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第295 刘备牌卤肉饭
幸好刘备不是什么嗜酒如命之人,他喝酒更多只是为了氛围,喝着舒坦就好,不用追求高度。
所以仅仅在僰道享受了一晚烈酒和盛宴、舞乐之后,第二天刘备就把心思收回来了。
听说有南中的“双季稻”运抵僰道,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所以他拉着李素非要视察一下,看看双季稻长什么样子。
粮食这种东西,哪怕是作为种子运输,也不可能只运一点点,否则按照三十倍到五十倍的繁殖率,要多到能在蜀地大规模种植,不知道要拖延多少年呢。
所以李恢和顾雍还挺给力,李素带着刘备到码头粮仓看货的时候,刘备看到了七八条每条载重上千石的粮船,仓库里还已经堆了一些卸下来的货。
刘备看到这个规模时,也是啧啧称奇:“这么多?一共多少分量?李恢他们出了不少力吧?听说南中的路很不好走,有些地方还是要翻山的吧。”
李素:“这儿才一万石,今年还能再这么多,一共两万石,明年二月就能春耕种下去了。运输确实不易,主要是永昌的不韦县到叶榆、昆明,都得走陆路,八百多里陆运呢。
其中有两三百里连车都不能拉,就靠大象、滇马驮运,幸好顾雍治理民政倒也算得力,他担任建宁郡守以来,深入民间教化生产,派汉人兽医教了昆明夷如何用滇马和驴子杂交骡子。总算让当地黑夷也跟汉民一样学会了养骡,此畜山区驮运比滇马还好用。才把那么多粮米特产运到昆明。
相比之下,今年李恢负责的掸国到不韦的水运,倒是比去年便捷了不少。自从去年冬天不韦那边的造船厂,也学会了糜家造船工匠们刚鼓捣出来的‘龙骨造船法’后,他们也造出了能在周水中航行的、载货数千石的大船。
长度超过十丈,宽仅为两丈,长宽比可以超过五倍,在周水狭窄之处也不会有触礁危险。而且激流中上下前后纵向颠簸也不大,不像去年那样有颠散架的。”
众所周知,船体越胖越宽,对于横摇的稳定性有好处,而越瘦长,对纵摇的压制效果更好。在怒江那种水势汹涌的地方,船只行驶最需要抗浪的就是纵向颠簸,而且需要龙骨结构来提升所能抵抗的最大扭矩。
所以没有益州军的造船技术改良,光靠原本哀牢土人的活动范围,还真不好蔓延到怒江入海口、也就是后世缅甸港市毛淡棉周边。
而现在,从李恢发回来的奏报看,他们已经在两千一百多里的“周水”(怒江)航线上,成功设置了足足六七处“殖民屯垦点”,每处间隔在两三百里。
给拓殖营配发精良的兵器、铁器农具,充足的粮食给养和牲畜,专找肥沃的河谷冲积平原烧荒堆淤开垦,已经成功扎稳了脚跟。
整个过程也没死多少人,因为汉人去的并不多,就算拓殖营里有汉人,也都是类似于李恢家族等永昌郡本地人。
而其他三成拓殖人口是昆明黑夷,由孟尝孟信提供,六成哀牢白夷,由朵思大王等归附较早的哀牢蛮王提供。云南的气候跟缅甸南部差距已经不大,给蛮夷以精良铁器加持,在热带雨林中杀出一条路来并不太难。
也正是靠着这种拓殖,才从东南亚的散居掸族部落那儿弄到了足够的双季稻贸易。李恢买的两万石双季稻,累计花了几万斤的铁质农具交换。
当地的掸人和哀牢夷连铁器都没有,还停留在刀耕火种,而且气候炎热也不需要保暖的衣物,除了铁器以外其他东西对他们根本没什么吸引力。北部山区的哀牢人或许还缺盐,而南部平原地带的沿海沼泽丛林,就连盐都不需要了。
……
李素一边给刘备解释,还把李恢的奏章原文指点给刘备看——其实这些东西刘备都有收到,李素这儿的反而只是抄送,他还不至于“欺上瞒下、截留奏章”。只是刘备不喜欢读书看奏章,所以都是让属下挑要紧的讲解给他听,懒得自己读文绉绉的原文。
理解了弄到这些东西的不易后,刘备也很好奇这种新粮食本身有没有什么特征,会不会跟目前的稻米搞混,所以亲自拆了一些粮袋验看。
看了之后,他倒是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两种米长相就截然不一样。
“这种林邑稻的米怎么这么细长?咱汉地的米比它粗短一些吧?”
