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1、郭小乙使诈
郭小乙虽然在李宪面前很贫,但绝非没有头脑的莽夫,否则也不会得到李宪的看重,更当不了警卫营长。
此次深入敌后究竟应该如何运作,自家公子李宪很多话没有明说,那是因为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
郭小乙是一个喜欢琢磨的人,如果没有这点本事,也不能在保州城小乞丐里面脱颖而出,变成领头大哥。
李宪的义子李天成,原来就是郭小乙的小弟,带出保州城之后才推荐给李宪。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李宪绝对不可能一见面就认下干儿子。
正是因为郭小乙主动推荐了李天成,李宪才完成对郭小乙的人品考验,开始让他独挡一面。
在这个年代,把自己的手下推荐给老大当干儿子,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还需要开阔的胸襟。
毫无疑问,李天成变成自家公子的干儿子之后,地位肯定在郭小乙之上。
郭小乙能够主动做这件事情,让自己的小弟眨眼之间爬到自己头上,说明他对个人名利看得很淡,而且是真心为李宪考虑问题。
郭小乙不怕李宪,还敢和李宪斗嘴,正是因为他没有任何私心,而且他始终觉得自己这条命就是公子的,脑袋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自己脖子上而已,随时都可以还给公子。
郭小乙喜欢琢磨,所以他对李宪下达的每一条命令,背地里都要仔细琢磨一番,然后才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办。
让自己深入敌后捣乱,还要在凌晨出城,这道命令然郭小乙琢磨了很久。
后来李宪又规定这不能动,那不能动,这道命令更是让郭小乙满腹疑云。
按照一般常识,孤军深入敌后,应该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可是自己得到的命令,必须在大白天进入敌占区,生怕敌人不知道一样。
既然进入敌占区,那就应该毫无顾忌,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哪里方便就打哪里,只要让敌人不痛快就行了,可李宪却挖空心思,故意做出若干限制。
自家公子李宪连续下达的几道命令,彼此之间都自相矛盾,郭小乙当然要仔细琢磨琢磨: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自己应该如何发挥才能配合好呢?
这一路琢磨过来,郭小乙还真琢磨出一些味道,而且越琢磨越觉得深不可测,对自家公子李宪的气魄佩服得五体投地。
没想到一入关,好心情就被破坏了。
郭小乙跳脚骂道:“高成呐高成,你比我大一岁对吧?跟着韩云山在江湖上混了好几年,对吧?你做事怎么就不动脑子呢?就拿这些尸体来说,你他娘的就不能找个地方给埋了,偏偏要扔进河里让别人看见。”
“亏你当初还跟着公子深入到长青县捣乱,竟然不知道欲盖弥彰的简单道理。我们大摇大摆进入敌占区,却又把敌人的尸体掩埋起来,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才能让敌人疑神疑鬼,猜不透我们究竟掩盖什么,然后才好浑水摸鱼。”
高成比郭小乙大一岁,跟随韩云山闯荡江湖的时候,他的职业是“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既然有君子之称,自然就有很多规矩。三不盗四不窃,这就是道上的规矩。
虽然谈不上光明正大,但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很少有顾弄玄虚,嫁祸他人的时候。
三不盗:不盗忠臣烈士,不盗孝悌节妇,不盗婚丧嫁娶。
四不窃:孤女独室不窃,鳏寡孤独不窃,脚夫行商不窃,履任刺配不窃。
如果不遵守这些规矩,那就不是梁上君子,而是小毛贼,绿林中人一体诛之。
《水浒传》里面有一折戏,鼓上蚤时迁、拼命三郎石秀偷了祝家庄一只鸡,被发现以后逃到水泊梁山,托塔天王晁盖勃然大怒,一定要斩首示众,就是因为偷鸡摸狗属于小毛贼,根本不算“盗行”,为绿林中人所不齿。
