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二十三节 公主护军
在李慢侯的失望中,冯益的声音响起:
“李大人。谢恩吧。”
李慢侯这才抬头:“臣谢恩。”
冯益这种太监,最懂得察言观色,看到李慢侯的神情,立刻就能猜到七八分。
笑道:“李大人。奴婢给您道喜了!本差此次前来,只为圣上关切公主安危。待护持公主回京,陛下定会另行嘉赏,勋爵、散官都是少不了的。”
冯益的意思是,他这次来的匆忙,说是关心公主安危,其实就是来辨真假的。等公主回京后,还会给李慢侯授勋加官。散官也是有俸禄的,勋爵就更难得了,必须立功才有。最低的勋官武骑尉也是一个七品官,从七品。口谕中封的武功大夫已经是第二十七阶武官,才不过正七品,防御使是从五品。
显然冯益以为李慢侯觉得封赏少不满意,他再懂得察言观色,也绝对想不到,眼前的人根本就不在乎职位高低、俸禄丰欠,一心只想要兵权。要是他知道了,恐怕会感到害怕,在宋朝皇帝最害怕一心谋兵权的人。
“借冯大人吉言!”
李慢侯调整心态,感谢道。
冯益见完事了,接着转身朝两个公主躬身:“二位公主。要是无事,奴婢先告退了。”
茂德帝姬点点头,冯益拱手离去。
“怎么回事?”
冯益一走,李慢侯立刻问道。
茂德帝姬一番解释,李慢侯才明白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那个平江知府来抢功了。公主驻跸在湖州地界,理应归湖州地方官安排,浔溪村地处乡下,两个官员和冯益一开始都希望公主能尽快搬到湖州城去。可是平江知府不请自来,硬生生插手,要公主搬到平江去。理由十分牵强,说湖州偏僻不及平江丰饶,担心公主在湖州受了委屈,又说公主回京,必经平江,请公主移驾平江,也免得以后劳顿。
湖州两个官员虽然过去一个主和一个主战,政见不一,可是在这件事情却很一致,自己刚刚就任不久,地界上凭空冒出两个真公主,一个还是皇帝的亲妹妹,这天降的功劳,怎么能让人抢走,没这种道理。真给临府的官员抢走了,这日后他们在官场上还怎么混?
双方争执很大,平江知府道理很歪,但态度很坚定。湖州官员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冯益居中也调和不了,最后请公主来裁定,两个公主表示,先住在这里,等回京的事情安排妥当后,直接从浔溪起驾,哪里都不去了。
还有这种事?
很让人无语,但这是天赐的功劳,没有任何的风险,平平安安把公主送走,就是大功一件,这样的机会不争取,那才是傻子。
对此茂德帝姬神情自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可能在蔡京府里见到太多这种事情。柔福帝姬则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大概是身份终于落定,马上就可以去见亲兄长了,一时间情绪复杂。
这时候李慢侯只能跟茂德帝姬商议:“公主。兵一定要募的!”
茂德帝姬道:“不能回京后再论?”
公主觉得李慢侯过于着急。
李慢侯叹道:“事不宜迟,一天都等不了。等回了京,未必还能回来。”
这是李慢侯最担心的事情,一旦离开江南,以后还能以什么名义回来?
茂德帝姬道:“可名不正言不顺,该以何名目募兵?”
李慢侯已经有了主意,不然也不会立刻跟公主商议。
“就以公主护军的名义。”
皇帝给了他一个公主护军统制的临时职务,他就顺势用这个名义去募兵,先把兵招到,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只要手里有人,其他操作都好进行。毕竟有皇帝亲妹妹这层关系,大不了再去砸钱,走门路,总能弄一个合适的身份。
茂德帝姬又解释了一番,这公主护军只能算仪仗,现在湖州、平江两个地方争着筹备这件事,李慢侯挤进来,不太合适。
“有劳公主跟冯大人商量商量。只要公主态度坚决,不怕冯大人不答应。”
李慢侯态度坚决。
茂德帝姬无奈,看向妹妹柔福。
柔福帝姬表示:“全听姐姐吩咐。”
李慢侯又道:“公主正好借机把江南查封的产业都讨回来。”
杭州、平江、湖州一带都有公主府购买的产业,大都被当地官府没收,可是地契还在公主手里握着,现在可以收回了。
跟两个公主商议了一些细节之后,李慢侯才回到自己房中,金枝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正跟张妙常说着话,张妙常说着什么,她一个劲的点头。
见李慢侯回来,也不搭理他,立刻拉起金枝就往外走。
“急吼吼的干什么去?”
李慢侯疑惑。
“给公主请罪去!”
