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帝后对泣
建安十五年五月,汉丞相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牧刘表,七月入宛城,会合扬武将军、南阳太守张绣。旋因暑热,疾疫横行,曹军于绿林山麓暂歇,一直拖至冬季,才开始大举向刘表的大本营襄阳挺进。
然而此时,荆扬已然合纵,周瑜率军三万沿江东进,以援刘表。曹操被迫陆续抽调中原各地兵马南下,总势高达二十万,欲与刘表、周瑜会战于汉水流域。随即周瑜施计,挟持刘表,放弃襄阳,南退到了江陵,曹操虽得襄阳,却不过一座空城而已,反倒增加了己方后勤运输的压力。
翌年初,江陵城下一战,周瑜火烧曹营,曹操被迫放弃江陵,转向江夏郡治西陵。二月,周瑜又在西陵城下催败曹军,曹操眼见士气低落、粮秣不足,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收兵归去。<b【,a⊥nshu↓ba.r
倘若战事就此而止,那几乎就是原本历史上“赤壁之战”的翻版,所差者,曹军的损失并不甚大而已。究其缘由,在于是勋小蝴蝶翅膀的煽动下,曹操提前平灭了袁绍势力,甚至入辽东、灭公孙,并使吕布往定凉州,暂时保障了侧翼的安全,士卒训练和粮秣积聚,都非另一时空可比。此外,孙权、刘表的联盟比之孙权、刘备的联盟更为松散,两家各有大批投降派掣肘,遂使周瑜难尽全功。
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制约此战的结局,比如说陈登未卒、太史慈镇守淮南、鲁肃在彭蠡粗建水师,曹操也并未收拢三心二意的荆州降卒,等等。说白了。唯运筹帷幄之中。故能决胜千里。这场仗比原本历史上提前了整整五年,北军之积聚绝大过南军,乃能虽败而不溃也。
不过有趣的是,主战场虽在荆襄,最后收效的却是千里外一颗闲子——是勋率幽州水师南下,骚扰吴会,迫使孙权召返周瑜。周瑜一退,黄祖独木难支。乃举江夏以降曹操,则曹操大龙虽覆,却得一角,在整体盘面上扳回了不少的优势。所以曹操不是如同原本历史上那样,一路败逃回许都的,而是勉强打着得胜鼓,对外宣称是奏凯班师。
里子没丢光,面子也有了,曹丞相心中虽有遗憾,返京途中的心情倒还不算很糟。眼瞧着即将抵达许都。郗虑得信而来,禀告曹操。说天子打算亲自郊迎。曹操口头上谦逊了几句,心中却颇为受用。
正在此时,突然有快马送来了鲁肃的急信。曹操展开书信一瞧,突然间双眉一竖,双目充血,暴喝道:“贼子敢耳!”
鲁肃向曹操汇报了什么消息呢?原来周瑜回师途径春谷,竟为孙权族兄孙暠所刺!
经过江陵、西陵城下两仗,曹操对周瑜是恨得牙痒痒的,心说待我重整兵马,乃可放着江陵孤城不理,直取江东,再与小辈一较短长!某自起兵以来,再没有打得那么难看的仗,简直是被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无论战略谋划,还是战役调度、战术运用,周公瑾皆当世之人杰啊,若不能当面催破,如何消我心头之恨?!
可是没想到周瑜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了,曹操不觉得丝毫的欣喜,却反而怒气填膺,心头憾甚——我靠小辈竟然就这样带着败曹的光环挂了,这场子我再也找补不回来了呀,是可忍,孰不可忍!