鼓上蚤时迁的原型人物,就是“幽云侠盗”韩云山,盗的都是贪官污吏。施耐庵站在官僚文人的立场上,痛恨绿林人物,仇视反抗朝廷的义军,所以拼命泼脏水,故意歪曲丑化。
他把一无是处的宋江、董庞儿(卢俊义)等人作为正面人物来写,把真正的好汉方腊、杨江、张迪、高托天、韩云山等人尽力抹黑丑化。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思维方式一脉相承,在《三国演义》里面,也是极力丑化黄巾大起义。
官逼民反,揭竿而起。农民大起义,是推动华夏朝代更迭和历史进步的原动力。但打着尊儒旗号祸害百姓的御用文人,是坚决仇视的。
闲言表过,书归正传。
郭小乙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没有加入丐帮的“流窜乞丐”,行为方式毫无规矩可言。要说玩一些下三滥的鬼把戏,整个警卫营没有能够超过郭小乙的,所以高成被骂一顿也不敢还嘴。
“别急,我做错了还不行吗?”高成只能低声下气:“我这就命人把尸体捞起来,然后找地方挖个坑给埋了。”
郭小乙眯着眼睛想了一下,觉得重新把尸体捞起来再埋掉,更能够增加欲盖弥障法的效果,这才转怒为喜。
“你说的不错,赶紧去办。记住,从今天开始,看见金兵的正规部队,不管对方人数多少就赶紧逃走,瞅准机会就干掉一两个谋克户。”
“为何要如此?”高成又被弄迷糊了:“我们一千多人,来三五百金兵何足为虑,为什么要一路逃跑?”
郭小乙拍着额头直叹气:“刚说了欲盖弥彰的道理,这还没转身你又忘了。让敌人觉得我们做贼心虚,而且没有丝毫战斗力,只能欺负一些没有防备的谋克户,就会慢慢丧失警惕性。起码也要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就会导致判断失误。”
官大一级压死人,营长郭小乙发话了,高成也只能按照命令去办。派出三组斥候监视敌情,大部队开始准备午餐,搜查敌人的兵器物资。
郭小乙正在巡视关门,看看如何才能彻底摧毁,弩箭连连长崔连浩抱着几捆箭矢过来说道:“郭大哥快来看,真是怪事啊,刚才被杀的四十八人,竟然全部使用栎木箭。难道他们都是神箭手吗?”
随手抽出一支箭仔细一看,郭小乙顿时脸色大变:“这种箭矢有多少?”
不怪郭小乙紧张起来,因为箭杆一共分为三类:柳木、六道木、栎木。
柳木材质酥松,箭杆最轻,适合普通士兵使用。因为材质最轻,所以射程最远,飞行速度最快,又叫做破甲箭。但是柳木箭受潮就会弯曲,而且硬弓不能使用,否则射出去的时候箭杆震动就会炸裂。
六道木材质硬度、重量适中,而且受潮不会变形,属于最佳箭杆。可惜六道木产量太少,只能交给专业弓手使用。
栎木坚硬,不会变形,这是它的优势。可是栎木密度太大,箭杆太重,至少需要两石以上的硬弓才能发挥威力。
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两石就是两百四十斤。大宋朝选拔弓箭手,考核的入门标准就是一石半,也就是一百八十斤张力的大弓,却不能使用栎木箭。
崔连浩转过身子说道:“没有其它东西,只有栎木箭五千支,还有我背上的这张铁胎弓,他们都用这种硬弓。”
郭小乙这才发现,崔连浩的肩上还挎着弓套,里面插着一张黑魆魆的大弓。
郭小乙伸手抓起大弓一提,顿时惊叫一声:“哎哟,我的娘耶,起码十五斤。”
崔连浩脸色凝重:“郭大哥,这就是那个伍什长的弓,其他的人也是铁胎弓,但是稍微弱一些,也在两石之上。”
郭小乙左手握住望把往前一推,右手三指扣住弓弦奋力往怀里一带,铁胎弓响起一阵吱吱声儿,然后缓缓张开。
“我操!”郭小乙缓缓松开弓弦摇摇头:“他娘的,这张弓起码需要三石之力才能拉开。我只能拉开一次,根本无法投入作战。我看除了祁三郎、李天成这样的大力士之外,只有萧焯、阎方这种神射手可以勉为其难,其他人根本无法使用。”
崔连浩有些紧张:“如果金兵都是这水准,我们一旦遇上还真麻烦了。”
郭小乙冷哼一声:“绝对不可能,老子就不相信女真鞑子都力大无穷,这样的神射手绝对不多。看来公子的担心很有道理,完颜宗干在这样的关隘放的人很少,但都能以一当十,其目的应该是集中兵力投入南线作战。”
崔连浩点点头:“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怎么办?”
