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造船是必须的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盘上代表成人的发髻,插上簪子对着镜子一番审视,站起来走两步,衣柜镜子里看见发簪吊坠摇曳,这才满意的走出房间。伺候的丫鬟叫一声:“姨娘早!”玉竹脸上的笑容更甚。
  前院后院的走一趟,一片“顾姨娘早”的问候声中,满意的回到后院。太阳已经爬高了,对面院子里的那个对头还没起来,玉竹悻悻的哼了一声,昂着下巴回了房间。忙呢,事情很多,都要做好咯,老爷挣下的这份家当可不小,该自己管的这一份,得看好咯。回头别让对面院子里那个狐狸精比下去。
  古管事带着四个小丫鬟进来,年岁都不大,十二三岁顶了天。规矩的站了一派,老古站在台阶下,赔着笑道:“顾姨娘,这四个丫鬟您要是看中了都留下,看不中我在去人牙子那换去。这几个丫鬟,都是按照您的意思挑选的,从济南运来的,个个都识字,好人家的出身。”
  玉竹昂着下巴,故作沉稳的点点头,走到一排丫鬟面前道:“都把头抬起来。”
  四个丫鬟抬起头,怯怯的不敢正视。这个稚嫩的脸上,仿佛看见了当年自己被老爹送到人牙子的手里,玉竹揉了揉眼睛,叹息道:“都留下吧。这才多大,就叫爹妈买了,作孽啊!”
  几个丫鬟长的都不错,小小年纪美人坯子都出来了,不过玉竹不担心这个。老爷跟前得宠的,都是能做事的。长相这个东西,未必能吃的开。再说年纪小,就老爷那个胃口,怕是看她们不上。想起这个,玉竹都觉得新鲜,谁家老爷不是专拿小的嫩的下嘴?陈老爷正好掉个个,专挑熟的吃。
  “她们算是运气,老爷是个菩萨心肠,顾姨娘也是个心善的。这年景越来越坏了,登州地面还是好的,听说济南那边,五两银子就能买一个七八岁的丫头。”
  半个时辰后,雨荨起来了,坐在院子里欣赏一幅床单画。心情很好,就是身上软软的半点力气都没有,嗓子有点沙哑了,昨晚上是不是叫的太狠了?想到这就脸红,难怪英娘那个狐狸精,没事总往庄子里跑。要不,跟玉竹和解了?势单力孤的,怕是争不过英娘和她手底下的几个狐媚子。
  一早起来就没看见老爷,觉得差不多散架子的雨荨挣扎着起来,出了院子叫个人问了问,说是一道早的奇山那边来了个报信的,请老爷去看啥作坊。
  道路修好了,两匹马拉着四轮马车跑的就快,哗哗哗的轮子声,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奇山所的海边上。这里有一个军营,半个月之前最后竣工。原先的卫所,陈燮也看不上。干脆就自己盖一个新兵营,左右要的是土地和这个位子。那些百户总旗什么的,只要按照指令种高产粮食就行,管他们的死活还管不过来。
  红砖的围墙有一丈高,工程不小,多亏了那些辽东流民,每天管三顿饭吃,就能下力气干活,工钱都不带要的。码头也差不多成型了,这里本来就有一个小型的码头,七八条小船巡哨用的。码头边上船坞已经立起来了,守备张彪带着他的部下们,站在营门之外迎接。
  从马车上下来,看着一帮手下立正敬礼,陈燮颇为满意的点点头。军营重地,任何车驾都得停下,规矩是陈燮自己定的,自然是要带头遵守,马车开进军营像什么话?
  “辛苦了,威海卫和宁海州那边,没有给你找麻烦吧?”陈燮这个问题是针对张彪一次也没抱怨而来的,按说这些地方的老爷们,可都没那么好打交道。不敢找陈燮的麻烦,还不敢找张彪的麻烦?
  “回长官老爷,威海卫那边来过一个指挥使,转了一圈就回去了,带走了不少土豆番薯的种子。宁海州那边,人影子也没见着一个。倒是去了原来的卫所处,收了夏税。地面上原来倒是有些青皮混混来捣烂,这不,都在码头上扛活呢。”
  这个答案,陈燮很满意。陈老爷的兵,不管走到哪,都不能吃亏。这是陈燮再三强调的。
  沿着水泥路,穿过军营,往前走了一截,跟在身后的刘庆指着海面的高台道:“东家,那就是船坞,一条新船已经造好了。”
  陈燮不由暗暗激动,脚下步伐加快。这条新船是刘庆挖了登州水师的墙角,弄了几十个工匠过来,在这里开了船坞,自己造的第一条小型的福船。说是只有二百料,相当于六十吨的样子。就这个,陈燮已经很满足了,毕竟是自己造的。回头从现代社会拿到英国人改进版的盖伦船图纸,用葡萄牙人和本地工匠造大船就不是梦想了。
  没海军,陈燮绝对不能接受,这个时代属于大海的,不能掺一脚,真是对不起自己。别都不说,只要想想东南亚的黄金和铜矿,陈燮就恨不得把那些地方都占下来。煌煌大明,纵横七海的郑和船队,竟然是去宣扬国威的,走一路赔一路,古往今来最大的讽刺不过如此。
  反正那些土著也看不住自己的家当,总是要被人抢的,让欧洲人抢,不如自己来抢。抢了东南亚,还可去抢印度,那地方才是真的富裕。这是个属于抢劫犯的时代啊!
