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诈谈示弱之计
曹操那番话说完后,深知曹操多疑程度的荀彧,当然已经明白和平无望。
他痛苦地瞑目不语,以为会等来曹操后续更猛烈的训斥、甚至是严惩他动摇军心,要褫夺他一部分的权柄。
然而,这一切却没有发生。
曹操痛心疾首完了之后,居然不打算严惩荀彧。
他只是来回踱步,一开始如同愤怒的虎豹。许久之后,才渐渐冷静下来,也一如虎豹一击不中后,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
平复半晌,曹操似乎终于冷静了,挤出一个诚恳的笑容,跟荀彧商议:
“也罢,不管怎么说,文若你这也是为了大汉,为了天下苍生。虽然刘备那些虚演不可信,但孤还是可以遣使跟他谈谈。
咱了解一下和平劝刘和退位、只认一个正朔的条件。知己知彼,才好有备无患嘛,谈谈有什么损失,谈不成也是没办法,孤先把诚意展现一下。”
荀彧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丞相愿意以天下苍生为重?那真是大汉之幸。属下以为,看在丞相当年诛杀袁术的功绩,再加上最后的四州之地和七十万士卒。
刘备肯定会答应一个好条件的。说不定能保留丞相五县封地、以一郡为公,再保留一州土地,由曹家镇守两代。若是连这个都做不到,属下也会尽量精选舌辩之士,为丞相争取。”
曹操干笑了两声:“到时候便是人为刀俎,孤哪里还敢奢望具体的要求,要求提低一些,刘备应允后真能兑现,就不错了。
至于舌辩之士,呵呵,难道还派董昭、司马朗去不成?孤麾下,还有谁人能不辱使命。总不能派许攸去吧。”
曹操其实根本不在乎派谁去,确切地说,
是他不在乎派去的人口才如何、能不能谈成结果。
但如果派去的人能擅长欺骗、多刺探一些刘备的军情,那还是不错的。
曹操刚才之所以有此转变,是因为他内心已经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是被荀彧勾起来的:
谈一谈,又没有损失,而且通过尝试谈判,正好可以向刘备表达一个示弱的信号,让刘备觉得“曹操外强中干,看似在扩军,可能实际扩军效果不理想,所以想虚张声势换个好的和平条件”。
刘备要是真上当了,最后谈判又破裂,那刘备还不正好狂妄自大、疯狂往前追击?
而陈郡这边,乃至谯郡的部分地区,曹操都已经提前开始着手破坏了。
他的计划,就是把刘备从郾城到汝阳这一带的相持阵地勾引出来,把刘备勾引到陈郡腹地,勾引到鸿沟以东,到一片被严格焦土策略、坚壁清野又无险可守的战场上,进行最后的大决战!
这样,刘备想坚守避战都不可能,除非是再次西渡鸿沟、放弃陈郡后撤逃跑,回到汝阳这一带有坚固防御营寨阵地的区域!
但那样说不定也会给曹操乱中取胜的追击机会,几十万大军说进就进说退就退,不是那么容易的。万一由攻转撤的节骨眼上出了什么变故,就会酿成崩溃!
谈成谈不成,曹操都不亏!谈不成也能顺手完成战略欺骗!
不过,荀彧既然已经产生了动摇之心,以大汉为念,而不是以曹家利益为念,那就不能再完全信任荀彧了!
所以,曹操没打算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荀彧,他只跟荀彧说他是真心回心转意、愿意和平谈判的。这一点上,连荀彧一起骗,才最稳妥。
另外,荀彧既然有动摇,不可靠,那就连后方的最高内政权力也不能再交给荀彧了。曹操打算让程昱替代荀彧,担任总的内政和后勤统筹职务。
程昱此人心狠手辣,搞军备后勤不择手段,他才适合眼下的特殊时期。
当天傍晚,曹操为了稳住荀彧,还非常虚情假意地跟荀彧一起吃饭,留他一起讨论和平谈判的己方开价细节。
讨论内容之真切,一度让荀彧以为曹操是真的被劝动了。
曹操甚至都不惜先是“借酒浇愁”,然后“酒后吐真言”,跟荀彧说了很多“肺腑之言”。
荀彧一走,曹操立刻一骨碌爬起来,丝毫不剩醉态,一个人在上弦月色笼罩的庭院内踱步。
“要褫夺文若的总督军需之职,还不让他起疑,表面上不撕破脸、伪装出和平示弱的诚意,此事着实困难……”
曹操思前想后,不知该如何调度。
着实良久之后,他脑中才闪过一个可怕的、他一直不愿意去面对的念头。
“既然不能跟文若撕破脸,那唯有‘明升暗降’了,最稳妥的做法,就是给他一个比筹办后方军备更重要的职责,才能让他不疑有他。
否则,以文若之智,其他招数都会被看穿。可这个‘更重要的职责’,也确实没多少可选的了,莫非,真要让文若为使、全权代表关东朝廷,去跟刘备谈判?
