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8章 扑朔迷离
刘因直至点灯时分才将这篇定北平虏策的初稿写毕,洋洋洒洒上万言,将自己所想尽言其中,其中不乏直抒胸怀之笔。但重读之后,仍觉有不尽人意之处,回到住处再次删改添加,直至午夜仍未停笔。
‘砰、砰、砰’突然远远传来一阵火器射击的爆响声,而声响逐渐由疏渐密,分不清方向,好像周边都有交战。
老妻惊惧的披衣而起,推窗向外张望,只见行营中平静如常,灯火下可见兵卒往来巡视,望楼上亦有人值守。刘因想起白日郑监司回报之事,知是宋军在围剿欲袭击行营之地,但又想到可能会有刺客潜入,急忙唤老妻关窗闭户,吹熄烛火,勿要引起麻烦。
夫妇两人已经全无睡意,刘因与老妻相依安慰其勿要恐慌,这里乃是南朝皇帝驻地,有精锐警戒,周边又有大军驻扎,即便有万人来袭也不能轻易被攻破。但外边时疏时密的枪声及营中兵卒调度的脚步声,还是让老妻难安。
刘因望着自窗外透进的明暗不定的爆炸发出的闪光,由远及近的枪声,情知战斗十分激烈。而他心中也明白无论是处于劣势蒙元在做困兽之斗,还是高歌猛进的南朝都对中原虎视眈眈,尤其是对幽云十六州的争夺,因为这里对于南北双方都太重要了。
从军事上而言,幽云十六州东西长千余里,境内北部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正好把中原农业区与北方游牧地区“隔开”,是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部落的天然分界线,更是北方政权南下中原的“黄金通道”。
幽州北部重峦叠嶂的山脉,正是中原王朝对抗北方游牧骑兵南下的天然屏障。且燕云十六州的西部,则是位于山西北部。这里山地极多,地形复杂,同样不利于骑兵行军。燕云十六州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有桑干河、拒马河两条河流,是最好的天然屏障。
除了这些天险,历代中原王朝又修建了一套人工防御。其中包括长城、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渝关六处防御。它们跟山脉河流连接,成为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所以,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会有“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所以北地游牧民族的骑兵想要进攻华北平原,就要直接进攻,或者施行大迂回战略,绕道而行。军队想要跨过这两座山脉,难度极高;对于另一面的中原王朝,可以以山地和河流为阻,构建防御体系,只需少量军队就可以防御。在战争爆发时,利用河流进行物资运输。
不难看出幽云十六州对于历代中原王朝皆十分重要,这里曾西汉抗击匈奴南下的要地,设有右北平、平城等城。唐代时则设立幽州大都督之职,将这里打造为北方战略要地。而盛唐年间坐拥幽云十六州的安禄山,正是以此地为跳板呼啸南下,差点要掉唐王朝半条命。
同样重要的,还有幽云十六州的经济条件,这里环境温暖湿润,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属于重要的产粮地。不仅经济发达,且人口众多,特别是在辽国统治下,其“与赋当域中之半”,每年贡献大量赋税,等于给辽国来了个大补血。
这事儿的意义,可不止是多收多少钱的问题。在宋代以前,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大困难就是经济落后,无力支撑长期战争,但辽国牢牢捏住幽云十六州,这个短板一下就补齐了。相反还有了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战争潜力如虎添翼。
