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世民很生气。
  如今诸事不顺,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情。
  整晚整晚的做着恶梦,根本睡不着。一睡着,就会梦见父亲李渊还有兄弟建成、元吉,以及那些才几岁的兄弟子侄们过来,他们一直喊着暴君、昏君,喊他弑君者,喊他篡位者。骂他逆子,乱臣。
  有时,他又会梦见二子李宽,梦见九子李明,还有跳井而死的杨氏出现在面前,浑身湿漉漉,披散的头发还滴着水。
  李世民惧怕黑夜。
  他一个晚上有时要换五六个房间睡觉,可依然睡不着,他只得让人把房间里点上许多灯,让房间明亮无比。
  借助着安神香或者药物,他才能短暂的睡眠一会。
  天终于亮了,那些纠缠他的鬼魂们不再来找他。
  李世民吃着早餐,小米粥和刚煮的鲜羊奶,还有两个茶叶蛋。
  “陛下,诸位宰辅们到了。”王承恩过来禀报。
  来的是宰辅重臣们。
  这次复辟之乱,中枢并没受到多大影响,只有柴绍几位重臣参与叛乱,因此李世民一回来,中枢迅速的恢复展开工作。
  皇帝对中枢做了一点点调整。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意为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在三省的长官以外,其余官员只要加此衔,也为真宰相。
  但此前皇帝又把翰林院改制,使得翰林院拥有中书大半的草诏参政之权。这一次,皇帝给翰林院的学士设了一个参加政事衔,如加同平章事衔即为真宰相一样。翰林院学士加参知政事衔,既为辅臣。
  同平章事为真宰相,而加参知政事衔也为宰相,只不过一外一内。参知政事的权柄较平章政事要小,但同样不弱,拥有参政和草诏之权。是皇帝用来制衡中书门下宰相们的重要手段。
  而枢密院的枢密使,南北衙的二帅,以及五军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们,李世民也选数位授平章军机事衔。加此衔者,为皇帝的军事顾问参谋,有权参议军机重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平章军机事,加此三衔,就是如今大唐朝廷权力最重的一批大臣。由他们分别统领中书门下、翰林院、枢密院等。
  皇帝还特别下旨,凡加此三衔之一,既视为同二品。因为三高官官皆已提升为二品。
  李超身着紫袍跟着房玄龄等一群宰辅们一起入殿,皇帝头也没抬的继续吃着早餐。李超其实不想来的,但他现在依然还任着尚书令的职务,他辞了几次,但皇帝没批准,因此今天皇帝召诸位宰辅前来时,李超这位同平章事、尚书令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前来。
  “坐吧。”李世民拿起一个茶叶蛋,在桌上敲了几下,然后专注的剥着壳。
  李超很不客气的直接在皇帝的餐桌前坐下,其余宰辅们也各自找椅子坐下。
  结果有些尴尬,餐桌前没这么多椅子。李超觉得这一幕非常好笑,本来嘛,以前的宰相哪有这么多,隋以三高官官为宰相,尚书省左右仆射为主,加上内史令和纳言,也不过是四个宰相。
  贞观之初,李世民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加同平章事即为真宰相,宰相数量因此大增,侍郎、尚书也可能为宰相,宰相多时达到十一个。
  而现在,李世民却又再次扩大了这宰相的队伍,翰林院和御史台有九个参知政事。
  枢密院、两衙、兵部、五军,也有九个平章军机事。
  九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个参知政事,九个平章军机事,嗯,宰辅重臣多达二十七个。往这里一站,相当于一个排了。
  原来同中书门下的御史大夫和兵部尚书,现在一个改成参知政事,一个改成平章军机事,三大机构挺复杂的。
  李超也佩服皇帝,把个中枢搞的如此的复杂。
  军和政分离,这政里面,还又搞成了内外。
  李世民剥好一个鸡蛋,却没有自己吃,而是递给了李超,“文远还没吃早餐吧?”
  李超惊讶,有点受宠若惊,皇帝给自己剥茶叶蛋,这里这么多重臣呢。
  “臣已经吃过了,陛下请自己享用。”
  “吃了就再吃一个,这茶叶蛋煮的很入味的,你试试。”李世民却非要给李超吃。
  李超只好接下。
  “再去搬几张椅子过来。”李世民看到还有几位大臣没有椅子,立即沉声对内侍道。
  椅子搬来,大家终于都有了座位了。不过虽然看似随便的坐,其实座位却也很有讲究的,并没有人乱坐。基本上同平章事们坐在最前,然后是参加政事,统兵的平章军机事们反而坐在最后。
  这也充分的显露大唐如今依然是文在武前的格局。
  皇帝没给其它大臣们剥茶叶蛋,人太多,一人剥一个也得剥半天。他让内侍给大臣们一人发了两个茶叶蛋,不管东西好坏,这也是皇帝赏赐。
  大家连声感谢,然后一起坐在那里剥茶叶蛋。
  李世民一边继续剥蛋,一面咳嗽一声,“朕昨天交给两院的折子,你们看过没?”
  中书门下在皇城的东面,翰林院和御史台在西,因此中书门下现在也俗称东院,翰林院和御史台合称西院,至于枢密院,因在皇城南部,被称为南院。
  三院共治,就是如今大唐中枢军政格局。
  南院的平章军机事们,虽然是二品高位,也能参议军机。但权责也划的很清楚,他们主要是商议与军机有关的事情,包括军方将领的任免等,正常的朝政,他们并无权过问。
  做为中书门下的宰相之首,房玄龄放下手里的茶叶蛋,向皇帝回复道,“陛下,关于那份折子,臣有不同异议。对于叛党固然要处置,但那份折子上牵连的人太多,处置也过于严厉,涉及谋反的这些人全都处死,未免有失慎重。”
  皇帝传下的那份折子上,足有一万多个人。
  这一万多人,几乎都是牵涉到此次谋反的勋戚贵族官们,还有许多有名的门阀士族,皇帝一句话,这些人全要处死。而这些人的家族眷属,牵涉的更多。真要按这名单杀人,杀个十万都不止。
  这样的方案,房玄龄等看了也咋舌,根本不敢同意。真要这样杀,那真要杀的人头滚滚,血流飘杵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