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整军备战(二)
田齐手下两方人马齐聚东莱,田齐连日召集沮授、苏双、颜雨、何丰、曹性、齐盛等四部主要官员,商议各部运作方式和彼此之间的联系机制,商讨各部、各司人员名单。将军府各部、各司、各曹主官各就其位,田齐制定的诸多政策终于顺利实施了起来。
沮授任军务部部长兼参谋司司长;高顺为训练司司长兼陷阵军府千户;魏风任军令司司长兼长林军府千户;何丰任装备司司长兼匠营千户。赵云、童飞、童猛、典韦、江成等府军千户皆兼任参谋司参谋,在战时负责协助沮授制定作战计划。
沮授征调各军府文职军官,迅速将军务部架构搭建了起来,并命魏风的长林军负责军务部护卫事宜。
高顺将四千丹阳兵打散分配至各千户府,组织各千户府进行军衔评定和作战训练。
何丰派手下各百户分赴莱州、青州各郡县,征集各地工匠,组建匠营千户府,开始建设军械工坊,生产兵器、甲胄,并组建府军护卫。
魏风将长林军一分为二,其中一部负责平时营地内卫,战时出征,另一部以队为单位派至各千户府,由督伯率领,负责维护各府军军纪、军法。
苏双任政务部部长兼户部分司司长;曹性任兵部分司司长、吏部分司司长兼锦衣卫千户;齐盛任礼部分司、刑部分司司长;谷琪任农部分司司长,负责管理各千户府农事;谷浩任畜牧分司司长,负责各千户府组建军马场;吕承任商务司司长;刘英任刑部分司副司长,组建警务千户府,负责案件侦破和治安维护;何丰兼任工部分司司长。
田齐还任命齐盛任法制部部长,同时兼任检察分司司长,组建法务学校,培训法官、检察官。任命童渊为科教部部长,颜雨、高顺为副部长,负责构建教育体系,管理教师,制定科研课题。
田齐在东莱发布征军令,征集水手并家眷两千户,补入童飞和江成的水军千户府。同时令童飞、江成自行组建造船厂,打造战船。
田齐依据后世经验,革新政治、军事体制,各部各司各曹主官无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试错纠错。田齐每天忙于理顺各部、各司杂务,片刻不得轻闲。
直到一个月后,各部各司的运转才渐渐步入正轨,结束了纷乱局面。田齐终于脱身出来,有了时间关注各千户府的训练,有了精力来考虑出海行商事宜。
田齐首先来到他的亲卫千户府鹰扬卫查看训练备战情况。鹰扬卫大部老兵由田岳率领留守塞外,田齐令甘宁、魏延在丹阳兵中遴选军士两曲,组建了新的鹰扬卫,改田岳的老鹰扬卫为天狼军。
得知田齐到来,甘宁、魏延出寨门迎候。田齐在营寨前下马,甘宁、魏延上前行礼。在高顺组织的军衔评定中,他们两人在所有军士里并列第一,被田齐授予上校军衔,正式进入鹰扬卫,升任了千户校尉。田齐命魏延为首,负责训练和管理鹰扬卫。
甘宁和魏延陪同田齐入营,一路上简单向田齐介绍了鹰扬卫的训练情况。田齐一路听着甘宁、魏延汇报,慢慢走入中军大帐。田齐挥手令魏延、甘宁入座,轻声询问魏延:“你刚才说打算按吴起训练魏武卒的办法来训练鹰扬卫?武卒训练之法不是早就失传了吗?”
魏延摇头笑道:“具体训练办法确实早已失传,但我和兴霸商议多日,依据主公提供的《兵技巧》残篇,重新拟定了一个训练方案,应该也能达到武卒的训练效果。”
田齐大感兴趣,连忙问道:“具体如何训练?”
魏延递上一本书册给田齐说道:“这是我和兴霸拟定的训练手册,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力量、速度、敏捷、耐力。”
田齐大致看了看训练手册,感觉里面的训练方法有些像培养特种兵,不由笑道:“府中军士多为新招来的丁壮,你们如此大运动量的训练,他们可吃得消,可有怨言?现在训练到了哪一步?效果如何?”
