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贞观赵氏通烟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云泽组建特战队的想法由来已久。从他去年参军后,就生出了这个想法。毕竟,他在未穿越之前就是华夏军中的特战队军官。特种作战,也是他最熟悉的作战模式。
  以前没有条件,自己调动不了太多资源,又忙于别的差事,赵云泽无法完成这个心愿。如今自己掌握着原先护龙队的班底,又有讲武堂中不少资质上佳的学员可供挑选,他便要实施自己的想法了。
  所谓特种部队,从广义上讲,就是有别于传统作战方式的部队。从这个意义上说,特种部队的“特种”二字,是与时俱进的。比如在东周之时,传统的作战方式是步战与车战,那么赵武灵王弄出的骑兵,就是特种部队。可当骑兵成为广泛使用的兵种后,那这“特种”也便成了普通了。再比如火器部队、坦克作战、飞机作战、远程导弹作战等等,在刚出现时因为有别于当时的传统战斗方式,也属于特种作战。可当这些战术普及之后,那这种“特种”也便失去意义了。
  狭义上的特种部队和特种作战,是在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雏形的。是指以经过特殊训练、使用特殊装备的小股军队,对敌进行渗透侦查、对敌重要设施和人物实施突袭、偷袭、在敌后进行破坏,执行特殊任务的作战方式。
  到了二十一世纪,特种作战越来越成熟,装备和战术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突击战车、武装直升机、无人侦察机、无人轰炸机等高科技装备的投入使用,使特种作战变得更为精彩。特种部队已经为世界大多数军事强国所重视,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独立兵种。值得一提的是,后世的华夏军队,现代特种部队的组建虽然起步晚,但其发展成熟却非常迅速。原因就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的游击战术就类似于现代特种作战,这就积累了大量的现成经验,为现代特种部队的组建提供了参考。实战,永远是最好的导师。
  后世很多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中,都可见到特种部队的身影。这些特种战士神通广大,可在各种艰难条件下完成任务,并且多数时候还能全身而退。
  其实,这是一种误导。特种部队因为其特殊的作战模式和执行任务的特殊性,实际上是牺牲率最高的兵种。试想,无论是袭击敌人的重要目标还是刺杀敌方重要将领,特种部队在得手后,也往往会同时暴露自己。敌人会放他们全身而退吗?也就是在演习中,特种部队完成任务后,“敌人”要么指挥系统失灵、要么重要军事目标被摧毁,演习也就结束了。可在实战中,这却不会结束战斗。撤退,才是最艰难的战斗。
  实际上,特种部队和特种作战,是一种辅助作战方式。指挥官在选择特种部队执行任务时,大多数时候是碰运气。很多时候,特种部队在执行任务中也往往因为条件不成熟而无功而返。除非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特种部队才会被指挥官下达“死命令”执行作战任务。
  所以,特种部队不是万能的,诸位看官也不要被电视剧所误导,过于迷信特种部队和特种作战。不过,话说回来,在现代的反恐战争中,因为军事实力的不对等,强国特种分队的斩首突袭,还是非常有效的。这也是现代军事实战中特种部队最大的使用方向了。
  言归正传,赵云泽虽然征得了李世民同意组建特种部队,但他一时半会儿也抽不出精力来办这件事。
  就在赵云泽向李世民禀报王君廓之死的当天傍晚时分,李世民又收到了门下省转呈的渭南官员加急奏报,对王君廓之死的详细经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份奏报,比特勤署晚了大半天。
  但这时,王君廓的做出异常举动的原因还是没有查明。
  李世民下旨,让渭南县的官员先收敛王君廓的遗体,同时加紧调查王君廓杀死驿卒逃跑的原因。
  只隔了一天,特勤署就又收到了渭南分部的信鹰传报,王君廓果然是与原先历史上一样,自己坑死了自己。
  李世民在收到赵云泽传递的消息后,沉默了很久。他对此事没做出任何表态,就让赵云泽出宫了。
  又隔了一天,渭南县官员关于调查王君廓死因结果的奏报才送到李世民手中。到了这时,李世民该有个态度了。
  他在早朝上宣布,念及王君廓以往的功劳,决定不追究他杀死渭南县驿卒逃跑的罪过了,依然以王君廓生前的本职、爵位为他治丧。
  已经迁任御史大夫的温彦博出班反对,说王君廓是叛臣,不该享受身后荣耀。其余大臣也纷纷出班附议,李世民这才改了主意,剥夺王君廓一切封赏名誉,将其贬为庶民。
  贞观元年的王君廓脑残谋叛事件,也终于尘埃落定。在这次事件中,特勤署高效的工作成绩,让李世民大为欣赏。为此,他还亲自去了一趟讲武堂视察,并对特勤署的官吏勉励了一番。
  ——分——割——线——
  进入十月后,天气愈冷。赵云泽家终于烧炭取暖了。与往年用炭盆烧炭不同,今年赵云泽家烧炭的器具,是一种铁炉子。
  这铁炉子是赵云泽参照后世的蜂窝煤炉子设计,让特勤署研器处的人做出来的。炉膛比蜂窝煤炉要大一些。炉子的出烟口,先是用短铁皮管接了一个带腿的长方体的铁暖箱,铁暖箱上方又接出铁皮管,一直延伸到卧室墙外。
  安装好炉子后,赵云泽便亲自生起了火。
  过了没多久,整个卧室内都暖融融的了,而且没有一点烟碳味。
  秦茉儿和前来看热闹的赵家仆从们对赵云泽弄来的这铁炉子给予了高度评价。
  “郎君,咱家赶快开家铁匠铺,专门做这种炉子卖吧。指定赚钱。”明月望着铁炉子的两眼变成了铜钱状。
  秦茉儿却道:“夫君,你还是赶快将这种炉子的制作方法献于朝廷吧。有了这种炉子,大唐百姓冬天就不怕碳毒了。”
  赵云泽笑道:“炉子的制作方法应该献于朝廷,可该赚的钱也不能错过。那个胡商的店铺腾的也差不多了,咱们再催催他。等咱们的百珍阁开业了,就先做这种炉子卖。其实这东西简单的很,工匠们一看就会做,这也是一种实物推广嘛。朝廷那边,就让皇帝陛下将这铁炉子的制作方法推广到大唐各地吧。”
  “嗯,就按夫君说的办!”秦茉儿道。
  赵云泽将关于铁炉子之事禀报于李世民后,李世民好奇心起,在第二天早朝后便带着一大帮官员来赵云泽家看新奇。
  之后,皇宫和很多官员的家里也都用上了这种铁炉子取暖。李世民还为这种炉子取了个名字叫做“贞观赵氏通烟炉”,简称“通烟炉”。这“贞观赵氏通烟炉”的名字既表彰了赵云泽的功绩,又为老李同志自己脸上贴金了。
  尚书省随即也行文大唐各地官府,介绍了通烟炉的作用和制作方法。
  令赵云泽佩服的是,大唐百姓果然有创造力。一些买不起通烟炉的人,居然用砖石、瓦片垒成了炉子和贴墙的通烟管道。这是后话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