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找根源,杨琼说经过
夜幕降临之前,打扮成村姑的杨琼,挎着一个竹篮回来了。她身上穿着补丁摞补丁的青衣衫,左脚的鞋子都开口了。脸上分明擦了灰土,而且故意披头散发,头上还有两根杂草。
“对岸被追杀的残部,是我兄长杨天王的南路先锋郦琼,大概还剩下步骑六百余人。孟威此前听百姓所言,情况并不确实。准备渡河的官军,的确是王师成所部。经过我们上去从侧面打听,王师成所部和刘光世的中军连成一线。”
李宪点点头,顿时沉思起来。
杨琼所说的情况,才是比较真实的结果。根据历史记载,围剿张迪的时候,刘光世亲自统领中军,左军统领是鄙琼,右军统领是王师成。
前几天在赵州桥一线听说的刘光世大军,应该是左军统领鄙琼,所部兵马万余人。
右军统领王师成手下万余人,是进攻张迪的主力部队,此前应该在洺州、浚州追杀张迪的主力,刘光世率领中军两万为后援。
因为李宪的出现,历史轨迹出现偏差。张迪所部最大一股成建制的残部,也就是褚精忠、伍文彬的两万人,现在已经退入苍山,让王师成所部失去了攻击目标,所以一路拉网搜索过来,和刘光世的中军会合了。
李宪突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妹子,听到张迪的消息没有?”
杨琼眼圈一红:“张迪率领中军主力,在浚州掉进何灌的包围圈,五万多人无一生还。还有,高托山所部在徐州向辛兴宗投降。到今天为止,当初轰轰烈烈的杨江、张迪、高托天三路义军,一百五十万人已经彻底灭亡。现在东躲西藏的那些人,不过是漏网的小股人马。”
叹了口气,李宪问出了心中隐藏许久的疑惑:“妹子,其他人暂时不说,杨江和张迪这两部人马上百万,怎么会一夜之间就彻底崩溃了?我虽然很早就推算出他们会失败,但败得如此之快,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过去几个月究竟发生了何事,你可否简单说说?”
杨琼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是要平复一下情绪,才低声说道:“直接原因就是去年夏天的一场大水,好多农田被冲毁,大河两岸灾民遍地。不要说粮食,连树皮和观音土都吃干净了。紧随而至又被瘟疫肆虐半年之久,大河两岸已经无法立足。”
“我兄长杨天王发现河北已始无法继续坚持,所以准备和张迪联手,打垮老贼何灌南下山东富庶之地。张迪也准备南下,也同意两家联手行动,可是由谁来担任前锋部队的都统制,两个人都不让步。”
“张迪要让他的左先锋褚精忠担任,我兄长要让南路先锋郦琼担任。为此,褚精忠和郦琼两个人还大战三场,但没有分出胜负。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两路人马还打小算盘,我在傍边看得很清楚。”
“大哥,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你当初为何说他们无药可救,同时也对他们失去了信心。所以我主动提出来担任后军都监,负责组织妇孺转移。我一路向北突围,就是想把姐妹们带到蔚州找大哥的。”
“涉及到军权问题,我兄长和张迪谁都不让步,最后决定各自挑选一支两万人的精兵南下,负责打开一条南下通道。上层将领勾心斗角,给两军将士造成了恶劣影响。恰在此时,出现了一个恶劣事件。”
李宪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个历史谜团:杨江、张迪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兵力达到百万之众。为何会同时阵亡,导致河北大起义戛然而止。
宋江和三十六个小蟊贼,手下喽罗不过三千余人,历史上都有记载,为何杨江和张迪最后的结局,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杨琼说到恶劣事件,李宪顿时精神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琼恨声说道:“兄长杨天王的后军统领彭和尚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而且武艺高强,不在褚精忠、郦琼之下,是兄长赖以打天下的六猛之一。谁都知道河北已经没有出路,只有尽快南下才能求得一线生机,所以彭和尚也提出第一批南下。”
李宪不以为然:“大家都想寻求出路,彭和尚自告奋勇站出来打头阵,这是好事啊,怎么变成了恶劣事件?”
杨琼又擦了一把眼泪:“愿意冲锋陷阵当然是好事,可彭和尚是后军主将,负责粮草、女眷、钱财的安全,可以说掌握着军队的命根子,可见兄长对他是何等倚重。”
李宪推测道:“彭和尚抛弃了粮草辎重?”
“如果只是抛弃辎重到没什么,反正也没有多少粮草。”杨琼突然满身杀气:“彭和尚没有拿到南下的先锋之职,整日里喝得醉醺醺的不理正事,更没有关注四周的敌情。王渊可能通过细作察觉到什么,在一天夜里发起突然袭击。敌人打进大营的时候,彭和尚居然大醉未醒而被俘!”
