时,这件事总是大家踢球的任务。今年倒好,这个难题直接扔给了吕徽。
作为才开始监国的太子,吕徽不能拒绝治理水患的重任。她不仅要去做,而且还必须得做好。
所以她头疼得很。
宗元看着吕徽眉头紧锁,不觉也有些烦心。
他将手中从各个洲府传来的情报递给吕徽,担忧道:“殿下,最近各洲县的水患颇为严重,难民往西京而来,恐怕再过段时间,就该挤入西京。”
今年雪比往年更大,时间更久,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水灾将会更严重。
往年,西京总是武力镇压流民,不许他们入城。
但今年随着流民数量的增大,恐怕想要镇压已然是不成了。
况且吕徽也不想这样做。
她接过情报,细细掠过几眼,对现在的情况有所了解。
事情比她想象中的更严重。
婆娑河决堤,冲毁两岸农田,也破坏了不少粮仓。
虽然县衙及时补救,从大水之中捞出了不少粮食,但终究落在水里的才是大部分。
粮仓被冲倒,流民不仅失去住所,还失去了口粮。
比起从前,现今的灾害,比哪一回都要大。
而这回,单疏临帮不了她。
范家垮台后,军饷的发放也受到冲击,单疏临作为即将出征的统帅,有义务协同兵部处理此事。
他比先时更忙了,几乎整日整日都瞧不见他的影子。
吕徽身边最有力的帮手,成了宗元。
不能否认,作为状元,宗元处理事情的方式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他做事十分踏实,吕徽很放心。
宗元将他提前绘制好的图纸铺在案桌之上,指给吕徽看:“现在面临三个问题。一,治理水患;二,安置流民;三,解决粮食问题。”
这三个问题,哪一个都不是小问题。哪一个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灾祸。
吕徽自然明白。她看向图纸上宗元所指,上头已经用细毫笔写上了他的一些想法和对策。
“往年治理姜国水患,我们通常以建高堤坝和扩宽婆娑河,将水引入雅丽海之中为主要手段。”
“但现在看来,这种法子只能暂时缓解压力,待到大雪一下,又将成为第二年的隐患。”
而且,随着堤坝越修越高,水不断累积,日后的水患只会越来越难处理。
“想要一劳永逸,就必须让姜国的这些水,流去它们该去的地方。”
吕徽叹:“恐怕没有这样简单。”
往年负责此事的官员,又何尝不想做到这一点?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困难?
宗元的眼睛里却闪着光。
他唇边漾着笑,激动得几乎有些发颤:“不,这几日我想了许久,竟叫我想出个法子。”
“建设堤坝,或是做旁的改造,咱们需要的是人手和劳力。疏导灾民,我们需要的是粮食和金钱。殿下,这两件事都有可取之处!”
吕徽听出他话中的意思,皱眉:“你的意思是说,让灾民去填补劳力的空缺?”
“是,殿下!”宗元大笑,“咱们养兵也是养,养灾民也得养,若能将姜国整个水利改造划成对百姓有益的模样,恐怕只需要给这些灾民一口饭吃,他们就肯舍出一身力气,来做成这件事。”
“而且,赈灾款的缩水也会得到控制。”吕徽道。
若赈灾款直接发到灾民手中作为补贴,那么这些银子就都有了定数,旁的官员断没有贪污的道理。
想到此处,吕徽也不觉跟着宗元高兴了起来。
她觉得,宗元的想法是可行的。
看向他带来的姜国地图,吕徽饶有兴趣,瞧着上头用墨色开辟的新水路,隐隐兴奋了起来。
“殿下,您看此处......”宗元站起身,以一支玉毫倒指向地图,同吕徽讲解他的想法。
于水利,吕徽虽不通,却也在宗元细致的描述下得到理解。她愈发觉得宗元的意见可行,且非常之好。
他们讨论了一天一夜,将整个的布置你一言我一句的探讨了出来。
让灾民做白工,自然是不可能的。
吕徽觉得,既然要兴水利,那便兴到底。
每个临近婆娑河的村落,受害最为严重,流民数量最多。将这些受害最严重的村落划出,作为第一批改造地点,再引出婆娑河的水,建立大型池塘。
池塘归村落所有,凡是参与修建水利的百姓,都可以有获得分红的资格。
接着,从池塘引水入田,还能解决姜国夏日少雨,农田干旱的弊病。
如此一来,百姓能从鱼塘获利,也能从自家田埂上获取利益,这样一来,方能激发众人动手。
这只是最简单,也是最初步的想法。日后经过不断的尝试,恐怕还要做出不少调整。
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各个地方的地形。
将宗元的舆图和宗元扣下,吕徽吃喝都留在屋中。二人商讨具体改造池塘的方法,竟是一谈甚欢,忘了时辰,也忘了外头的人。
这外头的人里,也就包括了单疏临。
他忙完匆匆赶回府中,听闻吕徽和宗元在书房中商量要事。
原本从外头赶来,风尘仆仆回来寻吕徽,单疏临就疲乏得很。故听见吕徽还有事,便自己先去沐浴洗漱。
等他一切做好,仍旧听得吕徽在书房。想想,他干脆回主屋,蒙头睡了一觉。
他已经良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既然她还忙着,不若自己用最好的状态去见她。
谁知道,一觉醒来,天色将晚,唤来侍从,仍旧是太子未曾出屋子的消息。
单疏临这才发觉不对。
什么事情,能叫她喋喋不休地讨论了一整日?
要知道,他可是晨时回来的,现在已经傍晚,她竟还没有出过屋子?
