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SCI
“来,小方,看看这个。”
说着话,陈国中站起身从办公桌上拿了一本期刊递给了方寒。
“SCI!”
方寒愣了一下。
就医学论文而言,论文能在那种登记的期刊发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生的荣誉和成就。
国家没有专门的机构为期刊进行登记划分,一般意义上来说,期刊的级别只是期刊行业内的一种认识和社会机构推出的期刊目录。
不过在国内职称评定方面,医生参加什么级别的职称考核,就必须要在对应级别的期刊有论文发表,至少要有一篇独立的论文,要不然职称肯定是过不了的。
按照等级来说,期刊分为普通期刊,比如省一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所属的部门主办的期刊。
这个级别的期刊可以说是最好上的,说一句大白话,技术含量真的不算高,只要有过硬的关系,在这个级别的期刊发表论文都不算太难。
相比省一级期刊,往上就是国家级期刊,国家部委、全国性社团、组织办的,一般来说晋升中级职称,也就是主治,只要能在普通期刊,省级和国家级发表论文就可以了。
相对来说比较有影响力,也比较有权威性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了,医学核心期刊主要有统计源核心、燕大核心、CSCD核心。
论文能在核心期刊发表,对医生们来说那都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了,不说住院级别的,哪怕是主治级别的能在核心发表一边论文,也是值得大吹特吹,预示着副高有望。
对于副高职称来说,普通期刊就没用了,至少要在核心期刊有论文发表。
而相较于核心期刊,SCI那就是更高级别的了。
SCI是有米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属于国际范围了,SCI对稿件的质量和内容的要求更高,更为专业,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能在SCI发表一篇论文,那绝对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副高以下,包括副高级别的医生,能在SCI发表论文,甚至是能够吹嘘很长一段时间的荣耀了。
如果说核心是副高必备的话,SCI就是正高必备了,能在SCI发表论文,正高基本妥妥的了。
方寒作为医学生,又在医院干了两年多了,自然清楚SCI意味着什么,事实上SCI期刊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前都不知道长什么样。
“翻开看看!”陈国中笑着道。
方寒翻开来,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论文。
事实上陈国中把期刊递给他的时候他就猜到了些许,可真正看到方寒还是相当意外的。
上面发表的正是他年前让匡明卓转交的一篇论文,是作为上学期的期末论文的,没想到被陈国中推荐到了SCI!
“谢谢老师。”方寒急忙道谢。
当时方寒让匡明卓转交论文的时候是从燕京回来之后,到现在满打满算时间其实也才过了一月多一点。
SCI期刊的发表周期方寒多少是有所耳闻的,一般来说三个月都算快了,一个月就发表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了,大多数人等七八个月甚至一年都不算太意外。
而且他当时让匡明卓转交的论文是文稿形式的,其实就格式而言,并不是很符合SCI的规范,想来陈国中肯定是帮助方寒修改了。
同时当时的论文方寒是国语,想要得到SCI的认可,翻译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当时上学的时候一些学长或者懂行的学生都传授过经验,说首次底稿最高投母语非英语的国家,比如可以先发R国的一些医疗期刊,这样通过的概率会高一些,起目的也是为了更为专业的翻译。
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论文在SCI发表,陈国中绝对是出了力的。
方寒细细看了一下内容,果然,内容虽然没多大变动,都是他在燕京医院的一些收获和总结,论文的内容其实是很丰富的,再加上方寒现在水平不低,里面确实言之有物,质量是很可以的。
可论文的格式,先后顺利,甚至有些重要的摘录都稍微修改了,修改的更为规范,更符合SCI 的标准。
SCI,没见过猪走路,总是吃过猪肉的,方寒不用想也知道这篇论文陈国中肯定是费了力气的。
同样是期刊,懂行的不懂行的发表,结果是孑然不同的。
就像是古代学子考科举,很多学生写文章都是投其所好,研究主考官的文风,按照主考官的喜好去写一样。
你文采高,写的好,可是和主考官的喜好不一致,理念相悖,八成是要落榜的。
发表论文也一样,特别是第一次,没经验的情况不被录用的概率是很高的。
“也是你写的好,里面的东西分析的非常到位,很有内涵,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快。”
陈国中呵呵笑道,说实话,一个月发表他也是很意外的,原本他想着三个月还是要的,没想到一月多就发表了。
“我刚才看了,很多地方老师您都进行了修改,要不是老师您修改,肯定是过不了的。”方寒很是真诚的道谢。
陈国中多忙,江州医科大的校长,工作忙,学生多,能帮他修改论文,还推荐发表期刊,这是真的很尽心了。
一月时间,SCI,这么短的时间,可能国内的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还没反应过来吧?