郭小乙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铁胎弓:“四十八张铁胎弓和五千支栎木箭全部包好,带回去以后再说。命令大家伙儿赶紧吃饭,然后放火烧掉此处关城给敌人报信,大部队立即转移。”
恰在此时,一个斥候小组飞马赶回,隔着老远就叫道:“郭大哥,北面出现一队金兵,大概一百二十骑,距离此处已经不到十里。”
郭小乙怪叫一声:“敌人反应好快,我们也要分开行动缩小目标。长枪连和弩箭连赶紧收拾东西,立即撤出去渡河进入山里。侦察连渡河之后负责断后监视敌人,看看敌人究竟想干什么!”
侦察连长高成跑过来问道:“徐家堡关城还烧不烧?”
郭小乙赶紧摇头:“只带走我们需要的短柄锛月斧、弓箭和马匹、粮草,其它的一律不动,让敌人莫名奇妙。”
“敌人只有一百二十骑,其实——”高成叹了一口气,满脸都是惋惜之色。
郭小乙坚定地摇摇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目前不是时候。刚刚拿下此处敌人就出现了,我担心这里有毛病。先让敌人动起来,搞清楚他们来到这里所为何事,然后才能随机应变。想和我玩套路,那就好好玩一把。”
此次深入敌后究竟应该如何运作,自家公子李宪很多话没有明说,那是因为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
郭小乙是一个喜欢琢磨的人,如果没有这点本事,也不能在保州城小乞丐里面脱颖而出,变成领头大哥。
李宪的义子李天成,原来就是郭小乙的小弟,带出保州城之后才推荐给李宪。如果没有这层关系,李宪绝对不可能一见面就认下干儿子。
正是因为郭小乙主动推荐了李天成,李宪才完成对郭小乙的人品考验,开始让他独挡一面。
在这个年代,把自己的手下推荐给老大当干儿子,这需要极大的勇气,还需要开阔的胸襟。
毫无疑问,李天成变成自家公子的干儿子之后,地位肯定在郭小乙之上。
郭小乙能够主动做这件事情,让自己的小弟眨眼之间爬到自己头上,说明他对个人名利看得很淡,而且是真心为李宪考虑问题。
郭小乙不怕李宪,还敢和李宪斗嘴,正是因为他没有任何私心,而且他始终觉得自己这条命就是公子的,脑袋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自己脖子上而已,随时都可以还给公子。
郭小乙喜欢琢磨,所以他对李宪下达的每一条命令,背地里都要仔细琢磨一番,然后才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办。
让自己深入敌后捣乱,还要在凌晨出城,这道命令然郭小乙琢磨了很久。
后来李宪又规定这不能动,那不能动,这道命令更是让郭小乙满腹疑云。
按照一般常识,孤军深入敌后,应该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可是自己得到的命令,必须在大白天进入敌占区,生怕敌人不知道一样。
既然进入敌占区,那就应该毫无顾忌,想打哪里就打哪里,哪里方便就打哪里,只要让敌人不痛快就行了,可李宪却挖空心思,故意做出若干限制。
自家公子李宪连续下达的几道命令,彼此之间都自相矛盾,郭小乙当然要仔细琢磨琢磨: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自己应该如何发挥才能配合好呢?
