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楚楚可怜
“岭南圣女?还有这名号?”罗士信嘀咕着道。
鲁世深马上将陈克复鄙视他的眼神转给了罗士信,“小子你孤陋寡闻了吧,哥哥我告诉你,这岭南不光光有岭南圣女,之前还有岭南圣姑。在岭南圣姑之前,还有一个岭南圣母。再告诉你小子一点,这岭南圣母冼老夫人,当年与殿下陈氏皇族可是大有渊源。候景之乱前,候景是个早先从北方投奔到南梁的羯族人。后来,那小子起兵造反,以我汉人子女为军粮,不知道杀了不少的汉人儿女。”
说起那些祖辈传下来的往事,鲁世深满脸的感慨,“小子,没经历过南北朝的人,是不知道当初咱们汉人的艰难。五胡乱华,北方汉人几尽灭亡。幸好那时出了个武悼天王冉闵,一道杀胡令,几乎将羌人杀绝。可惜终究独木难支,立国不过两年,就身死国灭。”
“后来北方尽为胡人天下,东晋世族们南渡,在南方苟且偷安。等到了南梁末年时,已经是北方强,南方弱。这侯景,最初是北魏的六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史。后来高欢灭尔朱荣,立东魏,侯景又叛归高欢。侯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高欢死后,高欢子称帝,侯景轻蔑高欢子,转叛投西魏。西魏调侯景入京,似景怕死,又转而叛逃至南梁。叛逃到南梁后,侯景马上又勾结了南梁皇帝之侄发动叛乱。”
秦叔宝、程咬金等都是山东河北人,且又年青,故并不太清楚这些事情。此时听闻,程咬金也惊讶的道,“我的个老娘哩,这侯景也太无耻了,这前前后后,他背叛了多少个主子。都说胡贼不可信,果然如此。”
鲁世深感叹道,“侯景本是羯族人,而这羯族本就是匈奴人的奴隶之族,从不被当人看。五胡乱华之时,羯人强大,最后消灭了匈奴,称霸北方。他们也与匈奴人一样,把汉人当作自己的奴隶,从不当人看,残暴异常。以汉人百姓为军粮,动辄以屠杀为乐,北方汉人几尽灭绝,汉人只剩四百余万。武悼天王下杀胡令,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后来又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杀胡令中被基本杀绝,只余少部份。侯景正是羯胡余孽,他起兵叛乱,江南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几乎就是西晋末年的五胡南下时,汉人几尽灭绝的惨境。”
“也就是那个时候,在北方被胡人统治,南方汉人又处于被灭绝的危机之时。太祖武皇帝临危而出,力挽狂澜。太祖武皇帝本是乡村小吏,后在乱世中成为将军,由将军而加黄袍,承担下了一片支离破碎的江山,挽救了我汉人被亡族灭种之祸。就是在那个时候,还是将军的太祖武皇帝,与岭南百越的领袖之女冼夫人相识。冼夫人携其母族百越俚族,及夫家岭南汉人世族冯家,毫不余力的支持太祖武皇帝,助太祖武皇帝平定了江南,结束了这场大动乱。其后,陈氏与冯、冼世代通好,每代都有子弟通婚。”
罗士信等人听得,原来陈王与这岭南冯家还有这等渊源,也不由的咋舌。
就是一旁的陈克复,听着鲁世深说起这陈氏先辈们的功绩,也不由的有些热血沸腾。陈霸先确实为一代英雄,不但开创了一个王朝,而且还是一个十分有为的君王。与同时代的北魏、东魏、西魏、乃至后来的北齐、北周,及南梁等国皇帝比起来,都丝毫不相让,甚至比大多数的人更加了得。后世的诸多史书中,对于这个平民起家的汉人皇帝,也有着十分高的评价。
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之中,中国众多的皇帝,贤明君主不多,陈霸先却属于其中的一代英主。是可以与杨坚、李世民等比肩的皇帝。如果不是死的早,中国那时未必就是由北统南。
鲁世深说的出神,众人也听的出神,丝毫也没有注意到,冯婠早已经到了近前,早驻步倾听了许久。
