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宇文成都
蒲津关,战国时魏设蒲津关,至汉武帝时改称临晋关。
开皇中,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输于长安。为了运输方便,朝廷于蒲津起河桥,以通河中,置中潬城,以守固河桥。
这座连通河东与关中的黄河浮桥,因为居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有朝廷连建三座关城,以卫河桥。在关中那面岸边,建蒲津关,也称西关城。
而在河东这边东岸,则建立了蒲阪城以护卫。如此连建两座关城,朝廷还不放心。又于黄河中间的一座沙岛之上,建立起了一座河中沙洲之城,即中潬城。
这座连通关中与河东、河北的浮桥通道,历来都十分重要。在唐中期时,李唐以长安为京,以洛阳为陪都,以太原为北都,而以蒲阪为中都,由可可见这里的战略位置。
除了连接的作用外,蒲津关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关中大门潼关的侧门。
要入关中,并不是非潼关才可得入。潼关北面的蒲津关,就是潼关的一道侧门。潼关险要,向来守御坚固,一般难以施其智勇。但是如果北取蒲阪,渡河而西,则入关中腹心,潼关之守,必内顾而走。支节既解,长安可坐取。
李渊当初肯放弃河东,而率主力全力南下争夺关中,最主要就是因为他有信心避开天险潼关,从潼关的侧门蒲津关直入关中。而他取蒲津的信心,一切都来缘于蒲津关与中潬的关中守将靳孝谟乃是他的好友,并且靳孝谟也早就与他暗中约定,等到他时,立即献归附于他。
站在中潬关城之上,立时仿佛置身于奔腾的黄河之中,居高眺望,周边茫茫皆是黄河之水,中潬城独特无比的景象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之感。
不过如果在此小住三五月,那么这般独特的风景确实让人留恋欢喜。但如果在此一两年,那就会觉得单调,如果是三五年,那就是厌恶了。
而蒲津关与中潬城的守将靳孝谟已经在这里镇守了差不多十年,自大业三年他调任此处之后,一晃就是十年过去。十年了,整整十年了,仿佛朝廷早已经把他遗忘在了这里。
每曰里面对的都是轰隆隆的黄河水声,入目所见的都是黄黄的河水,这般枯燥的景象都让他快要崩溃了。
幸好,这般难捱的曰子终于就要结束了。
心情愉快的他叫来了自己的美妾,一起重又登上高高的中潬城上欣赏起滚滚黄河水来。
“将军,您不是最讨厌这黄河吗?怎么今曰却这般有兴致来观黄河景啊?”漂亮的侍妾苏小小笑着问道。
靳孝谟此时心情大好,一杯接一杯的饮下美妾递来的佳酿,未饮几杯,却是已经微醉。
一边搂着怀中的美妾,靳孝谟一边高兴的道,“在这呆了十年了,早无比厌恶这个地方了。不过马上就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也许这辈子也不用再回来了,今天却是最后再好好观赏一番吧。”
“将军,您要离开这里了?难道是要调回长安高升?那可是恭喜将军,高升了,可别把奴家丢在这里啊。”
靳孝谟搂着这白腻的爱妾,笑着道,“丢下谁,老爷我也舍不得丢下爱妾啊。”
苏小小发挥出百般功力,一味的灌着靳孝谟美酒,不一会,靳孝谟却是已经醉的不诚仁形,趴在她的怀中呼呼睡着了。苏小小有些气恼的瞪了一眼靳孝谟,暗叹这死老东西嘴可真严实,套了大半天,愣是什么也没有套出来。
扶着靳孝谟入了卧房,苏小小又不死心的四下翻找起来。没有一会,还真在床底的一个小盒中,找到了数封书信。匆匆打开一览,苏小小立即惊喜的发现了信尾的落款是兄淑德的字样。联系信中的内容,她已经猜出了这个淑德就是李淑德李渊。
拿着这些信,苏小小眼中闪过一道异常的惊喜,嘴中轻喃道,“只要把这个情报发回去,那我就能立即回到辽东安享下半生,再也不能如此冒险陪笑作戏了。”
看着还在睡梦中的靳谟孝,苏小小换了身衣服,将那几封信全塞入怀中,披上一件大斗篷,悄然离去。
蒲津关南面不远的潼关之中,宇文化及早在知道李渊南下时,就立即率五万兵马驻于潼关。上次在太原吃的那次大亏,让宇文化及对于李渊深有忌惮。故此,明知李渊此次南下,必然是奔着关中而来,他也只是陈兵潼关,而不敢出兵河东。幸好半路杀出来一个杨暕,把李渊挡在了龙门。
后来听说王世充也派兵入河东了,宇文化及更是高兴不已。顿觉高枕无忧,再不将李渊父子放在心上。留下了养子宇文成都驻守潼关,自己则带着两个儿子返回长安,逍遥享乐去了。
深夜,宇文成都正在将军府中推演着河东的局势,突然外面一阵惊呼声响起,“有刺客!”
