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薪
京城中处处张灯结彩, 新帝登基之后的第一个新年, 自然要比往年加倍热闹些才能显得出京兆尹的能为来, 营州清江虽时有战事, 京城之中却是一派繁华景象。
市令司早早就往各家门楼铺子去打点, 铺子酒楼门前要悬彩挂灯一个月, 东西二市又是最热闹的地方, 丝路运河运来的货物罗列二市之中,京城民人穿锦戴花,显得出处处都是太平气象。
民间热闹非凡, 宫里却要收敛,到底还在守制期中,太姬太妃们虽脱下了粗衣麻布, 也还得素服二十七个月, 先帝这会儿还停灵在奉先殿,须等山陵建好了方能落葬, 宫中大宴便要办得比往年更庄重肃穆。
年前大宴, 新帝要宴请百官, 席上也得祝酒悼念先帝一番, 承吉不说现在, 就是原来也没到能写祭文的岁数,曾文涉一心想当帝师, 这样的事自然要办在前头。
翰林院中挑了个才刚选官上来的翰林,做了一篇词藻华丽又满篇功绩哀思的祭文, 由奉恩公夫人递进了蓬莱殿, 让承吉背上两句。
甄氏让侄女儿和识字太监宫人们都先背下来,不论承吉玩什么的时候都跟在他身边念叨,他就是这样又把原来读的诗文给拾起来的。
也不必他全部背会,只要能说出个一句两句,自有官员接口,曾文涉都已经安排好了接话的称赞的,半点儿都不必她烦心,自太皇太后一走,宫里也确是没什么能让她烦心的事了。
卫敬容不等过年就带着一双儿女去了永福寺,乔太妃早就搬进了甘露殿陪太皇太后居住,自然要跟着一道去寺中祈福点灯。
徐太妃更是再三央求,要带着儿子鲁王也跟去永福寺:“娘娘都为先帝祈福,我哪能躲懒,跟着娘娘就是端茶递水也好,再没有娘娘在寺中住着,我却在宫里享福的道理。”收拾了东西也一并跟去了。
永福寺是前朝皇家寺院,里头也设得宫苑,只比宫里要简朴些,太皇太后去祈福清修,带上六局二十四司的宫人,光禄寺司膳的熟手太监,太医署里常看平安脉的医正,宫里一下子空了一半了。
卫敬容一走,再没有人压在甄氏头上,她不仅把侄女儿长久留在宫中,又将哥哥的两个儿子都提了差事,奉恩公夫人一提,她还心中惴惴,生怕朝中有人反对。
谁知道她一张口事儿就办成了,大侄子十四岁,调进了金吾,日日进宫来给她带些娘家的玩意,甚个奉恩公夫人做的点心,俱是她在娘家时常吃的,许多年都没再尝过了。
年岁小的那个也已经十岁了,选成承吉的伴读,两人一同读书,成日里片刻不离,延英殿中讲师说了什么,立时就能报给甄氏知道,就此前朝后宫再没有能绕过她的。
承吉多了玩伴,半点也没觉得身边冷清了,反而人人都奉承让着他,原来有姑姑和叔叔们在,见了他总要教导他几句,譬如多多读书,不能跟师傅置气,每日还要过问他的功课。
他虽迟钝些也知道姑姑年纪大不了几岁,也是他的长辈,如今他们走了,再没人催问他的功课。身边这几个陪他玩闹,表兄还替他写字,背书的时候又时时提点,再没有不如意的地方。
报恩寺年后便要动工,原来因权势攀附甄家的,如今又因为钱攀附甄家,紧跟在后替新任的工部甄郎中出主意讨银子。
崔博怎么也不肯松口,银子必得审核过后才一笔一笔的拨发下来,买了什么材料,用了多少工匠,花了多少工时,竟没有可以虚报的地方。
