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范进的修、齐、治、平(下)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做生意?”张居正看着范进,眼神颇有些玩味,“退思,说实话,你让老夫有些失望。这个建议如果是其他人提出来,老夫会觉得恨满意,但是对你来说,这个方法太泛泛了,与你的雄心壮志和往日的表现大为不和。自月港开海以来,朝廷与外藩的贸易并不少,但是收益却十分有限。月港每年岁入不过两万两,就靠这么点小钱,能济什么事?”
  “月港两万两,是因为太监在管。大头的收入进了太监的口袋,所以朝廷的收入便少了。其次,便是征税的法子有问题。月港不是良港,夷船不易停泊,之所以选在月港开海,是因为其地在闽省,便于漳、泉两州百姓领取船引,出海便当。倭寇之中多有闽人,开海的目的就是给闽人一条活路,不让他们铤而走险,是以开海不为牟利,只为安民,这样的港口,确实所得也有限,朝廷的收入就只有船引钱,以及出海货物税款。这里面的收入不大,真正的大头控制不住。依小侄之见,要想开财源,就要多开港口。不但要把货卖到夷处,更要把夷商请到大明来。不要把夷人当贼来打,而是要当朋友交。正德年间,我大明水师就曾打破佛郎机舰队于海上,但是两下并未因此成为生死之敌,反倒是将壕境租与夷人居住,年得款两万零六百两。昔日壕境本为不毛之地,岁无所出,租赁与夷人便成广东地方一处重要税源,一进一出,利害不言自明。”
  范进又道:“其实我们广东人都知道,夷货是禁不住得。朝廷嘴巴上说要禁止番货,实际广州城里就从没少过番货卖。小侄上京时送的礼物,就有不少是南洋夷货。可见这东西拦不住,与其硬坐恶人,不如因势利导,就让番货光明正大进来。以我之有,尽遂夷人之需,两下商贾互通有无,朝廷以官方督办,按值抽分。这里面自然要有太监监督,但是也要设文官作为掣肘,以免好处都落到太监的口袋里,更放着他们盘剥商贾夷人,坏了通商大计。以沿海丝、茶、瓷器等物,易夷人之银,这样的开源远好于收税。官府不把眼睛盯在百姓的钱袋上,愿意让国内有钱人越多越好,才是人间好世界。”
  “我先不说开海有多难,只说你说的利,此利利在商,于官何益?相反,夷人可以自由往来,我大明海疆虚实尽收其眼下,他日若兴兵来犯,我大明机密尽为人所知,又如何抗敌?”
  “世伯。夷使进京一样要沿途周转,我大明还有什么虚实是他们看不见的,又何必怕多几个商贾?再说,我国的商贾出海,对方一样可以询问。只要开的价码合适,商贾们一样不会为大明保守机密。是以机密之事没什么可考虑,该泄露的总会泄露,能保住的总能保住,不在于他来或是我去。嘉靖二年,宁波争贡事发,朝廷曾严肃海禁,海上片帆不见,倭寇之患却比未禁海时猖獗百倍。直到先帝时月港开海,倭患为之大减,如今已成癣疥之患,不足为虑。可见备敌如治水,不在于堵,而在于疏。只要朝廷有足够的钱粮可养大兵,百姓腰包丰厚,不去铤而走险,纵然有人兴师来犯,也必然全军覆没,难逃公道。以我泱泱大国,何惧番邦诸夷?”
  范进顿了顿,又道:“再者,这次小侄也见了几个夷人,了解过海上局势。夷人眼下在大明总归是少数。只要没有本地人帮衬,他们闹不起什么风波来。而百姓们若是有衣有食,不至于饿死,谁又愿意为夷人效力?再者当日倭寇风头最盛时,海上以汪五峰为首。只要招募五峰,则海疆可定。只是王本固之流坏事,将一桩好好的招安变成了一场祸事,让倭寇之乱又多了几十年。如果我们可以招安海上一路巨匪,令其拱手来降,每年向朝廷缴纳大笔税金约束海上诸盗,则国库可以充盈,海防也可安稳。”
  张居正看着范进,“你是说,如今海上又出了一个五峰?”