鲁肃在信中叙述,说他从很早以前就秘密遣人去游说孙暠——既然孙暠曾经起意夺权,失败后为孙权所疏远,那便正是我等分化江东的一大契机。本来这事儿曹操是知道的,鲁子敬当然禀报过,曹操还承诺说,孙暠若降,可将孙贲的扬州刺史之职转让给他,并封将军号和亭侯甚至县侯爵位。鲁肃以之引诱孙暠,孙暠颇为意动,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他手头本部兵马仅仅两千多人而已,又被调出腹心之地,即便作乱也动摇不了孙权的统治;直接渡江投曹吧,一则并无尺寸之功,怕曹操不守承诺,二则即便得了扬州刺史之职,那也是空头衔呀。
这回周瑜退兵返回吴会,鲁肃再遣人去通知孙暠,说机会来了,若能于路劫夺下这支兵马,您还担心孙权不亡吗?“肃期望将军入吴之日也。”当然鲁肃对孙暠没报太大希望,也不相信他可以夺得下江东西征的三万兵马,不过想闹点儿乱子出来,自己或可从中取利。
没想到孙暠这家伙疯了心了,竟然假请周瑜饮宴,便在宴间劝说周公瑾降附。周瑜坚决不肯,孙暠一怒之下,干脆掷杯为号,伏兵齐出,直接取了周瑜的性命,随即夺周瑜之印绶去接收所部兵马。他可没有想到,这会儿程普、黄盖等老将早就已经不肯听从周瑜调遣了,理都不理,继续东归。而周瑜久不返舟,反而见人取印绶来要求将兵马都交给孙暠统领,董袭、贺齐、周泰等将尽皆起疑,很快双方就在春谷县内冲突起来。孙暠兵败,欲图渡江北降鲁肃,结果被董袭赶上,直接撞翻了他的舟船,这位东吴的定武中郎将竟被活活淹死。
鲁肃闻讯,赶紧通报曹操。曹操见信真是怒不可遏啊——当然他不好责怪鲁肃,鲁子敬站在自家的立场上,欲图乱敌,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再说鲁肃也没叫孙暠杀了周瑜啊。满腔怨恨,就全都撒到了孙暠头上,不禁连声冷笑:“彼若不溺毙,吾必车裂之!”
顺道还又迁怒孙权:“孙氏皆狼豺也,惜乎公瑾不识其主!”我不是没机会从长江里捞出孙暠的尸体来车裂吗?没关系,改天我可以车裂孙权,以及孙权、孙暠二人的大票兄弟!
曹操的好心情瞬间即被淹没,当下板着脸就返回了许都,倒使得亲自前来郊迎的天子刘协心中忐忑。刘协是听说了,丞相此番南征,表面上得了半个南郡和整个江夏,其实损兵折将,差点儿就得不偿失。他一开始还暗中窃喜来着,这种心情能够瞒住旁人,却瞒不过皇后伏氏和老丈人伏完、大舅子伏典、小舅子伏德——不会是那几位泄露了什么消息,才使得丞相不给朕好脸色看吧?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刘协回宫之后就对着老婆流泪啊,说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了,不定哪天就会废掉我……“卿观旧史可有先例,废天子能得活耶?”
伏后面如土色,答曰:“恐不得活……”从汉末往前推,历史虽然不长,先例倒是不少:首先是西汉朝后少帝刘弘,为朝臣诛诸吕、迎孝文的时候,污蔑他非惠帝亲子,直接就给宰了;然后孺子刘婴,王莽篡位,他五岁即遭囚禁,后为李松所杀;最后是弘农王刘辩,董卓使李儒进了一杯鸩酒……
这都还是同一个朝代呢,真要改朝换代了,废天子还可能不死吗?
