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疯掉的研究所
让消息多传一会儿就是要让消息发酵,然后形成激烈的化学反应。
至于效果,从童援朝刚到奋进厂便急匆匆带着照片登上返回京城的火车就知道,应该小不了。
只不过蒙建业预见了反应的程度,但还是低估了反应的实质,哪里是化学反应,根本就是原子裂变的核反应好不好。
当童援朝拿着照片赶回船舶机械研究所后,整个研究所就跟炸了锅一样,瞬间就燃了。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初,也就是核潜艇立项不久,中国便开始论证航母的可行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航母在初期的论证阶段便被否掉,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却并没有停滞。
毕竟很多东西不但可以用在航母身上,其他舰艇照样可以应用,就比如说航母的拦阻装置,换个角度和位置,就可以作为远洋救援船打捞设备的核心组件。
还有弹射器,其中的活塞与气缸的结构足可以应用到不少类似的机械组件中去。
正因为如此,上级只是停了航母这个整体,下面的分系统其实并没有做一刀切似的叫停,然而由于国内从来没有航母使用的经验,很多方面都得从头开始摸索,因此走了不少弯路。
负责相当一部分分系统理论研究的船舶机械研究所便是如此,以至于为了摸索航母某一部分的结构特点,船舶机械研究所甚至都把国外航母的模型弄过来反复观察研究。
然而模型毕竟只是模型,外观模仿得再像,内中的结构也无法完全还原,就更别说那些精密的分系统了。
所以从六十年代到如今,这类研究进展得十分缓慢,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若非如此,82年海军新领导班子向上级提交的未来海军二十年规划草案中,提到的兴建一艘三万吨级的航母也不会被否掉。
这其中除了资金的问题外,航母相关的技术工作一直为取得实质性突破也是极大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也有人提出直接购买国外的成熟航母,可一来国外的报价实在太贵,二来这种堪称国之重器的现代化装备如论如何也不能受制于人。
当年晚清北洋舰队因为几发炮弹硬生生覆灭的事例还未走远,如今的新中国又怎能重蹈覆辙?
于是军队要忍耐,海军只能在忍耐中继续忍耐!
但忍耐不等于暂停,船舶机械研究所该干的事还得干,海军现在是勒紧裤腰带忍着,可谁又能保证某一天海军发达了,不要航母呢?
所以进展再慢也得坚持。
就在船舶机械研究所为航母分系统久久无法突破,只能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跟时间死磕之时,童援朝带着奋进厂准备收购“墨尔本”号航母的消息回来了。
那可是航母,尽管是报废的,那也是一条货真价实的航母,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模型!
于是船舶机械研究所彻底就炸了,童援朝拿回去的照片更如同是香饽饽,还没捂热乎,就被各研究室的研究员哄抢一空,至于研究所的领导那更是兴奋的直跳脚,恨不得下一秒就把“墨尔本”号给拎回来。
等那些研究员把照片一个个分析后,船舶机械研究所就从炸裂彻底变成了核爆,没办法,实在是结论让人不得不疯狂,因为通过分析,“墨尔本”号除了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外,其他装置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
就算是被拆除的部分,也遗留了不少接线和残骸,只要稍微用心不说将其完全还原,但相应的原理和设置方式还是不难得到的。
总而言之,那就是一条相对完整的航母。
哪怕是得到一艘空壳都能让这些专家们欣喜若狂的睡不着觉,一艘相对完整的航母,那就真的疯狂得连身体的细胞都要裂变了。
于是这些头发花白的研究员们直接就把研究所领导的门给堵上了,说什么也要把“墨尔本”号给弄回来,没钱?行,工资什么的不要了。
没人?好,我亲自去澳大利亚,虽然这么多年没说英语,可那一口地道的伦敦音还真没忘。
这年头的科研工作者就是这样,不图名,不为利,只盼着这个古老民族能够再度富强,就算抛弃一切都值了。
船舶机械研究所的领导自然也有这份抛弃一切的决心,所以他直接领头带着这些从里到外都激动得不要不要的研究员们直接去了海军总部。
负责接待事物的海军领导都傻了,船舶机械研究所的领导就不说了,身后跟着的那些研究员随便拎出来都是于国有功的科技牛人,他这个接待处的领导应付一个还勉强,一下来了这么多……于是果断的请出海军首长。
海军首长也被这场面吓一跳,等听完这些专家们的话后,海军首长也不禁有些牙疼,因为船舶机械研究所说来说去就一句话,“墨尔本”号航母你们海军无论如何也要给我们所弄回来,要是不干,我们直接找中央首长去。
人都说流氓会武术,谁都挡不住;这些独当一面的船舶机械研究所专业们集体耍起横来,海军首长也难招架。
别看这些专家们平日了待在研究所、实验室不声不响的,可一个个都是国家认可的技术牛人,不少人都有向中央建言的权力,所以这帮人要是闹起来,别说海军,就算军委也得掂量掂量。
再说了航母现在不要,以后难道就不要?预先研究,形成系统性的技术储备,本来就是海军新领导班子着眼未来的长远打算。
所以都不用这些专家们的怎么劝说,海军首长自己就心动。
于是立即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当天下午就去了军委和中央做了相关的专题汇报,傍晚回来后,海军外事部门便通过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详细询问了“墨尔本”号出售的相关事宜,然后迅速形成采购意向,并责成对外贸易总公司和船舶总公司,向澳大利亚发出求购意向书。