接着东面响起一阵兵器交加的打斗之声,引得府中护卫纷纷赶去。
“咻!”
突然自远处的将军府西面屋顶之上,突然一道流光直奔宇文成都而来。宇文成都冷哼一声,迅速拨出腰间长刀如电般划过,却准确的将那道流光一刀劈飞。
流光顿时方向一转,嘟的一声钉入了一旁的廓柱之上,犹自震动不已。
一名护卫飞速上前拨下,“少将军,弩上有封信!”
宇文成都接过信展开,却惊讶的发现上面只有五个字,“回书房查看!”
“装神弄鬼!”宇文成都冷笑数声,返身回到书房之中,却见书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锦盒。
“过去打开!”
一名侍卫应声上前,轻轻打开,却见里面躺着数封书信。
宇文成都接过一封封的仔细阅过,怒目圆睁,大喝道,“靳孝谟老匹夫,安敢背主通敌乎!来人,立即点齐轻骑一万,马上准备出发。”
一名校尉犹豫道,“殿下,许王交待,让少将军镇守潼关,不可轻离。”
宇文成都将几封信扔到他脚下,“靳孝谟老匹夫居然背着我等与李渊那弑君者私通,这人证物证俱在,本将岂能饶他。你马上给多父王写急报,待本将立即前去蒲津关取了那匹夫狗头。”
那校尉一看书信,也是大吃一惊。蒲津关乃是潼关的侧门,一旦靳孝谟真的献关归附李渊,那么李渊的大军就能绕过潼关天险,自蒲津关直趋关内。
“弑君者李渊果然无耻狡诈,如果不是有人送来此信,只怕蒲津关天险就要轻易落入李渊之手。少将军,靳孝谟驻守蒲津、中潬二关已有十年之久,只怕二关士卒皆其心腹。少将军只带一万人马过去,只怕不够,不如带两万人马前去。潼关有三万人马防守,暂时不会有事。我再马上写急报给许王,让其再派兵增援,可保万全。”
宇文成都摇了摇手,“杀靳孝谟那老匹夫,本将一人足矣。带一万人前去,不过是怕李家逆贼来势太快,以防万一罢了。”
“那将军更应当多带些人马,万一李家真的前来,多点人马,就多一分保障。李渊父子一个狡诈如狐,一个凶狠如狼,少将军切不可轻敌。”
“人皆道李世民用兵凶狠,我倒是想去会他一会。他要是不来则好,真要来了,我就要他有来无回。我倒要让他知道,究竟是他这个陈破军亲传弟子厉害,还是我这个获先帝御赐的横勇无敌天宝大将厉害。”说这话时,宇文成都的目光中尽是浓浓战意。
一名亲卫已经将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鎲取了过来,宇文成都执镗在手,翻身上马,大喝一声,“走!”
宇文成都率一万轻骑连夜奔向潼关北面的蒲津关,数个时辰之后已经赶到关外不远。他令大军隐伏于城外十里之外,自己只带三百亲卫驰往蒲津关。
到得关城之下,将旗号身份一亮,关上守将没敢为难阻碍,立即连忙下令开关放其进入。一入关中,宇文成都立即召集关中队正、校尉及以上将领,众人皆到,唯独靳孝谟还醉卧于河中的中潬关内。
宇文成都以靳孝谟私通李渊之信示于众人,令部下将靳孝谟之心腹校尉等部下尽皆就地处斩。并立即派人去传令城外兵马入城,又令分出一百护卫赶往中潬城捉捕靳孝谟。
勒孝谟还在醉梦中,被宇文成都侍卫押回蒲津关,蒲津关将军府中,一桶冷水将靳孝谟浇醒。当他看到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宇文成都时,立即大感不好,当再看到扔在自己面前的与李渊私信时,当即面如死灰,万念俱灰。
“报,少将军,一万轻骑已经入城,蒲津关、中潬二关皆已经为我部所控制。”
宇文成都冷冷的扫视了一眼厅中诸校尉军官,“好,把靳孝谟这个老匹夫先拖下去枭首,传首各营示从,再快马送去长安。另外,立即清查蒲津、中潬二关,凡靳孝谟之心腹部将,尽皆处死,举报者可免死!”