李宪听得身临其境,居然失声大叫起来:“果然是一起恶劣事件!”
杨琼双目冒火,仿佛要吃人一样:“更加恶劣的还在后面!彭和尚虽然被俘了,也不过折损了五千人马而已。虽然损失够严重,实际上并没有了不起。他的两个副将反应很快,已经带领女眷连夜转移到预定的下一个宿营地,并没有遭到什么损失。”
李宪不是傻子,通过杨琼的表情和语气,很快明白了严重后果:“彭和尚投降了?”
杨琼几乎是咬牙切齿:“不错,平时把大话说得震天响的彭和尚,居然一被俘就投降了。仅仅是投降这也没什么,他连夜带领王渊的官军偷袭密营,导致数万女眷在睡梦中被抓走,那才是罪该万死!”
“我在中军接到后军巨变的消息,连夜带领亲兵赶过去,没想到灾难已经彻底暴发。王渊简直就是畜生不如,第二天下令把这些女眷全部扒光,然后赶到河里淹死,这里面有数千未满八岁的孩子啊!”
“数万妇孺遭遇奇耻大辱而死,我一怒之下潜入王渊大营想刺杀彭和尚,没想到找了一个更次也没有找到。后来抓住一个小校严刑逼供,才知道彭和尚已经被黄潜善提走,更大的灾难由此产生。”
李宪虽然明白杨江、张迪瞬间覆灭,肯定是出了大问题,却没想到还如些此一波三折,居然还有大奸贼黄潜善的事情。
“黄潜善是河间知府,怎么把手伸到这里来了?”这是李宪感到最奇怪的事情,所以迫不及待问了出来。
杨琼情绪低落,声音也小了很多:“彭和尚被黄潜善提走这件事,刚开始我们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想到仅仅过了十来天,两支义军突然连续出现大面积叛逃事件。最糟糕的是,两支南下的先锋部队,同时掉进何灌的伏击圈。”
“两支部队的行军路线,只有核心将领才知道。何灌老贼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把两支部队都算得分毫不差?毫无疑问,有人泄密了。结合最近连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我们肯定彭和尚已经彻底出卖了两支义军。”
“原来,兄长揭竿而起的初期,最早的那批人都是燕山府、河间府人,刚开始的军事行动都是大家商量着来,慢慢变成了不成文规矩。这批人目前都是各部主将,自然更能够参与核心机密,彭和尚作为六猛之一,掌握各种核心部署。”
“黄潜善老奸巨猾,在河间知府任上一心挖掘义军将领的根基。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真被他找到了许多蛛丝马迹,对核心成员的性格了解甚深,自然就能够对症下药。彭和尚虽然在女色方面没什么,但热衷于个人名利。”
“黄潜善把彭和尚提过去以后,首先把他狠夸了一通,那真是天上少有,地上绝无。然后空口白牙许给彭和尚一个河间府团练使的虚职,彭和尚就把两支部队的所有内幕和盘托出,重点解释了杨江和张迪面和心不合。”
李宪彻底明白了杨江、张迪为什么能够迅猛发展,为什么又同时覆灭,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杨江、张迪属于半流寇性质,并没有真正的核心地盘,朝廷官军无法确定义军的真实动向,只能平分兵力四处设防,反而变成了处处被动挨打,助长了义军的气焰。
第二,朝廷一直认为杨江、张迪、高托天三位一体,官军每次制定围剿计划,都要同时考虑三股义军之间的相互策应问题,结果自然是顾此失彼,到处都是漏洞。
彭和尚投降之后,让黄潜善彻底掌握了杨江、张迪两支义军高层的真实内幕,知道了人心不稳的巨大秘密,而且还知道两支义军接下来的所有计划,这才是杨琼所说的“恶劣后果”,也就是两支义军覆灭的直接原因。
有了彭和尚提供最核心的详细资料,朝廷官军可以很简单制定有针对性的两个计划:
第一步就是广泛宣传招安,用彭和尚现身说法,招安自然事半功倍,成效显著。部队成建制接受朝廷招安的局面出现,两支义军实际上已经垮了。
第二步就是改变围剿策略,变四面围攻为重点进攻,集中官兵精锐实施重点打击,暂时忽视溃逃的小股部队,对核心人物穷追不舍,起到了擒贼先擒王的作用。
当然,杨江、张迪、高托天三支义军同时覆灭,李宪知道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而且最开始就和徐成、杨江、张迪、高托天、高托山说过。后来李宪又和光明左使方七佛说过,也和杨琼说过。
所有人都没有认识到严重性,最后出现这种无言的结局,李宪只能一声叹息。
“对岸被追杀的残部,是我兄长杨天王的南路先锋郦琼,大概还剩下步骑六百余人。孟威此前听百姓所言,情况并不确实。准备渡河的官军,的确是王师成所部。经过我们上去从侧面打听,王师成所部和刘光世的中军连成一线。”
李宪点点头,顿时沉思起来。
杨琼所说的情况,才是比较真实的结果。根据历史记载,围剿张迪的时候,刘光世亲自统领中军,左军统领是鄙琼,右军统领是王师成。
前几天在赵州桥一线听说的刘光世大军,应该是左军统领鄙琼,所部兵马万余人。
右军统领王师成手下万余人,是进攻张迪的主力部队,此前应该在洺州、浚州追杀张迪的主力,刘光世率领中军两万为后援。
因为李宪的出现,历史轨迹出现偏差。张迪所部最大一股成建制的残部,也就是褚精忠、伍文彬的两万人,现在已经退入苍山,让王师成所部失去了攻击目标,所以一路拉网搜索过来,和刘光世的中军会合了。
李宪突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妹子,听到张迪的消息没有?”
