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337节
正德十六年的榜眼黄佐在出仕后官运亨通,先是因为广东被张孚敬杀了大半高官而得了个从四品的参议,而后便在广东一干五年,因为新法试行之功升到了正三品。
好在只是南京的吏部右侍郎,不算太耀眼,跟总督山东的张孚敬不能比。
但饶是如此,他与徐阶前脚到了南京吏部,后脚就开始了京察,贾咏知道自己这个主掌最好少插手,这本应负责协助的主赞太宰才是主角。
黄佐连称不敢,表了态会用心,就静静坐在那。
五年的时间,他在广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深知此事虽由自己出面,实则为陛下在这里掌握大局的,是此刻仅列席旁听,垂眼低眉仿佛睡着了一般的杨廷和。
贾咏也先看向了杨廷和,心中不无一点幽怨。
他以前的职位,是北京国子监祭酒。从四品的官品虽不高,但国子监祭酒的官职意义很不同。
正德十六年的殿试,他是阅卷官之一。
内阁定额六员后,当时廷推,杨廷和一力推举他这个从四品的人为陪,简直骇人听闻——岂有没当做尚书就直接入阁的?
但当时居然还真被推选为陪跑之人的,和张子麟一起陪跑。那次入阁的,是石珤、孙交。
此后在“新党”、“旧党”嘉靖元年的“朝争”过程中,贾咏直接先当了北京礼部右侍郎,而后又在嘉靖三年南京出现问题后被杨廷和继续推举来到了南京担任吏部尚书。
他是杨廷和的人。
这几年,杨廷和任首辅、主持新法,贾咏确实升得很快,但却没想到杨廷和送自己一路青云是要来主持这么一个烫手的事。
京察啊!
“……历来京察,先有科道察前建言,吏部堂上官覆议,考功司要做访单密托科道官共为咨访、要请各衙堂上官为属官撰写考语,还要各衙门四品以上官员拟写自陈疏。如此诸事办妥,才奏请陛下定下日子,部院堂上官开衙堂审。”
贾咏复述了一下以前的规矩,然后就对夏言和六科都给事说道:“都察院、六科,仍旧依例先建言吧。”
从贾咏话里说的内容就看得出来,这京察前期的工作只是铺垫,最终会落到“堂审”这个环节。
用了审字,已经看得出来最后一个环节几乎就是处理人的,虽然表面上是所有五品及以下都得过一次堂。
在那之前,所谓科道察前建言,无非就是拉名单。
吏部对科道官建言的“名单”,再按规矩制作好访单,委托科道官去查访;同时结合南京各衙门堂上官对属官的评语,根据考察八目评出四等结果。
八目,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
四等,年老、有疾者,致仕;罢软无为、素行不谨者,冠带闲住;贪酷,并在逃者为民;才力不及者,斟酌对品改调。
堂审,就是给个辩驳的机会。五品及以下的考察结果,在部院京察这个环节就会决定。
四品及以上,按规矩是在堂审后开始写自陈疏,由皇帝决定去留。他们不用被堂审,这是朱袍人的体面和特权。
历来京察,大多都掺杂了清洗的元素。
因此,京察也历来都被官员所抗拒。一开始十年一考,弘治年间定下六年一考都不能严格遵守。
这六年一考成为正察。正察不遵守,借什么灾变之名临时京察、实则清除异己的闰察则不定期会出现。
眼下不是闰察,皇帝继位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确实名正言顺。
但众人忘不了,新法当中,还有考功法呢!既然有了考功法,还有这个京察的必要吗?
南京六科都给事都沉默不语:南京官员大多都是在这里养老的,他们也谈不上多例外。
养老人何必为难养老人?
要知道科道官的品级都比较低,他们也在被考察之列。
夏言则开了口:“久未京察,建言咨访历来也一同进行,那便各司其职吧。科道官尽快拟疏,奏评南京诸官优劣,考功司也尽快把访单做好,择日再合议。”
“……阁台以为如何?”贾咏仍旧尊敬地问向杨廷和。
这个时候,杨廷和才睁开了眼睛,缓缓点了点头:“历来京察,这建言咨访,轻易便花去三五月时间。一则咨访急不来,二则也不能偏听、偏信。如今六月便下了旨,半年时间,总该是够用的,如此安排甚妥。就算不够用,多花上一些时日,也要为求谨慎,别冤枉好官。为官不易,五品以下前途皆系于此,鸣和,公瑾,才伯,你们需谨记啊。”
贾咏微微张了张嘴。
夏言建议不用等到科道官的建言都上来了才制作访单,意思就是别纠结于减轻工作量:正五品及以前,全员遍访。
杨廷和则更狠。嘴上说着别冤枉好官,实则不就是细细查访,慢慢查访?半年甚至都不够,还要拖到明年去?