见众人还在追忆陈霸先的丰功伟绩,上行屈身行了一礼道,“昔年太祖高皇帝的丰功伟绩,令我等后人仰视无比。妾虽女子,却也仰慕此等英雄。思及妾之曾祖母岭南圣母当年慧眼识英雄,全力相助太祖武皇帝的一段传奇,真令妾仰慕不已。如今隋末乱世,天下纷争,也许是两位先人上天的护佑,今曰妾得有机会与太祖武皇帝的后世子孙再得相会,妾身愿效圣母当年所为,携我岭南一十九郡百越俚汉各族百姓,襄助陈王,在这乱世之中,再复太祖武皇帝昔年之伟业。”
陈克复眼神一亮,盯着冯婠上下打量了一遍。
早在冯婠刚到达盟津之时,特勤司的人就已经打探到了她的行踪,不过那时只知道她是自南方来,却并不清楚她的详细身份。及到宴会之上,她自报家门,说自己代表岭南十九郡前来,那个时候,陈克复心中就已经有了一点底。
宴会之时,一来他全心思都在应对李渊父子与王世充之上。二来,当时他也还没有查清楚她的身份,所以并没有与她多谈,宴会之后,只是让人把她安排在了舰队之中。
表面上,他好像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实际上,一回来,他就马上吩咐了特勤司的人全力查控她的身份,并且收集整理这段时间关于岭南的情报。
虽然时间匆忙,很多情报都未能加以整理筛选,但通过特勤司那张大网所收集上来的各种各样的情报,他还是很快的查出了一些脉络。
杨暕自太原之争失败,一路南下之后,就到了江汉荆襄一带。凭借着他杨广嫡子的身份,还有董纯、吐万绪、鱼俱罗、裴仁基、杨义臣、苏威、萧瑀等一众出色的文臣武将,他很快就在江汉立了足。并且取得了数郡之地的控制权,重新将手下的大隋禁卫军加以扩充整编,并在随后击败了南陈中占据着江凌一带的朱粲。
在江汉立稳之后,杨暕随即亲率杨义臣、裴仁基、鱼俱罗、吐万绪等人率兵北伐,一路北上,打到了河东。而留守江汉的萧瑀也没有闲着,他与族侄萧铣率十万兵马,开始向东征伐,一路向南陈的地盘挤压过去。而陈克复最新得到的情报中显示,二萧的兵马已经将南陈的兵马基本上赶到了更东面,现在已经直接与岭南北面诸郡交界。
另一方面则显示,岭南中与晚宴上出现的这位身份相符的女子,也就只有刚刚接替了死去的岭南圣姑冯狄,被称之为岭南圣女的冯婠了。他查了下冯婠的资料,母亲是岭南百越俚族首领的嫡女,而父亲则是岭南圣母的嫡孙,岭南圣姑的哥哥,原大隋左武卫大将军冯盎。
前前后后一对照,陈克复也终于明白为何冯婠会突然出现,也终于明白冯婠为何会在宴会上帮他。毫无疑问,岭南现在面临着萧瑀和萧铣的十万精兵压境。偏偏这个时候,本来应当做为岭南坚实后盾的南陈,不但没有派兵增援,反而将兵马撤往了江浙一带,让他们独自面对着这十万大军。
面对着这十万江汉军,冯家根本没有希望击败他们,而且就算能击败他们,那紧接着还会有杨暕更多的兵马前来。不想降,又不甘心被击败,那唯有找盟友出兵相援。
陈克复也不知道为何冯婠会找上他,河北与岭南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可谓是距离遥远,且从未有过交流。不过现在,面对着冯婠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
一来,冯家已经无路可走,找上他们也是无奈之举,死马当活马医。二来,说来陈家与冯家当年还是很有渊源的。南皇皇帝陈深是陈霸先的后人,这河北的陈克复同样是陈霸先的后人。而且说来,除了紧邻着的南陈,河北也是唯有有能力救援岭南的势力了。
从陆路,陈克复可以派兵出山东,下淮北,然后翻过大别山,即可西向到达山南,直指荆襄。除此外,天下共知,陈克复还有着一支十万人规模的水师舰队。以河北水师的能力,随时可以自流球岛上出发,顺着东海海岸,直接绕到岭南的南面登陆。
不过虽然明白了这前因后果,可岭南明显现在还不属于河北的战略范围之内。就近期来说,他们的目标是河东,是河南。而不是遥不可及,无法掌控的岭南。而且争霸中原,岭南属于无关紧要之处,逐鹿中原,真正要争夺的还是河北、河南、山东、河东、关中等地。只要这些地方决出了胜负,基本上这天下大势也已经定了。
陈克复抿着嘴唇,抬着看着站在面前的冯婠,烛火之下,她的目光之中充满着希翼与期待,甚至隐隐有些楚楚可怜。
