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打回去
“基础投资的费用,分三十年收回。每年海关的税收,一成用于海关的支出,三成用于偿还投资的费用。剩下的六成,上交内库。”陈燮这个分赃协定,让韩赞周有点要跪的感觉,皇家一分钱都不要出,每年就能有进账,真不愧是陛下的长女婿啊。
说着话,陈燮还拿出一份计划书,递给他道:“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按照这个来制定规则。我这里把丑话说在前面,海关的人,手别伸的太长,够吃够用就行了,别把小命搭上。”
该和风细雨的时候,陈燮自然会温和的表达,该雷霆之怒的时候,陈燮也不会客气。
韩赞周回去之后才发现,按照这个计划来做事,他招来的人,是没有任何武力部门。真正的海关暴力,全都掌握在陈燮派去的人手里。不管怎么说,这是给他一个肥缺了。他在南京呆的久了,知道海上的贸易是怎么回事。福建那边如此兴旺,不全是因为开海么?
韩赞周没有多留,告辞离开了。陈燮陆续的见了一天的客人,等待黄昏前,正准备决定不再见客的时候,韩山拿着一叠拜帖进来道:“老爷,时候不早了,还见客么?”
陈燮扫了一眼厚厚的一摞子拜帖,看看最上面的一张,随手拿起道:“最后见一个吧,其他人且回去吧。”搞了一个的表面工作,脸上客套的假笑带了一天了,累的慌啊。所以,没注意这张拜帖上的人名,陈燮都是按照先后循序来见客的。
等待韩山带着客人进来时,陈燮正准备客气的拱手,来人已经先道:“阮大铖见过阁部大人。”陈燮很明显的一愣,随即露出苦笑。这个家伙,陈燮在史书上看过他的臭名。本不想招惹他,但是既然来了,便应付一下。
阮大铖倒是一直在注意陈燮的表情变化,见他的脸上有点僵硬,心里暗暗叫一声不好。这货的功利心极为强烈,他来拜见就是想继续做官的。指望东林党放过他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花了银子运作周延儒的事情,自己也没落到好处。复社中名士顾杲杨廷枢黄宗羲等憎恶其为人,作《留都防乱公揭》驱之,曰:“其恶愈甚,其焰愈张,歌儿舞女充溢后庭,广厦高轩照耀街衢,日与南北在案诸逆交通不绝,恐吓多端。”
总而言之,复社这帮人中不喜欢他的人死活不给他活路走,这让他非常之痛苦。参加一些活动,都会被读书人当面讽刺,耻与为伍。可想而知,此时他有多悲剧了。但是阮大铖功利之心可谓痴心不改,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好了。只要能做官,谁能给他机会,就给谁卖命。就是一个目的,要做官。
“阮某不才,听闻阁部喜好南曲,……”阮大铖把准备好的台词拿出来,结果刚开个头,陈燮便一摆手道:“谁说我喜欢南曲的?无稽之谈!”说着正准备逐客,阮大铖已经噗通一下跪下了,口称:“阁部,当今江南士林,多有暗地串联,欲毁阁部之名者。阮某不才,愿为阁部门下走狗,但求阁部网开一面,给在下一条生路去走。”
陈燮听到这话,脸色陡然一沉,低声喝道:“站起来,你也是几十岁的人了,堂堂科举出身,说起来也不比谁差一点。何必作践自己?”
一句话,就跟炸雷似得,在阮大铖的耳边炸响,听的他心头猛烈的一震。一时竟有气血翻涌之感,缓缓的挣扎着,一手扶着椅子站起,勾着腰忍不住的就直了起来,似乎怕被陈燮看扁了。等他回过神来,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有点不真实,这一辈子辛苦,自二年被罢官后,不就是在苦苦的等待一个机会重回仕途么?怎么敢在阁部大人面前直着腰?
陈燮看的清楚,见他一瞬间腰杆挺着,很快又勾着。心里暗暗叹息,小人就是小人,为名利而媚上,不以为耻。可是要说阮大铖的“阉党”身份,说起来也是冤枉的紧。这家伙不过是个墙头草,打算骑墙没成功而已。话说在大明的历史上,所谓的君子们节操跟他不相上下的也不少吧?平时袖手谈心情,临危一死报君王。说的容易,真正做到的有几个?