这一路琢磨过来,郭小乙还真琢磨出一些味道,而且越琢磨越觉得深不可测,对自家公子李宪的气魄佩服得五体投地。
没想到一入关,好心情就被破坏了。
郭小乙跳脚骂道:“高成呐高成,你比我大一岁对吧?跟着韩云山在江湖上混了好几年,对吧?你做事怎么就不动脑子呢?就拿这些尸体来说,你他娘的就不能找个地方给埋了,偏偏要扔进河里让别人看见。”
“亏你当初还跟着公子深入到长青县捣乱,竟然不知道欲盖弥彰的简单道理。我们大摇大摆进入敌占区,却又把敌人的尸体掩埋起来,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才能让敌人疑神疑鬼,猜不透我们究竟掩盖什么,然后才好浑水摸鱼。”
高成比郭小乙大一岁,跟随韩云山闯荡江湖的时候,他的职业是“梁上君子”。
梁上君子,既然有君子之称,自然就有很多规矩。三不盗四不窃,这就是道上的规矩。
虽然谈不上光明正大,但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很少有顾弄玄虚,嫁祸他人的时候。
三不盗:不盗忠臣烈士,不盗孝悌节妇,不盗婚丧嫁娶。
四不窃:孤女独室不窃,鳏寡孤独不窃,脚夫行商不窃,履任刺配不窃。
如果不遵守这些规矩,那就不是梁上君子,而是小毛贼,绿林中人一体诛之。
《水浒传》里面有一折戏,鼓上蚤时迁、拼命三郎石秀偷了祝家庄一只鸡,被发现以后逃到水泊梁山,托塔天王晁盖勃然大怒,一定要斩首示众,就是因为偷鸡摸狗属于小毛贼,根本不算“盗行”,为绿林中人所不齿。
鼓上蚤时迁的原型人物,就是“幽云侠盗”韩云山,盗的都是贪官污吏。施耐庵站在官僚文人的立场上,痛恨绿林人物,仇视反抗朝廷的义军,所以拼命泼脏水,故意歪曲丑化。
他把一无是处的宋江、董庞儿(卢俊义)等人作为正面人物来写,把真正的好汉方腊、杨江、张迪、高托天、韩云山等人尽力抹黑丑化。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思维方式一脉相承,在《三国演义》里面,也是极力丑化黄巾大起义。
官逼民反,揭竿而起。农民大起义,是推动华夏朝代更迭和历史进步的原动力。但打着尊儒旗号祸害百姓的御用文人,是坚决仇视的。
闲言表过,书归正传。
郭小乙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个没有加入丐帮的“流窜乞丐”,行为方式毫无规矩可言。要说玩一些下三滥的鬼把戏,整个警卫营没有能够超过郭小乙的,所以高成被骂一顿也不敢还嘴。
“别急,我做错了还不行吗?”高成只能低声下气:“我这就命人把尸体捞起来,然后找地方挖个坑给埋了。”
郭小乙眯着眼睛想了一下,觉得重新把尸体捞起来再埋掉,更能够增加欲盖弥障法的效果,这才转怒为喜。
“你说的不错,赶紧去办。记住,从今天开始,看见金兵的正规部队,不管对方人数多少就赶紧逃走,瞅准机会就干掉一两个谋克户。”
“为何要如此?”高成又被弄迷糊了:“我们一千多人,来三五百金兵何足为虑,为什么要一路逃跑?”
郭小乙拍着额头直叹气:“刚说了欲盖弥彰的道理,这还没转身你又忘了。让敌人觉得我们做贼心虚,而且没有丝毫战斗力,只能欺负一些没有防备的谋克户,就会慢慢丧失警惕性。起码也要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就会导致判断失误。”
官大一级压死人,营长郭小乙发话了,高成也只能按照命令去办。派出三组斥候监视敌情,大部队开始准备午餐,搜查敌人的兵器物资。
郭小乙正在巡视关门,看看如何才能彻底摧毁,弩箭连连长崔连浩抱着几捆箭矢过来说道:“郭大哥快来看,真是怪事啊,刚才被杀的四十八人,竟然全部使用栎木箭。难道他们都是神箭手吗?”
