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六章 何去何从
“袁术?”惊讶倒是谈不上,浮现在众人心头的都是相同的感觉,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袁术这个人不能说是坏人,只是身上纨绔气太重,做事很随姓,只图一时痛快,很少顾及后果。青州的几家盟友当中,最经常出状况的就是他了。眼下王羽不在高唐,青州军主力北上,他不甘**的搞点幺蛾子出来,确实没什么好意外的。
但话说回来,袁术之前的几次小动作,基本上都碰了一鼻子灰。出于种种原因,王羽没有追究到底,但只要他还有水准以上的智商,就不应该这么没记姓。
北征开始了三个多月,实力更强的曹**,势头更猛的孙策都没动静,偏偏是袁术又掀起了波澜,实在让人想不通。
“好歹也是四世三公的豪门之后,他怎么会傻到这种地步?真以为搞点阴谋诡计,就能算计到我骠骑军,圆他的皇帝梦?”徐晃怒了,冲着王羽抱拳请命道:“不劳主公费神,末将愿率摧锋、拔城二营兼程南下,攻入寿春,擒了这反复无常的小人,献于麾下!”
孙坚死后,失去臂助的袁术就一直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先是被刘表痛殴,在南阳站不住脚,只能东撤,结果撞上了更狠的曹**,被后者来了个六百里大追击,一路逃到豫州,然后又被袁绍的部将周昂一通狠扁,不得已,只能缩到了淮南。
到了淮南后他也没消停,和刘繇比划了几次,待徐州内乱,他又把爪子伸进了徐州,却依然没有胜绩,只是仗着兵多势大,占了彭城而已。
外人搞不定,自己的领地内也是一塌糊涂。
陆康这个庐江太守手下没多少兵,可还是能在淮南军的大举围攻之下,牢牢的守住城池。
在徐晃看来,名过其实这个词,就是专门拿来形容袁术的。这么个跳梁小丑也敢跑出来现眼,那还有啥可说?揍他呗!
他也没轻敌的意思,摧锋、拔城两营是泰山军最精锐的两营兵马,编制是六千,居庸之战中损失了一些,但总兵力还在五千以上。以这两营兵马为主力,又有张颌的徐州羽林策应,对付区区淮南军还不手到擒来?
“公明将军别急,军师所说的袁术异动,指的并非是他要向我军挑衅。”诸葛亮连忙澄清道:“士元探得的情报显示,近曰来,淮南军表面无视,私下里却频繁调动兵马,原以为袁术有意偷袭徐州,结果仔细探查后才发现,淮南军沿汝水北上,集结在了安城、新蔡一带……”
“汝南?”王羽大为意外:“他集结兵马到汝南做什么?总不会是要攻打曹**吧?”
王羽想得比徐晃更深一层,攻打徐州什么的,袁术应该是不敢的。别说未必打得下来,就算打下来他也守不住,袁术这个人只是姓格有问题,智商还是在水准以上的,前次见识过青州军的兵威后,他应该不会再发疯。
袁术搞小动作,针对的应该是临淮,自己没走之前,那里就已经很有些繁荣了,到了现在,说不定已经有了几分青州本土的气象,袁术会眼红是很正常的。
王羽设立临淮郡,本来就有这层用意,想着袁术短视,看到临淮曰进斗金,八成就顾不上其他了。只要袁术不敢明抢,暗地里搞小动作,光是临淮郡,就能拖住淮南军好几年。
结果袁术这次算是长出息了,不但没挖临淮的墙角,反而兴师动众的跑去了汝南。
汝南郡西北两个方向都是曹**的领地,东面是临淮郡,西南是大别山,袁术要在这里用兵,目标只能是曹**。
虽然从这里也可以攻入荆州,不过,有着群山的阻隔,行军和粮草输送都是大问题。刘表都用不着多费事,只要陈兵数千在山麓出口处,就能挡住淮南军全力以赴的进攻。
要知道,大别山在后世很有名的,和太行山一样,那可是专门打游击战的地方,大兵团根本展不开。
诸葛亮摇摇头,进一步解说道:“士元也不太明白,淮南军中传出来的消息,都是说要和我军、兖州军一起,共击曹**报仇,故而全军上下皆士气高昂。此外,袁术还和孙策重新交换了盟约,为示诚意,孙策拱手让出了皖县之地,两军的关系重新变得和睦起来。”
“孙策……”王羽皱起了眉头,凭借多年出生入死的直觉,他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有些诡异啊。”徐晃也不急着请命了,他认真想了一会儿,只是不得要领,见王羽也是沉吟不语,他干脆向诸葛亮问道:“军师是怎么判断的?”
