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帝国坟场
上元节后,大明各部门疯狂运转,无数物资通过大明官道运往西北方向,大明欲要北伐瓦剌,按照五军都督府那边制定出来的初步战略,从甘肃肃州出关,鞑靼区域配合,对瓦剌进行夹击。
在此之前,朱棣写了两封国书。
分别送到金帐汗国和亦力把里。
话里话外的意思,说瓦剌马哈木对外不尊天朝,妄自尊大,对内失德施行暴政,我大明乃是天朝,自当帮助大家守护正义,拯救瓦剌百姓与水火之中,是以对于瓦剌的不仁失德忍无可忍,将于今年出征,而我大明雄师无敌于天下,你们两个国家好自为之,不要妄图收留战败逃窜的瓦剌罪王……云云。
言辞极其的豪横。
一点也不担心要北伐瓦剌的消息走漏出去。
也不担心金帐汗国和亦力把里敢违背圣意。
甚至求之不得。
现在的大明,外扩的理由越来越不好找了。
如果这两个国家拒绝战败的马哈木入境,那么马哈木要逃窜只能去西伯利亚那边,这对于大明而言,毫无影响。
传统战争而言,大明只要彻底掌握关外牧场,大明就不缺骑兵。
何况现在骑军已不是绝对主力。
真正掌控着大明军事命脉的是规模越来越大的神机营。
而随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调令,鞑靼区域的大明雄师,迅速开赴瓦剌和鞑靼接壤的边境,同时,鞑靼区域的时代建筑迅速和两座布政司合作,修建通往瓦剌区域的水泥官道。
而延平王马儿哈咱和顺平王失捏干,各自组织了五千人,凑了一万人的骑军跟在大明雄师屁股后面摇旗呐喊,表达忠心。
长平那边的兵力没动。
倒是亦失哈的奴儿干都司,派出了两万人补充兵力。
因为中南半岛还需要大量驻军,可以调到北方的不过二十万之数,不过朱棣没有动这一部分的兵力,因为中南半岛这边其实还有战事。
中南半岛统一了,但是可以从中南半岛向北蔓延。
阿瓦、曼尼普、东辉……孟加拉、冈德瓦那、德里苏丹国——一旦拿下这些疆域,大明的西进就有两条路线,战略空间更大。
这还是黄昏建策的。
黄昏给朱棣说的原话是这样的:西域那边,帖木儿的王国还好,但是德里苏丹国及其周边的大片疆域,那片土地其实很丰饶,但原著居民很懒惰,而且愚钝,只要大明过去将他们掌控了,永远不会造反,最多就是来个不抵抗运动,没啥大不了的事情,文化同化建立强势政策,给以足够的资源和生存空间,那里的人只要能活下去,甚至连不抵挡运动啥的都不会有。
关键是那片土地很大,打下来绝对比不打好,毕竟大片土地代表着无数的资源。
朱棣哪会不动心。
而且黄昏说的是天花乱坠,简而言之一句话:打这些地方,根本不用咱们大明出多少兵力,意思着从神机营拨一个精锐军团,大概有个三万人就够了,然后在大城、八百大甸和澜沧王国招募兵力,组成主要军团,然后进击阿瓦。
打了阿瓦,收拢阿瓦的残兵,在招募当地青壮组成军队征讨曼尼普。
以此类推。
大明就绕过了那片世界屋脊,而神机营只需要躲在这些炮灰军团的后面,在关键战役上一锤定音即可。
朱棣听得哪能不高兴。
这样的战争方式,他想都没想过。
不是中原王朝没有,是中原文化就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状况,你看秦灭六国的过程就知道了,被灭的国家国仇家恨还来不及,哪会帮你去当炮灰。
但朱棣也有担心。
黄昏说的这个情况如果在打下阿瓦后,事实确实这么发生了,兵源的问题倒是解决了,可真正的难题在于后勤辎重和粮草。