但很快,澳大利亚方面回复就令海军很沮丧,澳大利亚根本就不接受对外贸易总公司和船舶总公司的申请。
至于效果,从童援朝刚到奋进厂便急匆匆带着照片登上返回京城的火车就知道,应该小不了。
只不过蒙建业预见了反应的程度,但还是低估了反应的实质,哪里是化学反应,根本就是原子裂变的核反应好不好。
当童援朝拿着照片赶回船舶机械研究所后,整个研究所就跟炸了锅一样,瞬间就燃了。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初,也就是核潜艇立项不久,中国便开始论证航母的可行性,但由于种种原因,航母在初期的论证阶段便被否掉,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却并没有停滞。
毕竟很多东西不但可以用在航母身上,其他舰艇照样可以应用,就比如说航母的拦阻装置,换个角度和位置,就可以作为远洋救援船打捞设备的核心组件。
还有弹射器,其中的活塞与气缸的结构足可以应用到不少类似的机械组件中去。
正因为如此,上级只是停了航母这个整体,下面的分系统其实并没有做一刀切似的叫停,然而由于国内从来没有航母使用的经验,很多方面都得从头开始摸索,因此走了不少弯路。
负责相当一部分分系统理论研究的船舶机械研究所便是如此,以至于为了摸索航母某一部分的结构特点,船舶机械研究所甚至都把国外航母的模型弄过来反复观察研究。
然而模型毕竟只是模型,外观模仿得再像,内中的结构也无法完全还原,就更别说那些精密的分系统了。
所以从六十年代到如今,这类研究进展得十分缓慢,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若非如此,82年海军新领导班子向上级提交的未来海军二十年规划草案中,提到的兴建一艘三万吨级的航母也不会被否掉。
这其中除了资金的问题外,航母相关的技术工作一直为取得实质性突破也是极大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也有人提出直接购买国外的成熟航母,可一来国外的报价实在太贵,二来这种堪称国之重器的现代化装备如论如何也不能受制于人。
当年晚清北洋舰队因为几发炮弹硬生生覆灭的事例还未走远,如今的新中国又怎能重蹈覆辙?
于是军队要忍耐,海军只能在忍耐中继续忍耐!
但忍耐不等于暂停,船舶机械研究所该干的事还得干,海军现在是勒紧裤腰带忍着,可谁又能保证某一天海军发达了,不要航母呢?
所以进展再慢也得坚持。
就在船舶机械研究所为航母分系统久久无法突破,只能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跟时间死磕之时,童援朝带着奋进厂准备收购“墨尔本”号航母的消息回来了。
那可是航母,尽管是报废的,那也是一条货真价实的航母,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模型!
于是船舶机械研究所彻底就炸了,童援朝拿回去的照片更如同是香饽饽,还没捂热乎,就被各研究室的研究员哄抢一空,至于研究所的领导那更是兴奋的直跳脚,恨不得下一秒就把“墨尔本”号给拎回来。
等那些研究员把照片一个个分析后,船舶机械研究所就从炸裂彻底变成了核爆,没办法,实在是结论让人不得不疯狂,因为通过分析,“墨尔本”号除了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外,其他装置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
就算是被拆除的部分,也遗留了不少接线和残骸,只要稍微用心不说将其完全还原,但相应的原理和设置方式还是不难得到的。
总而言之,那就是一条相对完整的航母。
哪怕是得到一艘空壳都能让这些专家们欣喜若狂的睡不着觉,一艘相对完整的航母,那就真的疯狂得连身体的细胞都要裂变了。
于是这些头发花白的研究员们直接就把研究所领导的门给堵上了,说什么也要把“墨尔本”号给弄回来,没钱?行,工资什么的不要了。
没人?好,我亲自去澳大利亚,虽然这么多年没说英语,可那一口地道的伦敦音还真没忘。
这年头的科研工作者就是这样,不图名,不为利,只盼着这个古老民族能够再度富强,就算抛弃一切都值了。
船舶机械研究所的领导自然也有这份抛弃一切的决心,所以他直接领头带着这些从里到外都激动得不要不要的研究员们直接去了海军总部。
负责接待事物的海军领导都傻了,船舶机械研究所的领导就不说了,身后跟着的那些研究员随便拎出来都是于国有功的科技牛人,他这个接待处的领导应付一个还勉强,一下来了这么多……于是果断的请出海军首长。
海军首长也被这场面吓一跳,等听完这些专家们的话后,海军首长也不禁有些牙疼,因为船舶机械研究所说来说去就一句话,“墨尔本”号航母你们海军无论如何也要给我们所弄回来,要是不干,我们直接找中央首长去。
人都说流氓会武术,谁都挡不住;这些独当一面的船舶机械研究所专业们集体耍起横来,海军首长也难招架。
别看这些专家们平日了待在研究所、实验室不声不响的,可一个个都是国家认可的技术牛人,不少人都有向中央建言的权力,所以这帮人要是闹起来,别说海军,就算军委也得掂量掂量。
再说了航母现在不要,以后难道就不要?预先研究,形成系统性的技术储备,本来就是海军新领导班子着眼未来的长远打算。
所以都不用这些专家们的怎么劝说,海军首长自己就心动。
于是立即形成一份书面报告,当天下午就去了军委和中央做了相关的专题汇报,傍晚回来后,海军外事部门便通过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详细询问了“墨尔本”号出售的相关事宜,然后迅速形成采购意向,并责成对外贸易总公司和船舶总公司,向澳大利亚发出求购意向书。
但很快,澳大利亚方面回复就令海军很沮丧,澳大利亚根本就不接受对外贸易总公司和船舶总公司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