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9章 时间不多了
立在甲板上说话,河风吹来,风外舒爽。
孙元突然想起一事,问刘宇亮:“阁老。”
“老夫已经交卸了差事,阁老称谓以后也不要再提。”
孙元:“是,武定伯。末将以前所作的《戍边策》你是否已经转给洪承畴了?”
刘宇亮:“早已经转过去了,想来此刻已经落到洪老亨的手里。太初那篇文章作得很是不错,可谓是将我朝边事说得透了。建奴虽然剽悍,可因为人口和地盘的限制,国力并不强。而且,辽东又是苦寒之地,平日里还好,一旦遇到灾害,建奴能够生存下去都难。所以,这才有建奴年年入寇之事,这才有当年袁崇焕以军粮和建奴互市谋划利资敌一事。据太初你的戍边策上所说,我朝对辽东用兵其实也不用太操切,只需守好各处关碍,与敌持久战。对峙个十来年,建奴自然而然就虚弱下去了。”
“对,末将就是这个意思。说句不客气的话,我朝边军根本就不是建奴的对手,要想恢复辽东,却不能急于一时,必须做好长期打算。唯一之法,就是采取守势和敌人拼消耗,拼国力。”孙元说到这里,叹息一声:“主动出击,无意是取死之道。不过,我朝年年受灾,国内又有贼军作乱,我朝能够坚持多久,也难说得紧。问题是,不坚持,不持久战,又能如何。问题是,咱们的天子做事操切,只怕到时候会催促洪亨九尽快对建州用兵。所以,这一点,咱们得点醒他。”
“老夫将这篇戍边策送过去,就是想点醒洪承畴,让他早些在陛下那里下工夫。也免得战事一起,被天子一催,他就带着军队仓促上阵。”刘宇亮:“也不知道洪承畴是不是听得进去。”
孙元:“洪亨九也是知兵的人,鲍丘之战之所以失利,那是因为秦军以前从来没有和建奴交过手,武定伯的话,他想必也是听得进去的。”
孙元心中也可以肯定这一点,洪承畴乃是明末为数不多还排得上号的统帅,军事经验丰富,只要一看到自己所写的《戍边策》自然就晓得其中的厉害。能够在史书留下名字的人,谁不是人杰。
洪老亨未来是做了汉奸,令人不齿。可那是后来的事,是在松锦之败做了敌人俘虏以后。
如果自己能够帮他挺过这一关,或许洪承畴就不用做敌人俘虏了。
从真实的历史上来看,洪承畴刚去辽西的时候干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此人威望极高,能够震得住辽西关宁军那群丘八。而且,这一时期的洪承畴还是忠君爱国的。
有他在辽西,或许还能稳住东北局势。
等到松锦之败,洪老亨做了建奴俘虏之后,明朝已经排不出一象样的,能够镇住关宁军的统帅。而辽西军门近亲繁殖了百年,心中只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至于家国和民族大义,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所以,这才有多尔衮入关之后,吴三桂直接剃了头发做了人家的奴才。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不过是一个借口。能够做到一镇总兵官,手操几万人生杀大权的人,谁不是一代枭雄,可能为一个女人昏头吗?
只要洪承畴看了自己所写的东西,以及对松锦一战建奴可能采取的战略和明军所应该采取的对策;只要他能够顶住崇祯皇帝和朝廷的压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守住辽西走廊当不在话下。
只要辽西能够守住,建奴不至于将战火直接烧到山海关下。只要辽西能够守住,明朝就算是成建制只保存了手头所有能战的野战军团。
将来自可在北方同建奴形成对峙局面,还可以腾出手来,抽调精锐边军和大量的粮草辎重加入到国内战场,剿灭李自成张献忠当不在话下。
实际上,后来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所以坐大,甚至席卷整个天下,关键的原因是明朝在松锦之败中,将所有的野战部队,和这下年所积累的战略物资都丢光了。
到最后,兵部甚至两派一个士兵将信带给前线的费用都挪不出来。如此糟糕的局面,还谈什么对内对外用兵?这个时候,朝廷和崇祯皇帝再不能做什么,只能就那么苟延残喘地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
明朝之亡,亡于松锦大战,亡于财政破产。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孙元和宁乡军也没办法参加一年之后就要开打的锦松之战。可这并不代表他不能做什么,说句实在话,刘宇亮将自己所写的文章转给洪承畴,内心之中他还是很高兴的。
穿越一场,如果能够对着这个时代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改变明末惨剧的发生,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看着越来越远的北京城,刚开始的时候,孙元还觉得自己今日离开,或许以后再没机会再回到这里来了。
不过,现在他好象又有了信心。
以手请抚船舷,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道:“洪老亨,你一定要加油啊!你也算是一个人物,孙某也不希望你将来做汉奸!”
“我也要努力了,此去扬州,得尽快积蓄起力量,用两年的时间让扬州镇壮大起来,再组建一营人马,进而影响天下局势。”
“时间已经不多了。”
……
按照孙元的想法,未来的扬州镇应该组建两个营,各营有四千五百人马。
其中一营驻守本地,一营激动,伺机加入中原战场,同李自成这个老朋友扳扳手腕子。
另外,还得组建一直水师,用来进行海上贸易,为宁乡军的壮大积累资金。
水师是个吃钱的活,从建船到招募合格的水兵水手,都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
至于野战军团,扩建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军官和士兵好办,但器械战马火枪火炮,要想造出来,鬼知道还得撒初期多少银子。
欲速而不达,急不得,要慢慢来。
看着眼前的翻滚的波浪,孙元意识到,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到来了。
(本卷终)
第七卷 一六四四
孙元突然想起一事,问刘宇亮:“阁老。”
“老夫已经交卸了差事,阁老称谓以后也不要再提。”
孙元:“是,武定伯。末将以前所作的《戍边策》你是否已经转给洪承畴了?”