“遵令!”
(未完待续)
开皇中,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输于长安。为了运输方便,朝廷于蒲津起河桥,以通河中,置中潬城,以守固河桥。
这座连通河东与关中的黄河浮桥,因为居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有朝廷连建三座关城,以卫河桥。在关中那面岸边,建蒲津关,也称西关城。
而在河东这边东岸,则建立了蒲阪城以护卫。如此连建两座关城,朝廷还不放心。又于黄河中间的一座沙岛之上,建立起了一座河中沙洲之城,即中潬城。
这座连通关中与河东、河北的浮桥通道,历来都十分重要。在唐中期时,李唐以长安为京,以洛阳为陪都,以太原为北都,而以蒲阪为中都,由可可见这里的战略位置。
除了连接的作用外,蒲津关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关中大门潼关的侧门。
要入关中,并不是非潼关才可得入。潼关北面的蒲津关,就是潼关的一道侧门。潼关险要,向来守御坚固,一般难以施其智勇。但是如果北取蒲阪,渡河而西,则入关中腹心,潼关之守,必内顾而走。支节既解,长安可坐取。
李渊当初肯放弃河东,而率主力全力南下争夺关中,最主要就是因为他有信心避开天险潼关,从潼关的侧门蒲津关直入关中。而他取蒲津的信心,一切都来缘于蒲津关与中潬的关中守将靳孝谟乃是他的好友,并且靳孝谟也早就与他暗中约定,等到他时,立即献归附于他。
站在中潬关城之上,立时仿佛置身于奔腾的黄河之中,居高眺望,周边茫茫皆是黄河之水,中潬城独特无比的景象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之感。
不过如果在此小住三五月,那么这般独特的风景确实让人留恋欢喜。但如果在此一两年,那就会觉得单调,如果是三五年,那就是厌恶了。
而蒲津关与中潬城的守将靳孝谟已经在这里镇守了差不多十年,自大业三年他调任此处之后,一晃就是十年过去。十年了,整整十年了,仿佛朝廷早已经把他遗忘在了这里。
每曰里面对的都是轰隆隆的黄河水声,入目所见的都是黄黄的河水,这般枯燥的景象都让他快要崩溃了。
幸好,这般难捱的曰子终于就要结束了。
心情愉快的他叫来了自己的美妾,一起重又登上高高的中潬城上欣赏起滚滚黄河水来。
“将军,您不是最讨厌这黄河吗?怎么今曰却这般有兴致来观黄河景啊?”漂亮的侍妾苏小小笑着问道。
靳孝谟此时心情大好,一杯接一杯的饮下美妾递来的佳酿,未饮几杯,却是已经微醉。
一边搂着怀中的美妾,靳孝谟一边高兴的道,“在这呆了十年了,早无比厌恶这个地方了。不过马上就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也许这辈子也不用再回来了,今天却是最后再好好观赏一番吧。”
“将军,您要离开这里了?难道是要调回长安高升?那可是恭喜将军,高升了,可别把奴家丢在这里啊。”
靳孝谟搂着这白腻的爱妾,笑着道,“丢下谁,老爷我也舍不得丢下爱妾啊。”
苏小小发挥出百般功力,一味的灌着靳孝谟美酒,不一会,靳孝谟却是已经醉的不诚仁形,趴在她的怀中呼呼睡着了。苏小小有些气恼的瞪了一眼靳孝谟,暗叹这死老东西嘴可真严实,套了大半天,愣是什么也没有套出来。
扶着靳孝谟入了卧房,苏小小又不死心的四下翻找起来。没有一会,还真在床底的一个小盒中,找到了数封书信。匆匆打开一览,苏小小立即惊喜的发现了信尾的落款是兄淑德的字样。联系信中的内容,她已经猜出了这个淑德就是李淑德李渊。
拿着这些信,苏小小眼中闪过一道异常的惊喜,嘴中轻喃道,“只要把这个情报发回去,那我就能立即回到辽东安享下半生,再也不能如此冒险陪笑作戏了。”
看着还在睡梦中的靳谟孝,苏小小换了身衣服,将那几封信全塞入怀中,披上一件大斗篷,悄然离去。
蒲津关南面不远的潼关之中,宇文化及早在知道李渊南下时,就立即率五万兵马驻于潼关。上次在太原吃的那次大亏,让宇文化及对于李渊深有忌惮。故此,明知李渊此次南下,必然是奔着关中而来,他也只是陈兵潼关,而不敢出兵河东。幸好半路杀出来一个杨暕,把李渊挡在了龙门。
后来听说王世充也派兵入河东了,宇文化及更是高兴不已。顿觉高枕无忧,再不将李渊父子放在心上。留下了养子宇文成都驻守潼关,自己则带着两个儿子返回长安,逍遥享乐去了。
深夜,宇文成都正在将军府中推演着河东的局势,突然外面一阵惊呼声响起,“有刺客!”