在北宋初年与辽国的二十五年战争里,双方爆发多次万人规模以上的会战,辽国也遭受过多次伤亡过万的惨败与大量物资损失,却一直都能坚持得住,还有能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攻势,正是因为有幽云之地不断的补血。
而对于宋来说,没有了幽云十六州,那可不止是丢了屏障的问题,简直是开了天窗:北宋定都汴京,周围无险可守,全是一片平原。拥有骑兵优势的辽国,到后来的女真以及蒙古人那就可以肆意南下。“打不打”“怎么打”这些事,主动权完全在人家手里,简直是全面被动的接受。
如今蒙元失去大都,不仅仅是丢掉了一座繁华的都城,其实是失去了在中原的最后一块立足之地,也失去了通往富庶天国的通路。而大宋憋屈了三百余年,两度濒临灭国之灾,究其根源也是因为失去了幽云的屏障,对大都当然是势在必得。双方在此拼死争夺也就不奇怪了
行营周边的枪炮声在黎明前才逐渐停止,天亮后刘因才开门察看情况。他刚走出自己的寓所,便看到驿馆前庭的空地上横列着数具尸体,正有驿丞及地方上的人在辨别身份。他凑上前去看了一眼,那几人皆是江湖人装扮,看模样也难分是汉人,还是蒙古人,而身上的致命伤皆非火器造成的,或是被弩箭射中要害,或是被刀剑刺中要害。
刘因向相熟的驿卒询问,其大概不知是皇城司所属的近卫对潜入后方的蒙元轻骑进行清剿,只道是警卫行营的亲军搜捕周边敌探发生战斗,有敌军刺客在暗谍引领下潜入,欲谋刺陛下和随扈大臣,但被侍卫们发现并狙杀。
现在经过辨认,其中一人正是过去驿馆的驿吏,他熟知驿馆布局,正是其的指引才使得刺客从暗道潜入行营。而地方上的胥吏也认出刺客之一曾是管户的色目人‘户头’,因为没有什么劣迹,并未遭到清算,平日也不见其露过什么本事,没想到却是个能夜晚射灭香火的神箭手。
另外几个刺客没有人认的,但经过检查,他们手上虎口都有老茧,手指粗大,应当是经常用刀射箭的行伍中人。加之其随身携带的两石大弓和配备的雕翎箭,他们判断应该是随扈蒙元大汗怯薛,因为雕翎箭极为难得,非是平常军将可以拥有的。
几位刺客虽然成功避开岗哨潜入行营,但被潜伏的暗哨发现,根本就没有能靠近皇帝寝所便被悄无声息的击杀,甚至都没有惊动陛下和其的妃嫔。而刘因也没有听到行营中有什么动静,可以想见南朝皇帝身边也是有高手暗中护卫的。想自己初进行营时,还欲寻机与其同归于尽,而今想来真是笑话,只怕自己刚刚意动就被击杀了。
早饭后,又有更多的消息传出来,昨夜郑监司指挥近卫对渗透进来的精锐敌军展开了剿杀。敌躲藏在城外一处斡脱商人占地广阔的庄园中,在他们借着暗夜出门时近卫骑兵发动了突袭,双方皆是精兵,战斗自然十分激烈。
经过短暂的激战,宋军近卫占据了上风,残敌躲入庄园中,又被宋军攻破寨门,而后展开清剿。出身盗匪的军卒们十分冷酷,情况不明之下将庄园的房屋点燃,凡是从中逃出的人不分老幼,不论兵民一律杀死,也根本不接受投降。
据说整个庄园中除了斡脱商人家中百余口外,尚有仆役和庄客上千人,加之避于其中的蒙元兵丁不下三千人。一夜之间全部被杀死,然后投入火中化为灰烬,可谓是斩草除根鸡犬不留,硕大的庄园被烧成平地,而后又对其相关联的人等进行抓捕,抵抗者皆被灭门,被牵连着不下千人。
而潜入行营周边的刺客在久候不见袭营的精骑后,又闻城外枪炮声不断知道情况有变,计划已经泄露。但他们已无后路,只能冒险一试,侥幸得手的话还能为家人留下份容身之资,可是也全军覆灭。
稍后,刘因发现又有宋军通讯兵不断进出,而南朝皇帝也紧急召集随行僚臣议事,他也从旁人的只言片语中获知昨夜并非只是此一处发生激战。而是元军在多出战线向宋军发起了袭击,动用的兵力皆过万,战况十分激烈,当下战斗仍在持续,但一时间对蒙元的意图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的战报愈来愈多,获知的情况亦愈加详细。元军的进攻有东北方向的檀州、西南方向的良乡和东南方向的顺州,只有居庸关方向风平浪静。
起初众人以为元军是为了配合对涿州的突袭,为了牵制各处宋军而展开进攻,使他们不敢擅自出兵增援行营。但是突袭涿州的计划无论成败,明眼人都能看出一夜过后也应有了结果。按此推断,元军应该在天明时结束战斗,而不是久战不退。
