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限趋近于0?”
  不知为何,小牛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有些古怪的情绪,就像是看到莉莎和别人挽着手从卧室里出来了一样。
  不过很快他便将这股情绪抛之脑后,思索了一番道:
  “那不就是割圆法的道理吗?”
  割圆法,也就是计算圆周率的早期思路,上过小学人的应该都知道这种方法。
  它其实暗示了这样一种思想:
  两个量虽然有差距,但只要能使这个差距无限缩小,就可以认为两个量最终将会相等。
  割圆法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一种被抛弃的数学工具,以徐云随口就能说出韩立展开的数学造诣,理论上不应该犯这种思想倒退的错误。
  面对小牛的疑问,徐云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牛顿先生,您所说的概念是一个非级数的变量,但如果更近一步,把它理解成一个级数变量呢?
  甚至更近一步,把它视为超脱实数框架的……常量呢?”
  “趋近于0,级数变量?常量?”
  听到徐云这番话,小牛整个人顿时愣住了。
  无穷小概念,这是一个让无数大学摸鱼党挂在过树上的问题。
  一般来说。
  一个人从大学生到博士,对于无穷小的认识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跟第二阶段的无穷小都是变量,认识到第三阶段的时候,所有的无穷小都变成了常量,并且每个无穷小都对应着一个常数。
  这些常数都不在实数的框架里面,都是由非标准分析模型的公理产生出来的。
  第一个阶段是上大学学习数学分析或者高等数学的时候的认知,也就是无穷小是要多小有多小。
  即正负无穷小的绝对值,小于任意给定的一个正实数。
  第二阶段是学习非标准分析的时候,很多微积分公式引入了无穷小量,出现了序之类的概念。
  第三阶段是认识数学模型论的时候,这时无穷小量可以变成常量。
  一旦对无穷小量认识到是常量,就会发现存在一个更广阔的数学世界,这个数学世界比当今已知的数学世界更广更深更复杂,出现了第二类极限思想及其几何结构,第二类极限思想是无穷大空间赋予的,标准分析的极限思想是无穷小空间赋予的。
  接着便出现了欧式几何跟非欧式几何的相容现象,平行交点坐标都可以准确表示出来。
  上述情况又衍生出了很多的非常规几何,它们既不是欧式几何也不是非欧式几何,是属于第三种几何类型(中式几何)等等。
  而第三阶段的对无穷小的认识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最直接的说就是,你可以去搞超级计算机了。
  目前国内对于第三阶段研究最深入的便是中科大,潘建伟院士和陆朝阳教授的量子计算机也是这方便的直观表现之一。
  参加过超级计算机算法研发面试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无穷小的三阶认知是面试的必考题。
  此时小牛的理论知识虽然没有那么完善,但作为微积分——特别是无穷小概念的提出者与奠基人,他隐约能对这些信息作出反馈。
  随后徐云拿过笔,继续写道:
  假设一次项系数在平衡位置处为零,那么最小只能保留到二次近似,自然就得到了势能与平衡偏离量二次相关的形式:
  v(r)≈[v’’(re)/2!](r-re)^2
  v(r)≈k/2(r-re)^2。
  写到这儿。
  徐云便停下了笔,看了眼有些出神的小牛,悄然转身离去。
  出门前,他从桌上拿了一小包白糖、一点盐、小半勺黄油、一口闲置不用的坩埚和两颗土豆——前几者都是早晚餐常用的调料,后两者则是应急用的储备粮。
  然后踮着脚尖,轻轻的掩上了门。
  小牛对此毫无表示,他就这样呆呆的看着徐云的公式,尤其是那个约等号。
  过了几分钟。
  他的喉结忽然上下滑动了几下,嘴中发出了几道咕噜咕噜的声音。
  片刻后,他一个箭步窜回座位,飞快的动起了笔。
  三个小时后。
  只听哐的一声,小牛夺门而出。
  嗯,物理意义上的夺门而出——他把门给撞了下来,直接拎在了手上。
  没办法,房子实在是太老了。
  此时正值晚上八点多,因此小牛第一眼便看到了不远处的一簇火光,以及火光映照下徐云的脸庞。
  小牛快步走到他身边,激动的道:
  “肥鱼,我算出来了,那是随距离线性变化的力,一个弹性力!
