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金钱的魅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比傲娇?
  韩艺还真没虚过谁。
  户部的管得是钱,是柴米油盐,现在财政大权在他手里,谁何时见过掌握财政大权的人去巴结别人,别搞笑了好吧。韩艺说得是客客气气,但是,“大家辛苦了!”其实就跟“你们去死吧!”也没有什么两样。
  自我感觉良好的张大象等人,这一脚可算是踢在铁板上了。
  拿韩艺没有办法,于是张大象又将唐文等小吏找来,这些人在他们眼中可是叛徒,而且他们历来就看不起这些小吏。那么对于唐文他们而言,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可以提拔他们的人,他们当然倾向韩艺。
  故此,任凭张大象等人如何威胁、逼迫,这二十名小吏都是统一口径,韩侍郎吩咐过的,这是最高机密,谁要敢泄露半句,就得去岭南过野人的生活。
  而如今高履行将大权交给了韩艺,他们也不敢惩罚这些小吏。
  一群人又跑去找高履行。
  高履行说这是皇帝的命令,将由韩艺全权负责西突厥旧地的计划,他都没有参与的权力,你们找我也没有用。
  他们只知道这是关于西突厥旧地的计划,但是具体内容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甚至连那五十万贯都不知情。
  张大象非常不爽高履行这么干,你没有参与,那也不能请病假,还将权力都交给韩艺,你这不是在我背后捅我一刀么,我们都是关陇集团的人,我们的扛把子都是长孙无忌,你不挺我也就罢了,还挺韩艺,这你太过分了,张大象的心都被寒透了,他父亲可也是凌烟阁功臣,你们这么对我,还干你妹的,直接撂摊子,请病假回家去了。
  那些户部主事也在观望,我们是不是也该撂摊子,让韩艺一个人带着小吏去玩。
  但是很快,韩艺就公布他上任来的第一个大计划。
  长安、洛阳两都市署的人分别在各大市场贴上告示,主要内容就是朝廷将出资五十万贯,振兴丝绸之路。
  这也是“丝绸之路”的名词第一次出现。
  将要修建二十段路,一百个驿站。
  李义府、许敬宗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大骂韩艺无耻,前面说那么恐怖,谁都不能说出去,结果没两天,你自个就发告示了,这不是在玩弄我们吗。
  按照以前的规矩而言,这哪里需要贴什么告示,朝廷直接吩咐人去干就是了,跟市场是没有关系的,跟百姓也没有关系。
  可是这一回朝廷是采取投标的政策,那么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公平竞争,你得先将具体方案拟写出来,多少天完工,你的资本是多少,你计算出来的成本是多少。
  而朝廷定下的要求就是路的质量,以及你不能从中原地方带人去,必须从当地招人修建,而且你必须拿出一定的资本来,别想空手套白狼。
  有意向者,可以去户部索要各个路段的资料。
  除此之外,朝廷还将在西州、北庭、恒笃城、安西大都护府等地计划修建二十间大型旅馆,也都是投标制,但是在这方面朝廷不会投入钱进去,只会给你政策优惠,只要你投资的话,免除一切税收,什么地,免费赠送,而且你这旅馆开在那里,这地就是永久属于你的,甚至还派工部的建筑人才帮你去规划旅馆。
  西北地广人稀,盖一间旅馆要多少地,只要你愿意去就行了。
  这在历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秦始皇修建长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都是朝廷亲自操刀,奴役百姓去修建的,带有强迫兴致的,现在朝廷等于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投资者,我拿钱出来,你们拿着我们的钱,按照我的要求办事,大家签订契约,公平、公正、公开,你要觉得亏了,那你就别掺合,大家你情我愿。
  因此这令人非常震惊。
  哪怕是朝中官员,多半也都不知道这事,这是李治直接通过枢要大臣下达的诏令,而且还吩咐枢要大臣保密。
  韩艺上任不到几日,户部就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官署。
  关键是这五十万贯太tm令人震撼了。
  普天之下,也只有朝廷能够拿出这么多钱来。
  韩艺这狗日的能够捞多少?
  大臣们嫉妒的都快流鼻血了。
  面对这么大的诱惑,就别说商人了,地主、乡绅、贵族都动心了,赶紧四处打听细节。
  那么张大象等人立刻成为了香饽饽,这些人不太好意思去找韩艺,张大象他们好啊,都是贵族,可惜张大象现在请病假在家待着,谁也不见,那些主事又都没有参与进去,一问三不知,求他们就还不如去求唐文他们了。
  大家也都明白了,张大象他们都被架空了。
  户部官员都要哭昏过去了,如果他们当时不傲娇,想跟韩艺一个下马威,那么现在他们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如今了,娘不疼,爹不爱,整一个孤独的孩子。
  连在家养病的高履行都不例外,高家的大门都快被人给敲破了。
  高履行当了这么多年的户部尚书,还就这么受宠过,心里也渐渐明白,为什么韩艺一点都不害怕得罪满朝文武,这钱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可是找他也没有用,他又不能做主。
  户部!
  只见里面全是人,都快将户部给挤爆了。
  他们纷纷抢着索要关于这次招标的计划书。
  唐文站在门口道:“别急!别急!大家别急,关于投标,我们是看谁得方案更好,而不是看谁更快,大家可以拿着资料回去,慢慢商量。”
  那些主事们站在一旁冷眼旁观者,各种羡慕嫉妒恨。唐朝采取是休养生息的政策,支出最多的就是打仗,这种浑水摸鱼的好事,还从未发生过来,结果好不容易发生了,却与他们无关,干了这么多年,都白干了。唐文小吏一个,如今却被众人簇拥,他们好歹也是官员呀,却遭受如此冷遇,个个眼中是饱含委屈的泪水,这场面太令人心酸了。
  “哇!这么多人啊!”