要说还真的可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曹丕篡汉之后,就还算大度地把刘协给软禁起来,一直软禁到老死,结局不算很糟糕。问题改朝换代废天子得活,刘协那是头一个(刘婴勉强也算,只是很快便天下大乱,乃欲苟活而不得矣),这时候的他可想不到自己还有那份最后的运气。所以夫妻二人是抱头痛哭啊,完了多事儿而又孝顺的伏后就写入书信,告诉自己老爹了,吓得伏完连续一个多月称病不敢上朝。
再说周瑜遇害的消息传到吴郡,惊得已然隐居的孙静身穿丧服,亲自跑孙权门前来跪着请罪。孙权匆忙出门,扶起孙静,说叔父这不关你的事情啊,我也不会迁怒于旁的兄弟的——不过当即下令,把孙暠之名从族谱中删掉,并且从此不准他姓孙,凡谈到的时候都说“恶暠”。
随即孙权大设灵堂,亲自为周瑜守祭,当着群臣的面哭得如同泪人一般。孙权这倒并非做作,想当初孙策才殁,孙暠欲乱,张昭在内为谋主、周瑜在外掌兵权,但凡这俩有一个不肯保自己,自己就断没有坐上吴侯宝座的机会。从感情上来说,他当然比不上自家兄长,能与周瑜情同兄弟,但从政治利益来考量,尤其在这个紧要关头,我是真不能失去周公瑾啊!
岂天欲亡我孙氏耶?
张昭前来致祭,同样哀哀恸哭——他跟周瑜虽然政治理念有差,但并无私怨,而且同僚多年,周瑜又始终“张公”前、“张公”后的态度恭敬,张子布也不忍见他落到这般下场啊。不过感情归感情,国事是国事,随即张昭就擦干净眼泪奉劝孙权,说公瑾遇害,如同梁柱崩塌,则大厦将倾也,您还是赶紧下定决心,向朝廷遣质,表示顺从为好啊。
孙权正待答应,程普、黄盖等人不干了,说公瑾言犹在耳,如今尸骨未寒,主公您就忍心背弃他的理念吗?公瑾虽亡,吾等见在,必不容曹贼染指江东也!
双方几乎就在灵堂上吵了起来,最后步骘跳出来做和事佬,说咱们可以既遣质又不遣质——主公的兄弟不能往许都送,咱们可以送从兄弟啊,孙暠那几个弟弟不都是合适的人选吗?
最后决定把孙静的第四子孙奂送到许都去做人质,暂且敷衍曹操。曹操老实不客气,直接把孙奂就给下了狱了,且等逮着他其余几个兄弟,一并就戮,好为周瑜报仇!(未完待续……)
然而此时,荆扬已然合纵,周瑜率军三万沿江东进,以援刘表。曹操被迫陆续抽调中原各地兵马南下,总势高达二十万,欲与刘表、周瑜会战于汉水流域。随即周瑜施计,挟持刘表,放弃襄阳,南退到了江陵,曹操虽得襄阳,却不过一座空城而已,反倒增加了己方后勤运输的压力。
翌年初,江陵城下一战,周瑜火烧曹营,曹操被迫放弃江陵,转向江夏郡治西陵。二月,周瑜又在西陵城下催败曹军,曹操眼见士气低落、粮秣不足,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收兵归去。<b【,a⊥nshu↓ba.r
倘若战事就此而止,那几乎就是原本历史上“赤壁之战”的翻版,所差者,曹军的损失并不甚大而已。究其缘由,在于是勋小蝴蝶翅膀的煽动下,曹操提前平灭了袁绍势力,甚至入辽东、灭公孙,并使吕布往定凉州,暂时保障了侧翼的安全,士卒训练和粮秣积聚,都非另一时空可比。此外,孙权、刘表的联盟比之孙权、刘备的联盟更为松散,两家各有大批投降派掣肘,遂使周瑜难尽全功。
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制约此战的结局,比如说陈登未卒、太史慈镇守淮南、鲁肃在彭蠡粗建水师,曹操也并未收拢三心二意的荆州降卒,等等。说白了。唯运筹帷幄之中。故能决胜千里。这场仗比原本历史上提前了整整五年,北军之积聚绝大过南军,乃能虽败而不溃也。
不过有趣的是,主战场虽在荆襄,最后收效的却是千里外一颗闲子——是勋率幽州水师南下,骚扰吴会,迫使孙权召返周瑜。周瑜一退,黄祖独木难支。乃举江夏以降曹操,则曹操大龙虽覆,却得一角,在整体盘面上扳回了不少的优势。所以曹操不是如同原本历史上那样,一路败逃回许都的,而是勉强打着得胜鼓,对外宣称是奏凯班师。
里子没丢光,面子也有了,曹丞相心中虽有遗憾,返京途中的心情倒还不算很糟。眼瞧着即将抵达许都。郗虑得信而来,禀告曹操。说天子打算亲自郊迎。曹操口头上谦逊了几句,心中却颇为受用。
正在此时,突然有快马送来了鲁肃的急信。曹操展开书信一瞧,突然间双眉一竖,双目充血,暴喝道:“贼子敢耳!”