魏延和甘宁叹息一声,轻轻摇头。鹰扬卫新招的这些军士,都是两人精挑细选出来的,体能倒算不错,但就是太“笨”了一些。仅一个队列训练,就拖拖拉拉,练了一个月。按此进度,如果要完成他们制定的这本训练手册,非要三年不可。
魏延尴尬一笑,轻轻摇头,“目前只进行了队列训练和跑动拉练,进度颇慢。他虽然桀骜,但在田齐面前还能够保持谨慎恭敬的态度。
甘宁却是直爽,对田齐报怨道:“只因主公不许我等校尉责打军士,所以训练进度太慢。请主公许我责打之权,我保证三个月就令他们完成所有训练内容。”
田齐轻轻摇头,对甘宁说道:“你这火暴脾气要改一改,不要轻言责打。府中军士都是你们的乡邻手足,情同兄弟,岂能责打?”
甘宁反驳道:“我亲兄弟也没少受我责打。这些家伙太笨,不打不开窍,不打就偷懒。”
田齐也不与甘宁争辩,指着手册说道:“我看是你们的训练手册不够细致。一个队列训练计划,只寥寥数十字,照搬了高司马所定步兵操典,并未细化训练步骤,岂能不慢?”
魏延向田齐说道:“我们训练了一个月,队列训练还是不达标,高司马不准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训练。我们鹰扬卫老兵太少,训练进度远远落后其他各府卫,请主公与高司马说说情,允许我们一边继续进行队列训练,一边开始其他训练内容。
甘宁不服气的说道:“队列训练不过是些花架子,都是些行走站立的口令,谁人不会?如何细化?”
田齐转身叫过田虎和田贲,命令道:“你们给甘校尉做个样子。”
田虎应诺,与田贲带一什亲卫并立,依次下达“立正、稍息、向前看,起步走,向左转、向右转等队列操练口令,并一丝不苟的做了动作示范。
田虎、田贲等人的队列动作有如行云流水,整齐划一,但甘宁、魏延还是有些不以为然。
沮授任军务部部长兼参谋司司长;高顺为训练司司长兼陷阵军府千户;魏风任军令司司长兼长林军府千户;何丰任装备司司长兼匠营千户。赵云、童飞、童猛、典韦、江成等府军千户皆兼任参谋司参谋,在战时负责协助沮授制定作战计划。
沮授征调各军府文职军官,迅速将军务部架构搭建了起来,并命魏风的长林军负责军务部护卫事宜。
高顺将四千丹阳兵打散分配至各千户府,组织各千户府进行军衔评定和作战训练。
何丰派手下各百户分赴莱州、青州各郡县,征集各地工匠,组建匠营千户府,开始建设军械工坊,生产兵器、甲胄,并组建府军护卫。
魏风将长林军一分为二,其中一部负责平时营地内卫,战时出征,另一部以队为单位派至各千户府,由督伯率领,负责维护各府军军纪、军法。
苏双任政务部部长兼户部分司司长;曹性任兵部分司司长、吏部分司司长兼锦衣卫千户;齐盛任礼部分司、刑部分司司长;谷琪任农部分司司长,负责管理各千户府农事;谷浩任畜牧分司司长,负责各千户府组建军马场;吕承任商务司司长;刘英任刑部分司副司长,组建警务千户府,负责案件侦破和治安维护;何丰兼任工部分司司长。
田齐还任命齐盛任法制部部长,同时兼任检察分司司长,组建法务学校,培训法官、检察官。任命童渊为科教部部长,颜雨、高顺为副部长,负责构建教育体系,管理教师,制定科研课题。
田齐在东莱发布征军令,征集水手并家眷两千户,补入童飞和江成的水军千户府。同时令童飞、江成自行组建造船厂,打造战船。
田齐依据后世经验,革新政治、军事体制,各部各司各曹主官无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试错纠错。田齐每天忙于理顺各部、各司杂务,片刻不得轻闲。