李素:“大王所见甚是,正是如此。林邑稻要稍长一些。”
原来,长江流域自古的稻米品种,更接近后世的“粳米”,而林邑稻扮演的相当于后世双季稻里的早稻,也就是“籼米”,籼米确实要比粳米颗粒长一些,口感也没有粳米软糯。
一般稻米有个比较普遍的规律,就是越粗短越圆的口感越软糯。糯米就是最软糯的,而糯米也是最粗短圆胖的,粳米、籼米逐渐变长,口感也逐渐变粗,烧饭的时候要加更多水。
口感最没有粘性的米,就是后世抖音上经常看到的“印度美食”短视频里那种印度咖喱饭用的米,长得跟四季豆似的,但糯性差到跟吃石灰粉差不多散,一点都不黏。
李素知道这里面的问题,现在既然遇到刘备来视察了,他当然也要提前打好预防,让刘备意识到“新农作物虽然高产,但味道不一定好吃”的弊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仅仅在僰道享受了一晚烈酒和盛宴、舞乐之后,第二天刘备就把心思收回来了。
听说有南中的“双季稻”运抵僰道,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所以他拉着李素非要视察一下,看看双季稻长什么样子。
粮食这种东西,哪怕是作为种子运输,也不可能只运一点点,否则按照三十倍到五十倍的繁殖率,要多到能在蜀地大规模种植,不知道要拖延多少年呢。
所以李恢和顾雍还挺给力,李素带着刘备到码头粮仓看货的时候,刘备看到了七八条每条载重上千石的粮船,仓库里还已经堆了一些卸下来的货。
刘备看到这个规模时,也是啧啧称奇:“这么多?一共多少分量?李恢他们出了不少力吧?听说南中的路很不好走,有些地方还是要翻山的吧。”
李素:“这儿才一万石,今年还能再这么多,一共两万石,明年二月就能春耕种下去了。运输确实不易,主要是永昌的不韦县到叶榆、昆明,都得走陆路,八百多里陆运呢。
其中有两三百里连车都不能拉,就靠大象、滇马驮运,幸好顾雍治理民政倒也算得力,他担任建宁郡守以来,深入民间教化生产,派汉人兽医教了昆明夷如何用滇马和驴子杂交骡子。总算让当地黑夷也跟汉民一样学会了养骡,此畜山区驮运比滇马还好用。才把那么多粮米特产运到昆明。
相比之下,今年李恢负责的掸国到不韦的水运,倒是比去年便捷了不少。自从去年冬天不韦那边的造船厂,也学会了糜家造船工匠们刚鼓捣出来的‘龙骨造船法’后,他们也造出了能在周水中航行的、载货数千石的大船。
长度超过十丈,宽仅为两丈,长宽比可以超过五倍,在周水狭窄之处也不会有触礁危险。而且激流中上下前后纵向颠簸也不大,不像去年那样有颠散架的。”
众所周知,船体越胖越宽,对于横摇的稳定性有好处,而越瘦长,对纵摇的压制效果更好。在怒江那种水势汹涌的地方,船只行驶最需要抗浪的就是纵向颠簸,而且需要龙骨结构来提升所能抵抗的最大扭矩。
所以没有益州军的造船技术改良,光靠原本哀牢土人的活动范围,还真不好蔓延到怒江入海口、也就是后世缅甸港市毛淡棉周边。
而现在,从李恢发回来的奏报看,他们已经在两千一百多里的“周水”(怒江)航线上,成功设置了足足六七处“殖民屯垦点”,每处间隔在两三百里。
给拓殖营配发精良的兵器、铁器农具,充足的粮食给养和牲畜,专找肥沃的河谷冲积平原烧荒堆淤开垦,已经成功扎稳了脚跟。
整个过程也没死多少人,因为汉人去的并不多,就算拓殖营里有汉人,也都是类似于李恢家族等永昌郡本地人。
而其他三成拓殖人口是昆明黑夷,由孟尝孟信提供,六成哀牢白夷,由朵思大王等归附较早的哀牢蛮王提供。云南的气候跟缅甸南部差距已经不大,给蛮夷以精良铁器加持,在热带雨林中杀出一条路来并不太难。
也正是靠着这种拓殖,才从东南亚的散居掸族部落那儿弄到了足够的双季稻贸易。李恢买的两万石双季稻,累计花了几万斤的铁质农具交换。
当地的掸人和哀牢夷连铁器都没有,还停留在刀耕火种,而且气候炎热也不需要保暖的衣物,除了铁器以外其他东西对他们根本没什么吸引力。北部山区的哀牢人或许还缺盐,而南部平原地带的沿海沼泽丛林,就连盐都不需要了。
……
李素一边给刘备解释,还把李恢的奏章原文指点给刘备看——其实这些东西刘备都有收到,李素这儿的反而只是抄送,他还不至于“欺上瞒下、截留奏章”。只是刘备不喜欢读书看奏章,所以都是让属下挑要紧的讲解给他听,懒得自己读文绉绉的原文。
理解了弄到这些东西的不易后,刘备也很好奇这种新粮食本身有没有什么特征,会不会跟目前的稻米搞混,所以亲自拆了一些粮袋验看。
看了之后,他倒是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两种米长相就截然不一样。
“这种林邑稻的米怎么这么细长?咱汉地的米比它粗短一些吧?”
李素:“大王所见甚是,正是如此。林邑稻要稍长一些。”
原来,长江流域自古的稻米品种,更接近后世的“粳米”,而林邑稻扮演的相当于后世双季稻里的早稻,也就是“籼米”,籼米确实要比粳米颗粒长一些,口感也没有粳米软糯。
一般稻米有个比较普遍的规律,就是越粗短越圆的口感越软糯。糯米就是最软糯的,而糯米也是最粗短圆胖的,粳米、籼米逐渐变长,口感也逐渐变粗,烧饭的时候要加更多水。
口感最没有粘性的米,就是后世抖音上经常看到的“印度美食”短视频里那种印度咖喱饭用的米,长得跟四季豆似的,但糯性差到跟吃石灰粉差不多散,一点都不黏。
李素知道这里面的问题,现在既然遇到刘备来视察了,他当然也要提前打好预防,让刘备意识到“新农作物虽然高产,但味道不一定好吃”的弊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