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38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悦儿觉得事情不妙,眨眨明亮的眸子,咧小嘴对着母亲和姐姐们可爱地笑了。
  姜留看着弟弟跟爹爹几乎一模一样地笑容,惊讶道,“悦儿学爹爹已经学得这么像了!”
  怨不得祖母对他千依百顺,这笑容,谁顶得住啊。姜留放下布头,捧住弟弟的小脸就是一顿揉巴。
  待到了夜间,姐妹俩躺在床上时,姜慕燕与妹妹道,“廖家人来了,定不容易送走,不过你和大郎哥明日去了他们不走也得走。他们第二日就走,四邻怕是又要议论姑姑一阵。”
  还不待姜留回话,姜慕燕又道,“不过只要姑姑站的正行得端,她们怎么议论都影响不到姑姑,姑姑这样,总比在廖家过苦日子强。”
  姜留非常赞同,“姐姐说的对。过日子就像选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清楚。没必要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就非要穿着一双漂亮却不合脚的鞋子。”
  姜慕燕向里移了移,挨着热乎乎的妹妹,低声道,“我听说姑姑出嫁时,嫁妆比大姐多将近一倍,你看她从廖家带回来的东西却没多少,这说明她嫁到廖家这些年,没能打理好自己的嫁妆。现在她自立门户,茶米油盐酱醋茶,处处都要用银子,总不能一直靠着娘家贴补,也不知她是怎么盘算的。表妹到年十二,再过几年该出嫁了,也不知姑姑给她准备了多少嫁妆。若是嫁妆太少,表妹嫁过去定也不会过得舒坦。”
  姜留已经习惯了任何事到姐姐这儿,都要以嫁妆结尾。她转头问道,“姐姐觉得姑姑该怎么办呢?”
  姜慕燕低声道,“姑姑手里若有余钱,该在康安城外置办一些田地,再在城中买下一处店铺,将田和铺子租出去,每年总能有些进项。不过我能想到的事情,大伯和父亲定能想得到,想必他们已经派人去办了。”
  “嗯,大伯和爹爹肯定为姑姑想着呢。”姜留翻身抱住姐姐细瘦的胳膊,替她总结道,“所以,咱们嫁了人后要打理好自己的嫁妆,就算夫家靠不住了,只要有嫁妆在咱们就不用吃苦。”
  姜慕燕点头,“夫家靠不住了还有娘家,父亲不会不管咱们的。还有就是悦儿,咱们一定要与母亲对他严加管教,让他成人成才,决不可让他成为表哥那样。这样咱们和咱们的孩子长大了,还有孩子的舅舅可信赖、可依靠。”
  姜留咧开小嘴儿,小悦儿,你惨了。
  ------------
  第791章 作妖的姨娘
  果如姜慕燕所料,第二日一早姜留和姜大郎到了姑姑家,得知廖母和廖元冬又不想走了。
  不过想不想走,可不是他们说了能算的。姜大郎温和笑道,“我父亲得知你们今日要回太康,还连夜书信一份,说让元冬给姑父带回去。你们既然不回,这封信也不必带了。”
  姜留也惋惜道,“祖母知道表哥要回去,还早早派人去姜家庄准备了一车庄子里产的土仪,让你们路过姜家庄时带上。既然你们不会,这车土仪也不用带了。”
  “什么书信?”
  “什么土仪,可有庄子里的大枣和梨子?我可喜欢吃姜家庄的大枣了!”
  廖母和廖元冬同时心动了。
  姜平蓝看着儿子没出息的模样,又气又心疼,板起脸道,“既然不回了还问什么土仪,还不去书房抄书!今日晌午前抄不完一遍《孝经》,不准用晌午饭!”
  他要吃枣吃梨,不要抄书!廖元冬拉住祖母的衣袖央求道,“祖母,大舅给父亲写了书信,定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告诉父亲,咱们还是快点回吧。”
  有了这封书信,她回去也能交差了,总比死皮赖脸待在这儿看姜家人的脸色强。廖母点头,“好,咱们收拾东西回去!”
  书信?大枣?
  书信是有的,不过是斥责廖青漠不守信约的书信罢了;土仪也是有的,但姜家庄好吃的大枣早就被送进姜府了。姜留与姜大郎送了廖家祖孙出门后,相视而笑。
  廖家人走了,接下来的日子便是全力准备二姐的事。闲暇之余,姜家姐妹们迷上了染布制作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的花瓣,就连姜留也不例外。
  在姜慕筝出嫁前一日,江凌告假回到府中,发现妹妹既没有在演武场耍棍子,也没做桌前拨拉算盘珠子,而是与三位姐姐凑在一起做绢花,这真是一件稀罕事。
  哥哥回府了,姜留端着自己的小笸箩跟着哥哥回到任府,边跟他说话边做花。当然,裘叔又被拉来当听众,在旁边坐着嗑南瓜子。
  在千牛卫中历练与在羽林卫中没什么不同,皇子的事情又不能多讲,历练坠马受伤的事情江凌也不想讲,所以几句话便交待清了。之后,江凌便静静坐在桌边,看着妹妹剪花瓣。
  姜留指着自己头上的桃花给哥哥看,“这是我自己做的,好看不好看?”