接着东面响起一阵兵器交加的打斗之声,引得府中护卫纷纷赶去。
“咻!”
突然自远处的将军府西面屋顶之上,突然一道流光直奔宇文成都而来。宇文成都冷哼一声,迅速拨出腰间长刀如电般划过,却准确的将那道流光一刀劈飞。
流光顿时方向一转,嘟的一声钉入了一旁的廓柱之上,犹自震动不已。
一名护卫飞速上前拨下,“少将军,弩上有封信!”
宇文成都接过信展开,却惊讶的发现上面只有五个字,“回书房查看!”
“装神弄鬼!”宇文成都冷笑数声,返身回到书房之中,却见书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锦盒。
“过去打开!”
一名侍卫应声上前,轻轻打开,却见里面躺着数封书信。
宇文成都接过一封封的仔细阅过,怒目圆睁,大喝道,“靳孝谟老匹夫,安敢背主通敌乎!来人,立即点齐轻骑一万,马上准备出发。”
一名校尉犹豫道,“殿下,许王交待,让少将军镇守潼关,不可轻离。”
宇文成都将几封信扔到他脚下,“靳孝谟老匹夫居然背着我等与李渊那弑君者私通,这人证物证俱在,本将岂能饶他。你马上给多父王写急报,待本将立即前去蒲津关取了那匹夫狗头。”
那校尉一看书信,也是大吃一惊。蒲津关乃是潼关的侧门,一旦靳孝谟真的献关归附李渊,那么李渊的大军就能绕过潼关天险,自蒲津关直趋关内。
“弑君者李渊果然无耻狡诈,如果不是有人送来此信,只怕蒲津关天险就要轻易落入李渊之手。少将军,靳孝谟驻守蒲津、中潬二关已有十年之久,只怕二关士卒皆其心腹。少将军只带一万人马过去,只怕不够,不如带两万人马前去。潼关有三万人马防守,暂时不会有事。我再马上写急报给许王,让其再派兵增援,可保万全。”
宇文成都摇了摇手,“杀靳孝谟那老匹夫,本将一人足矣。带一万人前去,不过是怕李家逆贼来势太快,以防万一罢了。”
“那将军更应当多带些人马,万一李家真的前来,多点人马,就多一分保障。李渊父子一个狡诈如狐,一个凶狠如狼,少将军切不可轻敌。”
“人皆道李世民用兵凶狠,我倒是想去会他一会。他要是不来则好,真要来了,我就要他有来无回。我倒要让他知道,究竟是他这个陈破军亲传弟子厉害,还是我这个获先帝御赐的横勇无敌天宝大将厉害。”说这话时,宇文成都的目光中尽是浓浓战意。
一名亲卫已经将宇文成都的凤翅镏金鎲取了过来,宇文成都执镗在手,翻身上马,大喝一声,“走!”
宇文成都率一万轻骑连夜奔向潼关北面的蒲津关,数个时辰之后已经赶到关外不远。他令大军隐伏于城外十里之外,自己只带三百亲卫驰往蒲津关。
到得关城之下,将旗号身份一亮,关上守将没敢为难阻碍,立即连忙下令开关放其进入。一入关中,宇文成都立即召集关中队正、校尉及以上将领,众人皆到,唯独靳孝谟还醉卧于河中的中潬关内。
宇文成都以靳孝谟私通李渊之信示于众人,令部下将靳孝谟之心腹校尉等部下尽皆就地处斩。并立即派人去传令城外兵马入城,又令分出一百护卫赶往中潬城捉捕靳孝谟。
勒孝谟还在醉梦中,被宇文成都侍卫押回蒲津关,蒲津关将军府中,一桶冷水将靳孝谟浇醒。当他看到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宇文成都时,立即大感不好,当再看到扔在自己面前的与李渊私信时,当即面如死灰,万念俱灰。
“报,少将军,一万轻骑已经入城,蒲津关、中潬二关皆已经为我部所控制。”
宇文成都冷冷的扫视了一眼厅中诸校尉军官,“好,把靳孝谟这个老匹夫先拖下去枭首,传首各营示从,再快马送去长安。另外,立即清查蒲津、中潬二关,凡靳孝谟之心腹部将,尽皆处死,举报者可免死!”
“遵令!”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