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米
卫善笑盈盈伸出手指头比了个“一”, 没有这个数, 那也不是诚心开粥棚了, 打着皇后生辰薄办寿宴, 降惠于民的旗号, 捐得少了, 可不显得小气。
卫敬容笑着点点她:“我还想着便不收妃嫔命妇们的寿礼了, 把这些都折成米粮,就当是作了功德。”这还是她跟徐淑妃两个商量着来的,她一说要开粥棚, 徐淑妃立时凑趣儿:“这样的好事儿,娘娘也叫咱们沾沾光。”
昨儿秦昭还说若开粥棚命妇富户的捐粮必不会少,如今宫妃也算在其中, 那宫妃中有了官职的人家, 譬如徐家和甄家杨家,就都要进献。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没人敢越过皇后捐的一百石, 这一批米粮也不会少, 卫善等着小顺子回禀, 心里却盘起帐来, 这些米该怎么用,往何处施。
小顺子没一会儿便过来回报:“京郊京县落的冰珠比城里大的多, 还听说有碗口那么大的一坨冰砸下来,伤了十来个人, 养的猪牛也有砸伤砸死的, 光化门边的房子倒了一片,总有百来户。”
那儿的房子是薄木板起的,连王府中都砸落了瓦片,更别说这些贫民的屋子,卫敬容心慈,一听便蹙了眉头:“济民所里又得忙乱一阵,除了米粮,我再捐些药材。”
事出紧急,宫里高床软枕的卧着,听雪籽打窗还觉得别有意趣,听了灾报才知道外头艰难,京郊都已经如此,各地受灾只怕更重,得亏进言停办千秋宴,若不然外头百姓受了冰灾,宫中却还大宴宾客办寿礼,落在言官口里总不好听,便此时看着正元帝的脸色不说,心里也要记下一笔。
除了光化门之外,还有永乐坊长安坊,那一片儿多住着翰林文官,五品以下的小官员,一样受灾,苦不堪言,翰林文官本就清贫,在京城里是买不起房子的,只能租住,月俸一半儿付了月租钱,另一半儿还得周济一日三餐四季衣裳,受了灾房东拿不出这许多钱来补屋,日子过得比百姓好些,却也好不了多少。
小顺子跑一趟,小福子干脆送了个条子来,卫善一看就知是秦昭写来的,墨意未干,上面一条条罗列分明,可报的数却和小顺子打听来的不同。
小顺子挠挠着脑袋,他除了去值房,还跟采买太监们打听了一圈,这些事知道仔细的还是采买上的人,晚菘正当时节,菜农受了灾,庄户上养的猪羊也交不出来,光禄寺正发愁千秋宴上的要用的菜肉,一听说皇后简办宴会,恨不得念佛。
秦昭这个是从京兆尹那儿打听来的,将要年节又有寿宴,瞒报了几户,数额差得不多,便是知道了,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好办事。
卫善留下椿龄,卫敬容这儿挑了颂恩,这两个原就在书房共事,这会儿把各殿的妃嫔捐多少粮都记下来,卫善自己往礼部值房去。
各部都在前宫有一溜值房,除了床椅,还有两张小榻,正元帝在紫宸殿中日日批折到深夜,不定什么时候便要传唤,各部每日都有人轮值。
此处屋子低些,昨儿落冰珠,这会儿化成水,踩过去一脚泥,小福子一听卫善要往值房去,赶紧拦住了:“那地儿脏乱人又多,王妃怎么能往那儿迈。”各部除了大员也有小官员,小官员的妻子也有去送饭食的,可王妃是什么身份,好要是真往那儿去了,王爷还不定怎么罚他。
卫善想一想道,却也不方便,不比秦昭在麟德殿里见面容易:“那你把王爷请出来,就在回廊底下,我等着他。”
小福子不敢不快,卫善今日出来时披了一件大红羽纱金云纹白孤裘,头上戴了同色的观音兜,抱了手炉子立在六部值房不远处的廊下,来来往往的官员,匆匆一瞥便能瞧见她肤色胜雪,眉目莹然有光。
秦昭果然很快来了,连斗蓬都来不及披,卫善看见了就皱眉头,他一走近,立时把手炉搁到他手上:“小福子怎么也不替你披件衣裳。”
听说她来了,就站在外头,此间人来人往的,秦昭哪里来赶得及穿衣:“我听说小顺子要问灾情,可是母亲在问?”
