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又见结核
作为有着“丰富应对传染病经验”的临床医生,孙立恩自己的警惕性在一般的临床医生里绝对是最高的那一档。在大致询问完了面前这位名叫魏爱华的患者情况之后,孙立恩脑子里的警铃声终于停了下来——她和计秀英并没有活动轨迹或者地点上的交集,而且她的症状表现也和计秀英不太一样。
魏爱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但是并不伴有发烧。而真正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一筹莫展的,还是魏爱华的肺片表现。
从ct上看,魏爱华从两年前开始的肺部就有了多发性斑片和结节状阴性。当时的接诊医生认为这个应该是肺炎,所以为她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魏爱华觉得自己的症状是有好转的。但ct检查显示她的肺部病变并没有吸收的的的迹象。
而最近一次的ct检查则是在半个月以前。附属医院的呼吸内科收治了魏爱华,并且按照肺炎再次进行诊断。但是这一次不光ct复查结果没有变化,甚至还出现了更严重的进展。而魏爱华自己也没有感觉到咳嗽变少——频率和次数似乎都和治疗前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结果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也感到有些诧异。而进展的变化……则让医生们心里顿时一凉。
魏爱华的两肺出现了多发性斑片状磨玻璃影,同时还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的特征。而这些磨玻璃影还在边界上表现出了斑块状的“铺路石征”。
铺路石征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影像学肺部病变结果。这可能也是对“密集恐惧症”最不友好的影像学特征之一。它是肺部小叶间隔增厚和小叶间隔线影叠加在磨玻璃不透明的背景上,而出现的一种类似不规则状铺路石的影像学特征。
在很多年以前,铺路石征曾经是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经典病变。它也是最早被用于描述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变化之一。但随着影像学逐渐发展,影像科对于这一特征的了解也越来越详细——除了肺泡蛋白沉积症以外,肺水肿、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弥漫性肺泡出血和侵袭性粘液腺癌等等均有可能表现出这种特征。
这也就是为什么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们在看到这一变化之后顿时心里凉了半截的原因——魏爱华入院的时候可没做过传染病五项检查。她可千万别是个hiv……
好在后面紧急补加的传染病五项检查证明,魏爱华并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这同时也就帮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排除了她有卡氏肺孢子虫的嫌疑。
但这种排除法并不能够帮助魏爱华解除病痛。她仍然在频繁的咳嗽着。随后的半个月里,除了最后一周没有继续进行抗菌治疗以外,魏爱华持续接受了包括血尿粪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自身抗体、esr和呼吸道病原学检查等在内的各项检查。所有结果都是阴性。
因为担心可能是结核,附属医院还为魏爱华进行了三次痰涂片检查。血抗结核抗体、血清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也是阴形。就连痰液的普通菌和真菌培养也都是阴性。
检查做到这一步,附属医院的医生实在是有些头疼了。而半个月的住院时间已到,继续住院检查下去……社保那边可能会认为这个病人属于过度医疗。因此,附属医院的医生们向魏爱华推荐了第四中心医院的周秀芳综合诊断中心。并且还特意点出了孙立恩的名字。
已经被折磨了快三年的魏爱华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四院,并且非常“幸运”的碰到了孙立恩出诊的下午。她本来还以为自己需要为抢专家号而费上一番力气,结果却没想到自己一提孙立恩的名字,收费窗就给了下午第一个号出来。
而且挂号费居然才收十块钱。魏爱华已经快记不清自己上一次用十块钱挂到专家门诊是什么时候了——二十年前?结果一进门诊室,魏爱华才惊讶的发现,这位“专家”居然是个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小伙子。要不是因为对方确实看病看的认真,而且附属医院给自己看病的副主任推荐过,她可真有扭头就走的打算。
·
·
·
“唔……”尽管心里在抱怨自己最近陷入了呼吸内科陷阱,但孙立恩隐约觉得……面前这位大妈还真未必就是呼吸内科的毛病。
虽然病变确实是在肺部,但状态栏给的提示却让他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脂质性肉芽肿20865.39.57”以及“肺结核 12436.21.45”。
肺结核这个非常容易理解,这意味着状态栏已经明确了一个诊断——魏爱华感染有结核分枝杆菌。如果结合上她没有发热,且各项检查都不支持。这也就意味着,她很有可能是一名隐匿性感染者。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非常难以捉摸的病原体,它所表现出的症状种类多种多样,而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有很多类型。其中,最让人头大的的就是“隐匿性结核感染”。