杨琼眼圈一红:“张迪率领中军主力,在浚州掉进何灌的包围圈,五万多人无一生还。还有,高托山所部在徐州向辛兴宗投降。到今天为止,当初轰轰烈烈的杨江、张迪、高托天三路义军,一百五十万人已经彻底灭亡。现在东躲西藏的那些人,不过是漏网的小股人马。”
叹了口气,李宪问出了心中隐藏许久的疑惑:“妹子,其他人暂时不说,杨江和张迪这两部人马上百万,怎么会一夜之间就彻底崩溃了?我虽然很早就推算出他们会失败,但败得如此之快,还是出乎我的意料。过去几个月究竟发生了何事,你可否简单说说?”
杨琼深吸了一口气,仿佛是要平复一下情绪,才低声说道:“直接原因就是去年夏天的一场大水,好多农田被冲毁,大河两岸灾民遍地。不要说粮食,连树皮和观音土都吃干净了。紧随而至又被瘟疫肆虐半年之久,大河两岸已经无法立足。”
“我兄长杨天王发现河北已始无法继续坚持,所以准备和张迪联手,打垮老贼何灌南下山东富庶之地。张迪也准备南下,也同意两家联手行动,可是由谁来担任前锋部队的都统制,两个人都不让步。”
“张迪要让他的左先锋褚精忠担任,我兄长要让南路先锋郦琼担任。为此,褚精忠和郦琼两个人还大战三场,但没有分出胜负。这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两路人马还打小算盘,我在傍边看得很清楚。”
“大哥,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你当初为何说他们无药可救,同时也对他们失去了信心。所以我主动提出来担任后军都监,负责组织妇孺转移。我一路向北突围,就是想把姐妹们带到蔚州找大哥的。”
“涉及到军权问题,我兄长和张迪谁都不让步,最后决定各自挑选一支两万人的精兵南下,负责打开一条南下通道。上层将领勾心斗角,给两军将士造成了恶劣影响。恰在此时,出现了一个恶劣事件。”
李宪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个历史谜团:杨江、张迪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兵力达到百万之众。为何会同时阵亡,导致河北大起义戛然而止。
宋江和三十六个小蟊贼,手下喽罗不过三千余人,历史上都有记载,为何杨江和张迪最后的结局,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杨琼说到恶劣事件,李宪顿时精神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琼恨声说道:“兄长杨天王的后军统领彭和尚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而且武艺高强,不在褚精忠、郦琼之下,是兄长赖以打天下的六猛之一。谁都知道河北已经没有出路,只有尽快南下才能求得一线生机,所以彭和尚也提出第一批南下。”
李宪不以为然:“大家都想寻求出路,彭和尚自告奋勇站出来打头阵,这是好事啊,怎么变成了恶劣事件?”
杨琼又擦了一把眼泪:“愿意冲锋陷阵当然是好事,可彭和尚是后军主将,负责粮草、女眷、钱财的安全,可以说掌握着军队的命根子,可见兄长对他是何等倚重。”
李宪推测道:“彭和尚抛弃了粮草辎重?”
“如果只是抛弃辎重到没什么,反正也没有多少粮草。”杨琼突然满身杀气:“彭和尚没有拿到南下的先锋之职,整日里喝得醉醺醺的不理正事,更没有关注四周的敌情。王渊可能通过细作察觉到什么,在一天夜里发起突然袭击。敌人打进大营的时候,彭和尚居然大醉未醒而被俘!”
