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围城和救援
别说半个月,就算是一个月的钱粮,正常的情况,宋毅都应该能拿的出来。问题,明朝上下都不正常不是?现在的宋毅,手里倒是有粮食,这不是丰收了么。问题是,他愿意不愿意便宜孔有德,愿意不愿意出这个粮食。宋毅还有一层顾忌,就是不能得罪张瑶和陈燮。
抱着这样的算盘,宋毅才不甘愿的样子。好在孙元化也知道这其中的诀窍,只要他准备半个月的粮食了事,别的钱粮孙元化手里还是掌握了一些户部下拨的饷银的,甚至还很充足。在不是没筑城也没铸炮么,巡抚大人手里的银子不少。
一场会议就这散了,孙元化留下孔有德,一番交代,又拨了一些银子给他,让他去准备不提。孔有德没的选择,只好捏着鼻子去准备。他是真的不想去,后金不好打,这个太知道了。让他带三千人去打耀州,手里战马数量不多,估计是去了就回不来了。
这事看似跟陈燮没关系,其实不然。陈燮早就知道这个事情的大概过程,自然要做些布置。从登州走海路去耀州,这事情其实很麻烦。首先你得有船,登州有小规模水师,这个不是问题。然后是钱粮的准备,兵马的集结。
明朝的军队集结起来很慢,陈燮私人军队属于一个例外。这么说吧,明军三日一操的,就算是比较勤奋的部队了。孔有德的军队,就算三日一操。别的明军,五日一操是勤奋,十日一操才是常态。一个月操练一次,那都不新鲜。指望这样的军队能打仗,那真是笑话了。
孔有德还在登州过了个中秋节,派人拿银子去买了酒肉,请他的士兵吃了一顿好的。然后开始准备出发的事情,先是集中船只,后是钱粮。磨磨蹭蹭的到了月底,都半个月了才出发。孙元化对这个事情也当着没看见,睁一眼闭一眼,指望人家去打仗呢。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孙元化就很恼火了。孔有德出兵半个月之后,他又回来了。啥情况呢?他说是在海上遇见了风暴,钱粮都损失干净了,战马也损失了不小,就剩下八百骑兵了。这事情把孙元化气的暴跳如雷,指着他的鼻子骂了半天。
接下来,孙元化还是不放过他,继续再去,这次没船了,你走陆路吧。孙元化手里还有点银子,又找张瑶帮忙凑了半个月的军粮,让孔有德率步骑三千余人,增援辽东。因为孔有德缺马,孙元化还特意拨了一些银子交给李九成,让他去买马。
磨蹭到九月底,孔有德再次上路,这时候祖大寿那边都快不行了。
黄台吉这一次没有强拆,而是准备好围点打援。下令八旗兵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明军万万没料到金兵会出此狠招,祖大寿和何可纲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逆奴围凌,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而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不几天城中就断粮了。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祖大寿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黄台吉一直想招降祖大寿,而且非常的真诚。围了十天,他派人去劝说,这个就是范文程。这个时候祖大寿所部其实已经断粮了,但是祖大寿和何可纲,都没有动摇。任凭范文程说出花来,也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范文程铩羽而归,黄台吉叹息一声,吩咐继续包围。
这个时候,看出孙承宗在这次筑城行动中的轻率了,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祖大寿所部在后金打来的时候,只有几天的存粮。这个玩笑真是开大了。
八月十六,松山援兵赶到,人数只有两千,真是不理解,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决定。事先把军队集结起来,不会死人的。结果,可想而知,不费吹灰之力,松山援军当了点心,塞牙缝都嫌不够的。八月二十六,锦州兵到了,不过没怎么打就是了。因为浓雾,阿济格没费什么手脚,明军就退了。
九月,第三次救援,发生了一个神话故事,黄台吉和多铎率两百后金军,打败了六千明军。好吧,吴襄和宋伟这两位将军不然不怎么地,但我还是认为,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因为说这个故事的人,名字叫阎崇年。
第三次救援失败了,区区三十里,从锦州到大凌河,竟然不可逾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惨,真的很惨。没粮食吃啊,大凌河城内有三万余人,怎么办啊?吃人!这是真事,当兵的吃民夫。都到了这个地步了,真诚的黄台吉的劝降,依旧被屡次拒绝。就是不答应,死活不投降。