这种患者没有结核病人常有的发热、盗汗、晨起咳嗽等等症状。经常会在人体内隐蔽潜伏多年,最后发展成骨结核之类的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至于相关检查阴性嘛……反正是结核,孙立恩自己一点都不意外。结核的诊断方案他已经不想再看一遍了——总而言之就是“无法排除结核”。什么病都有可能和结核有关系,结核能表现出几乎所有类型的症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魏爱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但是并不伴有发烧。而真正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一筹莫展的,还是魏爱华的肺片表现。
从ct上看,魏爱华从两年前开始的肺部就有了多发性斑片和结节状阴性。当时的接诊医生认为这个应该是肺炎,所以为她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魏爱华觉得自己的症状是有好转的。但ct检查显示她的肺部病变并没有吸收的的的迹象。
而最近一次的ct检查则是在半个月以前。附属医院的呼吸内科收治了魏爱华,并且按照肺炎再次进行诊断。但是这一次不光ct复查结果没有变化,甚至还出现了更严重的进展。而魏爱华自己也没有感觉到咳嗽变少——频率和次数似乎都和治疗前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结果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也感到有些诧异。而进展的变化……则让医生们心里顿时一凉。
魏爱华的两肺出现了多发性斑片状磨玻璃影,同时还伴有小叶间隔增厚的特征。而这些磨玻璃影还在边界上表现出了斑块状的“铺路石征”。
铺路石征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影像学肺部病变结果。这可能也是对“密集恐惧症”最不友好的影像学特征之一。它是肺部小叶间隔增厚和小叶间隔线影叠加在磨玻璃不透明的背景上,而出现的一种类似不规则状铺路石的影像学特征。
在很多年以前,铺路石征曾经是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经典病变。它也是最早被用于描述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变化之一。但随着影像学逐渐发展,影像科对于这一特征的了解也越来越详细——除了肺泡蛋白沉积症以外,肺水肿、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弥漫性肺泡出血和侵袭性粘液腺癌等等均有可能表现出这种特征。
这也就是为什么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们在看到这一变化之后顿时心里凉了半截的原因——魏爱华入院的时候可没做过传染病五项检查。她可千万别是个hiv……
好在后面紧急补加的传染病五项检查证明,魏爱华并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这同时也就帮助附属医院的医生们排除了她有卡氏肺孢子虫的嫌疑。
但这种排除法并不能够帮助魏爱华解除病痛。她仍然在频繁的咳嗽着。随后的半个月里,除了最后一周没有继续进行抗菌治疗以外,魏爱华持续接受了包括血尿粪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自身抗体、esr和呼吸道病原学检查等在内的各项检查。所有结果都是阴性。
因为担心可能是结核,附属医院还为魏爱华进行了三次痰涂片检查。血抗结核抗体、血清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也是阴形。就连痰液的普通菌和真菌培养也都是阴性。
检查做到这一步,附属医院的医生实在是有些头疼了。而半个月的住院时间已到,继续住院检查下去……社保那边可能会认为这个病人属于过度医疗。因此,附属医院的医生们向魏爱华推荐了第四中心医院的周秀芳综合诊断中心。并且还特意点出了孙立恩的名字。
已经被折磨了快三年的魏爱华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四院,并且非常“幸运”的碰到了孙立恩出诊的下午。她本来还以为自己需要为抢专家号而费上一番力气,结果却没想到自己一提孙立恩的名字,收费窗就给了下午第一个号出来。
而且挂号费居然才收十块钱。魏爱华已经快记不清自己上一次用十块钱挂到专家门诊是什么时候了——二十年前?结果一进门诊室,魏爱华才惊讶的发现,这位“专家”居然是个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小伙子。要不是因为对方确实看病看的认真,而且附属医院给自己看病的副主任推荐过,她可真有扭头就走的打算。
·
·
·
“唔……”尽管心里在抱怨自己最近陷入了呼吸内科陷阱,但孙立恩隐约觉得……面前这位大妈还真未必就是呼吸内科的毛病。
虽然病变确实是在肺部,但状态栏给的提示却让他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脂质性肉芽肿20865.39.57”以及“肺结核 12436.21.45”。
肺结核这个非常容易理解,这意味着状态栏已经明确了一个诊断——魏爱华感染有结核分枝杆菌。如果结合上她没有发热,且各项检查都不支持。这也就意味着,她很有可能是一名隐匿性感染者。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非常难以捉摸的病原体,它所表现出的症状种类多种多样,而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也有很多类型。其中,最让人头大的的就是“隐匿性结核感染”。
这种患者没有结核病人常有的发热、盗汗、晨起咳嗽等等症状。经常会在人体内隐蔽潜伏多年,最后发展成骨结核之类的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
至于相关检查阴性嘛……反正是结核,孙立恩自己一点都不意外。结核的诊断方案他已经不想再看一遍了——总而言之就是“无法排除结核”。什么病都有可能和结核有关系,结核能表现出几乎所有类型的症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