金枝说着就跟张妙常跑了出去。
李慢侯站在门口看了一眼,见她们两跪在公主屋前,正在磕头请安,嘴里说着什么,听不太清楚。
有他们做样子,很快其他人也都跑去跪了一排,金二郎两口子,张三的遗孀、李四两口子,都是如此,公主府的那些家丁、杂役也被感染跑过来给公主请安、道喜。
公主让侍女传话,叫众人各自起身,还发了一些赏赐。金枝回来后,安心多了,嘴里不断的说公主大人大量,不会跟她一般见识,至于见识什么,李慢侯始终不知道。
家里的事情暂时平静,可外面却很不平静。湖州府之前就派来了近千的官差,将这一片都封了起来。平江知府不请自来,也带来了大批官差,两拨人马的存在,给浔溪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此时他们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到官兵封了地主大院,还以为地主家出了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大人。谢恩吧。”
李慢侯这才抬头:“臣谢恩。”
冯益这种太监,最懂得察言观色,看到李慢侯的神情,立刻就能猜到七八分。
笑道:“李大人。奴婢给您道喜了!本差此次前来,只为圣上关切公主安危。待护持公主回京,陛下定会另行嘉赏,勋爵、散官都是少不了的。”
冯益的意思是,他这次来的匆忙,说是关心公主安危,其实就是来辨真假的。等公主回京后,还会给李慢侯授勋加官。散官也是有俸禄的,勋爵就更难得了,必须立功才有。最低的勋官武骑尉也是一个七品官,从七品。口谕中封的武功大夫已经是第二十七阶武官,才不过正七品,防御使是从五品。
显然冯益以为李慢侯觉得封赏少不满意,他再懂得察言观色,也绝对想不到,眼前的人根本就不在乎职位高低、俸禄丰欠,一心只想要兵权。要是他知道了,恐怕会感到害怕,在宋朝皇帝最害怕一心谋兵权的人。
“借冯大人吉言!”
李慢侯调整心态,感谢道。
冯益见完事了,接着转身朝两个公主躬身:“二位公主。要是无事,奴婢先告退了。”
茂德帝姬点点头,冯益拱手离去。
“怎么回事?”
冯益一走,李慢侯立刻问道。
茂德帝姬一番解释,李慢侯才明白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那个平江知府来抢功了。公主驻跸在湖州地界,理应归湖州地方官安排,浔溪村地处乡下,两个官员和冯益一开始都希望公主能尽快搬到湖州城去。可是平江知府不请自来,硬生生插手,要公主搬到平江去。理由十分牵强,说湖州偏僻不及平江丰饶,担心公主在湖州受了委屈,又说公主回京,必经平江,请公主移驾平江,也免得以后劳顿。
湖州两个官员虽然过去一个主和一个主战,政见不一,可是在这件事情却很一致,自己刚刚就任不久,地界上凭空冒出两个真公主,一个还是皇帝的亲妹妹,这天降的功劳,怎么能让人抢走,没这种道理。真给临府的官员抢走了,这日后他们在官场上还怎么混?
双方争执很大,平江知府道理很歪,但态度很坚定。湖州官员据理力争,寸步不让。冯益居中也调和不了,最后请公主来裁定,两个公主表示,先住在这里,等回京的事情安排妥当后,直接从浔溪起驾,哪里都不去了。
还有这种事?
很让人无语,但这是天赐的功劳,没有任何的风险,平平安安把公主送走,就是大功一件,这样的机会不争取,那才是傻子。
对此茂德帝姬神情自然,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可能在蔡京府里见到太多这种事情。柔福帝姬则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大概是身份终于落定,马上就可以去见亲兄长了,一时间情绪复杂。
这时候李慢侯只能跟茂德帝姬商议:“公主。兵一定要募的!”
茂德帝姬道:“不能回京后再论?”
公主觉得李慢侯过于着急。
李慢侯叹道:“事不宜迟,一天都等不了。等回了京,未必还能回来。”
这是李慢侯最担心的事情,一旦离开江南,以后还能以什么名义回来?
茂德帝姬道:“可名不正言不顺,该以何名目募兵?”
李慢侯已经有了主意,不然也不会立刻跟公主商议。
“就以公主护军的名义。”
皇帝给了他一个公主护军统制的临时职务,他就顺势用这个名义去募兵,先把兵招到,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只要手里有人,其他操作都好进行。毕竟有皇帝亲妹妹这层关系,大不了再去砸钱,走门路,总能弄一个合适的身份。
茂德帝姬又解释了一番,这公主护军只能算仪仗,现在湖州、平江两个地方争着筹备这件事,李慢侯挤进来,不太合适。
“有劳公主跟冯大人商量商量。只要公主态度坚决,不怕冯大人不答应。”
李慢侯态度坚决。
茂德帝姬无奈,看向妹妹柔福。
柔福帝姬表示:“全听姐姐吩咐。”
李慢侯又道:“公主正好借机把江南查封的产业都讨回来。”
杭州、平江、湖州一带都有公主府购买的产业,大都被当地官府没收,可是地契还在公主手里握着,现在可以收回了。
跟两个公主商议了一些细节之后,李慢侯才回到自己房中,金枝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正跟张妙常说着话,张妙常说着什么,她一个劲的点头。
见李慢侯回来,也不搭理他,立刻拉起金枝就往外走。
“急吼吼的干什么去?”
李慢侯疑惑。
“给公主请罪去!”
金枝说着就跟张妙常跑了出去。
李慢侯站在门口看了一眼,见她们两跪在公主屋前,正在磕头请安,嘴里说着什么,听不太清楚。
有他们做样子,很快其他人也都跑去跪了一排,金二郎两口子,张三的遗孀、李四两口子,都是如此,公主府的那些家丁、杂役也被感染跑过来给公主请安、道喜。
公主让侍女传话,叫众人各自起身,还发了一些赏赐。金枝回来后,安心多了,嘴里不断的说公主大人大量,不会跟她一般见识,至于见识什么,李慢侯始终不知道。
家里的事情暂时平静,可外面却很不平静。湖州府之前就派来了近千的官差,将这一片都封了起来。平江知府不请自来,也带来了大批官差,两拨人马的存在,给浔溪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此时他们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到官兵封了地主大院,还以为地主家出了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