  它的具体形式没有任何要求,换句话说,任何体系在稳态附近,都会表现出弹性行为!
  这是一个没被人发现的公式,一个稳态下的定理,我敢打赌,胡克他自己都没推导出来,因为他给的函数居然有0阶项!”
  小牛一边跑一边朝徐云囔囔,当他来到火堆边上时才发现,徐云此时正低着头,哼哧哼哧的鼓捣着什么东西:
  “肥鱼,你这是……?”
  “牛顿先生,您来的正好。”
  看着面前的小牛,徐云拿起一个餐盘,笑的很灿烂:
  “刚出炉的烤土豆,沾上酱料美味极了。”
  “酱料?什么酱?”
  “番茄酱。”
  第33章 赚钱的大杀器
  “番茄酱?”
  篝火边,小牛有些迟疑的看着面前的土豆与番茄酱,对徐云问道:
  “就是用番茄制作出来的酱汁?”
  “没错。”
  “可番茄不是有毒吗?”
  听到小牛的这句话,徐云忍不住笑了:
  “牛顿先生,大家都说番茄有毒,历史上也的确有人因为食用番茄而死亡。
  但是您好好想想,那些因为食用番茄出过事的人,都些什么人,或者说什么阶层?”
  “人?阶层?”
  听到徐云这番话,小牛先是一愣,旋即想到了什么,抛下一句话便跑回了屋子:
  “你等等,我回去拿本书。”
  过了片刻。
  小牛拿着一本大约三厘米厚的书籍返回了现场,边走边翻:
  “……威廉·波特,利兹城的一位农业大亨……弥尔顿·布里奇斯,西班牙的一位皇室贵族……希萨莉·怀亚特,意呆利的一位贵族嫡女……”
  小牛手中拿的是约翰·杰勒德所著的《草本植物志》,也是近代欧洲将番茄打入冷宫的罪魁祸首。
  他在书中明确提到了‘番茄有毒,不能食用’,于是英国整个17世纪都没人敢吃番茄。
  直到18世纪中期,英国人才逐渐敢把番茄用在日常的菜肴中,还必须长时间蒸煮以消除毒素。
  这本书上记录了大量因为食用番茄中毒的例子,这些例子则成为了约翰·杰勒德论点的强有力依据。
  ‘啪——’
  翻阅完十多个例子后,小牛一把将书合上,若有所思的道:
  “阶层……”
  过了几秒钟,他突然眼前一亮:
  “对啊,是有些奇怪,这些人似乎都是不缺钱的商人或者权贵?怎么一个平民都没有?”
  徐云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继续引导道:
  “牛顿先生,您想想他们用的是什么餐具?”
  “餐具?”
  小牛的目光微微向天空飘去,看着月光回忆道:
  “一般都是焊锡吧,我在学校的宴会上见过几次,威廉叔叔早些年还算有钱的时候,也参加过一些中上流的聚会。”
  “那您再想想,焊锡里头有什么可能和番茄发生反应的东西吗?”
  小牛此时已经隐约察觉到了什么,甚至在徐云没做出提示之前,便开始往溶解与反应的方向思索了起来:
  “焊锡一般都是混合物,基本上就是银、锡和铅……等等,铅?!”
  他一手紧拽住书,猛然抬起头,目光死死的盯着徐云:
  “你是说番茄中的酸溶解了焊锡里的铅,从而导致的人体中毒而死?!”
  徐云耸了耸肩,没有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
  番茄这种植物,是在16世纪早期被西班牙人从美洲带回来的特产之一。
  它16世纪末流入英国,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只是把番茄当成观赏植物,不敢食用。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番茄属于茄科植物,而大部分茄科植物都含有有毒的生物碱,比如颠茄、曼陀罗等茄科植物都有毒。
  所以那时人们相信番茄也是有毒的,应该设法远离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