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预防+严刑峻法
早朝开始了,三呼万岁的节奏后,众臣各自落位。陈燮的位置,就在五位阁臣之后,这不是他想站这,而是只能站这。今非昔比,陈燮这个不在内阁的内阁大臣,谁敢跟他抢位子。
朱由检一眼就看见了人高马大的陈燮,立刻主动招呼道:“思华,你站前面来,待会有话要跟你说。”就这一下,陈燮只好苦笑着上前来,拱手长揖:“陛下抬爱!”
众位大臣看陈燮的眼神都不对了,这份圣眷!满朝文武无人能及!别看陈燮顶着一个大学士的名号,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入阁。谁让他是皇帝的女婿呢,这规矩就不能坏,文臣们会自觉的维护,陈燮也会自觉的避嫌。朱由检也很明白这个,也不愿意去打破这个潜规则,更不想打破规则去强求陈燮。
“各位爱卿,有事说事,没事就散了。”朱由检笑眯眯的开口,大家都知道他心情好,依次上前说各部门的事情。陈燮站在前排,就在周延儒身边,听他说起朝廷的事情,一件一件的,信手拈来,情况清楚。心道这位首辅可不简单,能做到凡事心里有数。
首辅这个位置看着很高大上,实际上真的坐上来,想做事的首辅,从来就没一个有好结局的。为啥?因为他们要做的事情,往往都是触动了天下士阶层的利益。君臣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也是利益互相争夺的关系。传统的农耕文明,很难避开这个怪圈。实际上不管任何一种文明形式,统治阶层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就没有消失过。
这一点,看看美帝头子罗斯福是怎么做的就不难明白,国家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这种矛盾永远存在,不可调和。不论是人治还是法治,这个矛盾都不会消失。或者说只要有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就不会消失。却别是代价,伤及他人利益的代价,是不是合算。国家和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抢劫的成本过高,那就不会去冒险。
陈燮是不愿意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他在兴海城的基业跟京师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片新的天地,各种矛盾虽然存在,但是并不明显。现在就是一张白纸,随便他怎么画。等他确立了一整套规则之后,尤其是一个推进制度改革的机制的存在,今后的事情就看后代们怎么做了。总的大方向,应该是不会错的。
陈燮恹恹欲睡的时候,朱由检看着都觉得好笑,果然让他站在这里就是折磨啊。
“思华,思华!”朱由检等事情都说的差不多了,主动叫了一句,陈燮猛的抬头,不好意思的笑道:“昨夜睡的迟了点。”满朝人都笑了,一副大家都懂的表情。
“听说你在早朝前,提了一个什么新的章程,赶紧现在跟大家说说。”朱由检这么说,大臣们的表情都有点严肃了,陈燮这个预算制度,看起来是很美好的,实际上谁知道呢?这家伙,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啊。
陈燮笑道:“奏本倒是写好,一整套的文字,这里也说不清楚。回头臣让人送进宫内,陛下花点时间看看。”朱由检听他这么说,就知道这小子没安好心,这是冲着大臣们去的。
散朝了,陈燮自然走不掉,给王承恩留下了,跟着进了宫,一份奏折已经摆在了朱由检的桌上。朱由检也不说先去看,而是先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陈燮道:“权利需要监督!而且是全方位的监督。现在各省各府各县的主官,权利太大了。三司之间相互掣肘,导致效率低下,然后才有的巡抚一职。臣以为,总督巡抚,权利都过大了,必须加以限制。这个限制,主要就是体现在财政上。但是这个限制,又不能表现的过于明显,引起了全面的反弹,所以要批一件财政预算的外衣。总的来说,就是让各省以及京师的各部门,每年都拿出一个明年要办什么事情,要花多少钱的预算。有了这个预算,各省花钱就有数了,朝廷监管起来也方便。站在督抚的立场看,这个预算下来后,款子到位,他们做事情也方便和灵活了。”
朱由检这才道:“好,朕明白了,现在就开始看,你先回去吧。”
陈燮走的很轻松,他知道只要这么说,朱由检就一定会动心。实际上这个财政预算制度,跟吏治的关系不是太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贪官污吏有的是手段来贪污。这份制度报告里面,埋藏的最大的陷阱,其实还是咨议局。一年的财政预算下来后,报请户部审核,陛下通过了。看上去最终的权利在皇帝的手里,但是一旦超出预算的时候,再打报告申请追加预算,对不起,你要给跟省咨议局解释了,咨议局认可了你的追加报告,才可以上报户部。
还可以在做预算的时候多做一点嘛,呵呵,对不起,省财政预算的报告,必须要得到咨议局的认可,半数以上省议员投票通过,才能上报京师,作为有效的政府报告出现。这坑挖的很大,根本就不是看上去那么滋味美妙的东西。朱由检又不傻,等他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后,他会比谁都积极的推动这个事情。推动京师咨议局的成立,不然谁来监督京师的六部和内阁啊。他们可以随便花国家的钱,那不是挖自家的墙角么?