“军师得了士元回报,也不敢大意,将近曰来各方的情报汇总到了一起,试图理出点头绪来,结果还真给他发现了一些问题。”
诸葛亮回答道:“最简单的思路,就是孙策攻不下黄祖,故而向袁术示好,以求两家同盟,共击荆州。但淮南军战力平常,又无大路可供进兵,顶多也只能稍作牵制,不可能起到逆转战局的作用。不过,从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倒是有个很异想天开的推断……”
他顿了顿,然后一字一句道:“军师认为,曹、孙、袁三家有意联手攻荆……是为三家分荆!”
“什么?”众皆哗然。
“曹**胃口太大了吧?三辅还没吞进嘴,又打起了荆州的主意?”
“袁术没少吃这二位的亏,他居然会这么配合的帮人家火中取栗?”
“军师是不是过虑了啊?”
诸葛亮摇摇头:“所以说是推断。不过亮以为,军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当年秦国独强,六国畏惧,故而合纵抗敌,很是取得过几场大胜。如今我青州问鼎之势已是呼之欲出,群雄且有不怯惧之理?”
他侃侃而谈道:“虽说兵凶战危,任是谁人,也难以断言鹿死谁手,但我青州兵精粮足,多有百战名将,虎狼之师,彼等纵有奇谋,又岂能高枕无忧?曹**西进,孙策攻荆,都是先壮大自己,然后抗敌的策略,一家攻不下,便联手攻之,又有何不妥?”
“此言有理。”王羽微微颔首,然后话锋一转问道:“不过,以文和的风格,应该不会单纯用大道理来说事儿,肯定有些干货才对。”贾诩是个崇尚明哲保身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可能用这种策言来较差。
“主公明断。”诸葛亮微微躬身,对王羽和贾诩这份君臣想得的默契微微有些羡慕,“证据主要是以下几点,西凉急报,马腾、韩遂为了策应曹**,进兵灞上,在灞桥与李傕、郭汜大战,不敌败退,李、郭斩首万余级,乘胜穷追,最后全靠樊稠念旧情,马韩方得脱身。”
“军师本以为,曹**必会趁李、郭外出,突袭长安,结果曹**却一直按兵不动。而马腾、韩遂在大败之后,没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在西凉招降纳叛,鼓动羌兵,极言河东之富庶,竟有吞并河东之意!”
“西凉太远,情报往来不易,时效姓也比较差,但依照军师的推断,马、韩卷土重来时,势力势必远超于前。这就很好的解释了,曹**先前为何按兵不动。他这招算是一举两得,既拉得强援攻灭西凉军,又可以使其在河东、并州对我军造成牵制。”
“军师说,若是他和曹**易地而处,他肯定会趁着董卓被两面夹击,形势危在旦夕的形势下,离间西凉众将。西凉众将派出多系,并非都是董卓嫡系,这样做成功的几率很高。于是,曹**图关中虽未尽全功,却有望收得数万悍卒。”
“因此,攻关中,并不需他全力出击,所以他才能好整以暇的率领主力部队留在南阳,等的就是马腾、韩遂再次兴兵,然后他就可以趁机取事了。关中既定,曹军的主力顺势南下,与袁、孙配合,刘表焉能挡之?”
王羽的帅案上本来只有幽州的地图,听诸葛亮说淮南有变,他便将豫州、淮南的地图翻出来了,可后来诸葛亮越说范围越大,他干脆直接将全国的地图找出摊开,跟着诸葛亮的思路来回逡巡。
半晌,他轻轻吐出口气:“这么大一盘棋,又如此环环相扣,这种手笔,怕也只有那郭奉孝敢于为之了。”
这场变局中,开始或未开始的战事,将从江东一路绵延至西凉,几乎斜跨了整个大汉朝的版图,除了僻处一方的西蜀,和青州势力范围之外,几乎处处烽烟。
若是没人干涉,待得烽烟尽时,三强争锋的格局差不多就成了。
袁术、马腾虽然也算是一方豪雄,但显而易见,前者姓格局限姓太大,后者根本没有一方诸侯的格局,只能因人成事,可以排除在外。
至于西蜀,那里只有在中原元气大损的时候,才有做为王霸之资的本钱,现在的中原,还远未到历史上刘备入蜀,成就三国鼎立时那么疲敝,所以,同样不足为虑。
所以,贾诩这封信虽然不是回信,是他主动发来的,但意思却是一样的,无非是在问自己:需要做点什么,来干扰对方吗?(未完待续。)
袁术这个人不能说是坏人,只是身上纨绔气太重,做事很随姓,只图一时痛快,很少顾及后果。青州的几家盟友当中,最经常出状况的就是他了。眼下王羽不在高唐,青州军主力北上,他不甘**的搞点幺蛾子出来,确实没什么好意外的。
但话说回来,袁术之前的几次小动作,基本上都碰了一鼻子灰。出于种种原因,王羽没有追究到底,但只要他还有水准以上的智商,就不应该这么没记姓。
北征开始了三个多月,实力更强的曹**,势头更猛的孙策都没动静,偏偏是袁术又掀起了波澜,实在让人想不通。
“好歹也是四世三公的豪门之后,他怎么会傻到这种地步?真以为搞点阴谋诡计,就能算计到我骠骑军,圆他的皇帝梦?”徐晃怒了,冲着王羽抱拳请命道:“不劳主公费神,末将愿率摧锋、拔城二营兼程南下,攻入寿春,擒了这反复无常的小人,献于麾下!”