刘宇亮:“早已经转过去了,想来此刻已经落到洪老亨的手里。太初那篇文章作得很是不错,可谓是将我朝边事说得透了。建奴虽然剽悍,可因为人口和地盘的限制,国力并不强。而且,辽东又是苦寒之地,平日里还好,一旦遇到灾害,建奴能够生存下去都难。所以,这才有建奴年年入寇之事,这才有当年袁崇焕以军粮和建奴互市谋划利资敌一事。据太初你的戍边策上所说,我朝对辽东用兵其实也不用太操切,只需守好各处关碍,与敌持久战。对峙个十来年,建奴自然而然就虚弱下去了。”
“对,末将就是这个意思。说句不客气的话,我朝边军根本就不是建奴的对手,要想恢复辽东,却不能急于一时,必须做好长期打算。唯一之法,就是采取守势和敌人拼消耗,拼国力。”孙元说到这里,叹息一声:“主动出击,无意是取死之道。不过,我朝年年受灾,国内又有贼军作乱,我朝能够坚持多久,也难说得紧。问题是,不坚持,不持久战,又能如何。问题是,咱们的天子做事操切,只怕到时候会催促洪亨九尽快对建州用兵。所以,这一点,咱们得点醒他。”
“老夫将这篇戍边策送过去,就是想点醒洪承畴,让他早些在陛下那里下工夫。也免得战事一起,被天子一催,他就带着军队仓促上阵。”刘宇亮:“也不知道洪承畴是不是听得进去。”
孙元:“洪亨九也是知兵的人,鲍丘之战之所以失利,那是因为秦军以前从来没有和建奴交过手,武定伯的话,他想必也是听得进去的。”
孙元心中也可以肯定这一点,洪承畴乃是明末为数不多还排得上号的统帅,军事经验丰富,只要一看到自己所写的《戍边策》自然就晓得其中的厉害。能够在史书留下名字的人,谁不是人杰。
洪老亨未来是做了汉奸,令人不齿。可那是后来的事,是在松锦之败做了敌人俘虏以后。
如果自己能够帮他挺过这一关,或许洪承畴就不用做敌人俘虏了。
从真实的历史上来看,洪承畴刚去辽西的时候干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此人威望极高,能够震得住辽西关宁军那群丘八。而且,这一时期的洪承畴还是忠君爱国的。
有他在辽西,或许还能稳住东北局势。
等到松锦之败,洪老亨做了建奴俘虏之后,明朝已经排不出一象样的,能够镇住关宁军的统帅。而辽西军门近亲繁殖了百年,心中只有自己的私人利益,至于家国和民族大义,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所以,这才有多尔衮入关之后,吴三桂直接剃了头发做了人家的奴才。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那不过是一个借口。能够做到一镇总兵官,手操几万人生杀大权的人,谁不是一代枭雄,可能为一个女人昏头吗?
只要洪承畴看了自己所写的东西,以及对松锦一战建奴可能采取的战略和明军所应该采取的对策;只要他能够顶住崇祯皇帝和朝廷的压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守住辽西走廊当不在话下。
只要辽西能够守住,建奴不至于将战火直接烧到山海关下。只要辽西能够守住,明朝就算是成建制只保存了手头所有能战的野战军团。
将来自可在北方同建奴形成对峙局面,还可以腾出手来,抽调精锐边军和大量的粮草辎重加入到国内战场,剿灭李自成张献忠当不在话下。
实际上,后来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所以坐大,甚至席卷整个天下,关键的原因是明朝在松锦之败中,将所有的野战部队,和这下年所积累的战略物资都丢光了。
到最后,兵部甚至两派一个士兵将信带给前线的费用都挪不出来。如此糟糕的局面,还谈什么对内对外用兵?这个时候,朝廷和崇祯皇帝再不能做什么,只能就那么苟延残喘地等待着不可知的命运。
明朝之亡,亡于松锦大战,亡于财政破产。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孙元和宁乡军也没办法参加一年之后就要开打的锦松之战。可这并不代表他不能做什么,说句实在话,刘宇亮将自己所写的文章转给洪承畴,内心之中他还是很高兴的。
穿越一场,如果能够对着这个时代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改变明末惨剧的发生,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看着越来越远的北京城,刚开始的时候,孙元还觉得自己今日离开,或许以后再没机会再回到这里来了。
不过,现在他好象又有了信心。
以手请抚船舷,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道:“洪老亨,你一定要加油啊!你也算是一个人物,孙某也不希望你将来做汉奸!”
“我也要努力了,此去扬州,得尽快积蓄起力量,用两年的时间让扬州镇壮大起来,再组建一营人马,进而影响天下局势。”
“时间已经不多了。”
……
按照孙元的想法,未来的扬州镇应该组建两个营,各营有四千五百人马。
其中一营驻守本地,一营激动,伺机加入中原战场,同李自成这个老朋友扳扳手腕子。
另外,还得组建一直水师,用来进行海上贸易,为宁乡军的壮大积累资金。
水师是个吃钱的活,从建船到招募合格的水兵水手,都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
至于野战军团,扩建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军官和士兵好办,但器械战马火枪火炮,要想造出来,鬼知道还得撒初期多少银子。
欲速而不达,急不得,要慢慢来。
看着眼前的翻滚的波浪,孙元意识到,一个崭新的大时代到来了。
(本卷终)
第七卷 一六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