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李丞相的一生,是抢奇观的一生
李素抵达扬州后,很快就展开了实地勘测走访的工作,非常勤政。
当然,这也跟他前段时间在雒阳已经宅够了休养够了有关,该活动活动了。
以至于到了地方上,表面上的名义是休假回封地,实际上却比在雒阳的工作日还忙。
整个十月份剩下的日子,李素把移民工作交给诸葛亮和其他属吏操心,同时青州兖州那边也是提前得到交代,知道要配合。李素自己,就专注于先给未来的河海转运枢纽选址。
十月中旬,他先去娄县的华亭,还有海盐县实地走访。这还是李素第一次来到长江口,实地观察汉朝的江口地理情况。
汉朝时由长江口入海的航运业果然不是很发达,江口淤浅很严重,几乎跟后世地图上那种“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差不多,江水到了末段甚至严重分叉,水浅流缓。
不过李素很快就理解了:这才是缺乏人类经济活动和航运状态下,缓流大河正常的入海状态。
相反,那种河道很紧束、没有叶脉一样分叉泥泞的状态,是需要人类反复治理、疏浚、筑海塘才能得到的。
历史上从宋到明,长江口的海运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每年修江口海岸的费用又何其巨大?
明清的时候,甚至一度达到“每隔数年需修一次海塘,每次需木料八万余柱”的程度,耗费的土方和石料就更难以统计了(当然李素并不知道这个数据,这是《明史》上的)
当然,鉴于长江毕竟是华夏第一大河,即使如此淤浅流缓,江口的主航道还是完全通航无碍的,别说是汉朝的船了,就是后世那种吃水二十米深几十万吨的大船,都没问题。
而汉朝那些几米吃水的船,要靠岸也没问题,不怎么需要挖掘,只要修栈桥就行。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靠岸是没问题,靠的却不是长江最边上的岸,只是中央主航道那一股分叉的岸。主航道分叉旁边,还有至少二三十里宽的淤泥沙滩,中间夹杂了三五道平行的支流,你得全部造桥连接、或者该填的填,该挖的挖,才能最终连接到稳固的陆地聚居区。
这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呐。我早就想到有可能会面临问题,最后还是得亲自走访勘测一下,才能确认这地方不行。”
离开海盐县的最后一天,李素亲自从江口冲积的淤泥滩上回来,双腿都踩得满是泥浆,深一脚浅一脚,着实让周围的人觉得丞相很勤政,这样恶劣的环境还要亲自来实地勘测视察。
毕竟都农历十月下旬的冬天了,李素很有经验地没穿鞋踩在湿泥里,那还是非常冷的。他知道穿了鞋也没用,因为鞋肯定会陷到泥浆里,不如一开始下滩就不穿鞋。
诸葛亮和周瑜也陪同了他的视察,周瑜对附近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他在吴郡多年,不由虚心诚恳地向李素请教,他打算如何部署。
李素也是正式排除了全部错误选项后,审慎地说:“事到如今,估计只能选我一开始不敢选的方案了,把船厂和新的转运港,造到江口外海数十里的海岛上吧。”
周瑜闻言大惊,这个选项是他从未考虑过的,毕竟汉朝哪有人发展海岛的,就算造好了,以后常年货物集散还要多一道转运,得从海岛再运回陆地,那多费事?
海岛上如果住的人多了,提供造船和港务,那食物和日常生活补给,也要从大陆上用船运过去,这又是一笔成本。造船厂规模大了之后,岛上的树木肯定也是不够用的,得从别处砍了合用的大树运到岛上再加工,也是一笔靡费。
这不等于“建造的时候省点事儿,但后续常年维护使用,每年成本都增加”么,这不像是李丞相的办事风格。
丞相向来喜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痛不如短痛。
但是,李素内心却很有把握,因为他有后世的经验,所以只要排除了错误选项,他相信那个正确的选项是有条件实施的。
后世沪市开埠,早期也是在沿江入海口直接造港,可维护成本巨高,还阻挡了长江泥沙冲积的进一步自然造地。
最后,当发现所需的深水港越来越深,疏浚深挖成本越来越大,不还是一步到位选择了在舟山群岛造了洋山港?