  “五峰因势而成,不可能再出第二个。如今海上再不可能有那种海王,无非是几只像样的螃蟹罢了。这次所谓的暹罗使,实际便是大员岛主门下。那一路人马颇有些气力,又有心来投朝廷,小侄认为可以考虑……”
  张居正脸色一寒,“住口!你可知通倭是什么罪名?”
  范进心道:通倭是罪名,捅倭又不知是什么罪名。这倭寇头领被我捅的都快生孩子了,这又怎么算?但是嘴里说道:
  “世伯明鉴,小侄天大胆子也不敢通倭。这大员岛主乃是大明子民,无论如何也不是倭寇,海上之人,亦商亦盗,本就是常态。此人于大员聚众数千人,已成一方豪强,且与夷人有所结,颇有几分气力。最难得者,此人于国朝赤胆忠心,情愿接受招安,为大明镇守一方。只要个名分,就愿意为大明镇守国土。大员虽为大明版图,然澎湖巡检司名存实亡,大员亦缺少衙门约束,岛上土人猖獗,有大肚番自立为王,不奉王化。似此等不毛之地,以大兵相攻,兵费开支庞大,得不偿失。如任其自生自灭,则此地朝廷就难以干涉。像这样的豪强,正好是朝廷藩屏。当年郑和封施氏于旧港,百年之后,物是人非,施氏灰飞烟灭,于大明既无益也无损。如今大员距离远比旧港为近,朝廷如果支持一个肯接受羁縻的土司,远好过容忍一个不知天威为何物的土司。如若他日不奉节制,只要不予扶持,也不过是施氏第二而已。何况如今大员之贼若为盗,则可糜烂沿海,十年未必得平。若为我所用,则可保沿海安宁,商路通畅,为大明节省兵费无数,个中利害,望世伯三思。”
  张居正冷哼一声,“他们送了你多少银子,值得你为他们那么说话?”
  “世伯明察,他们虽然送了银子给小侄,但是小侄的言语确实是为了朝廷考量。把他招安于朝廷帐下,总好过逼到佛郎机人那边。这些人是大明的好百姓,只要给个官身,就肯为朝廷卖命,实在是一颗忠心感召天地。”
  “好百姓?好百姓都在田里种庄稼,即便饿死,也不会想着与朝廷作对。啸聚海上,杀人放火的,又哪有什么好百姓?至于忠心,更是可笑至极。一群盗贼,又哪有什么忠心可言?国朝招安强盗,那是早就有的事,不过从没人会蠢到替强盗打包票,说他们不会再造反。记住,盗贼就是野兽,他们没读过圣贤书,不懂得做人的道理,礼义廉耻于他们而言毫无意义,誓言之类的话,也约束不住他们的行为。你可以保举他们,招安他们,利用他们,但是绝对不能为他们打包票!也不能让人直到,你们二者之间有什么交情,这是要掉脑袋的!”
  张居正语气略缓,“我能理解你的心思,但是正如你对老夫说的话,做人做事都不能急,欲速则不达。招安的事兹事体大,徐徐图之,你可以给他们找几条路走,让他们疏通了关节,到时候水到渠成,事情自然可以成功。急于求成,就注定一败涂地,明白了么?”
  “小侄明白!”
