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张居正vs虚拟党派
给王皇后看了病的朱翊钧第二天早上起来很晚,毕竟看病这种事情也是劳心劳力,昨天晚上累得够呛。
朱翊钧揉着腰,晃着身子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伸了一个懒腰,心情大好。
这里的空气真的不错,好舒服。
晃荡了一圈以后,朱翊钧走了回来。
王皇后这个时候也穿戴整齐走了出来。
早饭已经准备好了。
陪着王皇后一起吃了早饭,朱翊钧朝着大殿走了过去。
张居正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今天上午要上课。
朱翊钧也是早上得到的消息,张居正调了课。
本来今天不是张居正上课,但他今天特地过来了,这让朱翊钧有些古怪。
仿佛回到了上辈子,期待万分的体育课被语数老师调走了。
明明应该是身体最好的体育老师,却是全学校老师当中请病假最频繁的老师,就连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的身体也不怎么好。
朱翊钧原本还担心过他们,后来发现他们虽然身体不怎么好总请假,但也没什么大问题,一直健健康康的。
现在可好,这又来了一个调课的。
朱翊钧来到这里的时候,张居正已经等了一小会儿。
见到朱翊钧,张居正连忙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朱翊钧无奈的摆了摆手说道:“先生,说了多少次了,不用如此客气。这些礼仪该免就免了吧,这里只有咱们君臣二人,何必如此?”
张居正连忙说道:“礼不可废。”
原本张居正在这方面做的就一丝不苟,现在更加一丝不苟了。
毕竟现在是一个情况非常特殊的时候,不能乱搞啊。谁知道小皇帝是不是表面笑嘻嘻,心里冷呵呵?
朱翊钧神情没有变化,摇着头无奈地坐了下来,随后说道:“先生哪里都好,就是啊,太古板了!”
张居正就把这话当成是对自己的夸奖了。
今天的这堂课,张居正讲得很认真,朱翊钧听得也很认真。
师徒二人一如往常,甚至连对话也都一样,根本就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课上完了,朱翊钧也跟以往一样,让人上了茶水和午饭。
每次课上完,朱翊钧都会和张居正在这里吃完饭再回去,今天也一样。
只不过和往常不一样的是,王皇后过来送饭了。
张居正看着王皇后,连忙俯身道:“参见皇后。”
“先生别客气。”王皇后连忙说道:“陛下一直在我耳边提起先生,说先生是国之栋梁,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今日一见,先生果然大才。”
“当不得皇后如此夸奖。”张居正连忙说道。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王皇后。
皇帝大婚的时候,张居正虽然在京城,可是他那个时候也顾不上这些。最关键的是皇后也不是他想见就能见的。
把饭菜摆好,王皇后这才退了出去。
张居正暗自点头。
果然是贤惠的皇后,或许可以想想办法。
饭菜摆好之后,师徒二人就开始吃饭。
食不言,寝不语,默默吃过了饭之后,饭菜被撤下,换上了茶水。这,就是谈话的时候了。
张居正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清查土地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臣觉得应该尽快实行。至少要传旨山东那边,让他们做好准备。”
闻言,朱翊钧沉默了。
这种事情不应该闹腾这么大,应该一步一步来。至少不应该让山东那边有太多的准备时间,这样一来的话才会好办很多。
可事实就是这种事根本就瞒不住。朝堂上有各种各样的党派、来自各个地方的人,在有了这样的消息之后,通常都会第一时间传回老家去,想隐瞒都隐瞒不住。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居正,迟疑着问道:“先生,山东巡抚是谁来着?”
“回陛下,山东巡抚是赵贤。”张居正捋着胡子,微笑着说道:“这是一个人才,这么多年从底层一步一步的走上来,立了很多的功劳啊。”
“无论是修堤、赈灾,或者是算术,刘贤都非常擅长。陛下选择山东,倒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臣相信刘贤肯定能把事情办好,可见陛下识人之明。”
朱翊钧听明白了,张居正这是要把在山东清查土地的主政官员敲定下来。
怎么这么着急?
朱翊钧眉毛一动,这不对劲啊?
如此急切,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有人要抢。
可朝堂上都是张居正的人,谁敢和他抢?
现在自己不开口,朝廷就是张居正的一言堂,没人和他抢。他在提防谁?
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即便是再离谱,也只能剩下一种选择。
张居正在提防自己,是什么给了他错觉要提防自己?
朱翊钧瞬间反应了过来,是那个张诚和高拱联合的虚拟党派。
没有想到效果会这么好,看来他们这些人对张诚和高拱的联合很畏惧,才要迫不及待的把山东的事情敲定下来。
不对,不对,如果只是普通人手的话,他们不会这么激烈。即便竞争,张居正也不惧任何人。他的手里面有很多的人,各种各样的能人都有,根本没必要纠结于迟一步早一步。
他们在畏惧这个人。
高拱能打出来的牌是谁?
朱翊钧的脑海之中闪过了两个字——海瑞。
如果高拱打出这张牌,让海瑞去山东清查土地,这事能不能成?
