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给你们讲个笑话
官绅降清,陆四表示理解。
宗室降清,算哪门子事?
人家满清可是要夺你朱明江山社稷的。
所以朱帅钦这个自辽事以来第一个降清的宗室让陆四大感惊诧,之前张有芳他们决定降清时并没有强迫这位“济王”同他们一起,原因是朱帅钦只是宗室第六等的奉国中尉。
按明太祖朱元璋给儿孙定的爵位制度,一等亲王、二等郡王、三等镇国将军、四等辅国将军、五等镇国中尉、六等辅国中尉。
六等以下,一律为奉国中尉。除亲王、郡王世袭外,余皆降等,后来满清也采用了明朝这一降等袭爵制。
但哪怕是不入流的辅国中尉,总是朱明宗室,你要不抗清也行,绝无道理降清。
因此在处置了不应该汇入清水的污水后,陆四命人提来朱帅钦,想弄明白这位奉国中尉降清时是个什么样的思想,然后请这位好好上路,然而得到的回复却让陆四惊掉下巴。
朱帅钦可能是已经做好被杀准备,显得很“光棍”,直接回说他是为吃饱肚子降清的。
这个答案可谓是真稀奇。
堂堂朱明宗室为了填饱肚子毅然降清,厉害了。
陆四一脸我不信,除非你开水烫那玩意的样子。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这快死的人,跟你这贼人又有什么好花头的。我降清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我假称什么济王,也是为了填饱肚子,你道我真要保他朱明不成!”
“......”
“你可是太祖子孙,朱明宗室!”
陆四必须提醒面前这位好汉他的身份,从而注意说话时的态度。
“啊呸,狗屁的朱明宗室!”
陆四不强调还好,一强调朱帅钦激动起来了。
“崇祯未死之前,我一家老小八口人连锅都揭不开,逼得我这太祖子孙出去偷盗,前后叫官府抓了不知几回,挨了多少顿打!...当时他朱皇帝怎么不想起我这宗室来!嘿,他崇祯把太祖留下的江山败光了,倒叫我们这帮宗室出来保明,世间没这道理!”
朱帅钦一脸气乎乎,想来真是恨那朱皇帝。
陆四一阵无语,语气稍稍弱化,问道:“你好歹也是奉国中尉,不至于惨到要出去偷东西养家吧?”
“咱们这帮太祖子孙除了姓朱,捞着他朱皇帝啥好处了?...科举不让我们考,生意不让我们做,手艺不让我们学,要这样也成,你朝廷把禄米按时发我们啊!...
再苦一些,按太祖定的规矩,我这奉国中尉一年怎么也有200石粮食,可实际上呢?一年就给我三四石粮食,一家七八口人摊不到五十斤粮,怎么活!就这还是我跑到德藩、衡藩那边哭诉才给的!”
朱帅钦两眼通红,这是真苦。
“朱家的宗室真这么惨?”陆四半信半疑。
朱廷翰点了点头,迟疑了下又给陆四讲了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说的是周王系镇国中尉朱勤熨家里实在是没米下锅,一家老小饿得嗷嗷叫,结果跑到京里要告御状却被夺爵关进了凤阳高墙。
爹去做牢了,朱勤熨的两个儿子还在外面挨饿。
这时有个聪明人给这两个儿子出了个主意,说宗室进谏不过被囚高墙,不会被杀,但要是关进凤阳便和你们的爹一样吃喝不愁了。
朱勤熨的两个儿子越想越觉得这人说的有道理,于是瞎琢磨一番后,兄弟二人便联名上书抨击当朝国政,反正就是胡说八道一番,之后很顺利的同他爹在凤阳高墙碰了面,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被饿死,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这两个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同样没吃喝的宗室,于是凤阳高墙一下成了宗室们的向往之地,最后逼得朝廷不得不下令不许宗室再议国政,总算是把这歪风邪气给打压了下去。
想打皇帝的秋风,哪怕是亲戚,都不行!
一个好荒唐的故事,一个和陆四前世广为流传的百万朱明子孙吃垮明朝的故事完全不同的版本。
同凤阳花鼓戏有的一拼。
陆四牙酸。
“宗室确是过得惨,年过三十不得婚配的大有人在,有死后十年无钱下葬的,有行乞市井,有行乞民间,有流徒他乡,有饿死道路。名虽宗室,苦甚穷民,俯天仰地,无门控诉。”
周祚鼎有感而发。
因为朝廷的禄米根本发下不来,大多数宗室穷的要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宗室开始作奸犯科,尤其是奉国将军以下的宗室。
而当地藩王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法司也不敢俱奏,导致那帮没饭吃的宗室在一些地方成了有“特权”的小偷专业户。
“终明一代,宗室作乱六起,燕王之靖难,宣德汉王之乱,景泰广通王叛乱,正德安化王、宁王叛乱,以上诸王皆怀野心而乱,唯那奉国将军朱聪灼是吃不起饭而乱。”
朱廷翰说的这个奉国将军朱聪灼是明太祖十三子代王的六世孙,同样因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就跑去抢知府刘永的行李,结果被嘉靖处以剥夺一年禄食的重罚。
本来就没什么禄米的朱聪灼急了,竟然联络一帮宗室准备杀代王及镇抚大臣,勾结蒙古鞑靼入边,可惜在出塞路上被边兵擒获镇压。
所以,人朱帅钦为了一家老小有口饭吃站出造大顺的反,又同样为了填饱肚子投降大清,完全是合理合规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宗室降清,算哪门子事?