鲁肃向曹操汇报了什么消息呢?原来周瑜回师途径春谷,竟为孙权族兄孙暠所刺!
经过江陵、西陵城下两仗,曹操对周瑜是恨得牙痒痒的,心说待我重整兵马,乃可放着江陵孤城不理,直取江东,再与小辈一较短长!某自起兵以来,再没有打得那么难看的仗,简直是被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无论战略谋划,还是战役调度、战术运用,周公瑾皆当世之人杰啊,若不能当面催破,如何消我心头之恨?!
可是没想到周瑜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了,曹操不觉得丝毫的欣喜,却反而怒气填膺,心头憾甚——我靠小辈竟然就这样带着败曹的光环挂了,这场子我再也找补不回来了呀,是可忍,孰不可忍!
鲁肃在信中叙述,说他从很早以前就秘密遣人去游说孙暠——既然孙暠曾经起意夺权,失败后为孙权所疏远,那便正是我等分化江东的一大契机。本来这事儿曹操是知道的,鲁子敬当然禀报过,曹操还承诺说,孙暠若降,可将孙贲的扬州刺史之职转让给他,并封将军号和亭侯甚至县侯爵位。鲁肃以之引诱孙暠,孙暠颇为意动,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他手头本部兵马仅仅两千多人而已,又被调出腹心之地,即便作乱也动摇不了孙权的统治;直接渡江投曹吧,一则并无尺寸之功,怕曹操不守承诺,二则即便得了扬州刺史之职,那也是空头衔呀。
这回周瑜退兵返回吴会,鲁肃再遣人去通知孙暠,说机会来了,若能于路劫夺下这支兵马,您还担心孙权不亡吗?“肃期望将军入吴之日也。”当然鲁肃对孙暠没报太大希望,也不相信他可以夺得下江东西征的三万兵马,不过想闹点儿乱子出来,自己或可从中取利。
没想到孙暠这家伙疯了心了,竟然假请周瑜饮宴,便在宴间劝说周公瑾降附。周瑜坚决不肯,孙暠一怒之下,干脆掷杯为号,伏兵齐出,直接取了周瑜的性命,随即夺周瑜之印绶去接收所部兵马。他可没有想到,这会儿程普、黄盖等老将早就已经不肯听从周瑜调遣了,理都不理,继续东归。而周瑜久不返舟,反而见人取印绶来要求将兵马都交给孙暠统领,董袭、贺齐、周泰等将尽皆起疑,很快双方就在春谷县内冲突起来。孙暠兵败,欲图渡江北降鲁肃,结果被董袭赶上,直接撞翻了他的舟船,这位东吴的定武中郎将竟被活活淹死。
鲁肃闻讯,赶紧通报曹操。曹操见信真是怒不可遏啊——当然他不好责怪鲁肃,鲁子敬站在自家的立场上,欲图乱敌,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再说鲁肃也没叫孙暠杀了周瑜啊。满腔怨恨,就全都撒到了孙暠头上,不禁连声冷笑:“彼若不溺毙,吾必车裂之!”
顺道还又迁怒孙权:“孙氏皆狼豺也,惜乎公瑾不识其主!”我不是没机会从长江里捞出孙暠的尸体来车裂吗?没关系,改天我可以车裂孙权,以及孙权、孙暠二人的大票兄弟!