黄台吉一看劝降不成,搞了一个假增援的计谋。祖大寿上当了,出来一看被围上了。这尼玛麻烦打了,怎么办啊?打呗!关宁军也不是吃素的,就这么给他打了出来,又躲回城里去了,然后死活就是不出来了。就算是真的援兵来了,也不出动。
然后黄台吉继续招降,祖大寿出了个新的主意,我们谈和怎么样?成不成,先谈着呗。
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万人组成的援军终于到了。率领这支部队的是监军道张春。张春,举人出身,在收复永平四城中,表现突出,为孙承宗看好,这次大凌河被围,孙承宗力荐他挂帅,朝廷派他为监军道。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大军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金兵相遇。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双方交战开始,八旗兵吃了些亏,冲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战车阵缓缓向前推进。
金兵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此时正横于大道中间,恭候着明军的到来。待明军进入射程,四十门大炮先后发射,明军的阵营当时就乱了,皇太极率军冲了上去,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张春见势不好,见风势向东,便使用火攻,火势凶猛,扑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来。兵败如山倒,张春想扼制溃逃,可是毫无作用,最后连他自己也被卷进了败退的大潮中。皇太极早已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溃逃的明军们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总兵吴襄和宋伟仅率数十人侥幸逃归。四万增援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从这以后,朝廷再也没派来过援兵。
就在大家对大凌河不报任何希望的时候,祖大寿跑回了锦州,而且是后金大军护送。只是在此之前,祖大寿杀了何可纲,因为他反对投降。而祖大寿的脱身之计,必须做到天衣无缝,只能说很无奈吧。真诚的黄台吉受了骗,行骗者祖大寿,进了锦州就不出来了。黄台吉带兵来讨个说法,祖大寿用大炮回答他。
“顷大凌河之役,城中人相食,明人犹死守,及援尽城降。”——《清史稿》。
大凌河筑城失败,战争告一段落,黄台吉又一次胜利了。
大明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作法是一贯的,追责。这一次,负责的人是孙承宗。老先生再次回家养老,总的来说,孙承宗还算是有一个还凑合的结果。但是老先生更为壮烈的事情,发生在后面的历史中。
孔有德的行军可以说很慢,慢的令人发指的慢。原因嘛,下雪了。这个时候的孔有德,并没有打算造反的意思,但是走到吴桥的时候,出了点事情。
这个事情跟一只鸡有关!
孔有德的军队军纪很一般,加上山东人看不上辽东军汉。这一路上就不断的出问题。到了吴桥,问题又来了。
“县人皆闭门罢市。有一士兵强取身为山东望族,东林党干将(《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的王象春之家仆一鸡,该丁被‘穿箭游营’。于是士兵击杀该家仆,事后象春之子不肯罢休,要求查明真相。此时,把孙元化给的市马钱花尽的李九成正好归来,恐遭非议,于是乘机煽动众人抢劫哗变。”
很可笑吧,就为了一支鸡,让一个士兵把箭穿在肩膀上游行示众。然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后果,但是更可笑的是,为这些后果买单的人,半个山东的百姓。
这一次事件,史称:吴桥兵变!
孔有德的想法很简单,闹点事情出来,然后等机会招安。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发展的过程,就不受他控制了。李九成父子很快就架空了孔有德,主导了这一次兵变。
临邑陵县商河青城等县先后被叛军攻陷,烧杀抢掠,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这种作恶,到了新城时达到了巅峰,屠城!