肯定成。海瑞是大明朝巡抚当最具经验的,人家本来就干过这个事。他脾气耿直、毫不畏惧,估计去了山东,不说把山东的天掀了,至少也要捅破一半。
想到这些,朱翊钧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清楚了,也明白了张居正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翊钧还真心动了。
要不让海瑞去山东吧?肯定能行。
朱翊钧最后还是把这种想法压了下去。现在可不是捧高拱和海瑞的时候,自己要捧的是张居正,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本末倒置。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说道:“先生觉得合适,朕就觉得合适,就让他来做吧。”
朱翊钧揉着腰,晃着身子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伸了一个懒腰,心情大好。
这里的空气真的不错,好舒服。
晃荡了一圈以后,朱翊钧走了回来。
王皇后这个时候也穿戴整齐走了出来。
早饭已经准备好了。
陪着王皇后一起吃了早饭,朱翊钧朝着大殿走了过去。
张居正已经在那里等着了,今天上午要上课。
朱翊钧也是早上得到的消息,张居正调了课。
本来今天不是张居正上课,但他今天特地过来了,这让朱翊钧有些古怪。
仿佛回到了上辈子,期待万分的体育课被语数老师调走了。
明明应该是身体最好的体育老师,却是全学校老师当中请病假最频繁的老师,就连音乐老师、美术老师的身体也不怎么好。
朱翊钧原本还担心过他们,后来发现他们虽然身体不怎么好总请假,但也没什么大问题,一直健健康康的。
现在可好,这又来了一个调课的。
朱翊钧来到这里的时候,张居正已经等了一小会儿。
见到朱翊钧,张居正连忙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朱翊钧无奈的摆了摆手说道:“先生,说了多少次了,不用如此客气。这些礼仪该免就免了吧,这里只有咱们君臣二人,何必如此?”
张居正连忙说道:“礼不可废。”
原本张居正在这方面做的就一丝不苟,现在更加一丝不苟了。
毕竟现在是一个情况非常特殊的时候,不能乱搞啊。谁知道小皇帝是不是表面笑嘻嘻,心里冷呵呵?
朱翊钧神情没有变化,摇着头无奈地坐了下来,随后说道:“先生哪里都好,就是啊,太古板了!”
张居正就把这话当成是对自己的夸奖了。
今天的这堂课,张居正讲得很认真,朱翊钧听得也很认真。
师徒二人一如往常,甚至连对话也都一样,根本就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课上完了,朱翊钧也跟以往一样,让人上了茶水和午饭。
每次课上完,朱翊钧都会和张居正在这里吃完饭再回去,今天也一样。
只不过和往常不一样的是,王皇后过来送饭了。
张居正看着王皇后,连忙俯身道:“参见皇后。”
“先生别客气。”王皇后连忙说道:“陛下一直在我耳边提起先生,说先生是国之栋梁,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今日一见,先生果然大才。”
“当不得皇后如此夸奖。”张居正连忙说道。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王皇后。
皇帝大婚的时候,张居正虽然在京城,可是他那个时候也顾不上这些。最关键的是皇后也不是他想见就能见的。
把饭菜摆好,王皇后这才退了出去。
张居正暗自点头。
果然是贤惠的皇后,或许可以想想办法。
饭菜摆好之后,师徒二人就开始吃饭。
食不言,寝不语,默默吃过了饭之后,饭菜被撤下,换上了茶水。这,就是谈话的时候了。
张居正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清查土地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臣觉得应该尽快实行。至少要传旨山东那边,让他们做好准备。”
闻言,朱翊钧沉默了。
这种事情不应该闹腾这么大,应该一步一步来。至少不应该让山东那边有太多的准备时间,这样一来的话才会好办很多。
可事实就是这种事根本就瞒不住。朝堂上有各种各样的党派、来自各个地方的人,在有了这样的消息之后,通常都会第一时间传回老家去,想隐瞒都隐瞒不住。
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居正,迟疑着问道:“先生,山东巡抚是谁来着?”
“回陛下,山东巡抚是赵贤。”张居正捋着胡子,微笑着说道:“这是一个人才,这么多年从底层一步一步的走上来,立了很多的功劳啊。”
“无论是修堤、赈灾,或者是算术,刘贤都非常擅长。陛下选择山东,倒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臣相信刘贤肯定能把事情办好,可见陛下识人之明。”
朱翊钧听明白了,张居正这是要把在山东清查土地的主政官员敲定下来。
怎么这么着急?
朱翊钧眉毛一动,这不对劲啊?
如此急切,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有人要抢。
可朝堂上都是张居正的人,谁敢和他抢?
现在自己不开口,朝廷就是张居正的一言堂,没人和他抢。他在提防谁?
排除了所有的不可能,即便是再离谱,也只能剩下一种选择。
张居正在提防自己,是什么给了他错觉要提防自己?
朱翊钧瞬间反应了过来,是那个张诚和高拱联合的虚拟党派。
没有想到效果会这么好,看来他们这些人对张诚和高拱的联合很畏惧,才要迫不及待的把山东的事情敲定下来。
不对,不对,如果只是普通人手的话,他们不会这么激烈。即便竞争,张居正也不惧任何人。他的手里面有很多的人,各种各样的能人都有,根本没必要纠结于迟一步早一步。
他们在畏惧这个人。
高拱能打出来的牌是谁?
朱翊钧的脑海之中闪过了两个字——海瑞。
如果高拱打出这张牌,让海瑞去山东清查土地,这事能不能成?
肯定成。海瑞是大明朝巡抚当最具经验的,人家本来就干过这个事。他脾气耿直、毫不畏惧,估计去了山东,不说把山东的天掀了,至少也要捅破一半。
想到这些,朱翊钧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清楚了,也明白了张居正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翊钧还真心动了。
要不让海瑞去山东吧?肯定能行。
朱翊钧最后还是把这种想法压了下去。现在可不是捧高拱和海瑞的时候,自己要捧的是张居正,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本末倒置。
朱翊钧看着张居正说道:“先生觉得合适,朕就觉得合适,就让他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