  一群工匠跪了一地,陈燮现在是官了,这是礼节。赶紧上去一一扶起,露出最和善的嘴脸,一一握手来一句:“辛苦了!”然后再给一些年龄大的工匠递烟点火,感激的他们热泪盈眶,这才算完事。
  闸门在绞盘的动力下升起,看见绞盘,陈燮不免感慨人民群众的智慧。海水灌进船坞,纤绳拉动木船缓缓的往海面去,最终木船成为了大海上的一个小点。
  “这是二百料的小船,草民等商量过了,把这船坞改大一点,下一艘造五百料的大船。”负责造船的工匠老汉王老五,一脸的褶子,眼睛却很精神。后来陈燮才知道,这老汉不过四十岁,看着有六十了。
  “好好,辛苦你们了。这艘船造的不错,每人赏一斤猪肉五十文钱三斤白面。大工每人赏白银一两,猪肉二斤,十斤白面。”陈老爷做了一把“散财童子”,引起一片欢呼声。
  二百多个工匠,在船坞上辛苦了快三个月,这才造出一艘船。大工每天三文工钱,小工每天一文,就这还保质保量的给活干好了。说心里话,陈燮都觉得亏心。可这些工匠不那么想,给登州营水师干活的时候,谁给过工钱?一天两顿高粱米,活干完了给你十斤高粱就算开恩了。陈老爷这里干活,每天三顿小米白面敞开吃,干的顿顿不是一条鱼就是一块肉。还有工钱拿,就这待遇,你还想怎么地?不好好干活,那才叫良心被狗吃咯。
  大明的帆船是硬帆,跟现在欧洲的主流差距不小,对此陈燮没有任何不满,从无到有才多长的时间?以大明百姓的能力,未来可期。
  看着这里的一切,陈燮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蜘蛛,慢慢的把一张网织起来,慢慢的变大。成就感很强烈,将来这片海域,一定都是中国的。
  中午的时候,跟着一群老汉们一起吃的午饭,小米粥,玉米面和一点白面,蒸出来的本质就是窝窝头。一条鱼倒是新鲜的,拌了面粉油炸成金黄色。陈老爷又扮演了一番圣母,把负责后勤的管事叫来一顿训斥,说什么吃的太差了,那么重的体力活云云。
  管事不敢辩解,赶紧认错。陈燮这才对王老五等大工匠道:“年初去京师打了一仗,开销不小,对不住大家,让大家吃苦了。希望大家谅解,年前一定补偿。”
  一帮淳朴的工匠,眼泪汪汪的抹个不停,都在念叨陈老爷的好。要不是喊万岁犯禁,估计这就喊上了。成功的作秀并收买人心之后,陈燮返回登州。
  进城的时候,车被拦下,门口军士小心翼翼的汇报:“巡抚大人有请。”
  陈燮这个登州营参将,实在是有点不务正业,整天看不到人。孙元化拿他还没辙,基本上就是放任自流了。陈燮的运气还算不错,孙元化是个技术官僚,不怎么喜欢玩阴招,这样也省了不少的麻烦。不然顶头上司找麻烦,还是有很多手段的。
  到了巡抚衙门,下车要进去,被门房告知,巡抚老爷不在家,在小妾那里。明朝当官的在外地为官,有个很操蛋的规定,就是不许带老婆。张瑶这种属于个案,非常少见。正经的他不能在登州为官,再不济也得去济南府。
  不能带家属,就只好在外面养个外室或者玩相公,因为官员嫖妓也是犯法的。所以这大明朝的官员,渐渐的把玩相公变成了一种时尚。
  陈燮赶紧过去,这个外室就在衙门边上的一条巷子里,走过去两分钟。门子放他进了院子,到了后院看见孙元化正在发愁。
  “思华来了,有个事情一直没想明白,你给出个主意。”孙元化也没起来,对着一叠纸张还在苦思冥想的样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