那么配合涿州突袭的推论就难以成立,反之突袭涿州行营就可能是为了配合其它战线的战斗,以围魏救赵之计调动各处驻军回援涿州,从而让元军有可乘之机,打破宋军的围城之势,为保卫大都赢得更大的战略纵深。可这个推断又很快被推翻了
‘砰、砰、砰’突然远远传来一阵火器射击的爆响声,而声响逐渐由疏渐密,分不清方向,好像周边都有交战。
老妻惊惧的披衣而起,推窗向外张望,只见行营中平静如常,灯火下可见兵卒往来巡视,望楼上亦有人值守。刘因想起白日郑监司回报之事,知是宋军在围剿欲袭击行营之地,但又想到可能会有刺客潜入,急忙唤老妻关窗闭户,吹熄烛火,勿要引起麻烦。
夫妇两人已经全无睡意,刘因与老妻相依安慰其勿要恐慌,这里乃是南朝皇帝驻地,有精锐警戒,周边又有大军驻扎,即便有万人来袭也不能轻易被攻破。但外边时疏时密的枪声及营中兵卒调度的脚步声,还是让老妻难安。
刘因望着自窗外透进的明暗不定的爆炸发出的闪光,由远及近的枪声,情知战斗十分激烈。而他心中也明白无论是处于劣势蒙元在做困兽之斗,还是高歌猛进的南朝都对中原虎视眈眈,尤其是对幽云十六州的争夺,因为这里对于南北双方都太重要了。
从军事上而言,幽云十六州东西长千余里,境内北部是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正好把中原农业区与北方游牧地区“隔开”,是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部落的天然分界线,更是北方政权南下中原的“黄金通道”。
幽州北部重峦叠嶂的山脉,正是中原王朝对抗北方游牧骑兵南下的天然屏障。且燕云十六州的西部,则是位于山西北部。这里山地极多,地形复杂,同样不利于骑兵行军。燕云十六州在中部和南部地区,有桑干河、拒马河两条河流,是最好的天然屏障。
除了这些天险,历代中原王朝又修建了一套人工防御。其中包括长城、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渝关六处防御。它们跟山脉河流连接,成为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所以,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会有“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所以北地游牧民族的骑兵想要进攻华北平原,就要直接进攻,或者施行大迂回战略,绕道而行。军队想要跨过这两座山脉,难度极高;对于另一面的中原王朝,可以以山地和河流为阻,构建防御体系,只需少量军队就可以防御。在战争爆发时,利用河流进行物资运输。
不难看出幽云十六州对于历代中原王朝皆十分重要,这里曾西汉抗击匈奴南下的要地,设有右北平、平城等城。唐代时则设立幽州大都督之职,将这里打造为北方战略要地。而盛唐年间坐拥幽云十六州的安禄山,正是以此地为跳板呼啸南下,差点要掉唐王朝半条命。
同样重要的,还有幽云十六州的经济条件,这里环境温暖湿润,华北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属于重要的产粮地。不仅经济发达,且人口众多,特别是在辽国统治下,其“与赋当域中之半”,每年贡献大量赋税,等于给辽国来了个大补血。
这事儿的意义,可不止是多收多少钱的问题。在宋代以前,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大困难就是经济落后,无力支撑长期战争,但辽国牢牢捏住幽云十六州,这个短板一下就补齐了。相反还有了发达的农业手工业,战争潜力如虎添翼。
在北宋初年与辽国的二十五年战争里,双方爆发多次万人规模以上的会战,辽国也遭受过多次伤亡过万的惨败与大量物资损失,却一直都能坚持得住,还有能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攻势,正是因为有幽云之地不断的补血。