随手抽出一支箭仔细一看,郭小乙顿时脸色大变:“这种箭矢有多少?”
不怪郭小乙紧张起来,因为箭杆一共分为三类:柳木、六道木、栎木。
柳木材质酥松,箭杆最轻,适合普通士兵使用。因为材质最轻,所以射程最远,飞行速度最快,又叫做破甲箭。但是柳木箭受潮就会弯曲,而且硬弓不能使用,否则射出去的时候箭杆震动就会炸裂。
六道木材质硬度、重量适中,而且受潮不会变形,属于最佳箭杆。可惜六道木产量太少,只能交给专业弓手使用。
栎木坚硬,不会变形,这是它的优势。可是栎木密度太大,箭杆太重,至少需要两石以上的硬弓才能发挥威力。
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两石就是两百四十斤。大宋朝选拔弓箭手,考核的入门标准就是一石半,也就是一百八十斤张力的大弓,却不能使用栎木箭。
崔连浩转过身子说道:“没有其它东西,只有栎木箭五千支,还有我背上的这张铁胎弓,他们都用这种硬弓。”
郭小乙这才发现,崔连浩的肩上还挎着弓套,里面插着一张黑魆魆的大弓。
郭小乙伸手抓起大弓一提,顿时惊叫一声:“哎哟,我的娘耶,起码十五斤。”
崔连浩脸色凝重:“郭大哥,这就是那个伍什长的弓,其他的人也是铁胎弓,但是稍微弱一些,也在两石之上。”
郭小乙左手握住望把往前一推,右手三指扣住弓弦奋力往怀里一带,铁胎弓响起一阵吱吱声儿,然后缓缓张开。
“我操!”郭小乙缓缓松开弓弦摇摇头:“他娘的,这张弓起码需要三石之力才能拉开。我只能拉开一次,根本无法投入作战。我看除了祁三郎、李天成这样的大力士之外,只有萧焯、阎方这种神射手可以勉为其难,其他人根本无法使用。”
崔连浩有些紧张:“如果金兵都是这水准,我们一旦遇上还真麻烦了。”
郭小乙冷哼一声:“绝对不可能,老子就不相信女真鞑子都力大无穷,这样的神射手绝对不多。看来公子的担心很有道理,完颜宗干在这样的关隘放的人很少,但都能以一当十,其目的应该是集中兵力投入南线作战。”
崔连浩点点头:“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怎么办?”
郭小乙掂量了一下手里的铁胎弓:“四十八张铁胎弓和五千支栎木箭全部包好,带回去以后再说。命令大家伙儿赶紧吃饭,然后放火烧掉此处关城给敌人报信,大部队立即转移。”
恰在此时,一个斥候小组飞马赶回,隔着老远就叫道:“郭大哥,北面出现一队金兵,大概一百二十骑,距离此处已经不到十里。”
郭小乙怪叫一声:“敌人反应好快,我们也要分开行动缩小目标。长枪连和弩箭连赶紧收拾东西,立即撤出去渡河进入山里。侦察连渡河之后负责断后监视敌人,看看敌人究竟想干什么!”
侦察连长高成跑过来问道:“徐家堡关城还烧不烧?”
郭小乙赶紧摇头:“只带走我们需要的短柄锛月斧、弓箭和马匹、粮草,其它的一律不动,让敌人莫名奇妙。”
“敌人只有一百二十骑,其实——”高成叹了一口气,满脸都是惋惜之色。
郭小乙坚定地摇摇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目前不是时候。刚刚拿下此处敌人就出现了,我担心这里有毛病。先让敌人动起来,搞清楚他们来到这里所为何事,然后才能随机应变。想和我玩套路,那就好好玩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