曹操的好心情瞬间即被淹没,当下板着脸就返回了许都,倒使得亲自前来郊迎的天子刘协心中忐忑。刘协是听说了,丞相此番南征,表面上得了半个南郡和整个江夏,其实损兵折将,差点儿就得不偿失。他一开始还暗中窃喜来着,这种心情能够瞒住旁人,却瞒不过皇后伏氏和老丈人伏完、大舅子伏典、小舅子伏德——不会是那几位泄露了什么消息,才使得丞相不给朕好脸色看吧?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刘协回宫之后就对着老婆流泪啊,说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了,不定哪天就会废掉我……“卿观旧史可有先例,废天子能得活耶?”
伏后面如土色,答曰:“恐不得活……”从汉末往前推,历史虽然不长,先例倒是不少:首先是西汉朝后少帝刘弘,为朝臣诛诸吕、迎孝文的时候,污蔑他非惠帝亲子,直接就给宰了;然后孺子刘婴,王莽篡位,他五岁即遭囚禁,后为李松所杀;最后是弘农王刘辩,董卓使李儒进了一杯鸩酒……
这都还是同一个朝代呢,真要改朝换代了,废天子还可能不死吗?
要说还真的可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曹丕篡汉之后,就还算大度地把刘协给软禁起来,一直软禁到老死,结局不算很糟糕。问题改朝换代废天子得活,刘协那是头一个(刘婴勉强也算,只是很快便天下大乱,乃欲苟活而不得矣),这时候的他可想不到自己还有那份最后的运气。所以夫妻二人是抱头痛哭啊,完了多事儿而又孝顺的伏后就写入书信,告诉自己老爹了,吓得伏完连续一个多月称病不敢上朝。
再说周瑜遇害的消息传到吴郡,惊得已然隐居的孙静身穿丧服,亲自跑孙权门前来跪着请罪。孙权匆忙出门,扶起孙静,说叔父这不关你的事情啊,我也不会迁怒于旁的兄弟的——不过当即下令,把孙暠之名从族谱中删掉,并且从此不准他姓孙,凡谈到的时候都说“恶暠”。
随即孙权大设灵堂,亲自为周瑜守祭,当着群臣的面哭得如同泪人一般。孙权这倒并非做作,想当初孙策才殁,孙暠欲乱,张昭在内为谋主、周瑜在外掌兵权,但凡这俩有一个不肯保自己,自己就断没有坐上吴侯宝座的机会。从感情上来说,他当然比不上自家兄长,能与周瑜情同兄弟,但从政治利益来考量,尤其在这个紧要关头,我是真不能失去周公瑾啊!
岂天欲亡我孙氏耶?
张昭前来致祭,同样哀哀恸哭——他跟周瑜虽然政治理念有差,但并无私怨,而且同僚多年,周瑜又始终“张公”前、“张公”后的态度恭敬,张子布也不忍见他落到这般下场啊。不过感情归感情,国事是国事,随即张昭就擦干净眼泪奉劝孙权,说公瑾遇害,如同梁柱崩塌,则大厦将倾也,您还是赶紧下定决心,向朝廷遣质,表示顺从为好啊。
孙权正待答应,程普、黄盖等人不干了,说公瑾言犹在耳,如今尸骨未寒,主公您就忍心背弃他的理念吗?公瑾虽亡,吾等见在,必不容曹贼染指江东也!
双方几乎就在灵堂上吵了起来,最后步骘跳出来做和事佬,说咱们可以既遣质又不遣质——主公的兄弟不能往许都送,咱们可以送从兄弟啊,孙暠那几个弟弟不都是合适的人选吗?
最后决定把孙静的第四子孙奂送到许都去做人质,暂且敷衍曹操。曹操老实不客气,直接把孙奂就给下了狱了,且等逮着他其余几个兄弟,一并就戮,好为周瑜报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