而对于宋来说,没有了幽云十六州,那可不止是丢了屏障的问题,简直是开了天窗:北宋定都汴京,周围无险可守,全是一片平原。拥有骑兵优势的辽国,到后来的女真以及蒙古人那就可以肆意南下。“打不打”“怎么打”这些事,主动权完全在人家手里,简直是全面被动的接受。
如今蒙元失去大都,不仅仅是丢掉了一座繁华的都城,其实是失去了在中原的最后一块立足之地,也失去了通往富庶天国的通路。而大宋憋屈了三百余年,两度濒临灭国之灾,究其根源也是因为失去了幽云的屏障,对大都当然是势在必得。双方在此拼死争夺也就不奇怪了
行营周边的枪炮声在黎明前才逐渐停止,天亮后刘因才开门察看情况。他刚走出自己的寓所,便看到驿馆前庭的空地上横列着数具尸体,正有驿丞及地方上的人在辨别身份。他凑上前去看了一眼,那几人皆是江湖人装扮,看模样也难分是汉人,还是蒙古人,而身上的致命伤皆非火器造成的,或是被弩箭射中要害,或是被刀剑刺中要害。
刘因向相熟的驿卒询问,其大概不知是皇城司所属的近卫对潜入后方的蒙元轻骑进行清剿,只道是警卫行营的亲军搜捕周边敌探发生战斗,有敌军刺客在暗谍引领下潜入,欲谋刺陛下和随扈大臣,但被侍卫们发现并狙杀。
现在经过辨认,其中一人正是过去驿馆的驿吏,他熟知驿馆布局,正是其的指引才使得刺客从暗道潜入行营。而地方上的胥吏也认出刺客之一曾是管户的色目人‘户头’,因为没有什么劣迹,并未遭到清算,平日也不见其露过什么本事,没想到却是个能夜晚射灭香火的神箭手。
另外几个刺客没有人认的,但经过检查,他们手上虎口都有老茧,手指粗大,应当是经常用刀射箭的行伍中人。加之其随身携带的两石大弓和配备的雕翎箭,他们判断应该是随扈蒙元大汗怯薛,因为雕翎箭极为难得,非是平常军将可以拥有的。
几位刺客虽然成功避开岗哨潜入行营,但被潜伏的暗哨发现,根本就没有能靠近皇帝寝所便被悄无声息的击杀,甚至都没有惊动陛下和其的妃嫔。而刘因也没有听到行营中有什么动静,可以想见南朝皇帝身边也是有高手暗中护卫的。想自己初进行营时,还欲寻机与其同归于尽,而今想来真是笑话,只怕自己刚刚意动就被击杀了。
早饭后,又有更多的消息传出来,昨夜郑监司指挥近卫对渗透进来的精锐敌军展开了剿杀。敌躲藏在城外一处斡脱商人占地广阔的庄园中,在他们借着暗夜出门时近卫骑兵发动了突袭,双方皆是精兵,战斗自然十分激烈。
经过短暂的激战,宋军近卫占据了上风,残敌躲入庄园中,又被宋军攻破寨门,而后展开清剿。出身盗匪的军卒们十分冷酷,情况不明之下将庄园的房屋点燃,凡是从中逃出的人不分老幼,不论兵民一律杀死,也根本不接受投降。
据说整个庄园中除了斡脱商人家中百余口外,尚有仆役和庄客上千人,加之避于其中的蒙元兵丁不下三千人。一夜之间全部被杀死,然后投入火中化为灰烬,可谓是斩草除根鸡犬不留,硕大的庄园被烧成平地,而后又对其相关联的人等进行抓捕,抵抗者皆被灭门,被牵连着不下千人。
而潜入行营周边的刺客在久候不见袭营的精骑后,又闻城外枪炮声不断知道情况有变,计划已经泄露。但他们已无后路,只能冒险一试,侥幸得手的话还能为家人留下份容身之资,可是也全军覆灭。
稍后,刘因发现又有宋军通讯兵不断进出,而南朝皇帝也紧急召集随行僚臣议事,他也从旁人的只言片语中获知昨夜并非只是此一处发生激战。而是元军在多出战线向宋军发起了袭击,动用的兵力皆过万,战况十分激烈,当下战斗仍在持续,但一时间对蒙元的意图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处的战报愈来愈多,获知的情况亦愈加详细。元军的进攻有东北方向的檀州、西南方向的良乡和东南方向的顺州,只有居庸关方向风平浪静。
起初众人以为元军是为了配合对涿州的突袭,为了牵制各处宋军而展开进攻,使他们不敢擅自出兵增援行营。但是突袭涿州的计划无论成败,明眼人都能看出一夜过后也应有了结果。按此推断,元军应该在天明时结束战斗,而不是久战不退。
那么配合涿州突袭的推论就难以成立,反之突袭涿州行营就可能是为了配合其它战线的战斗,以围魏救赵之计调动各处驻军回援涿州,从而让元军有可乘之机,打破宋军的围城之势,为保卫大都赢得更大的战略纵深。可这个推断又很快被推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