想到这里,结合他说的话,陈燮突然觉得,小人用起来也未必不行。得看你怎么用而已。松江要设船舶司,原来的知府未必能合作,换一个人去做这个知府如何?陈燮坐在那里,脸色阴晴不定的,心里很难下决心。阮大铖的心跳加速,觉得事情似乎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这个陈阁部,似乎也没那么反感自己阉党的身份。
“你坐下吧!”陈燮终于做了决定,示意他落座。阮大铖不安的坐下,陈燮抬手拿起一份文稿,递给他道:“这个拿去,好好看看,领会精神之后,用个笔名重新写一篇文章出来。然后把稿子投给明报,其他的事情,你等后续指示。”
阮大铖听到这个话欣喜若狂,双手抖着又要跪下,被陈燮一声喝道:“站好了,不许跪。阮圆海,要说文采,你一点都不差。现在给你个机会,做好了,我会向陛下推荐你重新出山。不过我把丑话说在前面,今后再像现在,为了升官刻意媚上,你就不要来见我。”
心情复杂的阮大铖出来了,上了自己的马车之后,陡然心里惊出一身冷汗。陈燮的态度在他看来很奇怪,有点不是很明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陈燮交代了事情给他做,并且没有刻意轻视他的意思。打开文稿,阮大铖仔细的看了起来,这是一篇白话文,以陈燮的地位,要找人来弄成文言文,那可真是太轻松了。不怕没人不给他做事。现在事情交给自己,难道是考验自己么?阮大铖这家伙,功利心又占了上风了。想想之前的事情,觉得要好好做。回到家门口,一拍大腿道:“坏了,把最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什么事情,邀请陈燮去李贞丽处听南曲啊。不过仔细又一琢磨,他自觉反应过来了,陈阁部这是在暗示自己,面子上大家要保持距离,私下里为阁部大人卖命即可。毕竟陈阁部也是要名声的,不会跟一个阉党走这么近。想到这里,又一拍大腿:“差点弄巧成拙。”
回到后院,看见等在这里的杨文聪,立刻上前拱手笑道:“龙友,机会来了,正好一起自习参详一二,做的漂亮一点。”说了面见陈燮的过程后,杨文聪笑道:“这个陈阁部,真是不简单。先这个胸怀,就不是东林那帮人能比的。”
阮大铖笑道:“不提这个了,还是一起看看此文。”
看见希望的阮大铖积极性直接爆表,反复阅读,甚至都能背下了,这才摸着胡须道:“此文读罢,方知阁部大人之胸怀。看看这里,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魏忠贤横行之时,辽饷从来都没断过。所谓的正人君子上了台,把持朝政之后,辽东兵变接踵而至。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私利战胜了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面前,有的人选择了维护私人利益。这不由不让人想起三国之时,曹操南征之时,多数大臣主张投降的原因。本质上,跟今天这些人反对商业税,反对开海,本质上惊人的一致。”
杨文聪点点头道:“此诛心之语,中的也!”
两人连夜赶工,第二天一早,一份改过之后的雄文便诞生了。名字也改成了“公私论”。
文稿派人送到陈燮这里,看完之后,陈燮拍手叫好,这家伙的文采的确很牛。立刻让人把头条的位置留下,明天一早的新一期明报上就用这篇文章了。而且这家伙,既然搞了个笔名叫海友,陈燮一琢磨便知道,这是阮圆海和杨龙友之意。可见就算是小人,也有朋友。
陈燮想了想,写了一篇编者按。这些年走遍中原,看到的是赤地千里,人吃人的惨剧真实的发生在面前时。不禁要想,在天灾面前,为何国家如此无力?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如何选择?大明养士二百年,为何在本朝政局如此艰难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士挺身而出呢?大明到底怎么了?读完这篇雄文,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陈燮这一招挺混蛋的,就是发现了问题,把问题丢出来,然后不说怎么解决。狗屁的陷入深深的思索中,这尼玛就是往上公知流搅屎棍的论调。一般的人,被这种论调一煽动,就尼玛不管不顾了。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实际上这里头什么都没说。
当然现在不说,不等于将来不说,陈燮就是先给这些人上点眼药,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厉害。不出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这篇文章刊登在《明报》的头版头条的时候,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说的不好听一点,这文章就是在挖一些人的祖坟了。
什么叫“阉党且不忍为之者,正人当朝,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什么叫“当此黎民如煮,君心如火之际,唯有登州陈思华挺身而出,外击建奴,内平民乱。余者皆不足为道也。”
这一棒子下来,真是打的无数人头晕眼花,脑袋里全是小星星。脸都被撕下来了!