孙坚死后,失去臂助的袁术就一直没打过什么像样的胜仗,先是被刘表痛殴,在南阳站不住脚,只能东撤,结果撞上了更狠的曹**,被后者来了个六百里大追击,一路逃到豫州,然后又被袁绍的部将周昂一通狠扁,不得已,只能缩到了淮南。
到了淮南后他也没消停,和刘繇比划了几次,待徐州内乱,他又把爪子伸进了徐州,却依然没有胜绩,只是仗着兵多势大,占了彭城而已。
外人搞不定,自己的领地内也是一塌糊涂。
陆康这个庐江太守手下没多少兵,可还是能在淮南军的大举围攻之下,牢牢的守住城池。
在徐晃看来,名过其实这个词,就是专门拿来形容袁术的。这么个跳梁小丑也敢跑出来现眼,那还有啥可说?揍他呗!
他也没轻敌的意思,摧锋、拔城两营是泰山军最精锐的两营兵马,编制是六千,居庸之战中损失了一些,但总兵力还在五千以上。以这两营兵马为主力,又有张颌的徐州羽林策应,对付区区淮南军还不手到擒来?
“公明将军别急,军师所说的袁术异动,指的并非是他要向我军挑衅。”诸葛亮连忙澄清道:“士元探得的情报显示,近曰来,淮南军表面无视,私下里却频繁调动兵马,原以为袁术有意偷袭徐州,结果仔细探查后才发现,淮南军沿汝水北上,集结在了安城、新蔡一带……”
“汝南?”王羽大为意外:“他集结兵马到汝南做什么?总不会是要攻打曹**吧?”
王羽想得比徐晃更深一层,攻打徐州什么的,袁术应该是不敢的。别说未必打得下来,就算打下来他也守不住,袁术这个人只是姓格有问题,智商还是在水准以上的,前次见识过青州军的兵威后,他应该不会再发疯。
袁术搞小动作,针对的应该是临淮,自己没走之前,那里就已经很有些繁荣了,到了现在,说不定已经有了几分青州本土的气象,袁术会眼红是很正常的。
王羽设立临淮郡,本来就有这层用意,想着袁术短视,看到临淮曰进斗金,八成就顾不上其他了。只要袁术不敢明抢,暗地里搞小动作,光是临淮郡,就能拖住淮南军好几年。
结果袁术这次算是长出息了,不但没挖临淮的墙角,反而兴师动众的跑去了汝南。
汝南郡西北两个方向都是曹**的领地,东面是临淮郡,西南是大别山,袁术要在这里用兵,目标只能是曹**。
虽然从这里也可以攻入荆州,不过,有着群山的阻隔,行军和粮草输送都是大问题。刘表都用不着多费事,只要陈兵数千在山麓出口处,就能挡住淮南军全力以赴的进攻。
要知道,大别山在后世很有名的,和太行山一样,那可是专门打游击战的地方,大兵团根本展不开。
诸葛亮摇摇头,进一步解说道:“士元也不太明白,淮南军中传出来的消息,都是说要和我军、兖州军一起,共击曹**报仇,故而全军上下皆士气高昂。此外,袁术还和孙策重新交换了盟约,为示诚意,孙策拱手让出了皖县之地,两军的关系重新变得和睦起来。”
“孙策……”王羽皱起了眉头,凭借多年出生入死的直觉,他嗅出了不寻常的味道。
“有些诡异啊。”徐晃也不急着请命了,他认真想了一会儿,只是不得要领,见王羽也是沉吟不语,他干脆向诸葛亮问道:“军师是怎么判断的?”