说到底,这就是一套监督机制,不过是藏在了财政预算的虎皮之下。当皇帝的,当然希望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下面的各级官府每年花多少钱,一目了然。还有人帮助监督,御史这东西不靠谱了,还有咨议局这个民间机构。现在这个御史啊,就相当于纪检部门。不过这帮孙子,弹劾大臣都不要证据,风闻奏事,这个规矩太讨厌了。
不讲证据是不行的,所以呢,陈燮在这份报告内,还是强调了一下法治的重要性。建议把这一套制度,写进大告之内。还有一个问题呢,陈燮知道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咨议局不排除跟官府勾结起来牟利,这个时候,御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可以用这个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吏治廉政部门。这个部门呢,由皇帝直接掌握,结合现有的锦衣卫和东厂,专职稽查各级官员的贪污问题。而且还重点强调,这个稽查不是做样子的,必须是要落到实处。所以呢,这个部门就不能混的太惨了,你得有一个较高的薪资来作为生活保证。
朱由检很认真的看完了,中午饭都是随便吃了几口,一天时间就看这个了。黄昏时分,才从椅子上起来,走在院子里遛弯的时候,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个陈思华,脑子里哪来那么多想法,你不能不承认,这些想法都很不错。大明的吏治问题,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过,这个新的预算制度里面,有一点朱由检是犹豫的,就是大幅度提高官员的薪资。做到就算不用贪腐,官员也能过的很不错。这样能根本解决问题么?陈燮在报告里说的也很清楚,高薪养廉,也做不到根治吏治的问题。该腐败的,还得腐败。这个制度,只能发挥一点作用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根本还是四个字“严刑峻法”,对贪腐,绝对不能手软。
即强调严刑峻法,又强调法治,同时还很好的维护了君权。朱由检就是这么理解的,这里面的矛盾,他倒是没看出来。什么矛盾?法治和人治的矛盾。藏的有点深!
总的来看,对于大明江山而言,这些东西都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吏治,确实到了不整治不行的时候了。从这个预算制度开始,然后有序的一点一点的去扭转。大明到了今天,问题真是太多了,朱由检以前是根本就没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陈燮则告诉他,预防比事情发生之后要好,发生问题之后,严厉处置比高举轻放要好。
是个人就有利益之心,杜绝是不可能的,只能让他看到下场会很惨。想当年,太祖时期,贪五十两银子就扒皮实草,就这也没能杜绝贪腐啊。所以要多管齐下,尽量采取预防措施。指望人性本来就是好啊,指望人性在利益面前是能教育的好的,那是不现实的。
朱由检叫来王承恩,把这份报告拿去,印发邸报,交给各部门和内阁看看,让大家都提意见,集思广益。这又是帝皇心术了,无非就是要看看,这些官员的嘴脸了。
陈燮当然知道自己往死气沉沉的大明朝堂里丢了一个什么东西,这玩意爆炸起来,绝对是往鱼塘里丢炸药包,能炸出来一片一片的死鱼。但是这个事情,还真的必须要做。不然大明现在这帮官员执政,多少都不够他们贪的。
这么做的后果,陈燮很清楚,但是他现在的身份和境况,不用担心这些。
朱由检一眼就看见了人高马大的陈燮,立刻主动招呼道:“思华,你站前面来,待会有话要跟你说。”就这一下,陈燮只好苦笑着上前来,拱手长揖:“陛下抬爱!”