离开江口百里以外的海岛,不会被江口冲积泥沙淤浅,从而几乎永远不需要疏浚维护,这个优势,是任何直接在河口造港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这个“几乎永不”也是要加个限定条件的,比如按照李素所知的地理历史,未来一千年,如果不干预长江河口的疏浚,让土地自然冲击成长,相当于后世沪市市区的大部分地方,都会从海里长出来。
至于历史上明朝以后,后世沪市的面积增长就放缓了,主要是人类活动开始疏浚修海塘了,冲过来的泥土都挖走,土地生长被压制,不过崇明岛却是依然越长越大。
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抑制,李素算过,长江口带来的泥沙,再过三千年也是可以慢慢淤积生长到把舟山群岛最西北端的几个岛屿,也冲成浅海沙滩。到时候,就算是在舟山群岛造深水港,也要考虑把沙子挖走疏浚航道。
不过,那都是公元3000多年后的事儿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发展,跟地理地质的推演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所以至少未来三千年里,李素的选择从地理角度来说是正确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这也跟他前段时间在雒阳已经宅够了休养够了有关,该活动活动了。
以至于到了地方上,表面上的名义是休假回封地,实际上却比在雒阳的工作日还忙。
整个十月份剩下的日子,李素把移民工作交给诸葛亮和其他属吏操心,同时青州兖州那边也是提前得到交代,知道要配合。李素自己,就专注于先给未来的河海转运枢纽选址。
十月中旬,他先去娄县的华亭,还有海盐县实地走访。这还是李素第一次来到长江口,实地观察汉朝的江口地理情况。
汉朝时由长江口入海的航运业果然不是很发达,江口淤浅很严重,几乎跟后世地图上那种“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差不多,江水到了末段甚至严重分叉,水浅流缓。
不过李素很快就理解了:这才是缺乏人类经济活动和航运状态下,缓流大河正常的入海状态。
相反,那种河道很紧束、没有叶脉一样分叉泥泞的状态,是需要人类反复治理、疏浚、筑海塘才能得到的。
历史上从宋到明,长江口的海运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可每年修江口海岸的费用又何其巨大?
明清的时候,甚至一度达到“每隔数年需修一次海塘,每次需木料八万余柱”的程度,耗费的土方和石料就更难以统计了(当然李素并不知道这个数据,这是《明史》上的)
当然,鉴于长江毕竟是华夏第一大河,即使如此淤浅流缓,江口的主航道还是完全通航无碍的,别说是汉朝的船了,就是后世那种吃水二十米深几十万吨的大船,都没问题。
而汉朝那些几米吃水的船,要靠岸也没问题,不怎么需要挖掘,只要修栈桥就行。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靠岸是没问题,靠的却不是长江最边上的岸,只是中央主航道那一股分叉的岸。主航道分叉旁边,还有至少二三十里宽的淤泥沙滩,中间夹杂了三五道平行的支流,你得全部造桥连接、或者该填的填,该挖的挖,才能最终连接到稳固的陆地聚居区。
这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呐。我早就想到有可能会面临问题,最后还是得亲自走访勘测一下,才能确认这地方不行。”
离开海盐县的最后一天,李素亲自从江口冲积的淤泥滩上回来,双腿都踩得满是泥浆,深一脚浅一脚,着实让周围的人觉得丞相很勤政,这样恶劣的环境还要亲自来实地勘测视察。
毕竟都农历十月下旬的冬天了,李素很有经验地没穿鞋踩在湿泥里,那还是非常冷的。他知道穿了鞋也没用,因为鞋肯定会陷到泥浆里,不如一开始下滩就不穿鞋。
诸葛亮和周瑜也陪同了他的视察,周瑜对附近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他在吴郡多年,不由虚心诚恳地向李素请教,他打算如何部署。
李素也是正式排除了全部错误选项后,审慎地说:“事到如今,估计只能选我一开始不敢选的方案了,把船厂和新的转运港,造到江口外海数十里的海岛上吧。”
周瑜闻言大惊,这个选项是他从未考虑过的,毕竟汉朝哪有人发展海岛的,就算造好了,以后常年货物集散还要多一道转运,得从海岛再运回陆地,那多费事?
海岛上如果住的人多了,提供造船和港务,那食物和日常生活补给,也要从大陆上用船运过去,这又是一笔成本。造船厂规模大了之后,岛上的树木肯定也是不够用的,得从别处砍了合用的大树运到岛上再加工,也是一笔靡费。
这不等于“建造的时候省点事儿,但后续常年维护使用,每年成本都增加”么,这不像是李丞相的办事风格。
丞相向来喜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痛不如短痛。
但是,李素内心却很有把握,因为他有后世的经验,所以只要排除了错误选项,他相信那个正确的选项是有条件实施的。
后世沪市开埠,早期也是在沿江入海口直接造港,可维护成本巨高,还阻挡了长江泥沙冲积的进一步自然造地。
最后,当发现所需的深水港越来越深,疏浚深挖成本越来越大,不还是一步到位选择了在舟山群岛造了洋山港?
离开江口百里以外的海岛,不会被江口冲积泥沙淤浅,从而几乎永远不需要疏浚维护,这个优势,是任何直接在河口造港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这个“几乎永不”也是要加个限定条件的,比如按照李素所知的地理历史,未来一千年,如果不干预长江河口的疏浚,让土地自然冲击成长,相当于后世沪市市区的大部分地方,都会从海里长出来。
至于历史上明朝以后,后世沪市的面积增长就放缓了,主要是人类活动开始疏浚修海塘了,冲过来的泥土都挖走,土地生长被压制,不过崇明岛却是依然越长越大。
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抑制,李素算过,长江口带来的泥沙,再过三千年也是可以慢慢淤积生长到把舟山群岛最西北端的几个岛屿,也冲成浅海沙滩。到时候,就算是在舟山群岛造深水港,也要考虑把沙子挖走疏浚航道。
不过,那都是公元3000多年后的事儿了,人类活动的历史发展,跟地理地质的推演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所以至少未来三千年里,李素的选择从地理角度来说是正确的。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