这才是战争的胜负手。
黄昏依然没压力,说打下一个地方,工部道路司和时代建筑立即进驻,修建水泥官道,同时征用漠北区域的牛马,运送过去,如此能保障后勤和补给。
朱棣深以为然。
这个事有个前提:需要先彻底解决掉马哈木的瓦剌。
要不然他抽空就跳出来,漠北不平稳,大明的西进就容易步子大了扯着蛋。
所以北伐准备日渐加紧。
大明各部门疯狂运转,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黄昏反而悠闲了下来,娑秋娜在和他抵死缠绵了一晚上后,带着乌尔莎等十一个西域妖姬,在赛哈智率人的配合下,越过亦力把里,去往帖木儿王国,为大明西进的第一条路线做准备。
黄昏休闲下来后,开始做他的伟大蓝图。
北伐,马哈木虽然学会了大明的所有战术,但他没有神机营,所以统一漠北,大概也是时间问题,之后便是西进,等大明的皇旗飘扬在整个西亚后,就可以考虑欧洲了。
不过有个难题。
欧洲有个帝国坟场,是自己走向欧洲的最大障碍:拿破仑被它葬送了千秋伟业,希特勒也是饮恨雪地,没错,那个地方叫俄罗斯。
嗯,现在叫俄罗斯公国。
一想到老毛子这种连熊都能当做宠物养的彪悍民族,黄昏感觉压力很大,很明显,要想击溃帝国坟场,光有神机营还不行,还得有绝对完善的后勤补给线。
然后二战时期的德国那么强大,都跪了,自己打造出来的工业体系下的后勤补给,肯定还不如德国,所以去欧洲要考虑一下:绕过俄罗斯公国,最后来收拾它?
可以考虑。
不过当下,黄昏暂时不打算就这个问题深远思考。
他在想另外一个问题:工业体系。
工业离不开物理化学。
而现在的工业还没成体系,要想成体系,得有各种科学理论作为基础,也就是说,是时候剽窃一些劳动成果,在大明建立牛顿三大定理等一系列的物理基础了。
开搞?!
在此之前,朱棣写了两封国书。
分别送到金帐汗国和亦力把里。
话里话外的意思,说瓦剌马哈木对外不尊天朝,妄自尊大,对内失德施行暴政,我大明乃是天朝,自当帮助大家守护正义,拯救瓦剌百姓与水火之中,是以对于瓦剌的不仁失德忍无可忍,将于今年出征,而我大明雄师无敌于天下,你们两个国家好自为之,不要妄图收留战败逃窜的瓦剌罪王……云云。
言辞极其的豪横。
一点也不担心要北伐瓦剌的消息走漏出去。
也不担心金帐汗国和亦力把里敢违背圣意。
甚至求之不得。
现在的大明,外扩的理由越来越不好找了。
如果这两个国家拒绝战败的马哈木入境,那么马哈木要逃窜只能去西伯利亚那边,这对于大明而言,毫无影响。
传统战争而言,大明只要彻底掌握关外牧场,大明就不缺骑兵。
何况现在骑军已不是绝对主力。
真正掌控着大明军事命脉的是规模越来越大的神机营。
而随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调令,鞑靼区域的大明雄师,迅速开赴瓦剌和鞑靼接壤的边境,同时,鞑靼区域的时代建筑迅速和两座布政司合作,修建通往瓦剌区域的水泥官道。
而延平王马儿哈咱和顺平王失捏干,各自组织了五千人,凑了一万人的骑军跟在大明雄师屁股后面摇旗呐喊,表达忠心。
长平那边的兵力没动。
倒是亦失哈的奴儿干都司,派出了两万人补充兵力。
因为中南半岛还需要大量驻军,可以调到北方的不过二十万之数,不过朱棣没有动这一部分的兵力,因为中南半岛这边其实还有战事。
中南半岛统一了,但是可以从中南半岛向北蔓延。