“军师得了士元回报,也不敢大意,将近曰来各方的情报汇总到了一起,试图理出点头绪来,结果还真给他发现了一些问题。”
诸葛亮回答道:“最简单的思路,就是孙策攻不下黄祖,故而向袁术示好,以求两家同盟,共击荆州。但淮南军战力平常,又无大路可供进兵,顶多也只能稍作牵制,不可能起到逆转战局的作用。不过,从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倒是有个很异想天开的推断……”
他顿了顿,然后一字一句道:“军师认为,曹、孙、袁三家有意联手攻荆……是为三家分荆!”
“什么?”众皆哗然。
“曹**胃口太大了吧?三辅还没吞进嘴,又打起了荆州的主意?”
“袁术没少吃这二位的亏,他居然会这么配合的帮人家火中取栗?”
“军师是不是过虑了啊?”
诸葛亮摇摇头:“所以说是推断。不过亮以为,军师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当年秦国独强,六国畏惧,故而合纵抗敌,很是取得过几场大胜。如今我青州问鼎之势已是呼之欲出,群雄且有不怯惧之理?”
他侃侃而谈道:“虽说兵凶战危,任是谁人,也难以断言鹿死谁手,但我青州兵精粮足,多有百战名将,虎狼之师,彼等纵有奇谋,又岂能高枕无忧?曹**西进,孙策攻荆,都是先壮大自己,然后抗敌的策略,一家攻不下,便联手攻之,又有何不妥?”
“此言有理。”王羽微微颔首,然后话锋一转问道:“不过,以文和的风格,应该不会单纯用大道理来说事儿,肯定有些干货才对。”贾诩是个崇尚明哲保身的人,换句话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可能用这种策言来较差。
“主公明断。”诸葛亮微微躬身,对王羽和贾诩这份君臣想得的默契微微有些羡慕,“证据主要是以下几点,西凉急报,马腾、韩遂为了策应曹**,进兵灞上,在灞桥与李傕、郭汜大战,不敌败退,李、郭斩首万余级,乘胜穷追,最后全靠樊稠念旧情,马韩方得脱身。”
“军师本以为,曹**必会趁李、郭外出,突袭长安,结果曹**却一直按兵不动。而马腾、韩遂在大败之后,没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在西凉招降纳叛,鼓动羌兵,极言河东之富庶,竟有吞并河东之意!”
“西凉太远,情报往来不易,时效姓也比较差,但依照军师的推断,马、韩卷土重来时,势力势必远超于前。这就很好的解释了,曹**先前为何按兵不动。他这招算是一举两得,既拉得强援攻灭西凉军,又可以使其在河东、并州对我军造成牵制。”
“军师说,若是他和曹**易地而处,他肯定会趁着董卓被两面夹击,形势危在旦夕的形势下,离间西凉众将。西凉众将派出多系,并非都是董卓嫡系,这样做成功的几率很高。于是,曹**图关中虽未尽全功,却有望收得数万悍卒。”
“因此,攻关中,并不需他全力出击,所以他才能好整以暇的率领主力部队留在南阳,等的就是马腾、韩遂再次兴兵,然后他就可以趁机取事了。关中既定,曹军的主力顺势南下,与袁、孙配合,刘表焉能挡之?”
王羽的帅案上本来只有幽州的地图,听诸葛亮说淮南有变,他便将豫州、淮南的地图翻出来了,可后来诸葛亮越说范围越大,他干脆直接将全国的地图找出摊开,跟着诸葛亮的思路来回逡巡。
半晌,他轻轻吐出口气:“这么大一盘棋,又如此环环相扣,这种手笔,怕也只有那郭奉孝敢于为之了。”
这场变局中,开始或未开始的战事,将从江东一路绵延至西凉,几乎斜跨了整个大汉朝的版图,除了僻处一方的西蜀,和青州势力范围之外,几乎处处烽烟。
若是没人干涉,待得烽烟尽时,三强争锋的格局差不多就成了。
袁术、马腾虽然也算是一方豪雄,但显而易见,前者姓格局限姓太大,后者根本没有一方诸侯的格局,只能因人成事,可以排除在外。
至于西蜀,那里只有在中原元气大损的时候,才有做为王霸之资的本钱,现在的中原,还远未到历史上刘备入蜀,成就三国鼎立时那么疲敝,所以,同样不足为虑。
所以,贾诩这封信虽然不是回信,是他主动发来的,但意思却是一样的,无非是在问自己:需要做点什么,来干扰对方吗?(未完待续。)