卫善摇一摇头,有些忐忑,可眼里又有雀跃:“姑姑把开粥棚的事儿交给我了。”昨儿才得他夸奖,今日就要接下这桩事,这还是她头一回,自己主导办大事。
他一看见卫善这模样就笑起来,伸手拂一拂她鬓边被风吹散的碎发,手指头摩挲她的发丝:“那就叫管事去办,你自己也别累着了,先歇两天,过两天只有更忙的。”
这两日只是办些粗事,过两日就要有人情往来,这其中总有几家是不能推的,又心疼她辛苦,说了这两句,小福子已经抱着秦昭的斗蓬追上来,后头还跟着两个小太监,搬了一把椅子。
卫善没想要闹这么大的动静,看见搬了椅子过来“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我来就是想问问,若是在永乐坊长安坊这两个官员齐聚的地方开设粥棚,这些小官吏可会拉不下脸来。”
秦昭一听就明白她的意思:“这有什么,换个说法就是了,年年都开粥棚,腊八那天四城里的佛寺都要开粥舍米,这些官的日子也不好过,与其叫他们遮遮掩掩的去领米,倒不如说是专发给他们的。”
卫善舔舔嘴唇,她这是想到了东宫学士,去岁这时候碧微给东宫学士发米粮加薪饷,多少人念着她的好处,如今永乐坊长安坊里受了灾,皇后自然也可以国母的身份出面,都降惠于民了,也可施恩这些小官吏,他们还都是替大业尽心办差的官员。
皇后降慈恩,细节如何定还得再想得周全些。
卫善脑子里转不完的主意,想把事办好办全,秦昭看着她便笑,人往风口处一站,抻开斗蓬,替她挡住大半的寒风,两人还待说话,就听见个熟悉的声音叫秦昭的字:“逸之。”
卫善侧脸一瞧,是袁含之,他正皱了眉头看过来,眼睛在卫善和秦昭两个人身上来回划拉,气冲冲的走近了,这才满面惊讶的看着卫善。
卫善眨眨眼儿,冲他点点头:“袁翰林。”
袁含之一噎,他远远看见秦昭不知跟哪位女子形状举止亲昵,眯着眼儿看不见容貌,急冲冲赶过来要管一管这斯文扫地的事,一见是卫善,一口气都屏住了,立时把头扭了过去,对秦昭道:“不知王妃在此处。”吱吱唔唔圆不回来,刚刚那怒气冲冲的模样,人人都看见了。
秦昭眉心一动,低头看看卫善,见她满面不解,却转头就忘,依旧惦记起抚孤院和济民所的事,急着回去,着王府的肖管事把建粥棚要用的东西先办起来。
秦昭让小福子送她,小顺子便两边跑,颂恩把皇后的口谕传给京兆尹,京兆尹面上带笑,暗暗叫苦,这可怎么好,原来的事都已经有了章程,便是今岁雪灾重些,到底也有旧例,事儿都是办熟了的。
每年这会儿富户总要纳粮捐银,少是少些,到底也算是底下人过年之前发的一笔小财,如今被皇后想出这一折来,还让永安公主起头,这一起头,多少王公贵族得插进几只脚去,这笔小财不但发不了,还得劳心劳力。
这些却不在卫善操心的范围之内,卫敬容那儿很快就拨了银子送来,肖管事先用这些下去办搭粥棚的木条,烧土灶的大锅,每个坊市都是左进右出,两边开设粥棚倒不干涉,先把光化门广义门前两个开出来。
卫善在书房铺开纸,沉香往暖砚底下注上一碗热水,上头的墨砚磨开,墨汁不凝,屋里点了松针香,卫善一笔字,早已经练得极像卫王书法,只又多一份圆融,落笔三个字“功德录”。
肖管事在书房外头回话,他人生得白面黑须,满眼精明神气,一躬身问道:“王妃是想尽快办下,还是能缓上一日。”
自然要快,卫善问道:“尽快是怎么个办法?缓上一日又是怎么个办法?”