事情发生之后,整个山东官场乱作一团,巡抚余大成“病”了!其他官员也都装聋作哑,反正没有人拿出办法来,也没有人去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
抱着这样的算盘,宋毅才不甘愿的样子。好在孙元化也知道这其中的诀窍,只要他准备半个月的粮食了事,别的钱粮孙元化手里还是掌握了一些户部下拨的饷银的,甚至还很充足。在不是没筑城也没铸炮么,巡抚大人手里的银子不少。
一场会议就这散了,孙元化留下孔有德,一番交代,又拨了一些银子给他,让他去准备不提。孔有德没的选择,只好捏着鼻子去准备。他是真的不想去,后金不好打,这个太知道了。让他带三千人去打耀州,手里战马数量不多,估计是去了就回不来了。
这事看似跟陈燮没关系,其实不然。陈燮早就知道这个事情的大概过程,自然要做些布置。从登州走海路去耀州,这事情其实很麻烦。首先你得有船,登州有小规模水师,这个不是问题。然后是钱粮的准备,兵马的集结。
明朝的军队集结起来很慢,陈燮私人军队属于一个例外。这么说吧,明军三日一操的,就算是比较勤奋的部队了。孔有德的军队,就算三日一操。别的明军,五日一操是勤奋,十日一操才是常态。一个月操练一次,那都不新鲜。指望这样的军队能打仗,那真是笑话了。
孔有德还在登州过了个中秋节,派人拿银子去买了酒肉,请他的士兵吃了一顿好的。然后开始准备出发的事情,先是集中船只,后是钱粮。磨磨蹭蹭的到了月底,都半个月了才出发。孙元化对这个事情也当着没看见,睁一眼闭一眼,指望人家去打仗呢。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孙元化就很恼火了。孔有德出兵半个月之后,他又回来了。啥情况呢?他说是在海上遇见了风暴,钱粮都损失干净了,战马也损失了不小,就剩下八百骑兵了。这事情把孙元化气的暴跳如雷,指着他的鼻子骂了半天。
接下来,孙元化还是不放过他,继续再去,这次没船了,你走陆路吧。孙元化手里还有点银子,又找张瑶帮忙凑了半个月的军粮,让孔有德率步骑三千余人,增援辽东。因为孔有德缺马,孙元化还特意拨了一些银子交给李九成,让他去买马。
磨蹭到九月底,孔有德再次上路,这时候祖大寿那边都快不行了。
黄台吉这一次没有强拆,而是准备好围点打援。下令八旗兵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
明军万万没料到金兵会出此狠招,祖大寿和何可纲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逆奴围凌,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而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不几天城中就断粮了。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祖大寿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
黄台吉一直想招降祖大寿,而且非常的真诚。围了十天,他派人去劝说,这个就是范文程。这个时候祖大寿所部其实已经断粮了,但是祖大寿和何可纲,都没有动摇。任凭范文程说出花来,也没有丝毫投降的意思。范文程铩羽而归,黄台吉叹息一声,吩咐继续包围。
这个时候,看出孙承宗在这次筑城行动中的轻率了,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祖大寿所部在后金打来的时候,只有几天的存粮。这个玩笑真是开大了。
八月十六,松山援兵赶到,人数只有两千,真是不理解,怎么会有这么蠢的决定。事先把军队集结起来,不会死人的。结果,可想而知,不费吹灰之力,松山援军当了点心,塞牙缝都嫌不够的。八月二十六,锦州兵到了,不过没怎么打就是了。因为浓雾,阿济格没费什么手脚,明军就退了。
九月,第三次救援,发生了一个神话故事,黄台吉和多铎率两百后金军,打败了六千明军。好吧,吴襄和宋伟这两位将军不然不怎么地,但我还是认为,这是一个神话故事。因为说这个故事的人,名字叫阎崇年。
第三次救援失败了,区区三十里,从锦州到大凌河,竟然不可逾越。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惨,真的很惨。没粮食吃啊,大凌河城内有三万余人,怎么办啊?吃人!这是真事,当兵的吃民夫。都到了这个地步了,真诚的黄台吉的劝降,依旧被屡次拒绝。就是不答应,死活不投降。
黄台吉一看劝降不成,搞了一个假增援的计谋。祖大寿上当了,出来一看被围上了。这尼玛麻烦打了,怎么办啊?打呗!关宁军也不是吃素的,就这么给他打了出来,又躲回城里去了,然后死活就是不出来了。就算是真的援兵来了,也不出动。