(未完待续)
鲁世深马上将陈克复鄙视他的眼神转给了罗士信,“小子你孤陋寡闻了吧,哥哥我告诉你,这岭南不光光有岭南圣女,之前还有岭南圣姑。在岭南圣姑之前,还有一个岭南圣母。再告诉你小子一点,这岭南圣母冼老夫人,当年与殿下陈氏皇族可是大有渊源。候景之乱前,候景是个早先从北方投奔到南梁的羯族人。后来,那小子起兵造反,以我汉人子女为军粮,不知道杀了不少的汉人儿女。”
说起那些祖辈传下来的往事,鲁世深满脸的感慨,“小子,没经历过南北朝的人,是不知道当初咱们汉人的艰难。五胡乱华,北方汉人几尽灭亡。幸好那时出了个武悼天王冉闵,一道杀胡令,几乎将羌人杀绝。可惜终究独木难支,立国不过两年,就身死国灭。”
“后来北方尽为胡人天下,东晋世族们南渡,在南方苟且偷安。等到了南梁末年时,已经是北方强,南方弱。这侯景,最初是北魏的六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六镇起义时,侯景率部众投靠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因大破义军、活捉葛荣之功被擢升为定州刺史。后来高欢灭尔朱荣,立东魏,侯景又叛归高欢。侯景狡诈多变,残忍酷虐。高欢死后,高欢子称帝,侯景轻蔑高欢子,转叛投西魏。西魏调侯景入京,似景怕死,又转而叛逃至南梁。叛逃到南梁后,侯景马上又勾结了南梁皇帝之侄发动叛乱。”
秦叔宝、程咬金等都是山东河北人,且又年青,故并不太清楚这些事情。此时听闻,程咬金也惊讶的道,“我的个老娘哩,这侯景也太无耻了,这前前后后,他背叛了多少个主子。都说胡贼不可信,果然如此。”
鲁世深感叹道,“侯景本是羯族人,而这羯族本就是匈奴人的奴隶之族,从不被当人看。五胡乱华之时,羯人强大,最后消灭了匈奴,称霸北方。他们也与匈奴人一样,把汉人当作自己的奴隶,从不当人看,残暴异常。以汉人百姓为军粮,动辄以屠杀为乐,北方汉人几尽灭绝,汉人只剩四百余万。武悼天王下杀胡令,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后来又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杀胡令中被基本杀绝,只余少部份。侯景正是羯胡余孽,他起兵叛乱,江南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几乎就是西晋末年的五胡南下时,汉人几尽灭绝的惨境。”
“也就是那个时候,在北方被胡人统治,南方汉人又处于被灭绝的危机之时。太祖武皇帝临危而出,力挽狂澜。太祖武皇帝本是乡村小吏,后在乱世中成为将军,由将军而加黄袍,承担下了一片支离破碎的江山,挽救了我汉人被亡族灭种之祸。就是在那个时候,还是将军的太祖武皇帝,与岭南百越的领袖之女冼夫人相识。冼夫人携其母族百越俚族,及夫家岭南汉人世族冯家,毫不余力的支持太祖武皇帝,助太祖武皇帝平定了江南,结束了这场大动乱。其后,陈氏与冯、冼世代通好,每代都有子弟通婚。”
罗士信等人听得,原来陈王与这岭南冯家还有这等渊源,也不由的咋舌。
就是一旁的陈克复,听着鲁世深说起这陈氏先辈们的功绩,也不由的有些热血沸腾。陈霸先确实为一代英雄,不但开创了一个王朝,而且还是一个十分有为的君王。与同时代的北魏、东魏、西魏、乃至后来的北齐、北周,及南梁等国皇帝比起来,都丝毫不相让,甚至比大多数的人更加了得。后世的诸多史书中,对于这个平民起家的汉人皇帝,也有着十分高的评价。
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之中,中国众多的皇帝,贤明君主不多,陈霸先却属于其中的一代英主。是可以与杨坚、李世民等比肩的皇帝。如果不是死的早,中国那时未必就是由北统南。
鲁世深说的出神,众人也听的出神,丝毫也没有注意到,冯婠早已经到了近前,早驻步倾听了许久。