李宪听得身临其境,居然失声大叫起来:“果然是一起恶劣事件!”
杨琼双目冒火,仿佛要吃人一样:“更加恶劣的还在后面!彭和尚虽然被俘了,也不过折损了五千人马而已。虽然损失够严重,实际上并没有了不起。他的两个副将反应很快,已经带领女眷连夜转移到预定的下一个宿营地,并没有遭到什么损失。”
李宪不是傻子,通过杨琼的表情和语气,很快明白了严重后果:“彭和尚投降了?”
杨琼几乎是咬牙切齿:“不错,平时把大话说得震天响的彭和尚,居然一被俘就投降了。仅仅是投降这也没什么,他连夜带领王渊的官军偷袭密营,导致数万女眷在睡梦中被抓走,那才是罪该万死!”
“我在中军接到后军巨变的消息,连夜带领亲兵赶过去,没想到灾难已经彻底暴发。王渊简直就是畜生不如,第二天下令把这些女眷全部扒光,然后赶到河里淹死,这里面有数千未满八岁的孩子啊!”
“数万妇孺遭遇奇耻大辱而死,我一怒之下潜入王渊大营想刺杀彭和尚,没想到找了一个更次也没有找到。后来抓住一个小校严刑逼供,才知道彭和尚已经被黄潜善提走,更大的灾难由此产生。”
李宪虽然明白杨江、张迪瞬间覆灭,肯定是出了大问题,却没想到还如些此一波三折,居然还有大奸贼黄潜善的事情。
“黄潜善是河间知府,怎么把手伸到这里来了?”这是李宪感到最奇怪的事情,所以迫不及待问了出来。
杨琼情绪低落,声音也小了很多:“彭和尚被黄潜善提走这件事,刚开始我们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想到仅仅过了十来天,两支义军突然连续出现大面积叛逃事件。最糟糕的是,两支南下的先锋部队,同时掉进何灌的伏击圈。”
“两支部队的行军路线,只有核心将领才知道。何灌老贼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把两支部队都算得分毫不差?毫无疑问,有人泄密了。结合最近连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我们肯定彭和尚已经彻底出卖了两支义军。”
“原来,兄长揭竿而起的初期,最早的那批人都是燕山府、河间府人,刚开始的军事行动都是大家商量着来,慢慢变成了不成文规矩。这批人目前都是各部主将,自然更能够参与核心机密,彭和尚作为六猛之一,掌握各种核心部署。”
“黄潜善老奸巨猾,在河间知府任上一心挖掘义军将领的根基。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真被他找到了许多蛛丝马迹,对核心成员的性格了解甚深,自然就能够对症下药。彭和尚虽然在女色方面没什么,但热衷于个人名利。”
“黄潜善把彭和尚提过去以后,首先把他狠夸了一通,那真是天上少有,地上绝无。然后空口白牙许给彭和尚一个河间府团练使的虚职,彭和尚就把两支部队的所有内幕和盘托出,重点解释了杨江和张迪面和心不合。”
李宪彻底明白了杨江、张迪为什么能够迅猛发展,为什么又同时覆灭,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杨江、张迪属于半流寇性质,并没有真正的核心地盘,朝廷官军无法确定义军的真实动向,只能平分兵力四处设防,反而变成了处处被动挨打,助长了义军的气焰。
第二,朝廷一直认为杨江、张迪、高托天三位一体,官军每次制定围剿计划,都要同时考虑三股义军之间的相互策应问题,结果自然是顾此失彼,到处都是漏洞。
彭和尚投降之后,让黄潜善彻底掌握了杨江、张迪两支义军高层的真实内幕,知道了人心不稳的巨大秘密,而且还知道两支义军接下来的所有计划,这才是杨琼所说的“恶劣后果”,也就是两支义军覆灭的直接原因。
有了彭和尚提供最核心的详细资料,朝廷官军可以很简单制定有针对性的两个计划:
第一步就是广泛宣传招安,用彭和尚现身说法,招安自然事半功倍,成效显著。部队成建制接受朝廷招安的局面出现,两支义军实际上已经垮了。
第二步就是改变围剿策略,变四面围攻为重点进攻,集中官兵精锐实施重点打击,暂时忽视溃逃的小股部队,对核心人物穷追不舍,起到了擒贼先擒王的作用。
当然,杨江、张迪、高托天三支义军同时覆灭,李宪知道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而且最开始就和徐成、杨江、张迪、高托天、高托山说过。后来李宪又和光明左使方七佛说过,也和杨琼说过。
所有人都没有认识到严重性,最后出现这种无言的结局,李宪只能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