然后黄台吉继续招降,祖大寿出了个新的主意,我们谈和怎么样?成不成,先谈着呗。
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万人组成的援军终于到了。率领这支部队的是监军道张春。张春,举人出身,在收复永平四城中,表现突出,为孙承宗看好,这次大凌河被围,孙承宗力荐他挂帅,朝廷派他为监军道。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大军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金兵相遇。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双方交战开始,八旗兵吃了些亏,冲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战车阵缓缓向前推进。
金兵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此时正横于大道中间,恭候着明军的到来。待明军进入射程,四十门大炮先后发射,明军的阵营当时就乱了,皇太极率军冲了上去,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张春见势不好,见风势向东,便使用火攻,火势凶猛,扑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来。兵败如山倒,张春想扼制溃逃,可是毫无作用,最后连他自己也被卷进了败退的大潮中。皇太极早已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溃逃的明军们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总兵吴襄和宋伟仅率数十人侥幸逃归。四万增援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从这以后,朝廷再也没派来过援兵。
就在大家对大凌河不报任何希望的时候,祖大寿跑回了锦州,而且是后金大军护送。只是在此之前,祖大寿杀了何可纲,因为他反对投降。而祖大寿的脱身之计,必须做到天衣无缝,只能说很无奈吧。真诚的黄台吉受了骗,行骗者祖大寿,进了锦州就不出来了。黄台吉带兵来讨个说法,祖大寿用大炮回答他。
“顷大凌河之役,城中人相食,明人犹死守,及援尽城降。”——《清史稿》。
大凌河筑城失败,战争告一段落,黄台吉又一次胜利了。
大明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作法是一贯的,追责。这一次,负责的人是孙承宗。老先生再次回家养老,总的来说,孙承宗还算是有一个还凑合的结果。但是老先生更为壮烈的事情,发生在后面的历史中。
孔有德的行军可以说很慢,慢的令人发指的慢。原因嘛,下雪了。这个时候的孔有德,并没有打算造反的意思,但是走到吴桥的时候,出了点事情。
这个事情跟一只鸡有关!
孔有德的军队军纪很一般,加上山东人看不上辽东军汉。这一路上就不断的出问题。到了吴桥,问题又来了。
“县人皆闭门罢市。有一士兵强取身为山东望族,东林党干将(《东林点将录》内称‘浪里白条’)的王象春之家仆一鸡,该丁被‘穿箭游营’。于是士兵击杀该家仆,事后象春之子不肯罢休,要求查明真相。此时,把孙元化给的市马钱花尽的李九成正好归来,恐遭非议,于是乘机煽动众人抢劫哗变。”
很可笑吧,就为了一支鸡,让一个士兵把箭穿在肩膀上游行示众。然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后果,但是更可笑的是,为这些后果买单的人,半个山东的百姓。
这一次事件,史称:吴桥兵变!
孔有德的想法很简单,闹点事情出来,然后等机会招安。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发展的过程,就不受他控制了。李九成父子很快就架空了孔有德,主导了这一次兵变。
临邑陵县商河青城等县先后被叛军攻陷,烧杀抢掠,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这种作恶,到了新城时达到了巅峰,屠城!
事情发生之后,整个山东官场乱作一团,巡抚余大成“病”了!其他官员也都装聋作哑,反正没有人拿出办法来,也没有人去想法子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