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庞统第一策
张飞从庞统了解了最新的军情后,加上早已做好出击准备,几乎立刻就要宣布全军开拔,他自己也急着披挂上马,开始远征。
这几年,张飞也算是够憋屈了,刘备称帝之前,他还捞到了不少打仗的机会,还有独当一面的。但是刘备称帝之后,他三年都被安排在各处打防反,都是在次要战线布防。
也难怪他如此急切,以至于明明距离敌境还有数百里行军距离,压根儿就不该披甲行军,他都忍不住先披挂好了赶路,宁可路上多换乘几匹马,简直精力旺盛到无处发泄。
那架势,比霍元甲憋了一肚子气、一拳砸翻一个自己徒弟、然后大吼喝问“这一拳二十年的功夫!你们挡得了么!”时还要暴躁。
庞统跟张飞共事还不满一月,张飞对于庞统还没到言听计从的程度,两人的合作还在磨合期,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形成彻底信任。
当然这其中的问题并不都在张飞,张飞对士大夫有才华的人态度还是不错的。
关键是庞统自己也多多少少有点恃才傲物,哪怕在中枢当过几年基层的参谋官,还依然有点不屑于讨好上级。
此刻,军情汇报了一半,张飞就要走,庞统也忍不住调侃:“车骑将军切勿急躁,不如听完了全部东边的军情再说。”
张飞放下刚找到的马鞭:“还有甚好事?袁熙都去了强援,莫非先生还要劝我别分散兵力、不要连中山、常山一起收下?”
庞统拿着小折扇笑道:“将军有进取心,统岂会阻拦,这点目标,还不至于冒进。将军要是听完了后面这条消息,说不定还会觉得目标定小了——
今日刚刚接到从口外草原上来的骑兵斥候线报,是一队卫将军身边的精锐亲卫骑兵送来的,说他们八日之前,就已经安然驶抵辽东沓氏港,五日前又抵达辽东昌黎县的外港徒河。
在海上一路都没有遇到曹军阻拦,也没有发生战斗。看来是因为大海茫茫,曹操从徐州东海、青州东莱往返三韩的船队和巡哨,没有撞见卫将军和镇南将军,就这么安然通过了,比原计划还顺利。
卫将军顺利抵达后,就成功与辽东糜府君联络上了。糜府君对卫将军与镇南将军极为礼遇,让大军略作休整。
卫将军还派出百骑斥候、用马三百匹,从口外草原迂回而来,至雁门由马邑入口,今早才把情报送来,约将军伺机夹击。”
张飞听了,简直要一跃而起,心中越发焦急于建功立业了。
都怪其他方向形势太好!那些做局的同僚发现有把高干调开的机会,所以一再让他多拖了近十天,制造目前的形势,结果居然连赵云都安然抵达辽东了!
按照战前的计划,张飞当然知道,赵云的目的只是帮助糜竺协防辽东,丝毫没有进攻任务的。他和太史慈一个负责陆路,一个负责海路。
在航海行军北上的过程中,如果被如今已是曹操下属的孙权部将,或者陆逊的海船拦截了,太史慈还得负责护送赵云,把敌人的拦截战船干掉。
谁知,因为大海茫茫,加上采用了新式航海法,一开始的计划有点多余,压根儿就没被曹军的海船撞见。做了那么多准备,都白做了。
不过,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宁可有备无患,反正做参谋预案的时候料敌从宽,也没多大成本,能确保战略顺利实施比什么都重要。
张飞并不知道赵云那一路具体怎么做的,而且抵达辽东后又是怎么通过草原和雁门这边沟通,便重点追问了这些问题。
庞统显然是梳理完了情报才来见他的,倒也都弄清楚了,一一解释:
赵云和太史慈之所以能顺利在东海上航行近半个月没被人遇见,主要是采取了“经度航行法”(当然庞统并不知道这个航海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从长江口舟山群岛入海后,让沙船队一直往正北方航行。
这种航行,比原先相对靠近海岸线的航行,要节约不少时间,因为离岸远,茫茫大海上才不容易被发现。
而且可以笔直抵达青州的东来半岛附近时,才需要稍微绕一绕,绕过东莱半岛尖端后,再北上渡过渤海海峡抵达沓氏。
这种措施看似就几句话的事儿,平平无奇,但真正接触过航海和海战的人,才知道这里面也是有难度的。同时期其他航海事业基本上还停留在离岸不到一百里的近海航行,敢这样直接按照罗盘指北一直往北开的,就算是海军名将之才了。
要不是太史慈久居东莱、辽东,为糜竺执掌海军数年,又在长江、南海反复实战历练,换个将领还开不好这种连续半个月不靠岸补给的航线。
当然这样行驶也不是不用付出代价的,对赵云而言,代价就是随船无法再携带大批的骑兵用战马。因为马匹经受不起连续半个月的风浪颠簸和不靠岸补给,就算活下来,质量和使用寿命也会大打折扣。
不过好在这次是支援辽东战场,所以太史慈在出兵之前跟赵云商议行军方略时,提到这个取舍后,赵云赫然发现,可以规避掉这个问题——辽东糜竺别的不多,就是马匹多,那是典型的北方边境产马区。
所以,赵云完全可以不带马匹只带嫡系的精锐骑兵,坐船到辽东后,问糜竺要马,用糜竺的马打糜竺的仗、办糜竺的事,很公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几年,张飞也算是够憋屈了,刘备称帝之前,他还捞到了不少打仗的机会,还有独当一面的。但是刘备称帝之后,他三年都被安排在各处打防反,都是在次要战线布防。
也难怪他如此急切,以至于明明距离敌境还有数百里行军距离,压根儿就不该披甲行军,他都忍不住先披挂好了赶路,宁可路上多换乘几匹马,简直精力旺盛到无处发泄。
那架势,比霍元甲憋了一肚子气、一拳砸翻一个自己徒弟、然后大吼喝问“这一拳二十年的功夫!你们挡得了么!”时还要暴躁。
庞统跟张飞共事还不满一月,张飞对于庞统还没到言听计从的程度,两人的合作还在磨合期,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形成彻底信任。
当然这其中的问题并不都在张飞,张飞对士大夫有才华的人态度还是不错的。
关键是庞统自己也多多少少有点恃才傲物,哪怕在中枢当过几年基层的参谋官,还依然有点不屑于讨好上级。
此刻,军情汇报了一半,张飞就要走,庞统也忍不住调侃:“车骑将军切勿急躁,不如听完了全部东边的军情再说。”
张飞放下刚找到的马鞭:“还有甚好事?袁熙都去了强援,莫非先生还要劝我别分散兵力、不要连中山、常山一起收下?”