  “大员的事我只当没听见,开海的事,你写个条陈上来,连罢内织染局的事都提了,也不差多一条开海。最多只当你发了热昏,也不至于让人觉得太诧异。你的话我老夫会考虑,但是眼下咱们说回上元,说说看,你心中的城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又是怎么做。”
  范进清清喉咙,指着那幅平面图道:“小侄心中的上元或者说江宁,就如画中一样。每个人都遵守自己的本分,当官的安心牧民,让老百姓可以看得见自己,让老百姓认为官府会为他们撑腰。百姓各安其业,大家都想着发财,不想着好勇斗狠,杀人放火。人们可以有非分之想,但是不能有非分之行,谁想要过好日子可以,都只能靠朝廷允许的手段,自己去想办法,卖命卖自己卖什么都行,就是不许过线。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线在哪里,过了线,就要受到处罚。发现有人过线,就去找官府讲道理,求衙门为自己出头。等到大家都主动去避免碰线,遇到有人过线也愿意相信官府的力量可以解决问题,这个国家乃至这个天下就太平了。当然,这条线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得守,而且官员衙役的线,比普通人还要更紧。这个结果或许不那么容易得到,但是小侄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事。”
  张居正摇头道:“你说错了,你的时间并不多。把你丢在上元十年八年,等于牛刀杀鸡。你在这里最多干一任,接下来就给我到其他的地方,去做真正的大事。不过上元这个地方,倒是可以作为东南的样本,你好好做,我会让整个东南的县令以你为榜样,如果谁学的不像,我就摘谁的纱帽。至于你,如果做的不够好,老夫也一样不会轻饶。这副画给我留下,老夫有用。”
  下午时分,范进已经回了自己的县衙门办公,张居正在女儿陪同下,漫步于这处乡间院落的花园内,看着那些被昨晚暴雨摧折的花草。
  “一场风雨,多少花木就此摧折,甚是可惜啊。”
  “是啊,这雨太大,多好的花也抵挡不住,好在等到来年,这里便又是百花齐放的好风景。”
  “可惜来年,老夫不可能还在这里赏花,那时候的景色多美,我都看不见了。”
  他看了看女儿,“退思说为父行事过于急躁,这个说法是对的。为父知道自己急,但是不急不行。我的年纪大了,后继又无人,未来一旦不能视事,接任者会怎们样,是谁也无从预料之事。是以总想着趁我精力还算健旺,把能做的事做完,哪怕过程有些瑕疵,只要能做出成就就好。现在看来,倒是我想差了。退思的话又道理,或许我是该慢下来,也让其他人慢一些,不要走的太快。”
  张舜卿道:“退思年轻识浅,哪里比得上老爷。若是说错了话,您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不,他的话没有说错,相反倒是真知灼见。老夫原本焦急,是因为身后没有可用之人,如今不急,是因为我后继有人。老夫先用二十年时间打下基础,再让退思以几十年时间推行,就不信新法不能便行诸省,惠及万民!”
  张舜卿以愣,老爹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要范进继承衣钵,做江陵一派未来的头领。这种庞大的正直遗产,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连张家自己的子弟都不享受这种待遇,范进一个女婿,又如何能获此殊荣?
  她玉面绯红,连忙道:“老爷……”说话间便要下拜,张居正却已经阻拦了爱女的动作。
  “这是老夫决定的事,你劝阻推辞都没有用。这是国事,不是家事,老夫是为国家选一栋梁,不是为自己的家产做处置,你不要多口,将来也不会有人说闲话。这是你我父女之间的话,你不要说给他听。再者,也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好事,这爿基业不是那么好接的。从现在开始,有得他罪受!他聪明是够了,但是历练还不足,就靠凌云翼那点本事,能教出什么好门人来?这次他送老夫的上元丁口、田亩数字薄,老夫很喜欢。我不能白拿他的东西,把我那几本文稿留下,你也多给他提点些。”
  张舜卿知道,老父说的几本文稿,实际是平时处理政务时的心得经验,属于大明朝首辅交接时,留下的工作记录性质。方便后任者好接前任者的班,不至于一无所知。只是嘉靖朝几位首辅交替都是刀光剑影乃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种传递手稿的事也就不再流行。张居正自己记录这些,本意是教导张家子弟,现在交给范进,这就是天大的恩惠。
  “老爷三思,退思他不是翰林……”
  “那又怎样?阁臣自翰林出并非祖制,如何不能更易?即便是祖制……又怎样!”
  张居正眉峰一挑,目光中满是不屑之意。“老夫就是要坏一坏规矩,看看谁敢不听?”
  张舜卿闻言心头狂喜,自己丈夫未来若真能为阁臣,自己一生便再无遗憾。顾不得地上泥污,盈盈下拜道:“女儿代退思谢老爷恩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