再听得侍从说,吕徽已经有四五天都在书房之中,单疏临这才变了脸色。
他不及更衣,径直往吕徽的书房跑去。
这个季节,也是所有人都头疼的季节。
积雪融化,汇入贯穿整个姜国的婆娑河中,叫姜国面临最为严重的水患。
平时,这件事总是大家踢球的任务。今年倒好,这个难题直接扔给了吕徽。
作为才开始监国的太子,吕徽不能拒绝治理水患的重任。她不仅要去做,而且还必须得做好。
所以她头疼得很。
宗元看着吕徽眉头紧锁,不觉也有些烦心。
他将手中从各个洲府传来的情报递给吕徽,担忧道:“殿下,最近各洲县的水患颇为严重,难民往西京而来,恐怕再过段时间,就该挤入西京。”
今年雪比往年更大,时间更久,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水灾将会更严重。
往年,西京总是武力镇压流民,不许他们入城。
但今年随着流民数量的增大,恐怕想要镇压已然是不成了。
况且吕徽也不想这样做。
她接过情报,细细掠过几眼,对现在的情况有所了解。
事情比她想象中的更严重。
婆娑河决堤,冲毁两岸农田,也破坏了不少粮仓。
虽然县衙及时补救,从大水之中捞出了不少粮食,但终究落在水里的才是大部分。
粮仓被冲倒,流民不仅失去住所,还失去了口粮。
比起从前,现今的灾害,比哪一回都要大。
而这回,单疏临帮不了她。
范家垮台后,军饷的发放也受到冲击,单疏临作为即将出征的统帅,有义务协同兵部处理此事。
他比先时更忙了,几乎整日整日都瞧不见他的影子。
吕徽身边最有力的帮手,成了宗元。
不能否认,作为状元,宗元处理事情的方式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他做事十分踏实,吕徽很放心。
宗元将他提前绘制好的图纸铺在案桌之上,指给吕徽看:“现在面临三个问题。一,治理水患;二,安置流民;三,解决粮食问题。”
这三个问题,哪一个都不是小问题。哪一个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灾祸。
吕徽自然明白。她看向图纸上宗元所指,上头已经用细毫笔写上了他的一些想法和对策。
“往年治理姜国水患,我们通常以建高堤坝和扩宽婆娑河,将水引入雅丽海之中为主要手段。”
“但现在看来,这种法子只能暂时缓解压力,待到大雪一下,又将成为第二年的隐患。”
而且,随着堤坝越修越高,水不断累积,日后的水患只会越来越难处理。
“想要一劳永逸,就必须让姜国的这些水,流去它们该去的地方。”
吕徽叹:“恐怕没有这样简单。”
往年负责此事的官员,又何尝不想做到这一点?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困难?
宗元的眼睛里却闪着光。
他唇边漾着笑,激动得几乎有些发颤:“不,这几日我想了许久,竟叫我想出个法子。”
“建设堤坝,或是做旁的改造,咱们需要的是人手和劳力。疏导灾民,我们需要的是粮食和金钱。殿下,这两件事都有可取之处!”
吕徽听出他话中的意思,皱眉:“你的意思是说,让灾民去填补劳力的空缺?”
“是,殿下!”宗元大笑,“咱们养兵也是养,养灾民也得养,若能将姜国整个水利改造划成对百姓有益的模样,恐怕只需要给这些灾民一口饭吃,他们就肯舍出一身力气,来做成这件事。”
“而且,赈灾款的缩水也会得到控制。”吕徽道。
若赈灾款直接发到灾民手中作为补贴,那么这些银子就都有了定数,旁的官员断没有贪污的道理。
想到此处,吕徽也不觉跟着宗元高兴了起来。
她觉得,宗元的想法是可行的。
看向他带来的姜国地图,吕徽饶有兴趣,瞧着上头用墨色开辟的新水路,隐隐兴奋了起来。
“殿下,您看此处......”宗元站起身,以一支玉毫倒指向地图,同吕徽讲解他的想法。
于水利,吕徽虽不通,却也在宗元细致的描述下得到理解。她愈发觉得宗元的意见可行,且非常之好。
他们讨论了一天一夜,将整个的布置你一言我一句的探讨了出来。
让灾民做白工,自然是不可能的。
吕徽觉得,既然要兴水利,那便兴到底。
每个临近婆娑河的村落,受害最为严重,流民数量最多。将这些受害最严重的村落划出,作为第一批改造地点,再引出婆娑河的水,建立大型池塘。
池塘归村落所有,凡是参与修建水利的百姓,都可以有获得分红的资格。
接着,从池塘引水入田,还能解决姜国夏日少雨,农田干旱的弊病。
如此一来,百姓能从鱼塘获利,也能从自家田埂上获取利益,这样一来,方能激发众人动手。
这只是最简单,也是最初步的想法。日后经过不断的尝试,恐怕还要做出不少调整。
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各个地方的地形。
将宗元的舆图和宗元扣下,吕徽吃喝都留在屋中。二人商讨具体改造池塘的方法,竟是一谈甚欢,忘了时辰,也忘了外头的人。
这外头的人里,也就包括了单疏临。
他忙完匆匆赶回府中,听闻吕徽和宗元在书房中商量要事。
原本从外头赶来,风尘仆仆回来寻吕徽,单疏临就疲乏得很。故听见吕徽还有事,便自己先去沐浴洗漱。
等他一切做好,仍旧听得吕徽在书房。想想,他干脆回主屋,蒙头睡了一觉。
他已经良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既然她还忙着,不若自己用最好的状态去见她。
谁知道,一觉醒来,天色将晚,唤来侍从,仍旧是太子未曾出屋子的消息。
单疏临这才发觉不对。
什么事情,能叫她喋喋不休地讨论了一整日?
要知道,他可是晨时回来的,现在已经傍晚,她竟还没有出过屋子?
再听得侍从说,吕徽已经有四五天都在书房之中,单疏临这才变了脸色。
他不及更衣,径直往吕徽的书房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