肖管事常年在外头跑,这些事见得多了:“缓上一日便是咱们自行去买锅买米,还要搭灶买碗。这些零碎物半日买齐了,煮粥熬汤也得再花半日功夫。”跟着又顿一顿,小卖个关子:“若是尽快,那两边门往日此时必有富户开棚施粥,尽可开口征用,这个法子花费更少,功效更快。”
卫善蹙了眉头:“怎可强征粥棚?”
肖管事笑了:“能跟皇家沾一沾边,那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都不必我去开口,转上一圈自有人献上,到时把这家的名字录在功德薄的最末,他还得请回去供在香案上呢。”
卫善思量一回,确是如此,也无话可说,肖管事大可按着这个法子来办,却跟她细说,她点一点头:“还得把银子补上,米粮你仔细看着,我听说多有用陈米霉米以次充好的,这是为了姑姑祈福,不容有失。”
肖管事应声而去,宫里就送来了椿龄的小笺,徐淑妃捐了五十石,乔昭仪和符昭容两个加起来也捐了五十石,比起送真金白银的贺礼,送这些又得名声,又增功德,倒无人不肯。
晋王府和卫家也都要捐米,各府都出八十,卫善亲自把宫妃的写在纸上,空出一行再行晋王府,往下排是辅国公府,沉香往墨砚中添水,看见空出来的,一看就知是留给太子妃的,轻声道:“要不要叫人给她送个信儿?”
话音还未落,太子妃的娘家奉恩伯府送了帖子来,问晋王妃何时方便,奉恩伯夫人要过府一叙,卫善哪还有功夫同人扯皮,把手一挥:“预备厚些的还礼,着人问问奉恩伯家捐多少米粮,我先把粮记上,隔两日办起来了,再请诸位夫人一同见。”
沉香应一声是,才要出去回话,又被卫善叫了回来,卫善搁下笔:“罢了罢了,见罢。”
卫敬容笑着点点她:“我还想着便不收妃嫔命妇们的寿礼了, 把这些都折成米粮,就当是作了功德。”这还是她跟徐淑妃两个商量着来的,她一说要开粥棚, 徐淑妃立时凑趣儿:“这样的好事儿,娘娘也叫咱们沾沾光。”
昨儿秦昭还说若开粥棚命妇富户的捐粮必不会少,如今宫妃也算在其中, 那宫妃中有了官职的人家, 譬如徐家和甄家杨家,就都要进献。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没人敢越过皇后捐的一百石, 这一批米粮也不会少, 卫善等着小顺子回禀, 心里却盘起帐来, 这些米该怎么用,往何处施。
小顺子没一会儿便过来回报:“京郊京县落的冰珠比城里大的多, 还听说有碗口那么大的一坨冰砸下来,伤了十来个人, 养的猪牛也有砸伤砸死的, 光化门边的房子倒了一片,总有百来户。”
那儿的房子是薄木板起的,连王府中都砸落了瓦片,更别说这些贫民的屋子,卫敬容心慈,一听便蹙了眉头:“济民所里又得忙乱一阵,除了米粮,我再捐些药材。”
事出紧急,宫里高床软枕的卧着,听雪籽打窗还觉得别有意趣,听了灾报才知道外头艰难,京郊都已经如此,各地受灾只怕更重,得亏进言停办千秋宴,若不然外头百姓受了冰灾,宫中却还大宴宾客办寿礼,落在言官口里总不好听,便此时看着正元帝的脸色不说,心里也要记下一笔。
除了光化门之外,还有永乐坊长安坊,那一片儿多住着翰林文官,五品以下的小官员,一样受灾,苦不堪言,翰林文官本就清贫,在京城里是买不起房子的,只能租住,月俸一半儿付了月租钱,另一半儿还得周济一日三餐四季衣裳,受了灾房东拿不出这许多钱来补屋,日子过得比百姓好些,却也好不了多少。
小顺子跑一趟,小福子干脆送了个条子来,卫善一看就知是秦昭写来的,墨意未干,上面一条条罗列分明,可报的数却和小顺子打听来的不同。