崔尚书掌管户部十来年,手底下就没有盘不清的帐,甄家跟他对上,还真讨不着好处,又要迁民居又要动土木,户部官员紧紧盯着,这点油水至多沾个油星子。
都不够甄家自己吃的,哪还有多余的分人,这些人就又想出别的名目来,崔博不是哭穷么,那就让民间商人富户捐钱造琉璃宝塔。
先由甄家打头捐款,一出手便是五十万贯,底下人便跟着捐,等捐完了,再把甄家的那一笔抽回
去,半点也不亏本。
报恩寺那是为了先帝建的,打着敬奉先帝功业的名义要钱,可比灾年里要米粮开粥棚要的多,这些富户一听见要钱,报出来一长串,家家都给了,商铺更是免不了,如今不捐,后头有的是法子折腾你,光是一个七品市令官就绕不过去。
甄家起了头,底下自有人把钱捧着送上门去,塔还没修,奉恩公府就先发了一笔大财,呈送给甄太后的年礼更是各家送上的好物。
大件自不必说,细小物件几只箱子都没抬完,金银之物更是数不胜数,奉恩公夫人将这些东西一并送给女儿,满面是笑的对她道:“这都是底下人孝敬太后娘娘的,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搬来,等到太后娘娘千秋时,再一并进上。”
甄氏在宫中多年,手里也拿着秦显的私库,见得这些东西也不吃惊,挑出紫玉杯珊瑚树来摆着,指一指最大的那幅十二扇子围屏道:“这个八仙捧寿的玉屏倒能献给太皇太后。”跟着又指一指玉厢金舟:“这个拿给陛下玩去。”
奉恩公夫人连连点头:“很是很是,你多挑几件东西往永福寺里送,把婆母小姑都照管到,别个也不能说你不孝顺。”说着又道:“曾大人的意思是多尽孝心,多说好话,只要那个不回宫,就事事都好办了。”
甄氏往大锦枕上一靠,宫人拿玉锤替她滚腿,听见侄女儿在哄着承吉背书,金雀翠鸟白毛鹦鹉在帘子外头吱吱喳喳,她长长吁出一口气来,十几年了,才有这样安然的好日子。
宫人捧了锦盒进来:“司造局给娘娘送首饰来,说是特意赶在年前替娘娘打出来的。”
锦盒一开是一对儿累丝凤凰花钗,凤凰肚中嵌了两块鸽大蛋的烧红宝石,凤口缀下一串东珠流苏,一只就已经极尽华贵,这却是用来梳高髻时一前一后两边戴的的。
她当新妇的时候都没这样华贵过,那会儿秦显不喜欢她,学着姜碧微的样子一味素净,后来又守寡,更不能过份奢华,这样的发钗还是看见卫善的头上戴着,说是秦昭从清江觅得的明珠,年宴中戴在头上,珠光四溢,哪一个不多看她一眼,如今也终于戴在自己的头上了。
卫善已经许久不曾过过这样安闲的新年了,她躺在床上作月子,晋王府闭门谢客,送上门的年礼帖子一律由管事收捡,她只顾在房中躺着,两耳不闻窗外事。
太初是足了月落地的,生下来便比别的孩子身子更壮,轮到儿子倒不足月,看着虽有劲儿,也怕他长壮实,大名未定,先叫小名儿,是秦昭给他起的,叫他保儿。
太初一听见弟弟的小名,眨着眼睛就笑了,围着床绕过一圈,叽叽咕咕小鸽子似的笑闹:“爹怎么给弟弟起个女孩儿的名字。”
乳母嬷嬷抱起保儿吃奶,听了便笑起来,讨好卫善道:“这名儿倒像是咱们南边人家给孩子起的小名,官保官保,都是好意头。”
卫善从未听秦昭说过他小时候的事,只知他是南边买来的,王忠都没了,更不知道他家乡何处,父母是何人。他仿佛是一到卫敬容的身边就改了口音,半点南音都听不出来,只在这些细碎事上,才显出家乡来。
保儿这一个月里长得飞快,红通通的皮早就已经长开了,身上满是奶花香,一饿就哼哼出声,乳母嬷嬷喂足了他,把他抱到卫善身边。