直到一个月后,各部各司的运转才渐渐步入正轨,结束了纷乱局面。田齐终于脱身出来,有了时间关注各千户府的训练,有了精力来考虑出海行商事宜。
田齐首先来到他的亲卫千户府鹰扬卫查看训练备战情况。鹰扬卫大部老兵由田岳率领留守塞外,田齐令甘宁、魏延在丹阳兵中遴选军士两曲,组建了新的鹰扬卫,改田岳的老鹰扬卫为天狼军。
得知田齐到来,甘宁、魏延出寨门迎候。田齐在营寨前下马,甘宁、魏延上前行礼。在高顺组织的军衔评定中,他们两人在所有军士里并列第一,被田齐授予上校军衔,正式进入鹰扬卫,升任了千户校尉。田齐命魏延为首,负责训练和管理鹰扬卫。
甘宁和魏延陪同田齐入营,一路上简单向田齐介绍了鹰扬卫的训练情况。田齐一路听着甘宁、魏延汇报,慢慢走入中军大帐。田齐挥手令魏延、甘宁入座,轻声询问魏延:“你刚才说打算按吴起训练魏武卒的办法来训练鹰扬卫?武卒训练之法不是早就失传了吗?”
魏延摇头笑道:“具体训练办法确实早已失传,但我和兴霸商议多日,依据主公提供的《兵技巧》残篇,重新拟定了一个训练方案,应该也能达到武卒的训练效果。”
田齐大感兴趣,连忙问道:“具体如何训练?”
魏延递上一本书册给田齐说道:“这是我和兴霸拟定的训练手册,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力量、速度、敏捷、耐力。”
田齐大致看了看训练手册,感觉里面的训练方法有些像培养特种兵,不由笑道:“府中军士多为新招来的丁壮,你们如此大运动量的训练,他们可吃得消,可有怨言?现在训练到了哪一步?效果如何?”
魏延和甘宁叹息一声,轻轻摇头。鹰扬卫新招的这些军士,都是两人精挑细选出来的,体能倒算不错,但就是太“笨”了一些。仅一个队列训练,就拖拖拉拉,练了一个月。按此进度,如果要完成他们制定的这本训练手册,非要三年不可。
魏延尴尬一笑,轻轻摇头,“目前只进行了队列训练和跑动拉练,进度颇慢。他虽然桀骜,但在田齐面前还能够保持谨慎恭敬的态度。
甘宁却是直爽,对田齐报怨道:“只因主公不许我等校尉责打军士,所以训练进度太慢。请主公许我责打之权,我保证三个月就令他们完成所有训练内容。”
田齐轻轻摇头,对甘宁说道:“你这火暴脾气要改一改,不要轻言责打。府中军士都是你们的乡邻手足,情同兄弟,岂能责打?”
甘宁反驳道:“我亲兄弟也没少受我责打。这些家伙太笨,不打不开窍,不打就偷懒。”
田齐也不与甘宁争辩,指着手册说道:“我看是你们的训练手册不够细致。一个队列训练计划,只寥寥数十字,照搬了高司马所定步兵操典,并未细化训练步骤,岂能不慢?”
魏延向田齐说道:“我们训练了一个月,队列训练还是不达标,高司马不准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训练。我们鹰扬卫老兵太少,训练进度远远落后其他各府卫,请主公与高司马说说情,允许我们一边继续进行队列训练,一边开始其他训练内容。
甘宁不服气的说道:“队列训练不过是些花架子,都是些行走站立的口令,谁人不会?如何细化?”
田齐转身叫过田虎和田贲,命令道:“你们给甘校尉做个样子。”
田虎应诺,与田贲带一什亲卫并立,依次下达“立正、稍息、向前看,起步走,向左转、向右转等队列操练口令,并一丝不苟的做了动作示范。
田虎、田贲等人的队列动作有如行云流水,整齐划一,但甘宁、魏延还是有些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