小顺子挠挠着脑袋,他除了去值房,还跟采买太监们打听了一圈,这些事知道仔细的还是采买上的人,晚菘正当时节,菜农受了灾,庄户上养的猪羊也交不出来,光禄寺正发愁千秋宴上的要用的菜肉,一听说皇后简办宴会,恨不得念佛。
秦昭这个是从京兆尹那儿打听来的,将要年节又有寿宴,瞒报了几户,数额差得不多,便是知道了,也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好办事。
卫善留下椿龄,卫敬容这儿挑了颂恩,这两个原就在书房共事,这会儿把各殿的妃嫔捐多少粮都记下来,卫善自己往礼部值房去。
各部都在前宫有一溜值房,除了床椅,还有两张小榻,正元帝在紫宸殿中日日批折到深夜,不定什么时候便要传唤,各部每日都有人轮值。
此处屋子低些,昨儿落冰珠,这会儿化成水,踩过去一脚泥,小福子一听卫善要往值房去,赶紧拦住了:“那地儿脏乱人又多,王妃怎么能往那儿迈。”各部除了大员也有小官员,小官员的妻子也有去送饭食的,可王妃是什么身份,好要是真往那儿去了,王爷还不定怎么罚他。
卫善想一想道,却也不方便,不比秦昭在麟德殿里见面容易:“那你把王爷请出来,就在回廊底下,我等着他。”
小福子不敢不快,卫善今日出来时披了一件大红羽纱金云纹白孤裘,头上戴了同色的观音兜,抱了手炉子立在六部值房不远处的廊下,来来往往的官员,匆匆一瞥便能瞧见她肤色胜雪,眉目莹然有光。
秦昭果然很快来了,连斗蓬都来不及披,卫善看见了就皱眉头,他一走近,立时把手炉搁到他手上:“小福子怎么也不替你披件衣裳。”
听说她来了,就站在外头,此间人来人往的,秦昭哪里来赶得及穿衣:“我听说小顺子要问灾情,可是母亲在问?”
卫善摇一摇头,有些忐忑,可眼里又有雀跃:“姑姑把开粥棚的事儿交给我了。”昨儿才得他夸奖,今日就要接下这桩事,这还是她头一回,自己主导办大事。
他一看见卫善这模样就笑起来,伸手拂一拂她鬓边被风吹散的碎发,手指头摩挲她的发丝:“那就叫管事去办,你自己也别累着了,先歇两天,过两天只有更忙的。”
这两日只是办些粗事,过两日就要有人情往来,这其中总有几家是不能推的,又心疼她辛苦,说了这两句,小福子已经抱着秦昭的斗蓬追上来,后头还跟着两个小太监,搬了一把椅子。
卫善没想要闹这么大的动静,看见搬了椅子过来“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我来就是想问问,若是在永乐坊长安坊这两个官员齐聚的地方开设粥棚,这些小官吏可会拉不下脸来。”
秦昭一听就明白她的意思:“这有什么,换个说法就是了,年年都开粥棚,腊八那天四城里的佛寺都要开粥舍米,这些官的日子也不好过,与其叫他们遮遮掩掩的去领米,倒不如说是专发给他们的。”
卫善舔舔嘴唇,她这是想到了东宫学士,去岁这时候碧微给东宫学士发米粮加薪饷,多少人念着她的好处,如今永乐坊长安坊里受了灾,皇后自然也可以国母的身份出面,都降惠于民了,也可施恩这些小官吏,他们还都是替大业尽心办差的官员。
皇后降慈恩,细节如何定还得再想得周全些。
卫善脑子里转不完的主意,想把事办好办全,秦昭看着她便笑,人往风口处一站,抻开斗蓬,替她挡住大半的寒风,两人还待说话,就听见个熟悉的声音叫秦昭的字:“逸之。”
卫善侧脸一瞧,是袁含之,他正皱了眉头看过来,眼睛在卫善和秦昭两个人身上来回划拉,气冲冲的走近了,这才满面惊讶的看着卫善。