阿瓦、曼尼普、东辉……孟加拉、冈德瓦那、德里苏丹国——一旦拿下这些疆域,大明的西进就有两条路线,战略空间更大。
这还是黄昏建策的。
黄昏给朱棣说的原话是这样的:西域那边,帖木儿的王国还好,但是德里苏丹国及其周边的大片疆域,那片土地其实很丰饶,但原著居民很懒惰,而且愚钝,只要大明过去将他们掌控了,永远不会造反,最多就是来个不抵抗运动,没啥大不了的事情,文化同化建立强势政策,给以足够的资源和生存空间,那里的人只要能活下去,甚至连不抵挡运动啥的都不会有。
关键是那片土地很大,打下来绝对比不打好,毕竟大片土地代表着无数的资源。
朱棣哪会不动心。
而且黄昏说的是天花乱坠,简而言之一句话:打这些地方,根本不用咱们大明出多少兵力,意思着从神机营拨一个精锐军团,大概有个三万人就够了,然后在大城、八百大甸和澜沧王国招募兵力,组成主要军团,然后进击阿瓦。
打了阿瓦,收拢阿瓦的残兵,在招募当地青壮组成军队征讨曼尼普。
以此类推。
大明就绕过了那片世界屋脊,而神机营只需要躲在这些炮灰军团的后面,在关键战役上一锤定音即可。
朱棣听得哪能不高兴。
这样的战争方式,他想都没想过。
不是中原王朝没有,是中原文化就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状况,你看秦灭六国的过程就知道了,被灭的国家国仇家恨还来不及,哪会帮你去当炮灰。
但朱棣也有担心。
黄昏说的这个情况如果在打下阿瓦后,事实确实这么发生了,兵源的问题倒是解决了,可真正的难题在于后勤辎重和粮草。
这才是战争的胜负手。
黄昏依然没压力,说打下一个地方,工部道路司和时代建筑立即进驻,修建水泥官道,同时征用漠北区域的牛马,运送过去,如此能保障后勤和补给。
朱棣深以为然。
这个事有个前提:需要先彻底解决掉马哈木的瓦剌。
要不然他抽空就跳出来,漠北不平稳,大明的西进就容易步子大了扯着蛋。
所以北伐准备日渐加紧。
大明各部门疯狂运转,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黄昏反而悠闲了下来,娑秋娜在和他抵死缠绵了一晚上后,带着乌尔莎等十一个西域妖姬,在赛哈智率人的配合下,越过亦力把里,去往帖木儿王国,为大明西进的第一条路线做准备。
黄昏休闲下来后,开始做他的伟大蓝图。
北伐,马哈木虽然学会了大明的所有战术,但他没有神机营,所以统一漠北,大概也是时间问题,之后便是西进,等大明的皇旗飘扬在整个西亚后,就可以考虑欧洲了。
不过有个难题。
欧洲有个帝国坟场,是自己走向欧洲的最大障碍:拿破仑被它葬送了千秋伟业,希特勒也是饮恨雪地,没错,那个地方叫俄罗斯。
嗯,现在叫俄罗斯公国。
一想到老毛子这种连熊都能当做宠物养的彪悍民族,黄昏感觉压力很大,很明显,要想击溃帝国坟场,光有神机营还不行,还得有绝对完善的后勤补给线。
然后二战时期的德国那么强大,都跪了,自己打造出来的工业体系下的后勤补给,肯定还不如德国,所以去欧洲要考虑一下:绕过俄罗斯公国,最后来收拾它?
可以考虑。
不过当下,黄昏暂时不打算就这个问题深远思考。
他在想另外一个问题:工业体系。
工业离不开物理化学。
而现在的工业还没成体系,要想成体系,得有各种科学理论作为基础,也就是说,是时候剽窃一些劳动成果,在大明建立牛顿三大定理等一系列的物理基础了。
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