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征辟只是走走过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刘焉府上的这次拜会,结果可以说是大成功,效果拔群。
  刘焉对李素这颗棋子的态度,就像渣男遇到美女。
  渣男明明只是馋对方的身子(想把对方当枪使,当样板典型案例树,推动废史立牧),但不好意思明说,怕因此受到外界的猜忌。所以不得不编造一点借口,说是欣赏对方的“才华”和“贤淑”。
  这种情况下,对方哪怕九分是靠美貌,只有一分的才华和贤淑,渣男在对外吹牛的时候,也得吹成九分的才华和贤淑。
  更何况,渣男在考校的时候,惊喜的发现原来这位美女真有九分的才华和贤淑,那就更是瞌睡送枕头了,当然要大吹特吹来遮掩自己的好色(异心)。
  仅仅第二天,刘焉就把李素的才华和忠义,私下里跟大宗正刘虞通了个气,暗暗力劝刘虞征辟李素一个基层的幕僚官职,说将来对刘虞回幽州平叛必有裨益。
  至于刘焉和刘虞私下里怎么说的、具体如何劝,李素这个外人开不了天眼透视,也就不知道了,反正结果应该是很不错的。
  估计刘焉就是把自己考校李素时听到的精彩问对,以及从曹操那儿听来的、李素当日与大将军何进的问对,统统转述一遍,再添油加醋夸大一下李素的才干。
  如今,“废史立牧”的事儿,虽然还没提上议程,但刘虞已经隐隐预感到,自己有相当大的概率,会在一段时间之后,被皇帝派回幽州任职——哪怕不设立州牧职位,他也会按幽州刺史的官职回去。
  谁让刘虞在幽州地区的威望之高,整个大汉朝没有第二人可比呢,只要幽州局势糜烂到不可收拾,迟早得调刘虞回去的。
  这种时候,听刘焉如此盛赞李素才华,说对平叛有用,还强调李素跟如今不拿朝廷军饷在涿郡兴义兵讨贼的刘备也关系很铁,种种考量之下,刘虞也就答应了征辟之举。
  ……
  拜会刘焉之后的两天,李素就接到了这份征辟,正是大宗正府的名义下达的,效率高得雅痞。
  李素纵然有心理准备,都没想到那么快。
  当时是上午辰时,李素正在驿馆里,跟沮授、关羽一起吃早饭呢。
  原本估计最多再过一两天、朝廷对于之前一系列功过的赏罚结论就要下来了,他们一行人就得回邺城了。
  刘虞这份征辟,时间点掐得很不错,硬生生把李素截胡了下来,让他不必回邺城再给阉党的贾琮做事了。
  刘虞派来的征辟使者,就洋洋洒洒当着一群人的面把内容宣布了:“久闻冀州功曹书佐李素……特征辟为宗正公主家丞,秩三百石,佐校外戚簿籍。”
  这种征辟文书并非朝廷旨意,李素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听完后略微有些懵逼,一开始还不敢直接接,而是看了一眼旁边的沮授。
  因为之前贾琮赏赐征辟他的时候,他是从零起步,不存在交接问题。现在刘虞再次征辟他,他总得先跟贾琮那边切割清楚关系才对。
  幸好,刘虞派来的信使也比较懂行,当面就跟沮授说:“沮别驾,宗正的征辟,已经在崔司徒处备案。贾刺史那儿的交割,还望您代劳了。”
  沮授一拱手:“些许小事,授回邺城时自当妥为处置。”
  在沮授的协助下,李素总算是在没有闹出笑话的前提下,安然接受了自己的第二次征辟。
  事后,他还就这里的礼法和办事流程跟沮授请教了一下。
  沮授本就是个好为人师之人,也就耐心解答。
  原来,刘虞之所以只征辟他一个正三百石的小官,是因为一旦到了正四百石和比四百石以上,朝廷的人士管理就要严格得多,不是仅仅用人单位到司徒那儿备个案就能通过的了。
  另一方面,则是一些不上台面的潜规则:汉灵帝时,西园卖官的起步价,就是统管比四百石以上的官位,比四百石卖三百万钱,正四百石卖四百万钱。
  再往下的芝麻小官,皇帝也卖不过来,基本上就不卖了。
  与此同时,自从前些年旧皇宫遭火灾、汉灵帝开始修毕圭苑之后,正常任免的官员也要给钱才能上任,只不过比全价买的官要便宜不少,一般运气好是打五折优惠,高的也有七八折的,具体不一定。
  比如买一个最差的郡的太守,要两千多万。但如果是你才干很适合这个职位,朝廷也刚好急需用你去担任这个太守,那可能给一千万就拿下了——最典型的就是孙坚的长沙太守,本来起码卖贵一倍,但孙坚有将才,又刚好爆发了区星叛乱,朝廷需要孙坚平叛,所以五折优惠就给孙坚太守了。
  但是,这个“正规任命的官员也得给上任钱”的制度,也是最低只到比四百石为止,再小的官,汉灵帝也没精力卖,太琐碎了。
  因此,刘虞才找了宗正府里最便宜最差的官职,公主家丞,给李素征辟。因为宗正府的属官都比较清贵,除了这个位置之外,根本就没有三百石那么小的了。其他起码都是比六百石的某某令、某某主簿,不好操作。
  而且宗正府下面的属官,分两个派系,一派管的是汉室宗亲,一派管的是外戚。
  按照朝廷制度,掌管宗亲簿籍的官员,本身也都必须是姓刘的汉室宗室。只有管外戚的官员,才能由外姓担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