说着话,陈燮还拿出一份计划书,递给他道:“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按照这个来制定规则。我这里把丑话说在前面,海关的人,手别伸的太长,够吃够用就行了,别把小命搭上。”
该和风细雨的时候,陈燮自然会温和的表达,该雷霆之怒的时候,陈燮也不会客气。
韩赞周回去之后才发现,按照这个计划来做事,他招来的人,是没有任何武力部门。真正的海关暴力,全都掌握在陈燮派去的人手里。不管怎么说,这是给他一个肥缺了。他在南京呆的久了,知道海上的贸易是怎么回事。福建那边如此兴旺,不全是因为开海么?
韩赞周没有多留,告辞离开了。陈燮陆续的见了一天的客人,等待黄昏前,正准备决定不再见客的时候,韩山拿着一叠拜帖进来道:“老爷,时候不早了,还见客么?”
陈燮扫了一眼厚厚的一摞子拜帖,看看最上面的一张,随手拿起道:“最后见一个吧,其他人且回去吧。”搞了一个的表面工作,脸上客套的假笑带了一天了,累的慌啊。所以,没注意这张拜帖上的人名,陈燮都是按照先后循序来见客的。
等待韩山带着客人进来时,陈燮正准备客气的拱手,来人已经先道:“阮大铖见过阁部大人。”陈燮很明显的一愣,随即露出苦笑。这个家伙,陈燮在史书上看过他的臭名。本不想招惹他,但是既然来了,便应付一下。
阮大铖倒是一直在注意陈燮的表情变化,见他的脸上有点僵硬,心里暗暗叫一声不好。这货的功利心极为强烈,他来拜见就是想继续做官的。指望东林党放过他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花了银子运作周延儒的事情,自己也没落到好处。复社中名士顾杲杨廷枢黄宗羲等憎恶其为人,作《留都防乱公揭》驱之,曰:“其恶愈甚,其焰愈张,歌儿舞女充溢后庭,广厦高轩照耀街衢,日与南北在案诸逆交通不绝,恐吓多端。”
总而言之,复社这帮人中不喜欢他的人死活不给他活路走,这让他非常之痛苦。参加一些活动,都会被读书人当面讽刺,耻与为伍。可想而知,此时他有多悲剧了。但是阮大铖功利之心可谓痴心不改,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好了。只要能做官,谁能给他机会,就给谁卖命。就是一个目的,要做官。
“阮某不才,听闻阁部喜好南曲,……”阮大铖把准备好的台词拿出来,结果刚开个头,陈燮便一摆手道:“谁说我喜欢南曲的?无稽之谈!”说着正准备逐客,阮大铖已经噗通一下跪下了,口称:“阁部,当今江南士林,多有暗地串联,欲毁阁部之名者。阮某不才,愿为阁部门下走狗,但求阁部网开一面,给在下一条生路去走。”
陈燮听到这话,脸色陡然一沉,低声喝道:“站起来,你也是几十岁的人了,堂堂科举出身,说起来也不比谁差一点。何必作践自己?”
一句话,就跟炸雷似得,在阮大铖的耳边炸响,听的他心头猛烈的一震。一时竟有气血翻涌之感,缓缓的挣扎着,一手扶着椅子站起,勾着腰忍不住的就直了起来,似乎怕被陈燮看扁了。等他回过神来,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的表现有点不真实,这一辈子辛苦,自二年被罢官后,不就是在苦苦的等待一个机会重回仕途么?怎么敢在阁部大人面前直着腰?
陈燮看的清楚,见他一瞬间腰杆挺着,很快又勾着。心里暗暗叹息,小人就是小人,为名利而媚上,不以为耻。可是要说阮大铖的“阉党”身份,说起来也是冤枉的紧。这家伙不过是个墙头草,打算骑墙没成功而已。话说在大明的历史上,所谓的君子们节操跟他不相上下的也不少吧?平时袖手谈心情,临危一死报君王。说的容易,真正做到的有几个?
