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第三百五十七节 济贫(2)
治下人口两千万,五到十岁的儿童占了十分之一以上,高达两百多万,牺牲一半女童的受教育机会,光是乡学要收的男童就高达一百万以上。校舍、束脩、食物,这些固定的开支是无法省的,一个男童之前平均二十贯钱,这是非常高昂的成本,李慢侯养一个精兵,如今平均也不过两百贯钱。这也是为什么穷人读不起书的原因了,以前五户才养得起一个兵,现在十个孩子的支出就等于一个兵,可穷人家可不仅要养孩子啊,还有父母,还有妻子,还真的是开支不起。
即便再压缩,一个孩子的读书投入,也不会少于十五贯,如今在城里打零工,像缝纫、刺绣、帮厨、送餐,日薪100到150文,月入三四贯。卖点水果、炊饼、果脯之类的小买卖,大概80到250文的样子,月入不超过七贯。这些都是普通城市的平均水平,比农村还要高三分之一左右。让一个城市平民,用两个月的收入供孩子读书,自然太过奢侈。不强制,很少人愿意承担。
更何况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实际上是低于平均的。一个月收入不足三贯钱的百姓,比比皆是。他们一年收入不过二三十贯,要供孩子读书,那就得拿出一半钱来。这些收入中的大部分,其实都用来缴纳房租,购买衣食,根本省不下来,这些人就属于那种,无论愿不愿,都负担不起的人群。
因此光是乡学投入,就得从过去的三百万贯,增加到三千万贯。而县学其实更花钱,因为乡学只是开蒙,从六岁到十岁,五年时间。而县学,开始接触数学、几何这些逻辑培养,所以以前,李慢侯是全国招生的,基数是整个大宋。县学的学生以前甚至比他要支撑的乡学还多,他一视同仁,野心勃勃,试图改变整个国家的思想。以前朝廷阻挠,只能通行江北,灭金之后,朝廷也不在组织了。大量江南优秀学子涌入北方。大多数都是中产阶层的孩子。
宋朝的人口基数极为庞大,在高产的土豆、玉米等作物推广的背景下,这十年来也是疯狂生育,很可能已经超过一亿。
因此李慢侯承担的县学学生数量,这些年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南方学生的开支更大,因为还得为他们提供住宿。在江北的小城,最偏僻的后街小巷,一间屋子每月租金是90到150文,每年就需要一贯以上。而即便是小城,好的地段,每月租金都在五贯左右。李慢侯不可能给江南学生安排最差的小城的后街小巷,为了便于管理,江南学生基本上都安置在交通便利的大城市里,让他们感受城市文化,也是一种教育。
因此每个学生的租金,每月平均不少于一贯钱,一年下来光是房租就额外多了一百多万贯。其他开支又比乡学多得多,因为投入的师资更多,以前开蒙,一个老先生带一群小孩子就行了。现在需要有教数学的老师,教几何学的老师,教孔孟之道、老子墨子等国学文化的老师,师资至少反了数倍。
因此在学生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乡学只花了三百万贯,县学却要花费一千万贯。
现在乡学进行强制,数量激增了十倍,县学肯定也要相应扩大,光是燕王之民,翻不了十倍,但两倍以上还是有的。县学的经费支出最少就得两千万贯。
府学则是另一个大头,府学的入学门槛很高,淘汰率高达九城。每年分散在燕京府学、东平府学、狼居胥府学、扬州府学、上海府学这五大府学的学生,人数不少于三万,除了大量县学考入的学生之外,还有大量自学考入的,府学依然是全国招生,有许多官宦子弟,他们不去县学读书,接受家族教育,仅凭自学一些数学、几何知识补充,就能通过考核,这些绝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李慢侯可舍不得拒之门外。
这些大家族的子弟,之所以愿意考府学,很大原因是想入仕,入仕至少得是府学毕业。南宋的科举太难考,燕王的府学相对容易。而且招生比例大,每年都有一万人左右的名额,而江南学生就要占去一半,尤其以吴越地区居多,这里的教育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占据优势了。数十万南渡的衣冠家族,终于给吴越地区带去了浓烈的学风。
府学人数虽然比县学少很多,可投入却比县学要多,因为府学子弟要学的科目更多。要从府学毕业,他们至少要读通五十门各大文明的经典。入选的自然有中国文明的诸子百家,也有印度各派的经卷,还有古希腊的,阿拉伯的,古波斯的,将这些经过检验的人类圣贤的著述读通,也就是学到这些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最高智者的思维方式。
府学是很自由的,不限制时间,可以慢慢读。每年考试可以自己选择考几科,题目由老师统一出题,答卷之后,则在一个公开的考场中,现场讨论,合格与不合格,都是学生和老师们进行讨论,公开透明的进行答辩。