这个任命倒是够重,能让他消弭疑心,可孤既然要彻底瞒着文若真相,也就不能让文若趁机刺探刘备军情,也不便指示他在谈判期间示弱诱敌……”
这个难题着实棘手,以曹操的智商,最后都想了很久,才打上一个勉强可用的补丁:
他决定派荀彧为正使,去跟刘备谈判,然后再安排一个绝对可靠的副使。这个副使要绝对忠于曹家,而且不可能跟荀彧串谋。
而曹操私下里给这个副使的交代,也不必说太多,只要告诉副使“荀令君首劝孤与刘备和谈,孤见其似有动摇,恐其不够忠义,卖主求荣,不得不让人从旁协助”。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痛苦地瞑目不语,以为会等来曹操后续更猛烈的训斥、甚至是严惩他动摇军心,要褫夺他一部分的权柄。
然而,这一切却没有发生。
曹操痛心疾首完了之后,居然不打算严惩荀彧。
他只是来回踱步,一开始如同愤怒的虎豹。许久之后,才渐渐冷静下来,也一如虎豹一击不中后,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
平复半晌,曹操似乎终于冷静了,挤出一个诚恳的笑容,跟荀彧商议:
“也罢,不管怎么说,文若你这也是为了大汉,为了天下苍生。虽然刘备那些虚演不可信,但孤还是可以遣使跟他谈谈。
咱了解一下和平劝刘和退位、只认一个正朔的条件。知己知彼,才好有备无患嘛,谈谈有什么损失,谈不成也是没办法,孤先把诚意展现一下。”
荀彧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丞相愿意以天下苍生为重?那真是大汉之幸。属下以为,看在丞相当年诛杀袁术的功绩,再加上最后的四州之地和七十万士卒。
刘备肯定会答应一个好条件的。说不定能保留丞相五县封地、以一郡为公,再保留一州土地,由曹家镇守两代。若是连这个都做不到,属下也会尽量精选舌辩之士,为丞相争取。”
曹操干笑了两声:“到时候便是人为刀俎,孤哪里还敢奢望具体的要求,要求提低一些,刘备应允后真能兑现,就不错了。
至于舌辩之士,呵呵,难道还派董昭、司马朗去不成?孤麾下,还有谁人能不辱使命。总不能派许攸去吧。”
曹操其实根本不在乎派谁去,确切地说,
是他不在乎派去的人口才如何、能不能谈成结果。
但如果派去的人能擅长欺骗、多刺探一些刘备的军情,那还是不错的。
曹操刚才之所以有此转变,是因为他内心已经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是被荀彧勾起来的:
谈一谈,又没有损失,而且通过尝试谈判,正好可以向刘备表达一个示弱的信号,让刘备觉得“曹操外强中干,看似在扩军,可能实际扩军效果不理想,所以想虚张声势换个好的和平条件”。
刘备要是真上当了,最后谈判又破裂,那刘备还不正好狂妄自大、疯狂往前追击?
而陈郡这边,乃至谯郡的部分地区,曹操都已经提前开始着手破坏了。
他的计划,就是把刘备从郾城到汝阳这一带的相持阵地勾引出来,把刘备勾引到陈郡腹地,勾引到鸿沟以东,到一片被严格焦土策略、坚壁清野又无险可守的战场上,进行最后的大决战!
这样,刘备想坚守避战都不可能,除非是再次西渡鸿沟、放弃陈郡后撤逃跑,回到汝阳这一带有坚固防御营寨阵地的区域!
但那样说不定也会给曹操乱中取胜的追击机会,几十万大军说进就进说退就退,不是那么容易的。万一由攻转撤的节骨眼上出了什么变故,就会酿成崩溃!
谈成谈不成,曹操都不亏!谈不成也能顺手完成战略欺骗!
不过,荀彧既然已经产生了动摇之心,以大汉为念,而不是以曹家利益为念,那就不能再完全信任荀彧了!
所以,曹操没打算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荀彧,他只跟荀彧说他是真心回心转意、愿意和平谈判的。这一点上,连荀彧一起骗,才最稳妥。
另外,荀彧既然有动摇,不可靠,那就连后方的最高内政权力也不能再交给荀彧了。曹操打算让程昱替代荀彧,担任总的内政和后勤统筹职务。
程昱此人心狠手辣,搞军备后勤不择手段,他才适合眼下的特殊时期。
当天傍晚,曹操为了稳住荀彧,还非常虚情假意地跟荀彧一起吃饭,留他一起讨论和平谈判的己方开价细节。
讨论内容之真切,一度让荀彧以为曹操是真的被劝动了。
曹操甚至都不惜先是“借酒浇愁”,然后“酒后吐真言”,跟荀彧说了很多“肺腑之言”。
荀彧一走,曹操立刻一骨碌爬起来,丝毫不剩醉态,一个人在上弦月色笼罩的庭院内踱步。
“要褫夺文若的总督军需之职,还不让他起疑,表面上不撕破脸、伪装出和平示弱的诚意,此事着实困难……”
曹操思前想后,不知该如何调度。
着实良久之后,他脑中才闪过一个可怕的、他一直不愿意去面对的念头。
“既然不能跟文若撕破脸,那唯有‘明升暗降’了,最稳妥的做法,就是给他一个比筹办后方军备更重要的职责,才能让他不疑有他。
否则,以文若之智,其他招数都会被看穿。可这个‘更重要的职责’,也确实没多少可选的了,莫非,真要让文若为使、全权代表关东朝廷,去跟刘备谈判?
这个任命倒是够重,能让他消弭疑心,可孤既然要彻底瞒着文若真相,也就不能让文若趁机刺探刘备军情,也不便指示他在谈判期间示弱诱敌……”
这个难题着实棘手,以曹操的智商,最后都想了很久,才打上一个勉强可用的补丁:
他决定派荀彧为正使,去跟刘备谈判,然后再安排一个绝对可靠的副使。这个副使要绝对忠于曹家,而且不可能跟荀彧串谋。
而曹操私下里给这个副使的交代,也不必说太多,只要告诉副使“荀令君首劝孤与刘备和谈,孤见其似有动摇,恐其不够忠义,卖主求荣,不得不让人从旁协助”。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