人家满清可是要夺你朱明江山社稷的。
所以朱帅钦这个自辽事以来第一个降清的宗室让陆四大感惊诧,之前张有芳他们决定降清时并没有强迫这位“济王”同他们一起,原因是朱帅钦只是宗室第六等的奉国中尉。
按明太祖朱元璋给儿孙定的爵位制度,一等亲王、二等郡王、三等镇国将军、四等辅国将军、五等镇国中尉、六等辅国中尉。
六等以下,一律为奉国中尉。除亲王、郡王世袭外,余皆降等,后来满清也采用了明朝这一降等袭爵制。
但哪怕是不入流的辅国中尉,总是朱明宗室,你要不抗清也行,绝无道理降清。
因此在处置了不应该汇入清水的污水后,陆四命人提来朱帅钦,想弄明白这位奉国中尉降清时是个什么样的思想,然后请这位好好上路,然而得到的回复却让陆四惊掉下巴。
朱帅钦可能是已经做好被杀准备,显得很“光棍”,直接回说他是为吃饱肚子降清的。
这个答案可谓是真稀奇。
堂堂朱明宗室为了填饱肚子毅然降清,厉害了。
陆四一脸我不信,除非你开水烫那玩意的样子。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这快死的人,跟你这贼人又有什么好花头的。我降清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我假称什么济王,也是为了填饱肚子,你道我真要保他朱明不成!”
“......”
“你可是太祖子孙,朱明宗室!”
陆四必须提醒面前这位好汉他的身份,从而注意说话时的态度。
“啊呸,狗屁的朱明宗室!”
陆四不强调还好,一强调朱帅钦激动起来了。
“崇祯未死之前,我一家老小八口人连锅都揭不开,逼得我这太祖子孙出去偷盗,前后叫官府抓了不知几回,挨了多少顿打!...当时他朱皇帝怎么不想起我这宗室来!嘿,他崇祯把太祖留下的江山败光了,倒叫我们这帮宗室出来保明,世间没这道理!”
朱帅钦一脸气乎乎,想来真是恨那朱皇帝。
陆四一阵无语,语气稍稍弱化,问道:“你好歹也是奉国中尉,不至于惨到要出去偷东西养家吧?”
“咱们这帮太祖子孙除了姓朱,捞着他朱皇帝啥好处了?...科举不让我们考,生意不让我们做,手艺不让我们学,要这样也成,你朝廷把禄米按时发我们啊!...
再苦一些,按太祖定的规矩,我这奉国中尉一年怎么也有200石粮食,可实际上呢?一年就给我三四石粮食,一家七八口人摊不到五十斤粮,怎么活!就这还是我跑到德藩、衡藩那边哭诉才给的!”
朱帅钦两眼通红,这是真苦。
“朱家的宗室真这么惨?”陆四半信半疑。
朱廷翰点了点头,迟疑了下又给陆四讲了一个笑话。
这个笑话说的是周王系镇国中尉朱勤熨家里实在是没米下锅,一家老小饿得嗷嗷叫,结果跑到京里要告御状却被夺爵关进了凤阳高墙。
爹去做牢了,朱勤熨的两个儿子还在外面挨饿。
这时有个聪明人给这两个儿子出了个主意,说宗室进谏不过被囚高墙,不会被杀,但要是关进凤阳便和你们的爹一样吃喝不愁了。
朱勤熨的两个儿子越想越觉得这人说的有道理,于是瞎琢磨一番后,兄弟二人便联名上书抨击当朝国政,反正就是胡说八道一番,之后很顺利的同他爹在凤阳高墙碰了面,从此再也不用担心被饿死,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这两个人的事迹感动了很多同样没吃喝的宗室,于是凤阳高墙一下成了宗室们的向往之地,最后逼得朝廷不得不下令不许宗室再议国政,总算是把这歪风邪气给打压了下去。
想打皇帝的秋风,哪怕是亲戚,都不行!
一个好荒唐的故事,一个和陆四前世广为流传的百万朱明子孙吃垮明朝的故事完全不同的版本。
同凤阳花鼓戏有的一拼。
陆四牙酸。
“宗室确是过得惨,年过三十不得婚配的大有人在,有死后十年无钱下葬的,有行乞市井,有行乞民间,有流徒他乡,有饿死道路。名虽宗室,苦甚穷民,俯天仰地,无门控诉。”
周祚鼎有感而发。
因为朝廷的禄米根本发下不来,大多数宗室穷的要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宗室开始作奸犯科,尤其是奉国将军以下的宗室。
而当地藩王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法司也不敢俱奏,导致那帮没饭吃的宗室在一些地方成了有“特权”的小偷专业户。
“终明一代,宗室作乱六起,燕王之靖难,宣德汉王之乱,景泰广通王叛乱,正德安化王、宁王叛乱,以上诸王皆怀野心而乱,唯那奉国将军朱聪灼是吃不起饭而乱。”
朱廷翰说的这个奉国将军朱聪灼是明太祖十三子代王的六世孙,同样因为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就跑去抢知府刘永的行李,结果被嘉靖处以剥夺一年禄食的重罚。
本来就没什么禄米的朱聪灼急了,竟然联络一帮宗室准备杀代王及镇抚大臣,勾结蒙古鞑靼入边,可惜在出塞路上被边兵擒获镇压。
所以,人朱帅钦为了一家老小有口饭吃站出造大顺的反,又同样为了填饱肚子投降大清,完全是合理合规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