“你这个论文就发表了SCI,都能当毕业论文了。”陈国中笑了笑。
常规上,就是博士生毕业,要求也就是两篇核心,一篇SCI,有些学校要求高一些,也就是两篇SCI,方寒上学期的期末论文就上了SCI,按照这个效率,一年两篇,等硕士文凭到手,至少五六篇了。
说了一回儿论文,又聊了一会儿,陈国中进入了正题。
“我听说普霍金斯医院的索利斯有意向向普霍金斯医院的高层建议和江中院合作建立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听到这儿方寒就知道陈国中今天叫他来的真正目的了。
之前医药协会的事情也好,SCI也好,其实都没有必要专门叫方寒来一趟,这些都是可以打电话通知,亦或者找机会的,刻意打电话,果然是有正事。
“是有这么回事,只是索利斯个人的说法,具体能不能成还不好说。”
“如果能成你有什么想法?”陈国中问。
“这事应该是江中院和普霍金斯医院商议吧?”方寒一愣,陈国中这事打算插一脚?
当然,陈国中打算掺和方寒倒是没意见,一个,这种合作,参与的机构越多也并非不是好事,江州医科大的研究院、师资力量还是很强的,真要愿意参与,这是好事。
再一个,江州医科大是江中市的医科大学,到时候合作也是以江中院为主,选址还是在江中,并不需要背井离乡。
正如方寒和冼奋解释的,倘若和燕京医院合作不需要去燕京的话,他也觉得和燕京医院合作最好。
医疗这种东西,层面越高,发挥的能力越大,医疗和科研是一样的,顶尖人才聚在一起发挥的能量和一群普通人能一样?
江州医科大又不是白白参与,人家也是有着自己的成果和技术的,到时候强强结合,这是好事。
就合作机构本身而言,还是以出成果为主,并非商业合作,也并非盈利机构,参与的人多了分蛋糕的就多,利益就小,不是这样。
这种合作并非是树上有一个苹果,我够不着,你也够不着,咱们合作,拿到手一人一半,三个人就是每个人三分之一,参与的人越多,分的越少。
而是,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加起来就是两本书,我能学习你,你能学习我,互相学习,成果共享,参与的人越多,书越多,收获越大。
当然也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前提是必须有书,空着手来不行。
很显然,江州医科大就是有书的。
陈国中笑了笑,道:“其实我前一阵和郭老聊了聊,如果江州医科大的中医学院能和江中院合并,那将是非常好的局面。”
“合并?”方寒又是一愣,陈国中这个话题跳跃的有点远,他差点没跟上节奏。
“江中院这些年做的一直很好,可始终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这是江中院最大的不足之处,江中院这些年之所以能做大做强,主要还是依仗郭老等老一辈的国手名家,可江中院很多人都老了,后继无人,秋黄不接,倘若继续下去,何以为继?”陈国中问。
说实话,陈国中是早就看上江州中医院了,只不过以前他的想法不是合并,而是吞并,正如他所说,江中院的情况其实很不妙。
郭文渊老了,廖一鸣和薛子林也老了,哪怕是方浩洋和秦卫华等人也都五十多岁了,没有了这些人,江中院真的就要走下坡路了。
方寒的出现算是个意外,如果没有方寒,在陈国中看来,最多十年,江中院就不好过了,他的想法是把江中院吞并,让江中院成为江州医科大的另一家附属医院,成为江州医科大中医学院旗下的附属医院。
要是能吞并了江州中医医院,江州医科大很有可能成为国内顶尖的医科院校,哪怕比不过燕京医科大和燕京中医药大,那也差距不大了,排名前五绝对没问题,升半格很有希望。
说着话,陈国中站起身从办公桌上拿了一本期刊递给了方寒。
“SCI!”