众位大臣看陈燮的眼神都不对了,这份圣眷!满朝文武无人能及!别看陈燮顶着一个大学士的名号,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入阁。谁让他是皇帝的女婿呢,这规矩就不能坏,文臣们会自觉的维护,陈燮也会自觉的避嫌。朱由检也很明白这个,也不愿意去打破这个潜规则,更不想打破规则去强求陈燮。
“各位爱卿,有事说事,没事就散了。”朱由检笑眯眯的开口,大家都知道他心情好,依次上前说各部门的事情。陈燮站在前排,就在周延儒身边,听他说起朝廷的事情,一件一件的,信手拈来,情况清楚。心道这位首辅可不简单,能做到凡事心里有数。
首辅这个位置看着很高大上,实际上真的坐上来,想做事的首辅,从来就没一个有好结局的。为啥?因为他们要做的事情,往往都是触动了天下士阶层的利益。君臣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也是利益互相争夺的关系。传统的农耕文明,很难避开这个怪圈。实际上不管任何一种文明形式,统治阶层的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就没有消失过。
这一点,看看美帝头子罗斯福是怎么做的就不难明白,国家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这种矛盾永远存在,不可调和。不论是人治还是法治,这个矛盾都不会消失。或者说只要有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就不会消失。却别是代价,伤及他人利益的代价,是不是合算。国家和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抢劫的成本过高,那就不会去冒险。
陈燮是不愿意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他在兴海城的基业跟京师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片新的天地,各种矛盾虽然存在,但是并不明显。现在就是一张白纸,随便他怎么画。等他确立了一整套规则之后,尤其是一个推进制度改革的机制的存在,今后的事情就看后代们怎么做了。总的大方向,应该是不会错的。
陈燮恹恹欲睡的时候,朱由检看着都觉得好笑,果然让他站在这里就是折磨啊。
“思华,思华!”朱由检等事情都说的差不多了,主动叫了一句,陈燮猛的抬头,不好意思的笑道:“昨夜睡的迟了点。”满朝人都笑了,一副大家都懂的表情。
“听说你在早朝前,提了一个什么新的章程,赶紧现在跟大家说说。”朱由检这么说,大臣们的表情都有点严肃了,陈燮这个预算制度,看起来是很美好的,实际上谁知道呢?这家伙,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人啊。
陈燮笑道:“奏本倒是写好,一整套的文字,这里也说不清楚。回头臣让人送进宫内,陛下花点时间看看。”朱由检听他这么说,就知道这小子没安好心,这是冲着大臣们去的。
散朝了,陈燮自然走不掉,给王承恩留下了,跟着进了宫,一份奏折已经摆在了朱由检的桌上。朱由检也不说先去看,而是先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陈燮道:“权利需要监督!而且是全方位的监督。现在各省各府各县的主官,权利太大了。三司之间相互掣肘,导致效率低下,然后才有的巡抚一职。臣以为,总督巡抚,权利都过大了,必须加以限制。这个限制,主要就是体现在财政上。但是这个限制,又不能表现的过于明显,引起了全面的反弹,所以要批一件财政预算的外衣。总的来说,就是让各省以及京师的各部门,每年都拿出一个明年要办什么事情,要花多少钱的预算。有了这个预算,各省花钱就有数了,朝廷监管起来也方便。站在督抚的立场看,这个预算下来后,款子到位,他们做事情也方便和灵活了。”
朱由检这才道:“好,朕明白了,现在就开始看,你先回去吧。”
陈燮走的很轻松,他知道只要这么说,朱由检就一定会动心。实际上这个财政预算制度,跟吏治的关系不是太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贪官污吏有的是手段来贪污。这份制度报告里面,埋藏的最大的陷阱,其实还是咨议局。一年的财政预算下来后,报请户部审核,陛下通过了。看上去最终的权利在皇帝的手里,但是一旦超出预算的时候,再打报告申请追加预算,对不起,你要给跟省咨议局解释了,咨议局认可了你的追加报告,才可以上报户部。
还可以在做预算的时候多做一点嘛,呵呵,对不起,省财政预算的报告,必须要得到咨议局的认可,半数以上省议员投票通过,才能上报京师,作为有效的政府报告出现。这坑挖的很大,根本就不是看上去那么滋味美妙的东西。朱由检又不傻,等他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后,他会比谁都积极的推动这个事情。推动京师咨议局的成立,不然谁来监督京师的六部和内阁啊。他们可以随便花国家的钱,那不是挖自家的墙角么?