卫善眨眨眼儿,冲他点点头:“袁翰林。”
袁含之一噎,他远远看见秦昭不知跟哪位女子形状举止亲昵,眯着眼儿看不见容貌,急冲冲赶过来要管一管这斯文扫地的事,一见是卫善,一口气都屏住了,立时把头扭了过去,对秦昭道:“不知王妃在此处。”吱吱唔唔圆不回来,刚刚那怒气冲冲的模样,人人都看见了。
秦昭眉心一动,低头看看卫善,见她满面不解,却转头就忘,依旧惦记起抚孤院和济民所的事,急着回去,着王府的肖管事把建粥棚要用的东西先办起来。
秦昭让小福子送她,小顺子便两边跑,颂恩把皇后的口谕传给京兆尹,京兆尹面上带笑,暗暗叫苦,这可怎么好,原来的事都已经有了章程,便是今岁雪灾重些,到底也有旧例,事儿都是办熟了的。
每年这会儿富户总要纳粮捐银,少是少些,到底也算是底下人过年之前发的一笔小财,如今被皇后想出这一折来,还让永安公主起头,这一起头,多少王公贵族得插进几只脚去,这笔小财不但发不了,还得劳心劳力。
这些却不在卫善操心的范围之内,卫敬容那儿很快就拨了银子送来,肖管事先用这些下去办搭粥棚的木条,烧土灶的大锅,每个坊市都是左进右出,两边开设粥棚倒不干涉,先把光化门广义门前两个开出来。
卫善在书房铺开纸,沉香往暖砚底下注上一碗热水,上头的墨砚磨开,墨汁不凝,屋里点了松针香,卫善一笔字,早已经练得极像卫王书法,只又多一份圆融,落笔三个字“功德录”。
肖管事在书房外头回话,他人生得白面黑须,满眼精明神气,一躬身问道:“王妃是想尽快办下,还是能缓上一日。”
自然要快,卫善问道:“尽快是怎么个办法?缓上一日又是怎么个办法?”
肖管事常年在外头跑,这些事见得多了:“缓上一日便是咱们自行去买锅买米,还要搭灶买碗。这些零碎物半日买齐了,煮粥熬汤也得再花半日功夫。”跟着又顿一顿,小卖个关子:“若是尽快,那两边门往日此时必有富户开棚施粥,尽可开口征用,这个法子花费更少,功效更快。”
卫善蹙了眉头:“怎可强征粥棚?”
肖管事笑了:“能跟皇家沾一沾边,那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都不必我去开口,转上一圈自有人献上,到时把这家的名字录在功德薄的最末,他还得请回去供在香案上呢。”
卫善思量一回,确是如此,也无话可说,肖管事大可按着这个法子来办,却跟她细说,她点一点头:“还得把银子补上,米粮你仔细看着,我听说多有用陈米霉米以次充好的,这是为了姑姑祈福,不容有失。”
肖管事应声而去,宫里就送来了椿龄的小笺,徐淑妃捐了五十石,乔昭仪和符昭容两个加起来也捐了五十石,比起送真金白银的贺礼,送这些又得名声,又增功德,倒无人不肯。
晋王府和卫家也都要捐米,各府都出八十,卫善亲自把宫妃的写在纸上,空出一行再行晋王府,往下排是辅国公府,沉香往墨砚中添水,看见空出来的,一看就知是留给太子妃的,轻声道:“要不要叫人给她送个信儿?”
话音还未落,太子妃的娘家奉恩伯府送了帖子来,问晋王妃何时方便,奉恩伯夫人要过府一叙,卫善哪还有功夫同人扯皮,把手一挥:“预备厚些的还礼,着人问问奉恩伯家捐多少米粮,我先把粮记上,隔两日办起来了,再请诸位夫人一同见。”
沉香应一声是,才要出去回话,又被卫善叫了回来,卫善搁下笔:“罢了罢了,见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