方寒愣了一下。
就医学论文而言,论文能在那种登记的期刊发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生的荣誉和成就。
国家没有专门的机构为期刊进行登记划分,一般意义上来说,期刊的级别只是期刊行业内的一种认识和社会机构推出的期刊目录。
不过在国内职称评定方面,医生参加什么级别的职称考核,就必须要在对应级别的期刊有论文发表,至少要有一篇独立的论文,要不然职称肯定是过不了的。
按照等级来说,期刊分为普通期刊,比如省一级期刊,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所属的部门主办的期刊。
这个级别的期刊可以说是最好上的,说一句大白话,技术含量真的不算高,只要有过硬的关系,在这个级别的期刊发表论文都不算太难。
相比省一级期刊,往上就是国家级期刊,国家部委、全国性社团、组织办的,一般来说晋升中级职称,也就是主治,只要能在普通期刊,省级和国家级发表论文就可以了。
相对来说比较有影响力,也比较有权威性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了,医学核心期刊主要有统计源核心、燕大核心、CSCD核心。
论文能在核心期刊发表,对医生们来说那都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了,不说住院级别的,哪怕是主治级别的能在核心发表一边论文,也是值得大吹特吹,预示着副高有望。
对于副高职称来说,普通期刊就没用了,至少要在核心期刊有论文发表。
而相较于核心期刊,SCI那就是更高级别的了。
SCI是有米国《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属于国际范围了,SCI对稿件的质量和内容的要求更高,更为专业,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能在SCI发表一篇论文,那绝对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副高以下,包括副高级别的医生,能在SCI发表论文,甚至是能够吹嘘很长一段时间的荣耀了。
如果说核心是副高必备的话,SCI就是正高必备了,能在SCI发表论文,正高基本妥妥的了。
方寒作为医学生,又在医院干了两年多了,自然清楚SCI意味着什么,事实上SCI期刊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前都不知道长什么样。
“翻开看看!”陈国中笑着道。
方寒翻开来,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论文。
事实上陈国中把期刊递给他的时候他就猜到了些许,可真正看到方寒还是相当意外的。
上面发表的正是他年前让匡明卓转交的一篇论文,是作为上学期的期末论文的,没想到被陈国中推荐到了SCI!
“谢谢老师。”方寒急忙道谢。
当时方寒让匡明卓转交论文的时候是从燕京回来之后,到现在满打满算时间其实也才过了一月多一点。
SCI期刊的发表周期方寒多少是有所耳闻的,一般来说三个月都算快了,一个月就发表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了,大多数人等七八个月甚至一年都不算太意外。
而且他当时让匡明卓转交的论文是文稿形式的,其实就格式而言,并不是很符合SCI的规范,想来陈国中肯定是帮助方寒修改了。
同时当时的论文方寒是国语,想要得到SCI的认可,翻译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当时上学的时候一些学长或者懂行的学生都传授过经验,说首次底稿最高投母语非英语的国家,比如可以先发R国的一些医疗期刊,这样通过的概率会高一些,起目的也是为了更为专业的翻译。
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论文在SCI发表,陈国中绝对是出了力的。
方寒细细看了一下内容,果然,内容虽然没多大变动,都是他在燕京医院的一些收获和总结,论文的内容其实是很丰富的,再加上方寒现在水平不低,里面确实言之有物,质量是很可以的。
可论文的格式,先后顺利,甚至有些重要的摘录都稍微修改了,修改的更为规范,更符合SCI 的标准。
SCI,没见过猪走路,总是吃过猪肉的,方寒不用想也知道这篇论文陈国中肯定是费了力气的。
同样是期刊,懂行的不懂行的发表,结果是孑然不同的。
就像是古代学子考科举,很多学生写文章都是投其所好,研究主考官的文风,按照主考官的喜好去写一样。
你文采高,写的好,可是和主考官的喜好不一致,理念相悖,八成是要落榜的。
发表论文也一样,特别是第一次,没经验的情况不被录用的概率是很高的。
“也是你写的好,里面的东西分析的非常到位,很有内涵,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快。”
陈国中呵呵笑道,说实话,一个月发表他也是很意外的,原本他想着三个月还是要的,没想到一月多就发表了。
“我刚才看了,很多地方老师您都进行了修改,要不是老师您修改,肯定是过不了的。”方寒很是真诚的道谢。
陈国中多忙,江州医科大的校长,工作忙,学生多,能帮他修改论文,还推荐发表期刊,这是真的很尽心了。
一月时间,SCI,这么短的时间,可能国内的普通期刊和核心期刊还没反应过来吧?