庞统拿着小折扇笑道:“将军有进取心,统岂会阻拦,这点目标,还不至于冒进。将军要是听完了后面这条消息,说不定还会觉得目标定小了——
今日刚刚接到从口外草原上来的骑兵斥候线报,是一队卫将军身边的精锐亲卫骑兵送来的,说他们八日之前,就已经安然驶抵辽东沓氏港,五日前又抵达辽东昌黎县的外港徒河。
在海上一路都没有遇到曹军阻拦,也没有发生战斗。看来是因为大海茫茫,曹操从徐州东海、青州东莱往返三韩的船队和巡哨,没有撞见卫将军和镇南将军,就这么安然通过了,比原计划还顺利。
卫将军顺利抵达后,就成功与辽东糜府君联络上了。糜府君对卫将军与镇南将军极为礼遇,让大军略作休整。
卫将军还派出百骑斥候、用马三百匹,从口外草原迂回而来,至雁门由马邑入口,今早才把情报送来,约将军伺机夹击。”
张飞听了,简直要一跃而起,心中越发焦急于建功立业了。
都怪其他方向形势太好!那些做局的同僚发现有把高干调开的机会,所以一再让他多拖了近十天,制造目前的形势,结果居然连赵云都安然抵达辽东了!
按照战前的计划,张飞当然知道,赵云的目的只是帮助糜竺协防辽东,丝毫没有进攻任务的。他和太史慈一个负责陆路,一个负责海路。
在航海行军北上的过程中,如果被如今已是曹操下属的孙权部将,或者陆逊的海船拦截了,太史慈还得负责护送赵云,把敌人的拦截战船干掉。
谁知,因为大海茫茫,加上采用了新式航海法,一开始的计划有点多余,压根儿就没被曹军的海船撞见。做了那么多准备,都白做了。
不过,从战略的角度来说,宁可有备无患,反正做参谋预案的时候料敌从宽,也没多大成本,能确保战略顺利实施比什么都重要。
张飞并不知道赵云那一路具体怎么做的,而且抵达辽东后又是怎么通过草原和雁门这边沟通,便重点追问了这些问题。
庞统显然是梳理完了情报才来见他的,倒也都弄清楚了,一一解释:
赵云和太史慈之所以能顺利在东海上航行近半个月没被人遇见,主要是采取了“经度航行法”(当然庞统并不知道这个航海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从长江口舟山群岛入海后,让沙船队一直往正北方航行。
这种航行,比原先相对靠近海岸线的航行,要节约不少时间,因为离岸远,茫茫大海上才不容易被发现。
而且可以笔直抵达青州的东来半岛附近时,才需要稍微绕一绕,绕过东莱半岛尖端后,再北上渡过渤海海峡抵达沓氏。
这种措施看似就几句话的事儿,平平无奇,但真正接触过航海和海战的人,才知道这里面也是有难度的。同时期其他航海事业基本上还停留在离岸不到一百里的近海航行,敢这样直接按照罗盘指北一直往北开的,就算是海军名将之才了。
要不是太史慈久居东莱、辽东,为糜竺执掌海军数年,又在长江、南海反复实战历练,换个将领还开不好这种连续半个月不靠岸补给的航线。
当然这样行驶也不是不用付出代价的,对赵云而言,代价就是随船无法再携带大批的骑兵用战马。因为马匹经受不起连续半个月的风浪颠簸和不靠岸补给,就算活下来,质量和使用寿命也会大打折扣。
不过好在这次是支援辽东战场,所以太史慈在出兵之前跟赵云商议行军方略时,提到这个取舍后,赵云赫然发现,可以规避掉这个问题——辽东糜竺别的不多,就是马匹多,那是典型的北方边境产马区。
所以,赵云完全可以不带马匹只带嫡系的精锐骑兵,坐船到辽东后,问糜竺要马,用糜竺的马打糜竺的仗、办糜竺的事,很公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