  姗姗来迟的韩艺,突然发现这门都进去不了。
  “韩小哥来了!”
  “什么韩小哥,该叫韩侍郎才是。”
  ......
  里面的人见到韩艺来了,那就真是如同牛郎见织女,苍蝇见大便一样,蜂拥而至,将韩艺团团围住。
  韩艺猛地双手高举,将众人吓得一愣一愣的,又听韩艺说道:“各位,各位,我知道大家想问什么,不要问,看,大家也都知道,我大唐现在有神圣的君子契约,白纸黑字要更加靠谱,我要说的都写到上面了,现在我嘴上说的,是可以不作数的,因此大家耐心将这些资料看完,有什么不懂得再来问我,还请大家让让,我有些事要去安排。”
  其实该安排的都安排了,没啥事可安排的,韩艺身为老千,在这种环境下,不太好忽悠,他要尽量的避开这种场合。
  来到官署里面,只见不少户部官员都无精打采的坐在里面。
  韩艺见了,真心想奉送他们一句话,莫装逼,装逼遭雷劈。
  这些官员见到韩艺来了,条件反射的就站起身来,行礼道:“下官见过韩侍郎。”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各位早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韩艺直接坐在正座上,自己倒了一杯热茶,喝了一口,这茶杯还没有放下,一个小吏就兴高采烈的将一份资料递给韩艺,道:“韩侍郎,这是目前已经报名的商人。”
  “辛苦了!”
  韩艺接过资料来,那小吏便下去。
  韩艺也不理这些官员,拿着资料认真的看了起来。
  那几名官员相互使着眼色。
  韩艺都看在眼里,心中暗自觉得好笑,但也不露声色。
  过的好半响,这几名官员站起身来,来到中间,齐齐向韩艺行礼,“下官无知,冒犯了韩侍郎,还请韩侍郎既往不咎,原谅下官这一回。”
  韩艺故作一愣,将资料放下,道:“哎呦!各位这是干什么啊?”
  那金部主事便道:“韩侍郎上任之日,我们未能在这里迎接韩侍郎,有违礼数,实属不该。”
  韩艺认识此人,名叫杨先志,跟杨飞雪也是沾亲带故的,笑道:“原来就这事呀,各位都是以公务为先,犯不着跟我道歉,我也没有怪你们。”
  几人相视一眼,你能够理解的话,还将我们排斥在外。没有办法,杨先志只能如实道:“实不相瞒,我等当日不是去处理公务。”
  韩艺好奇道:“那你们是去干什么呢?”
  犯得着说的这么明白么?
  几人低着头,沉默不语。
  韩艺目光一扫,笑道:“你们当时在张侍郎家中喝酒是不是?”
  杨先志道:“你---你知道啊!”
  “这长安能有多大?”
  韩艺一笑,道:“你们难道认为我有空跟你们在这里斗气,还拿着五十万贯跟你们斗气?真不知道你们是太看得起我了,还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这话说的让人琢磨不透。
  杨先志等人均是困惑的望着韩艺。
  韩艺笑道:“我没有让你们参与进来,就是因为我们没空跟你们去计较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我是肩负着重任来的,如果我找你们的话,还得跟你们谈谈以前,谈谈以后,谈谈你们家最近有亲人出远门么,没有的话还好,有的话就尴尬了,这事何时才能落实?另外,如今年关将至,各地税收马上就要到长安,这是我们户部最忙碌的时候,如果都来搞这个计划,那谁来处理那些事。
  你们不要害怕会受到我的打压,我与你非亲非故,在我眼中你们跟那些唐文他们都是一样,白纸一张,千万不要认为我这是在侮辱你们,我没这文采,我只是就事论事,我是寒门出身,我不懂看这些姓氏,就跟我不会看相一样,如果我帮你们看了,那就是骗你们的,我只会提拔有能力的人,不管你是扫地的,还是看大院的,想要堪当重任,首先要展现出你足够的能力来。
  如今这是一个开始,今后这种情况会成为常态,因此将来考核户部官吏的关键,不在于你姓什么,而是在于你对于财政的了解,你能否让国家的财政变得更好。因此我会给你们一个机会的,待这一次投标送上之后,我们让你们对于所有的标书做一次评断,挑选出你们觉得最合适的标书来。我也不妨告诉你们,在这方面我比你们强太多了,我绝对有能力从你们的评选当中,找出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官员来,至于没有能力的,那你就得好好努力了,不然的话,就会面临淘汰,我不会开玩笑的,而且这事你们找任何人来都是没用的。”
  这些官员一听,心中一慌,新官上任三把火,真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啊!
  杨先志忐忑道:“可是韩侍郎,我们并没有参与其中。”
  韩艺道:“你们难道不会领一份资料看看,你们不会自己去了解哪些投标人的真正实力,当然,我希望你们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去做这一切,目前最重要的是,你们要做好你们的分内之事。如果下回再让我们看到你们坐在这里喝茶聊天,我对天发誓,三天之内,你们一定会离开户部的。听明白了,就出去做事吧,作为官员至少要懂得隐藏自己的无能,不要光明正大的用行动告诉别人,我们户部养得都是一群只知道好吃懒做的废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