“你这个论文就发表了SCI,都能当毕业论文了。”陈国中笑了笑。
常规上,就是博士生毕业,要求也就是两篇核心,一篇SCI,有些学校要求高一些,也就是两篇SCI,方寒上学期的期末论文就上了SCI,按照这个效率,一年两篇,等硕士文凭到手,至少五六篇了。
说了一回儿论文,又聊了一会儿,陈国中进入了正题。
“我听说普霍金斯医院的索利斯有意向向普霍金斯医院的高层建议和江中院合作建立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听到这儿方寒就知道陈国中今天叫他来的真正目的了。
之前医药协会的事情也好,SCI也好,其实都没有必要专门叫方寒来一趟,这些都是可以打电话通知,亦或者找机会的,刻意打电话,果然是有正事。
“是有这么回事,只是索利斯个人的说法,具体能不能成还不好说。”
“如果能成你有什么想法?”陈国中问。
“这事应该是江中院和普霍金斯医院商议吧?”方寒一愣,陈国中这事打算插一脚?
当然,陈国中打算掺和方寒倒是没意见,一个,这种合作,参与的机构越多也并非不是好事,江州医科大的研究院、师资力量还是很强的,真要愿意参与,这是好事。
再一个,江州医科大是江中市的医科大学,到时候合作也是以江中院为主,选址还是在江中,并不需要背井离乡。
正如方寒和冼奋解释的,倘若和燕京医院合作不需要去燕京的话,他也觉得和燕京医院合作最好。
医疗这种东西,层面越高,发挥的能力越大,医疗和科研是一样的,顶尖人才聚在一起发挥的能量和一群普通人能一样?
江州医科大又不是白白参与,人家也是有着自己的成果和技术的,到时候强强结合,这是好事。
就合作机构本身而言,还是以出成果为主,并非商业合作,也并非盈利机构,参与的人多了分蛋糕的就多,利益就小,不是这样。
这种合作并非是树上有一个苹果,我够不着,你也够不着,咱们合作,拿到手一人一半,三个人就是每个人三分之一,参与的人越多,分的越少。
而是,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加起来就是两本书,我能学习你,你能学习我,互相学习,成果共享,参与的人越多,书越多,收获越大。
当然也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前提是必须有书,空着手来不行。
很显然,江州医科大就是有书的。
陈国中笑了笑,道:“其实我前一阵和郭老聊了聊,如果江州医科大的中医学院能和江中院合并,那将是非常好的局面。”
“合并?”方寒又是一愣,陈国中这个话题跳跃的有点远,他差点没跟上节奏。
“江中院这些年做的一直很好,可始终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这是江中院最大的不足之处,江中院这些年之所以能做大做强,主要还是依仗郭老等老一辈的国手名家,可江中院很多人都老了,后继无人,秋黄不接,倘若继续下去,何以为继?”陈国中问。
说实话,陈国中是早就看上江州中医院了,只不过以前他的想法不是合并,而是吞并,正如他所说,江中院的情况其实很不妙。
郭文渊老了,廖一鸣和薛子林也老了,哪怕是方浩洋和秦卫华等人也都五十多岁了,没有了这些人,江中院真的就要走下坡路了。
方寒的出现算是个意外,如果没有方寒,在陈国中看来,最多十年,江中院就不好过了,他的想法是把江中院吞并,让江中院成为江州医科大的另一家附属医院,成为江州医科大中医学院旗下的附属医院。
要是能吞并了江州中医医院,江州医科大很有可能成为国内顶尖的医科院校,哪怕比不过燕京医科大和燕京中医药大,那也差距不大了,排名前五绝对没问题,升半格很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