  江凌点头,“好看。”
  裘叔磕了一粒瓜子,也跟着点头,确实很好看,没想到六姑娘还能有如此细致的一面。
  “我和姐姐们还做了茶花和扶桑花,哥喜欢什么颜色的?我也给你做几朵戴着。”姜留兴致勃勃道。
  大周男子也戴花戴果,甚至有些礼仪场合必须帽插鲜花或绒花,譬如在九月九日不分男女佩戴鲜红茱萸果辟邪的礼仪,还有逢着御宴,皇帝赐花给臣子佩戴的传统等等。头戴杜蘅屈原、九梁插花的潘安以及众多的魏晋名士,更成为读书人效仿的对象。只可惜,她爹爹和家中的哥哥们除了必须簪花戴果的日子,都不喜欢戴花。
  江凌看着妹妹笸箩内花花绿绿的花瓣和叶子,应道,“好,妹妹给我做一枝银边大贡、一枝朱砂兰。”
  我的哥,你就不能挑简单点的么?她刚才不是说了现在只会做桃花、扶桑和茶花么?姜留抬眸见哥哥满怀期待的模样,笑道,“哥哥好喜欢兰花。”
  袜筒要绣兰花,荷包要绣兰花,头上的玉簪要雕兰花,绢花也要兰花的。
  江凌开心点头,“嗯。”
  好吧。姜留有些没底气,“兰花我没做过,可能做不太好,不过姐姐应该可以,等我跟姐姐学会了就给哥做。”
  “好。”江凌剥了一块糖送入妹妹口中,“不急,慢慢来,小心别用剪子剪到手。”
  姜留哦了一声,一边剪花瓣一边问,“大郎哥成亲时来咱们府中刺探的那个人,现在还没动静?”
  江凌点头,“一直潜伏未动,许是没有接到上头的命令。这两月,付春朝也消停了许多。”
  “仁阳公主那边也没动静了。”姜留感慨道。
  “她已是断了手脚的螃蟹,动不了了。”江凌把妹妹剪好的雪白花瓣接过来,问道,“这个染什么颜色?”
  姜留回道,“茶花的颜色就成。”
  江凌想了想,扬声吩咐门外的姜财去取作画用的颜料,“去取朱砂、铅丹、雄黄、铁红、胭脂和银朱。”
  颜料取来后,江凌挽袖调色,给雪白的茶花瓣染色,姜留好奇地趴在旁边看着。裘叔静静坐在窗边看着这一幕,不忍上前打扰。肃州的账册已经送入康安,这样的平和的日子对少爷而言,已经不多了。
  明日便是姜慕筝成亲的日子,嫁妆中的大件家具已经送去了廖家新宅,今晚是她在府中的最后一晚。姜家四姐妹都挤在姜慕筝屋子里,帮她做着出嫁前的准备,也顺便商量明日廖传睿来接亲时,该给他设哪些障碍。
  姜家北院内, 陈氏正气呼呼地向婆婆告状,“明天筝儿就要出嫁了,张氏犯下了那样的恶行,母亲饶她一命她不知感恩也就罢了,还敢腆着脸送信回来,说等筝儿回门时,她想回府见见筝儿女婿!她是什么身份,筝儿是什么身份?她也为筝儿想想,真不怕给筝儿丢人现眼!”
  这是大房的事,雅正和闫氏垂眸不吭声,岳锦仪头都垂着,这里更没她说话的份,她真不明白婆婆为何不等她们走了再跟祖母讲,这是大房的丑事,为何要当着二房和三房的面说呢。再说一个姨娘罢了,还不是由婆婆说了算,何必让祖母跟着生气。
  姜老夫人让二儿媳、三儿媳和长孙媳妇都走后,才沉着脸问大儿媳妇,“此事筝儿可知道?”
  陈氏鼓着腮帮子道,“二郎知道,筝儿应该也知道。”
  “筝儿可跟你说了什么?”
  “这却没有,不过儿媳不知二郎会不会跟他爹讲。”
  “二郎既然已经告诉了你,自然不会跟他爹说。”姜老夫人垂下眼皮,吩咐道,“既然筝儿没提,就当没有这回事。”
  陈氏不满意道,“母亲,咱们就由着张氏这样作妖么?”
  姜老夫人不悦道,“你都是有儿媳妇的人了,这点事还要我帮你拿主意?!”