五品以下官员虽更多,但也用不了这么久吧?怎么感觉……目标是四品以上?
夏言确定了杨廷和的态度,眼睛里精光一冒。
新君继位,他夏言才是第一个得到天恩之人。但参与了京营重设筹办一事之后,他来南京已经是第六个年头。
六年时间,官品升迁不可谓不快,如今已是正二品。
但是这毕竟是南京,远离中枢。同样是正二品,实则只怕仅等同于北京的正三品。
距离参策看似只有一步了,但实则还有至少两步,而这两步,越来越难。
他已经很清楚,连杨廷和都来南京了,他想从南京离开,除非皇帝不需要再在南京安排这么多自己人来镇场子。
这次,就是一次清洗,以京察之名!
大杀广东、山东的张孚敬,已经是总督了。
京察这柄无形之刀,如今建言咨访奏劾这些权柄,握在他夏言手上!
南京六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最大的作用其实是方便皇帝往南跑路。
而不到这种朝廷有倾覆之危的平时,它帮助北京控制更富裕的江南,也用南京的大量官位来调和一下北京的矛盾。
旨意一到南京,京察的压力下,南京养老官员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向来调任南京,便如同惩罚。但是夏言不同,他是从南京升官。
南京都察院向来是悠闲的衙门,除非碰到京察。
而此次京察,更非同小可,从夏言的言辞督促就能感受到。
任职南京的普通御史们神情复杂地看着夏言:真的秉公建言、秉公咨访啊?
夏言很淡定:“本官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除开操江御史,若南京都察院数年来只领办了这么一件大差事,都不能向陛下交出一份好答卷,那本官也该第一个上表请辞了。”
说罢拿眼神看了一下这些平日里其实也过得潇洒自在、不必去得罪人的属官,暗示的意思很明显:身为南京都察院一把手,你们这些属官的考语,也是我来写的。
普通御史们一起先领命,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着:难道南京真要迎来巨大变动了?南京可是国本所在啊!
此刻杨廷和在他的总督应天部院官厅里坐着,看着严嵩的来信。
杨廷和从他的来信里,品出了他的急切,知道他想岔了自己来南京的本意。
来南京,不是为了现在就对南京和南直隶动多大的刀子,只是要渐渐形成既定事实,让南京这些彼此帮衬的官员、权贵重新记起一点:属于南京部衙自主的这些权力,让他们享受着安逸生活或者远离北京监管的自在权贵生活的这些权力,其实是可以被收回的。
动不动拿南京乃国本说事的,难道以为朝廷只有非要在南京专设六部诸衙这一个法子?
京察一开始,这南京便形同热锅。这次,哪只蚂蚁会忍不住出来,又拿南京乃国本来说事呢?
是会大感危机的南京户部,还是南京勋戚,又或者已经致仕的官绅耆老?
他提起了笔,给严嵩回信,就像皇帝一样提醒:别急。急什么?怎么可能现在就把松江、常州二府拆给你浙江?
……
六月酷暑,京城也炎热无比。
此时此刻,京郊五军营大营里更热,但站在校场前面点将台前的近百人都纹丝不动。
他们都不是大头兵,人人副千户以上、卫指挥使以下。
两京十三省,加上各行都司、各留守司、各边镇总兵官麾下,他们能站到这里,就已经是县爵。
如今,大明军队当中第一批集体封为县爵的这批将领之所以在这烈日底下站得笔笔直直,是因为台上同样站在烈日底下的,是给他们这份恩典的皇帝。
朱厚熜看着底下这些人。
离得很近,人人都看得清脸。
几乎史无前例的武将大比,各地接到旨意的,都明白要送进京来大比的,必须有真本事——县爵能随便用来封赏安抚那些只知道喝兵血的人?