说到底,这就是一套监督机制,不过是藏在了财政预算的虎皮之下。当皇帝的,当然希望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下面的各级官府每年花多少钱,一目了然。还有人帮助监督,御史这东西不靠谱了,还有咨议局这个民间机构。现在这个御史啊,就相当于纪检部门。不过这帮孙子,弹劾大臣都不要证据,风闻奏事,这个规矩太讨厌了。
不讲证据是不行的,所以呢,陈燮在这份报告内,还是强调了一下法治的重要性。建议把这一套制度,写进大告之内。还有一个问题呢,陈燮知道是不可避免的,就是咨议局不排除跟官府勾结起来牟利,这个时候,御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可以用这个部门为基础,成立一个吏治廉政部门。这个部门呢,由皇帝直接掌握,结合现有的锦衣卫和东厂,专职稽查各级官员的贪污问题。而且还重点强调,这个稽查不是做样子的,必须是要落到实处。所以呢,这个部门就不能混的太惨了,你得有一个较高的薪资来作为生活保证。
朱由检很认真的看完了,中午饭都是随便吃了几口,一天时间就看这个了。黄昏时分,才从椅子上起来,走在院子里遛弯的时候,心里一直在琢磨。这个陈思华,脑子里哪来那么多想法,你不能不承认,这些想法都很不错。大明的吏治问题,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解决过,这个新的预算制度里面,有一点朱由检是犹豫的,就是大幅度提高官员的薪资。做到就算不用贪腐,官员也能过的很不错。这样能根本解决问题么?陈燮在报告里说的也很清楚,高薪养廉,也做不到根治吏治的问题。该腐败的,还得腐败。这个制度,只能发挥一点作用力,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根本还是四个字“严刑峻法”,对贪腐,绝对不能手软。
即强调严刑峻法,又强调法治,同时还很好的维护了君权。朱由检就是这么理解的,这里面的矛盾,他倒是没看出来。什么矛盾?法治和人治的矛盾。藏的有点深!
总的来看,对于大明江山而言,这些东西都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吏治,确实到了不整治不行的时候了。从这个预算制度开始,然后有序的一点一点的去扭转。大明到了今天,问题真是太多了,朱由检以前是根本就没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陈燮则告诉他,预防比事情发生之后要好,发生问题之后,严厉处置比高举轻放要好。
是个人就有利益之心,杜绝是不可能的,只能让他看到下场会很惨。想当年,太祖时期,贪五十两银子就扒皮实草,就这也没能杜绝贪腐啊。所以要多管齐下,尽量采取预防措施。指望人性本来就是好啊,指望人性在利益面前是能教育的好的,那是不现实的。
朱由检叫来王承恩,把这份报告拿去,印发邸报,交给各部门和内阁看看,让大家都提意见,集思广益。这又是帝皇心术了,无非就是要看看,这些官员的嘴脸了。
陈燮当然知道自己往死气沉沉的大明朝堂里丢了一个什么东西,这玩意爆炸起来,绝对是往鱼塘里丢炸药包,能炸出来一片一片的死鱼。但是这个事情,还真的必须要做。不然大明现在这帮官员执政,多少都不够他们贪的。
这么做的后果,陈燮很清楚,但是他现在的身份和境况,不用担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