卫善拿热巾子给他擦头擦脸,他紧紧阖着眼不睁开,吃完了便接着睡过去,嘴巴一动一动,仿佛梦里还在吃奶。
太初一刻也离不了弟弟,拿他当个新奇玩意儿,自己也躺到卫善身边,告诉她说:“院子里挂了好些花灯,等上元节过了我也不许她们摘,给娘看过了再摘。”
又数着手指头告诉卫善她这些日子跟着椿龄都做了什么,各家分送的年菜,送到万福寺去的玉露团子,里头两个奇形怪状的就是她捏的,东西一送过去,卫敬容立时赐了两抬素食来,说是和如意一同做的,里头裹着菜馅。
结香满面都是笑意:“得亏得公主出的主意,太皇太后在寺里比原来在宫中安闲得多了。”每日看着孩子们读书,与徐乔两位太妃做做针线,可比成日里烦心朝中事是过得要舒坦多了。
“天儿虽冻,一放晴娘娘就愿意在寺里走走,吃得也比过去多了。”身在佛寺,便不再成日里往小佛堂去念经:“公主抱去的一窝鸳鸯眼猫儿倒成个玩物,公主王爷们去哪儿都要抱在怀里。”
只看结香面上的笑意,卫善便知道他们过得好,笑了一回问道:“可有人去寺里求见?”
结香收了笑意:“头先几日并没有,这些日子倒多起来了,娘娘一概不见。”永福寺是皇家寺庙,不受香火也不开大门,这些人要从山门求见,再怎么闹也闹不到卫敬容的耳朵里。
卫善面上含笑,才刚送走了结香,门上便来报,说崔大人递了帖子,想求见王妃,沉香递帖进来,卫善捏着帖子看过:“我一妇人,又在月中,哪能会客,便不见崔大人了。”
崔博往永福寺去了几回,都见不着卫敬容,实在无法可想,这才到晋王府门上来,当年他便和秦昭交好,卫善虽不见他,却让管事好言好语劝了回去,又给崔家送了一大份年菜,谁知第二日崔夫人上了门,带着采生礼,求见晋王妃。
市令司早早就往各家门楼铺子去打点, 铺子酒楼门前要悬彩挂灯一个月, 东西二市又是最热闹的地方, 丝路运河运来的货物罗列二市之中,京城民人穿锦戴花,显得出处处都是太平气象。
民间热闹非凡, 宫里却要收敛,到底还在守制期中,太姬太妃们虽脱下了粗衣麻布, 也还得素服二十七个月, 先帝这会儿还停灵在奉先殿,须等山陵建好了方能落葬, 宫中大宴便要办得比往年更庄重肃穆。
年前大宴, 新帝要宴请百官, 席上也得祝酒悼念先帝一番, 承吉不说现在, 就是原来也没到能写祭文的岁数,曾文涉一心想当帝师, 这样的事自然要办在前头。
翰林院中挑了个才刚选官上来的翰林,做了一篇词藻华丽又满篇功绩哀思的祭文, 由奉恩公夫人递进了蓬莱殿, 让承吉背上两句。
甄氏让侄女儿和识字太监宫人们都先背下来,不论承吉玩什么的时候都跟在他身边念叨,他就是这样又把原来读的诗文给拾起来的。
也不必他全部背会,只要能说出个一句两句,自有官员接口,曾文涉都已经安排好了接话的称赞的,半点儿都不必她烦心,自太皇太后一走,宫里也确是没什么能让她烦心的事了。
卫敬容不等过年就带着一双儿女去了永福寺,乔太妃早就搬进了甘露殿陪太皇太后居住,自然要跟着一道去寺中祈福点灯。
徐太妃更是再三央求,要带着儿子鲁王也跟去永福寺:“娘娘都为先帝祈福,我哪能躲懒,跟着娘娘就是端茶递水也好,再没有娘娘在寺中住着,我却在宫里享福的道理。”收拾了东西也一并跟去了。