到了这里,皇帝亲自顶着酷暑来训话,更让这些大明军队中坚层的将官感到此次大比非同寻常。
“除了湖广平叛和新法叙功获封县爵的,你们是大明军队当中第一批集体授县爵的猛将。今日,朕见到你们,个个都是壮勇汉子,很欣慰。下一步,就是因功升伯,或者能予爵位袭替资格。”
这些将官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听到他开口说话的方式,只觉得很平易近人。
刻意被强调的第一批县爵们再挺两分胸膛。
“此次大比,不授伯爵。”朱厚熜顿了顿,而后凛声道,“你们赶上了好时候,轻易便得了县爵。后来人,就都只能因功授予了。但这次大比,前十可降等袭替。前三,三代不降等!只用一场大比,你们的儿子起点就比别人高!”
如今的爵衔体系,如果三代之内武功,都会降等袭替,这已经是大原则。
皇帝将始终把这份给恩典的权力握在手里,勋爵一代代要始终为了延续自己的爵位等级甚至升级而努力,更加容易变动的体系自然受到这些从来没享受过这种地位恩荣的普通将官所欢迎。
只用在一次大比之中名列前茅,这个如今基本以他们所出身的老家所命名的县爵名号,就能由儿子继承。
封伯?也没人指望一场大比就封伯。
若不是遇到了这个皇帝,整整一朝天子也不见得能封两三个伯。
“你们是将官,也别以为此次大比是让你们自己比。”朱厚熜抬手指了指远处的营房,“十五万京营,选派各省共计三万九,又调了五千作为南京振武营的班底,如今正有新募五万营兵。”
他看了看李全礼,李全礼先行礼之后,就对着远处大吼一声:“各营把总何在?”
“标下候命!”
校场之外的围栏后面,陡然响起一阵很整齐的声音。
“列队,入场!”
而后,这些来参加大比的将官只见远处出现了四列身影,以整齐的步伐甩着手臂一步一步走进来。
他们眼神一凝:这是什么队列行军方式?
时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朱厚熜先教给陆松的、要求的队列行进方式和纪律至少是传达到了京营里,在无比渴望升级成为侯爵甚至公爵的李全礼的要求下练得初成模样。
不是为了好看,练兵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做到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现在,参加大比的将官先受到了一点小小的分列式震撼。
等他们行进过来,同样在点将台下列队好之后,站在最前面的却是仇鸾。
“立定!”
“稍息!”
又是两声,伴随着这些人齐刷刷的动作之后,他才面向朱厚熜大声道:“报!各营新兵营把总共八十人俱在,请陛下检阅!”
好在只是南京的吏部右侍郎,不算太耀眼,跟总督山东的张孚敬不能比。
但饶是如此,他与徐阶前脚到了南京吏部,后脚就开始了京察,贾咏知道自己这个主掌最好少插手,这本应负责协助的主赞太宰才是主角。
黄佐连称不敢,表了态会用心,就静静坐在那。
五年的时间,他在广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深知此事虽由自己出面,实则为陛下在这里掌握大局的,是此刻仅列席旁听,垂眼低眉仿佛睡着了一般的杨廷和。
贾咏也先看向了杨廷和,心中不无一点幽怨。
他以前的职位,是北京国子监祭酒。从四品的官品虽不高,但国子监祭酒的官职意义很不同。
正德十六年的殿试,他是阅卷官之一。
内阁定额六员后,当时廷推,杨廷和一力推举他这个从四品的人为陪,简直骇人听闻——岂有没当做尚书就直接入阁的?
但当时居然还真被推选为陪跑之人的,和张子麟一起陪跑。那次入阁的,是石珤、孙交。
此后在“新党”、“旧党”嘉靖元年的“朝争”过程中,贾咏直接先当了北京礼部右侍郎,而后又在嘉靖三年南京出现问题后被杨廷和继续推举来到了南京担任吏部尚书。
他是杨廷和的人。
这几年,杨廷和任首辅、主持新法,贾咏确实升得很快,但却没想到杨廷和送自己一路青云是要来主持这么一个烫手的事。
京察啊!