想到这里,结合他说的话,陈燮突然觉得,小人用起来也未必不行。得看你怎么用而已。松江要设船舶司,原来的知府未必能合作,换一个人去做这个知府如何?陈燮坐在那里,脸色阴晴不定的,心里很难下决心。阮大铖的心跳加速,觉得事情似乎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这个陈阁部,似乎也没那么反感自己阉党的身份。
“你坐下吧!”陈燮终于做了决定,示意他落座。阮大铖不安的坐下,陈燮抬手拿起一份文稿,递给他道:“这个拿去,好好看看,领会精神之后,用个笔名重新写一篇文章出来。然后把稿子投给明报,其他的事情,你等后续指示。”
阮大铖听到这个话欣喜若狂,双手抖着又要跪下,被陈燮一声喝道:“站好了,不许跪。阮圆海,要说文采,你一点都不差。现在给你个机会,做好了,我会向陛下推荐你重新出山。不过我把丑话说在前面,今后再像现在,为了升官刻意媚上,你就不要来见我。”
心情复杂的阮大铖出来了,上了自己的马车之后,陡然心里惊出一身冷汗。陈燮的态度在他看来很奇怪,有点不是很明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陈燮交代了事情给他做,并且没有刻意轻视他的意思。打开文稿,阮大铖仔细的看了起来,这是一篇白话文,以陈燮的地位,要找人来弄成文言文,那可真是太轻松了。不怕没人不给他做事。现在事情交给自己,难道是考验自己么?阮大铖这家伙,功利心又占了上风了。想想之前的事情,觉得要好好做。回到家门口,一拍大腿道:“坏了,把最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什么事情,邀请陈燮去李贞丽处听南曲啊。不过仔细又一琢磨,他自觉反应过来了,陈阁部这是在暗示自己,面子上大家要保持距离,私下里为阁部大人卖命即可。毕竟陈阁部也是要名声的,不会跟一个阉党走这么近。想到这里,又一拍大腿:“差点弄巧成拙。”
回到后院,看见等在这里的杨文聪,立刻上前拱手笑道:“龙友,机会来了,正好一起自习参详一二,做的漂亮一点。”说了面见陈燮的过程后,杨文聪笑道:“这个陈阁部,真是不简单。先这个胸怀,就不是东林那帮人能比的。”
阮大铖笑道:“不提这个了,还是一起看看此文。”
看见希望的阮大铖积极性直接爆表,反复阅读,甚至都能背下了,这才摸着胡须道:“此文读罢,方知阁部大人之胸怀。看看这里,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魏忠贤横行之时,辽饷从来都没断过。所谓的正人君子上了台,把持朝政之后,辽东兵变接踵而至。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私利战胜了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面前,有的人选择了维护私人利益。这不由不让人想起三国之时,曹操南征之时,多数大臣主张投降的原因。本质上,跟今天这些人反对商业税,反对开海,本质上惊人的一致。”
杨文聪点点头道:“此诛心之语,中的也!”
两人连夜赶工,第二天一早,一份改过之后的雄文便诞生了。名字也改成了“公私论”。
文稿派人送到陈燮这里,看完之后,陈燮拍手叫好,这家伙的文采的确很牛。立刻让人把头条的位置留下,明天一早的新一期明报上就用这篇文章了。而且这家伙,既然搞了个笔名叫海友,陈燮一琢磨便知道,这是阮圆海和杨龙友之意。可见就算是小人,也有朋友。
陈燮想了想,写了一篇编者按。这些年走遍中原,看到的是赤地千里,人吃人的惨剧真实的发生在面前时。不禁要想,在天灾面前,为何国家如此无力?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如何选择?大明养士二百年,为何在本朝政局如此艰难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士挺身而出呢?大明到底怎么了?读完这篇雄文,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陈燮这一招挺混蛋的,就是发现了问题,把问题丢出来,然后不说怎么解决。狗屁的陷入深深的思索中,这尼玛就是往上公知流搅屎棍的论调。一般的人,被这种论调一煽动,就尼玛不管不顾了。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实际上这里头什么都没说。
当然现在不说,不等于将来不说,陈燮就是先给这些人上点眼药,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厉害。不出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这篇文章刊登在《明报》的头版头条的时候,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说的不好听一点,这文章就是在挖一些人的祖坟了。
什么叫“阉党且不忍为之者,正人当朝,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什么叫“当此黎民如煮,君心如火之际,唯有登州陈思华挺身而出,外击建奴,内平民乱。余者皆不足为道也。”
这一棒子下来,真是打的无数人头晕眼花,脑袋里全是小星星。脸都被撕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