永福寺是前朝皇家寺院,里头也设得宫苑,只比宫里要简朴些,太皇太后去祈福清修,带上六局二十四司的宫人,光禄寺司膳的熟手太监,太医署里常看平安脉的医正,宫里一下子空了一半了。
卫敬容一走,再没有人压在甄氏头上,她不仅把侄女儿长久留在宫中,又将哥哥的两个儿子都提了差事,奉恩公夫人一提,她还心中惴惴,生怕朝中有人反对。
谁知道她一张口事儿就办成了,大侄子十四岁,调进了金吾,日日进宫来给她带些娘家的玩意,甚个奉恩公夫人做的点心,俱是她在娘家时常吃的,许多年都没再尝过了。
年岁小的那个也已经十岁了,选成承吉的伴读,两人一同读书,成日里片刻不离,延英殿中讲师说了什么,立时就能报给甄氏知道,就此前朝后宫再没有能绕过她的。
承吉多了玩伴,半点也没觉得身边冷清了,反而人人都奉承让着他,原来有姑姑和叔叔们在,见了他总要教导他几句,譬如多多读书,不能跟师傅置气,每日还要过问他的功课。
他虽迟钝些也知道姑姑年纪大不了几岁,也是他的长辈,如今他们走了,再没人催问他的功课。身边这几个陪他玩闹,表兄还替他写字,背书的时候又时时提点,再没有不如意的地方。
报恩寺年后便要动工,原来因权势攀附甄家的,如今又因为钱攀附甄家,紧跟在后替新任的工部甄郎中出主意讨银子。
崔博怎么也不肯松口,银子必得审核过后才一笔一笔的拨发下来,买了什么材料,用了多少工匠,花了多少工时,竟没有可以虚报的地方。
崔尚书掌管户部十来年,手底下就没有盘不清的帐,甄家跟他对上,还真讨不着好处,又要迁民居又要动土木,户部官员紧紧盯着,这点油水至多沾个油星子。
都不够甄家自己吃的,哪还有多余的分人,这些人就又想出别的名目来,崔博不是哭穷么,那就让民间商人富户捐钱造琉璃宝塔。
先由甄家打头捐款,一出手便是五十万贯,底下人便跟着捐,等捐完了,再把甄家的那一笔抽回
去,半点也不亏本。
报恩寺那是为了先帝建的,打着敬奉先帝功业的名义要钱,可比灾年里要米粮开粥棚要的多,这些富户一听见要钱,报出来一长串,家家都给了,商铺更是免不了,如今不捐,后头有的是法子折腾你,光是一个七品市令官就绕不过去。
甄家起了头,底下自有人把钱捧着送上门去,塔还没修,奉恩公府就先发了一笔大财,呈送给甄太后的年礼更是各家送上的好物。
大件自不必说,细小物件几只箱子都没抬完,金银之物更是数不胜数,奉恩公夫人将这些东西一并送给女儿,满面是笑的对她道:“这都是底下人孝敬太后娘娘的,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搬来,等到太后娘娘千秋时,再一并进上。”
甄氏在宫中多年,手里也拿着秦显的私库,见得这些东西也不吃惊,挑出紫玉杯珊瑚树来摆着,指一指最大的那幅十二扇子围屏道:“这个八仙捧寿的玉屏倒能献给太皇太后。”跟着又指一指玉厢金舟:“这个拿给陛下玩去。”
奉恩公夫人连连点头:“很是很是,你多挑几件东西往永福寺里送,把婆母小姑都照管到,别个也不能说你不孝顺。”说着又道:“曾大人的意思是多尽孝心,多说好话,只要那个不回宫,就事事都好办了。”
甄氏往大锦枕上一靠,宫人拿玉锤替她滚腿,听见侄女儿在哄着承吉背书,金雀翠鸟白毛鹦鹉在帘子外头吱吱喳喳,她长长吁出一口气来,十几年了,才有这样安然的好日子。
宫人捧了锦盒进来:“司造局给娘娘送首饰来,说是特意赶在年前替娘娘打出来的。”