“……历来京察,先有科道察前建言,吏部堂上官覆议,考功司要做访单密托科道官共为咨访、要请各衙堂上官为属官撰写考语,还要各衙门四品以上官员拟写自陈疏。如此诸事办妥,才奏请陛下定下日子,部院堂上官开衙堂审。”
贾咏复述了一下以前的规矩,然后就对夏言和六科都给事说道:“都察院、六科,仍旧依例先建言吧。”
从贾咏话里说的内容就看得出来,这京察前期的工作只是铺垫,最终会落到“堂审”这个环节。
用了审字,已经看得出来最后一个环节几乎就是处理人的,虽然表面上是所有五品及以下都得过一次堂。
在那之前,所谓科道察前建言,无非就是拉名单。
吏部对科道官建言的“名单”,再按规矩制作好访单,委托科道官去查访;同时结合南京各衙门堂上官对属官的评语,根据考察八目评出四等结果。
八目,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
四等,年老、有疾者,致仕;罢软无为、素行不谨者,冠带闲住;贪酷,并在逃者为民;才力不及者,斟酌对品改调。
堂审,就是给个辩驳的机会。五品及以下的考察结果,在部院京察这个环节就会决定。
四品及以上,按规矩是在堂审后开始写自陈疏,由皇帝决定去留。他们不用被堂审,这是朱袍人的体面和特权。
历来京察,大多都掺杂了清洗的元素。
因此,京察也历来都被官员所抗拒。一开始十年一考,弘治年间定下六年一考都不能严格遵守。
这六年一考成为正察。正察不遵守,借什么灾变之名临时京察、实则清除异己的闰察则不定期会出现。
眼下不是闰察,皇帝继位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确实名正言顺。
但众人忘不了,新法当中,还有考功法呢!既然有了考功法,还有这个京察的必要吗?
南京六科都给事都沉默不语:南京官员大多都是在这里养老的,他们也谈不上多例外。
养老人何必为难养老人?
要知道科道官的品级都比较低,他们也在被考察之列。
夏言则开了口:“久未京察,建言咨访历来也一同进行,那便各司其职吧。科道官尽快拟疏,奏评南京诸官优劣,考功司也尽快把访单做好,择日再合议。”
“……阁台以为如何?”贾咏仍旧尊敬地问向杨廷和。
这个时候,杨廷和才睁开了眼睛,缓缓点了点头:“历来京察,这建言咨访,轻易便花去三五月时间。一则咨访急不来,二则也不能偏听、偏信。如今六月便下了旨,半年时间,总该是够用的,如此安排甚妥。就算不够用,多花上一些时日,也要为求谨慎,别冤枉好官。为官不易,五品以下前途皆系于此,鸣和,公瑾,才伯,你们需谨记啊。”
贾咏微微张了张嘴。
夏言建议不用等到科道官的建言都上来了才制作访单,意思就是别纠结于减轻工作量:正五品及以前,全员遍访。
杨廷和则更狠。嘴上说着别冤枉好官,实则不就是细细查访,慢慢查访?半年甚至都不够,还要拖到明年去?
五品以下官员虽更多,但也用不了这么久吧?怎么感觉……目标是四品以上?
夏言确定了杨廷和的态度,眼睛里精光一冒。
新君继位,他夏言才是第一个得到天恩之人。但参与了京营重设筹办一事之后,他来南京已经是第六个年头。
六年时间,官品升迁不可谓不快,如今已是正二品。
但是这毕竟是南京,远离中枢。同样是正二品,实则只怕仅等同于北京的正三品。
距离参策看似只有一步了,但实则还有至少两步,而这两步,越来越难。
他已经很清楚,连杨廷和都来南京了,他想从南京离开,除非皇帝不需要再在南京安排这么多自己人来镇场子。
这次,就是一次清洗,以京察之名!
大杀广东、山东的张孚敬,已经是总督了。
京察这柄无形之刀,如今建言咨访奏劾这些权柄,握在他夏言手上!
南京六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最大的作用其实是方便皇帝往南跑路。
而不到这种朝廷有倾覆之危的平时,它帮助北京控制更富裕的江南,也用南京的大量官位来调和一下北京的矛盾。
旨意一到南京,京察的压力下,南京养老官员们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向来调任南京,便如同惩罚。但是夏言不同,他是从南京升官。
南京都察院向来是悠闲的衙门,除非碰到京察。
而此次京察,更非同小可,从夏言的言辞督促就能感受到。
任职南京的普通御史们神情复杂地看着夏言:真的秉公建言、秉公咨访啊?
夏言很淡定:“本官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除开操江御史,若南京都察院数年来只领办了这么一件大差事,都不能向陛下交出一份好答卷,那本官也该第一个上表请辞了。”
说罢拿眼神看了一下这些平日里其实也过得潇洒自在、不必去得罪人的属官,暗示的意思很明显:身为南京都察院一把手,你们这些属官的考语,也是我来写的。
普通御史们一起先领命,心里不约而同地想着:难道南京真要迎来巨大变动了?南京可是国本所在啊!