见众人还在追忆陈霸先的丰功伟绩,上行屈身行了一礼道,“昔年太祖高皇帝的丰功伟绩,令我等后人仰视无比。妾虽女子,却也仰慕此等英雄。思及妾之曾祖母岭南圣母当年慧眼识英雄,全力相助太祖武皇帝的一段传奇,真令妾仰慕不已。如今隋末乱世,天下纷争,也许是两位先人上天的护佑,今曰妾得有机会与太祖武皇帝的后世子孙再得相会,妾身愿效圣母当年所为,携我岭南一十九郡百越俚汉各族百姓,襄助陈王,在这乱世之中,再复太祖武皇帝昔年之伟业。”
陈克复眼神一亮,盯着冯婠上下打量了一遍。
早在冯婠刚到达盟津之时,特勤司的人就已经打探到了她的行踪,不过那时只知道她是自南方来,却并不清楚她的详细身份。及到宴会之上,她自报家门,说自己代表岭南十九郡前来,那个时候,陈克复心中就已经有了一点底。
宴会之时,一来他全心思都在应对李渊父子与王世充之上。二来,当时他也还没有查清楚她的身份,所以并没有与她多谈,宴会之后,只是让人把她安排在了舰队之中。
表面上,他好像没有把她放在心上。实际上,一回来,他就马上吩咐了特勤司的人全力查控她的身份,并且收集整理这段时间关于岭南的情报。
虽然时间匆忙,很多情报都未能加以整理筛选,但通过特勤司那张大网所收集上来的各种各样的情报,他还是很快的查出了一些脉络。
杨暕自太原之争失败,一路南下之后,就到了江汉荆襄一带。凭借着他杨广嫡子的身份,还有董纯、吐万绪、鱼俱罗、裴仁基、杨义臣、苏威、萧瑀等一众出色的文臣武将,他很快就在江汉立了足。并且取得了数郡之地的控制权,重新将手下的大隋禁卫军加以扩充整编,并在随后击败了南陈中占据着江凌一带的朱粲。
在江汉立稳之后,杨暕随即亲率杨义臣、裴仁基、鱼俱罗、吐万绪等人率兵北伐,一路北上,打到了河东。而留守江汉的萧瑀也没有闲着,他与族侄萧铣率十万兵马,开始向东征伐,一路向南陈的地盘挤压过去。而陈克复最新得到的情报中显示,二萧的兵马已经将南陈的兵马基本上赶到了更东面,现在已经直接与岭南北面诸郡交界。
另一方面则显示,岭南中与晚宴上出现的这位身份相符的女子,也就只有刚刚接替了死去的岭南圣姑冯狄,被称之为岭南圣女的冯婠了。他查了下冯婠的资料,母亲是岭南百越俚族首领的嫡女,而父亲则是岭南圣母的嫡孙,岭南圣姑的哥哥,原大隋左武卫大将军冯盎。
前前后后一对照,陈克复也终于明白为何冯婠会突然出现,也终于明白冯婠为何会在宴会上帮他。毫无疑问,岭南现在面临着萧瑀和萧铣的十万精兵压境。偏偏这个时候,本来应当做为岭南坚实后盾的南陈,不但没有派兵增援,反而将兵马撤往了江浙一带,让他们独自面对着这十万大军。
面对着这十万江汉军,冯家根本没有希望击败他们,而且就算能击败他们,那紧接着还会有杨暕更多的兵马前来。不想降,又不甘心被击败,那唯有找盟友出兵相援。
陈克复也不知道为何冯婠会找上他,河北与岭南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可谓是距离遥远,且从未有过交流。不过现在,面对着冯婠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
一来,冯家已经无路可走,找上他们也是无奈之举,死马当活马医。二来,说来陈家与冯家当年还是很有渊源的。南皇皇帝陈深是陈霸先的后人,这河北的陈克复同样是陈霸先的后人。而且说来,除了紧邻着的南陈,河北也是唯有有能力救援岭南的势力了。
从陆路,陈克复可以派兵出山东,下淮北,然后翻过大别山,即可西向到达山南,直指荆襄。除此外,天下共知,陈克复还有着一支十万人规模的水师舰队。以河北水师的能力,随时可以自流球岛上出发,顺着东海海岸,直接绕到岭南的南面登陆。
不过虽然明白了这前因后果,可岭南明显现在还不属于河北的战略范围之内。就近期来说,他们的目标是河东,是河南。而不是遥不可及,无法掌控的岭南。而且争霸中原,岭南属于无关紧要之处,逐鹿中原,真正要争夺的还是河北、河南、山东、河东、关中等地。只要这些地方决出了胜负,基本上这天下大势也已经定了。
陈克复抿着嘴唇,抬着看着站在面前的冯婠,烛火之下,她的目光之中充满着希翼与期待,甚至隐隐有些楚楚可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