锦盒一开是一对儿累丝凤凰花钗,凤凰肚中嵌了两块鸽大蛋的烧红宝石,凤口缀下一串东珠流苏,一只就已经极尽华贵,这却是用来梳高髻时一前一后两边戴的的。
她当新妇的时候都没这样华贵过,那会儿秦显不喜欢她,学着姜碧微的样子一味素净,后来又守寡,更不能过份奢华,这样的发钗还是看见卫善的头上戴着,说是秦昭从清江觅得的明珠,年宴中戴在头上,珠光四溢,哪一个不多看她一眼,如今也终于戴在自己的头上了。
卫善已经许久不曾过过这样安闲的新年了,她躺在床上作月子,晋王府闭门谢客,送上门的年礼帖子一律由管事收捡,她只顾在房中躺着,两耳不闻窗外事。
太初是足了月落地的,生下来便比别的孩子身子更壮,轮到儿子倒不足月,看着虽有劲儿,也怕他长壮实,大名未定,先叫小名儿,是秦昭给他起的,叫他保儿。
太初一听见弟弟的小名,眨着眼睛就笑了,围着床绕过一圈,叽叽咕咕小鸽子似的笑闹:“爹怎么给弟弟起个女孩儿的名字。”
乳母嬷嬷抱起保儿吃奶,听了便笑起来,讨好卫善道:“这名儿倒像是咱们南边人家给孩子起的小名,官保官保,都是好意头。”
卫善从未听秦昭说过他小时候的事,只知他是南边买来的,王忠都没了,更不知道他家乡何处,父母是何人。他仿佛是一到卫敬容的身边就改了口音,半点南音都听不出来,只在这些细碎事上,才显出家乡来。
保儿这一个月里长得飞快,红通通的皮早就已经长开了,身上满是奶花香,一饿就哼哼出声,乳母嬷嬷喂足了他,把他抱到卫善身边。
卫善拿热巾子给他擦头擦脸,他紧紧阖着眼不睁开,吃完了便接着睡过去,嘴巴一动一动,仿佛梦里还在吃奶。
太初一刻也离不了弟弟,拿他当个新奇玩意儿,自己也躺到卫善身边,告诉她说:“院子里挂了好些花灯,等上元节过了我也不许她们摘,给娘看过了再摘。”
又数着手指头告诉卫善她这些日子跟着椿龄都做了什么,各家分送的年菜,送到万福寺去的玉露团子,里头两个奇形怪状的就是她捏的,东西一送过去,卫敬容立时赐了两抬素食来,说是和如意一同做的,里头裹着菜馅。
结香满面都是笑意:“得亏得公主出的主意,太皇太后在寺里比原来在宫中安闲得多了。”每日看着孩子们读书,与徐乔两位太妃做做针线,可比成日里烦心朝中事是过得要舒坦多了。
“天儿虽冻,一放晴娘娘就愿意在寺里走走,吃得也比过去多了。”身在佛寺,便不再成日里往小佛堂去念经:“公主抱去的一窝鸳鸯眼猫儿倒成个玩物,公主王爷们去哪儿都要抱在怀里。”
只看结香面上的笑意,卫善便知道他们过得好,笑了一回问道:“可有人去寺里求见?”
结香收了笑意:“头先几日并没有,这些日子倒多起来了,娘娘一概不见。”永福寺是皇家寺庙,不受香火也不开大门,这些人要从山门求见,再怎么闹也闹不到卫敬容的耳朵里。
卫善面上含笑,才刚送走了结香,门上便来报,说崔大人递了帖子,想求见王妃,沉香递帖进来,卫善捏着帖子看过:“我一妇人,又在月中,哪能会客,便不见崔大人了。”
崔博往永福寺去了几回,都见不着卫敬容,实在无法可想,这才到晋王府门上来,当年他便和秦昭交好,卫善虽不见他,却让管事好言好语劝了回去,又给崔家送了一大份年菜,谁知第二日崔夫人上了门,带着采生礼,求见晋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