有的学子,三年就能读通这些智慧,而有的学子,十年都读不通。这些人已经是拔尖的聪慧之士,十年都读不完,足以说明府学之难。如果十年都没读完,他们就得肄业回家。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即便再压缩,一个孩子的读书投入,也不会少于十五贯,如今在城里打零工,像缝纫、刺绣、帮厨、送餐,日薪100到150文,月入三四贯。卖点水果、炊饼、果脯之类的小买卖,大概80到250文的样子,月入不超过七贯。这些都是普通城市的平均水平,比农村还要高三分之一左右。让一个城市平民,用两个月的收入供孩子读书,自然太过奢侈。不强制,很少人愿意承担。
更何况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实际上是低于平均的。一个月收入不足三贯钱的百姓,比比皆是。他们一年收入不过二三十贯,要供孩子读书,那就得拿出一半钱来。这些收入中的大部分,其实都用来缴纳房租,购买衣食,根本省不下来,这些人就属于那种,无论愿不愿,都负担不起的人群。
因此光是乡学投入,就得从过去的三百万贯,增加到三千万贯。而县学其实更花钱,因为乡学只是开蒙,从六岁到十岁,五年时间。而县学,开始接触数学、几何这些逻辑培养,所以以前,李慢侯是全国招生的,基数是整个大宋。县学的学生以前甚至比他要支撑的乡学还多,他一视同仁,野心勃勃,试图改变整个国家的思想。以前朝廷阻挠,只能通行江北,灭金之后,朝廷也不在组织了。大量江南优秀学子涌入北方。大多数都是中产阶层的孩子。
宋朝的人口基数极为庞大,在高产的土豆、玉米等作物推广的背景下,这十年来也是疯狂生育,很可能已经超过一亿。
因此李慢侯承担的县学学生数量,这些年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南方学生的开支更大,因为还得为他们提供住宿。在江北的小城,最偏僻的后街小巷,一间屋子每月租金是90到150文,每年就需要一贯以上。而即便是小城,好的地段,每月租金都在五贯左右。李慢侯不可能给江南学生安排最差的小城的后街小巷,为了便于管理,江南学生基本上都安置在交通便利的大城市里,让他们感受城市文化,也是一种教育。
因此每个学生的租金,每月平均不少于一贯钱,一年下来光是房租就额外多了一百多万贯。其他开支又比乡学多得多,因为投入的师资更多,以前开蒙,一个老先生带一群小孩子就行了。现在需要有教数学的老师,教几何学的老师,教孔孟之道、老子墨子等国学文化的老师,师资至少反了数倍。
因此在学生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乡学只花了三百万贯,县学却要花费一千万贯。
现在乡学进行强制,数量激增了十倍,县学肯定也要相应扩大,光是燕王之民,翻不了十倍,但两倍以上还是有的。县学的经费支出最少就得两千万贯。
府学则是另一个大头,府学的入学门槛很高,淘汰率高达九城。每年分散在燕京府学、东平府学、狼居胥府学、扬州府学、上海府学这五大府学的学生,人数不少于三万,除了大量县学考入的学生之外,还有大量自学考入的,府学依然是全国招生,有许多官宦子弟,他们不去县学读书,接受家族教育,仅凭自学一些数学、几何知识补充,就能通过考核,这些绝对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李慢侯可舍不得拒之门外。
这些大家族的子弟,之所以愿意考府学,很大原因是想入仕,入仕至少得是府学毕业。南宋的科举太难考,燕王的府学相对容易。而且招生比例大,每年都有一万人左右的名额,而江南学生就要占去一半,尤其以吴越地区居多,这里的教育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占据优势了。数十万南渡的衣冠家族,终于给吴越地区带去了浓烈的学风。
府学人数虽然比县学少很多,可投入却比县学要多,因为府学子弟要学的科目更多。要从府学毕业,他们至少要读通五十门各大文明的经典。入选的自然有中国文明的诸子百家,也有印度各派的经卷,还有古希腊的,阿拉伯的,古波斯的,将这些经过检验的人类圣贤的著述读通,也就是学到这些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最高智者的思维方式。
府学是很自由的,不限制时间,可以慢慢读。每年考试可以自己选择考几科,题目由老师统一出题,答卷之后,则在一个公开的考场中,现场讨论,合格与不合格,都是学生和老师们进行讨论,公开透明的进行答辩。
有的学子,三年就能读通这些智慧,而有的学子,十年都读不通。这些人已经是拔尖的聪慧之士,十年都读不完,足以说明府学之难。如果十年都没读完,他们就得肄业回家。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