  那不是因为张氏给老爷生儿育女了么,眼看着筝儿和二郎都有出息,她不愿落这个埋怨么。陈氏又鼓了鼓腮帮子,既然母亲不管,她还是回去问一问丈夫吧。
  ------题外话------
  感谢书友5528的打赏,今日第二更送上。
  我的腊八蒜变绿啦,啦啦啦。
  ------------
  第792章 倒霉的白全海
  肃宣路安抚使付开文将肃州一车账册运抵康安,万岁责户部、吏部和御史台核查账册,理清肃州近两年的地方财税要务,验看肃州官员是否尽职尽责。接下这个差事后,三衙门的官员压力山大,这几日早出晚归,恨不得宿在衙门中。
  其他各衙门也屏息等待着核查结果,有那急性子的,已派人到三衙门外等着打探消息。今日有人亲眼瞧见御史台的侍御史白全海走出御史台大门时,额头上青了官帽都遮不住的一大块,且神色凝重。
  据可靠消息称,白全海回府后不久,白夫人便提着棍子气势汹汹去了明昌坊。看样子是去找御史中丞武云山干仗了。
  姜松说罢叹了口气,“此事虽说不可尽信,但未必空穴来风。武云山与白全海之间,必出了些争执。”
  姜二爷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白全海那架势,谁看了都想揍他一顿。”
  姜槐也道,“我听留儿说白全海眼神不好,两丈以外不辨牛马,或许是他自己走露不小心撞在了门框上呢。”
  姜二爷挑眉,“留儿何时跟你说的,这么重要的事她怎没跟我讲!”
  姜槐笑道,“有几个月了,我与留儿去东城巡视铺子时,路遇白全海打招呼,白大人没理我,留儿说他眼神不好,不是故意不理人。”
  “眼神不好不代表耳朵不好,他就是故意的!既然他眼神不好……”姜二爷凑近三弟,交头接耳。
  姜槐小声道,“二哥,若让白夫人知道……”
  “咳!”姜松抬袖咳嗽了一声,板起脸训道,“白大人性敦朴,不拘小节,但他对君对民一片赤诚,乃是难得的好官,你们若敢捉弄他,白夫人提棍打到门前时,我必不拦着。”
  “大哥,哪能呢。”姜槐立刻板正坐好,表明他与二哥方才说的事情与白全海毫无关联。
  姜二爷也有模有样地道,“吏部尚书丁海全那边没什么动静,户部尚书李兆舟已经做捕捉了,他昨晚偷偷去见了护国公,今晚又见了秦天野府上幕僚。由此可知,李兆舟与肃州的干系,一定比丁海全大得多。大哥,咱们与肃州官员没有一文钱的关联,任他们翻江倒海,咱们也是稳坐钓鱼台。”
  姜松缓缓摇头,“肃州关乎全局,朝中无人能稳坐钓鱼台。今日曹大人约我去吃茶,我以嫁女之事推脱了,但想必拖不了多久,他还会找上我。”
  曹文元是秦相的人,他找大哥准没好事!姜二爷急切道,“大哥,不管局势如何动荡,咱们都要稳稳站在万岁这边,哪条船也不能上。”
  姜松点头,“其中道理我自是明白,不过咱们不登船,也不能将旁人的船一竿子打翻,此时更当谨言慎行,装聋作哑。”
  姜槐感慨道,“杜阁老的处事之道中,藏有大智慧。”
  姜松捋须,沉吟道,“从这几次早朝来看,杜阁老已靠向太傅一边。”
  姜二爷立刻道,“太傅到年七十,该致仕了。府尹大人说杜阁老想占据太傅的位子,出任左相,不过听府尹大人说万岁并不想让太傅致仕。”
  “便是万岁再不舍,太傅也撑不了几年了。”姜松悲伤道,“太傅乃国之栋梁,是天下读书人之典范。若他致仕,朝堂必动荡不安。”
  哥仨沉默片刻,姜二爷开口打破沉默,“有多大锅就下多少米,太傅的事不是咱们该操心的,咱们只要做好眼前事,照顾好家人就成。大哥,明日筝儿出嫁,你可不能再喝醉了。”
  姜松……
  谷姜槐也笑了,“说得好像二哥你没醉一样。”
  “大哥是被人扶回去的,我是自己走回去,还陪母亲说了会儿话。”姜二说罢,又感慨道,“我走回去时,天旋地转,眼睛死盯着地砖,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沿着直线走,千万不能打晃。”
  哥仨商议起姜慕筝出嫁的事时,满嘴燎泡的李兆舟急切道,“先生倒是给在下一句痛快话,好让在下知道该怎么办啊。”
  秦相府谋士赖方平沉稳的捋着嘴边上翘的狗油胡,耷拉着眼皮道,“尚书大人这话,赖某便听不懂了,万岁是让您核查账册又不是赖某,该怎么办赖某怎么知道。您若实在不明白……”
  李兆舟立刻倾身上前认真听着,生怕漏过一个字。
  赖方平撩起眼皮,一双小眼睛盯住李兆舟布满血丝的眸子,缓缓问道,“再去请教护国公啊。”
  李兆舟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他作揖求饶,“先生莫笑话在下了,护国公派人传唤,下官哪敢不去啊。”
  赖方平摸了摸自己的狗油胡,笑问道,“那护国公跟您说了什么?”
  户部尚书都要哭了,“护国公什么也没说,只让在下好好办差,莫辜负了万岁的殷殷期望。”
  赖方平鼠目一厉,“那尚书大人就遵从护国公的意思,好好办差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