此刻杨廷和在他的总督应天部院官厅里坐着,看着严嵩的来信。
杨廷和从他的来信里,品出了他的急切,知道他想岔了自己来南京的本意。
来南京,不是为了现在就对南京和南直隶动多大的刀子,只是要渐渐形成既定事实,让南京这些彼此帮衬的官员、权贵重新记起一点:属于南京部衙自主的这些权力,让他们享受着安逸生活或者远离北京监管的自在权贵生活的这些权力,其实是可以被收回的。
动不动拿南京乃国本说事的,难道以为朝廷只有非要在南京专设六部诸衙这一个法子?
京察一开始,这南京便形同热锅。这次,哪只蚂蚁会忍不住出来,又拿南京乃国本来说事呢?
是会大感危机的南京户部,还是南京勋戚,又或者已经致仕的官绅耆老?
他提起了笔,给严嵩回信,就像皇帝一样提醒:别急。急什么?怎么可能现在就把松江、常州二府拆给你浙江?
……
六月酷暑,京城也炎热无比。
此时此刻,京郊五军营大营里更热,但站在校场前面点将台前的近百人都纹丝不动。
他们都不是大头兵,人人副千户以上、卫指挥使以下。
两京十三省,加上各行都司、各留守司、各边镇总兵官麾下,他们能站到这里,就已经是县爵。
如今,大明军队当中第一批集体封为县爵的这批将领之所以在这烈日底下站得笔笔直直,是因为台上同样站在烈日底下的,是给他们这份恩典的皇帝。
朱厚熜看着底下这些人。
离得很近,人人都看得清脸。
几乎史无前例的武将大比,各地接到旨意的,都明白要送进京来大比的,必须有真本事——县爵能随便用来封赏安抚那些只知道喝兵血的人?
到了这里,皇帝亲自顶着酷暑来训话,更让这些大明军队中坚层的将官感到此次大比非同寻常。
“除了湖广平叛和新法叙功获封县爵的,你们是大明军队当中第一批集体授县爵的猛将。今日,朕见到你们,个个都是壮勇汉子,很欣慰。下一步,就是因功升伯,或者能予爵位袭替资格。”
这些将官绝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听到他开口说话的方式,只觉得很平易近人。
刻意被强调的第一批县爵们再挺两分胸膛。
“此次大比,不授伯爵。”朱厚熜顿了顿,而后凛声道,“你们赶上了好时候,轻易便得了县爵。后来人,就都只能因功授予了。但这次大比,前十可降等袭替。前三,三代不降等!只用一场大比,你们的儿子起点就比别人高!”
如今的爵衔体系,如果三代之内武功,都会降等袭替,这已经是大原则。
皇帝将始终把这份给恩典的权力握在手里,勋爵一代代要始终为了延续自己的爵位等级甚至升级而努力,更加容易变动的体系自然受到这些从来没享受过这种地位恩荣的普通将官所欢迎。
只用在一次大比之中名列前茅,这个如今基本以他们所出身的老家所命名的县爵名号,就能由儿子继承。
封伯?也没人指望一场大比就封伯。
若不是遇到了这个皇帝,整整一朝天子也不见得能封两三个伯。
“你们是将官,也别以为此次大比是让你们自己比。”朱厚熜抬手指了指远处的营房,“十五万京营,选派各省共计三万九,又调了五千作为南京振武营的班底,如今正有新募五万营兵。”
他看了看李全礼,李全礼先行礼之后,就对着远处大吼一声:“各营把总何在?”
“标下候命!”
校场之外的围栏后面,陡然响起一阵很整齐的声音。
“列队,入场!”
而后,这些来参加大比的将官只见远处出现了四列身影,以整齐的步伐甩着手臂一步一步走进来。
他们眼神一凝:这是什么队列行军方式?
时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朱厚熜先教给陆松的、要求的队列行进方式和纪律至少是传达到了京营里,在无比渴望升级成为侯爵甚至公爵的李全礼的要求下练得初成模样。
不是为了好看,练兵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做到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现在,参加大比的将官先受到了一点小小的分列式震撼。
等他们行进过来,同样在点将台下列队好之后,站在最前面的却是仇鸾。
“立定!”
“稍息!”
又是两声,伴随着这些人齐刷刷的动作之后,他才面向朱厚熜大声道:“报!各营新兵营把总共八十人俱在,请陛下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